雖然這篇博依電熱毯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博依電熱毯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博依電熱毯評價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47的網紅外星人在地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北韓很孤立嗎?也許不似西方媒體之想像。不過金大哥之死,卻也引發了北韓與亞洲友好盟國的外交風暴。如此牽一髮而動全身,看來亞洲與太平洋週遭國家的各方強權,為了這起事件,未來將是風起雲湧的局面。 《文茜的世界周報》 【金正男大馬遭暗殺 外界訝異北韓與東盟緊密關係 馬來西亞更是全球唯一提供北韓免...
博依電熱毯評價 在 外星人在地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北韓很孤立嗎?也許不似西方媒體之想像。不過金大哥之死,卻也引發了北韓與亞洲友好盟國的外交風暴。如此牽一髮而動全身,看來亞洲與太平洋週遭國家的各方強權,為了這起事件,未來將是風起雲湧的局面。
《文茜的世界周報》
【金正男大馬遭暗殺 外界訝異北韓與東盟緊密關係 馬來西亞更是全球唯一提供北韓免簽國家 並頒發榮譽博士給金正恩 北韓更利用東盟賭場洗錢與毒品軍火買賣】
佛教立國的柬埔寨,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廟宇建築群,而除了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2015年底開幕的「吳哥全景博物館」,也成了新的熱門景點,館裡除了展示高棉帝國遺跡,一幅長120米,高13米,360度的全景巨型壁畫,成了鎮館之寶,壁畫主題是高棉帝國自11到13世紀,鼎盛時期發動的著名戰爭,以及建設吳哥窟的過程,而這堪稱史詩般的巨作,出自於北韓的63名頂尖畫家。
「你可以看到整個博物館裡,和北韓所評論的政治議題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博物館旨在提升旅遊產品,還有就是我們(柬埔寨)的文化,」吳哥全景博物館執行長Yit Chandaroat說。館方雖急於撇清與北韓的關係,但這整座博物館,是北韓國營的「萬壽台創作社」,斥資2400萬美金所興建,這家唯一獲北韓官方認可,允許在作品中表現金氏家族的藝術機構,分別在1972年和2012年,修建金日成及金正日的雕像,近年來萬壽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非洲,西亞,許多大型的雕像和建築,都可見到北韓人的作品。
而這回興建吳哥博物館,是萬壽台首次投入資金,未來10年,這裡的門票和紀念品的收入,全歸北韓所有,面對經濟的封鎖,北韓想方設法突破重圍,而這成了國際制裁下的漏洞,「我們感覺也合理的確定,這些錢一部份流回北韓政府,或執政的勞動黨,我們認為遊客不該去並且要抵制,柬埔寨最終也該加入國際制裁,採取行動對抗北韓的人權問題,而不是在財政上找漏洞支持他們,」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副主任Phil Robertson說。
儘管自開館以來,遊客逐漸減少,柬埔寨官方也承受不少國際壓力,但並沒有要將博物館收回的意思,而如此力挺北韓,還在於兩國上一代領導人的情誼。1971年6月18日,平壤車站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已流亡海外的柬埔寨國王施亞努,從北京搭火車抵達,金日成親自迎接這位革命老戰友,北韓獨立之初,施亞努就不顧美國壓力,在外交上率先承認了北韓政權,而1970年柬埔寨政變,施亞努被迫流亡,金日成卻仍待他如國賓,1990年代,柬埔寨恢復君主立憲,施亞努復位,兩國外交至今穩固。
而另一個與北韓,關係密切的東南亞國家是寮國,「寮國與世上少數的其它幾個國家,仍然宣稱自己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因此是北韓的傳統盟友,北韓高官經常到寮國訪問,得到寮國領導層紅地毯歡迎,」南韓阿里郎電視新聞(聲音來源)。
事實上,1995年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不結盟運動」後,因反殖民與擺脫冷戰的共同政治訴求,北韓與東南亞10國一直友好,而對北韓來說,東協更是僅次於中國的外交與貿易的機會。
越南的一家北韓餐館,受過訓練的朝鮮女子,以全套歌舞,娛樂上門顧客,餐廳菜色普通,但價格不菲,卻總能吸引越南新富階層上門,天天滿座,而北韓包括在東協與全球至少15個國家,開了130多間餐廳,根據南韓估計,每年能賺進1000萬美元的收入,而這還只是檯面上集資平台,日經新聞指出,北韓抓住了,東南亞邊境管理寬鬆的空子,借助毒品和假鈔等流通,獲得外匯,而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賭場,更是北韓洗錢回國的重要管道。
而東協對北韓來說,還是一個與國際社會溝通的橋樑,每年東協系列峰會前,所舉行的東協地區論壇,是北韓受邀參與為數不多的國際會議,2015年,馬來西亞當輪值主席國時,還特批北韓舉行個別的記者會,大罵美國,暢談核武戰略。
事實上,馬來西亞是北韓重要的貿易夥伴,雖然一年貿易量僅500萬美金,但北韓近來發展觀光,在吉隆坡設辦公室推廣,馬來西亞更是世界上唯一,與北韓實行互免簽證的國家,但兩國這樣的親密關係,在金正男遭到暗殺後,急轉直下,「(北韓)大使館已經確認他的身份,護照上寫的是北韓公民「金哲」,但大馬警方還沒能確定他的死因,他們更重視北韓敵對勢力所聲稱的其它名字,」北韓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說。
要不回金正男的遺體,北韓似乎惱羞成怒,20日,駐大馬大使姜哲發表一紙聲名,說這名「北韓死者」是持「外交護照」,一開始就應該按領事保護條例,將遺體交給北韓使館,痛批馬來西亞擅自進行屍檢,是違反國際法,侵犯北韓國家主權。
「目前我們已不能相信大馬警方的調查,即使得到結果,那也只是增加幕後有人操作的疑慮,」北韓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說。北韓表態不會接受,這被敵對勢力所操控的調查結果,並展開國際宣傳,朝中社指控大馬與南韓是一一丘之貉,平壤對外宣傳的電台,對大馬更是炮火全開,「我們的公民在馬來西亞死了,馬來西亞要負最大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徹底揭開這個黑幕,」北韓廣播電台。
而這讓馬來西亞當局相當不滿,外交部除了召見姜哲,還召回駐平壤大使返國以示抗議,兩國間的外交衝突,瞬間升級,「在這時刻,我們沒有理由再給北韓潑髒水了,我們非常客觀(進行調查),(北韓)大使發表的聲明是完全不必要的,這被認為是外交上的粗魯,但馬來西亞立場堅定,」馬來西亞首相納吉說。
連日來,北韓駐大馬使館前,遭多波人潮圍堵,抗議北韓不尊重馬來西亞主權,並要求官方重新審視兩國外交關係,北韓躁進的言論,更引發在東協傳統盟友的關注與質疑,而大馬與北韓公開槓上之際,與金正男案也有關係的大陸,卻顯得低調。
全世界都知道死的是金正男,當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哥,但大陸央媒是統一口徑,雖持續追蹤案情,卻迴避了死者的特殊身份,也不對北韓這場宮庭內鬥的暗殺,做出任何評價,有分析認為,金正恩長期受北京庇護,整起事件讓已大陸很沒面子,報導無需張揚,但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尚未對此定調,畢竟北韓仍是大陸重要的戰略夥伴,若因此全面翻臉,將不利於地緣政治的平衡與穩定。
「中朝是友好鄰邦,我們也願與朝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動中朝關係,健康穩定的發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外界對「中朝關係」生變的猜疑,大陸外交部回應謹慎,但稍早全面暫停北韓煤炭進口,引發了平壤方面的不滿,官方朝中社發表罕見言詞激烈的評論文章,沒有指名道姓的痛批,一個強大共產主義友好鄰邦的「卑鄙做法」,是「對美國的隨波逐流」。
事實上,北韓9成對外貿易全依靠大陸,這是外界認為,北京之所以有能力牽制平壤的原因,但有媒體引述來自鴨綠江彼岸,與大陸經貿最緊密的北韓新義州的消息,指官方在本月初對下屬企業的演說中,強調「準備對華關係崩潰」,「今後不能再指望中國」,「必須對中國進行牽制」,消息說,這論調由勞動黨中央宣傳部起草,並已下發到北韓全國各地,北韓似乎已做好最壞的準備,而金正恩越來越極端的一意孤行,也持續考驗著北京的「戰略忍耐」。
博依電熱毯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金正男大馬遭暗殺 外界訝異北韓與東盟緊密關係 馬來西亞更是全球唯一提供北韓免簽國家 並頒發榮譽博士給金正恩 北韓更利用東盟賭場洗錢與毒品軍火買賣】
佛教立國的柬埔寨,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廟宇建築群,而除了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2015年底開幕的「吳哥全景博物館」,也成了新的熱門景點,館裡除了展示高棉帝國遺跡,一幅長120米,高13米,360度的全景巨型壁畫,成了鎮館之寶,壁畫主題是高棉帝國自11到13世紀,鼎盛時期發動的著名戰爭,以及建設吳哥窟的過程,而這堪稱史詩般的巨作,出自於北韓的63名頂尖畫家。
「你可以看到整個博物館裡,和北韓所評論的政治議題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博物館旨在提升旅遊產品,還有就是我們(柬埔寨)的文化,」吳哥全景博物館執行長Yit Chandaroat說。館方雖急於撇清與北韓的關係,但這整座博物館,是北韓國營的「萬壽台創作社」,斥資2400萬美金所興建,這家唯一獲北韓官方認可,允許在作品中表現金氏家族的藝術機構,分別在1972年和2012年,修建金日成及金正日的雕像,近年來萬壽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非洲,西亞,許多大型的雕像和建築,都可見到北韓人的作品。
而這回興建吳哥博物館,是萬壽台首次投入資金,未來10年,這裡的門票和紀念品的收入,全歸北韓所有,面對經濟的封鎖,北韓想方設法突破重圍,而這成了國際制裁下的漏洞,「我們感覺也合理的確定,這些錢一部份流回北韓政府,或執政的勞動黨,我們認為遊客不該去並且要抵制,柬埔寨最終也該加入國際制裁,採取行動對抗北韓的人權問題,而不是在財政上找漏洞支持他們,」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副主任Phil Robertson說。
儘管自開館以來,遊客逐漸減少,柬埔寨官方也承受不少國際壓力,但並沒有要將博物館收回的意思,而如此力挺北韓,還在於兩國上一代領導人的情誼。1971年6月18日,平壤車站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已流亡海外的柬埔寨國王施亞努,從北京搭火車抵達,金日成親自迎接這位革命老戰友,北韓獨立之初,施亞努就不顧美國壓力,在外交上率先承認了北韓政權,而1970年柬埔寨政變,施亞努被迫流亡,金日成卻仍待他如國賓,1990年代,柬埔寨恢復君主立憲,施亞努復位,兩國外交至今穩固。
而另一個與北韓,關係密切的東南亞國家是寮國,「寮國與世上少數的其它幾個國家,仍然宣稱自己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因此是北韓的傳統盟友,北韓高官經常到寮國訪問,得到寮國領導層紅地毯歡迎,」南韓阿里郎電視新聞(聲音來源)。
事實上,1995年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不結盟運動」後,因反殖民與擺脫冷戰的共同政治訴求,北韓與東南亞10國一直友好,而對北韓來說,東協更是僅次於中國的外交與貿易的機會。
越南的一家北韓餐館,受過訓練的朝鮮女子,以全套歌舞,娛樂上門顧客,餐廳菜色普通,但價格不菲,卻總能吸引越南新富階層上門,天天滿座,而北韓包括在東協與全球至少15個國家,開了130多間餐廳,根據南韓估計,每年能賺進1000萬美元的收入,而這還只是檯面上集資平台,日經新聞指出,北韓抓住了,東南亞邊境管理寬鬆的空子,借助毒品和假鈔等流通,獲得外匯,而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賭場,更是北韓洗錢回國的重要管道。
而東協對北韓來說,還是一個與國際社會溝通的橋樑,每年東協系列峰會前,所舉行的東協地區論壇,是北韓受邀參與為數不多的國際會議,2015年,馬來西亞當輪值主席國時,還特批北韓舉行個別的記者會,大罵美國,暢談核武戰略。
事實上,馬來西亞是北韓重要的貿易夥伴,雖然一年貿易量僅500萬美金,但北韓近來發展觀光,在吉隆坡設辦公室推廣,馬來西亞更是世界上唯一,與北韓實行互免簽證的國家,但兩國這樣的親密關係,在金正男遭到暗殺後,急轉直下,「(北韓)大使館已經確認他的身份,護照上寫的是北韓公民「金哲」,但大馬警方還沒能確定他的死因,他們更重視北韓敵對勢力所聲稱的其它名字,」北韓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說。
要不回金正男的遺體,北韓似乎惱羞成怒,20日,駐大馬大使姜哲發表一紙聲名,說這名「北韓死者」是持「外交護照」,一開始就應該按領事保護條例,將遺體交給北韓使館,痛批馬來西亞擅自進行屍檢,是違反國際法,侵犯北韓國家主權。
「目前我們已不能相信大馬警方的調查,即使得到結果,那也只是增加幕後有人操作的疑慮,」北韓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說。北韓表態不會接受,這被敵對勢力所操控的調查結果,並展開國際宣傳,朝中社指控大馬與南韓是一一丘之貉,平壤對外宣傳的電台,對大馬更是炮火全開,「我們的公民在馬來西亞死了,馬來西亞要負最大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徹底揭開這個黑幕,」北韓廣播電台。
而這讓馬來西亞當局相當不滿,外交部除了召見姜哲,還召回駐平壤大使返國以示抗議,兩國間的外交衝突,瞬間升級,「在這時刻,我們沒有理由再給北韓潑髒水了,我們非常客觀(進行調查),(北韓)大使發表的聲明是完全不必要的,這被認為是外交上的粗魯,但馬來西亞立場堅定,」馬來西亞首相納吉說。
連日來,北韓駐大馬使館前,遭多波人潮圍堵,抗議北韓不尊重馬來西亞主權,並要求官方重新審視兩國外交關係,北韓躁進的言論,更引發在東協傳統盟友的關注與質疑,而大馬與北韓公開槓上之際,與金正男案也有關係的大陸,卻顯得低調。
全世界都知道死的是金正男,當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父異母的哥,但大陸央媒是統一口徑,雖持續追蹤案情,卻迴避了死者的特殊身份,也不對北韓這場宮庭內鬥的暗殺,做出任何評價,有分析認為,金正恩長期受北京庇護,整起事件讓已大陸很沒面子,報導無需張揚,但消息人士指出,北京尚未對此定調,畢竟北韓仍是大陸重要的戰略夥伴,若因此全面翻臉,將不利於地緣政治的平衡與穩定。
「中朝是友好鄰邦,我們也願與朝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動中朝關係,健康穩定的發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外界對「中朝關係」生變的猜疑,大陸外交部回應謹慎,但稍早全面暫停北韓煤炭進口,引發了平壤方面的不滿,官方朝中社發表罕見言詞激烈的評論文章,沒有指名道姓的痛批,一個強大共產主義友好鄰邦的「卑鄙做法」,是「對美國的隨波逐流」。
事實上,北韓9成對外貿易全依靠大陸,這是外界認為,北京之所以有能力牽制平壤的原因,但有媒體引述來自鴨綠江彼岸,與大陸經貿最緊密的北韓新義州的消息,指官方在本月初對下屬企業的演說中,強調「準備對華關係崩潰」,「今後不能再指望中國」,「必須對中國進行牽制」,消息說,這論調由勞動黨中央宣傳部起草,並已下發到北韓全國各地,北韓似乎已做好最壞的準備,而金正恩越來越極端的一意孤行,也持續考驗著北京的「戰略忍耐」。
博依電熱毯評價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誰在看金鐘獎頒獎?
在近年來中秋節已化身為烤肉節的風潮下,我們昨天不能免俗地也從下午一路烤到晚上。終於烤到所有人都再也吃不下之際,已經是晚上十點後的事了。隨手登入FB,發現居然金鐘尚未頒完而一大票人都在討論金鐘,一夥人於是打開電視湊個熱鬧
打開電視時,正好看到吳宗憲和沈春華一起頒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吳宗憲雖然沒有得獎,但在頒獎典禮上的發言演出博得一片叫好。姑且不論吳宗憲和金鐘評審間的見解孰高孰低,我實在很喜歡這篇文章的標題:「吳宗憲已不需要金鐘獎,是金鐘獎需要吳宗憲」
評論這種事情,在我來看,向來是嘴巴長在各人身上,每個人都能有一個意見,不代表那必然是對的或必然是錯的。就像「個人意見」把筆名都已經取了那麼直白了,但每當國內各大小典禮群星走過紅毯後,還是有一大票粉絲立馬登入「個人意見」的部落格,想看誰在他筆下會化身成水電工、誰又在他筆下的造型會很重視海洋生態保育
人紅,意見看起來就是對的;人不紅,再對的意見也沒人鳥你
不過,吳宗憲的發言倒也不是無的放矢或純然譁眾取寵,其中起碼有兩點,也讓我聽的心有戚戚焉。
當他講到1993年台灣的電視由4台突然變成今日的100多台,最厲害的是,台灣的新聞只有一個,但新聞台卻有十幾台,每一台都說的不一樣…對學新聞出身而又在文字媒體待過幾年的我來說,聽來真不由得想要鼓掌叫好!五年前,一位香港朋友派駐來台,每天看新聞台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跟我說,「雜誌是我們的香港比較八卦,但電視新聞卻是你們台灣的好看了很多啊」;這位香港朋友言下之意的「好看」,就是我們的電視新聞娛樂性十足,而我能辯駁些什麼呢?從我自美國求學返台後,看到一則軍艦新聞居然配上「捍衛戰士」的主題曲當背景音樂時,我就覺得台灣的電視新聞已經毀了。大家何必計較評審們對綜藝節目「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的16字評語呢?反正綜藝節目的最終評價最直接來自於觀眾,但沒有足夠的觀眾當作收視率的支持時,無論有沒有創意或支持,再好的綜藝節目都可能馬上被淘汰;但當電視新聞也那麼「好看」之際,而以收視率或廣告/電視台出資金主為依歸時,這才是台灣更大的危機吧!
吳宗憲的另一個論述也讓我動容。我不知道「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算不算一個夠好的綜藝節目,但我其實當年也看過很多集的我猜,次數可能比我看過的「康熙來了」還多。反觀今日,除了「食尚玩家」外,我連還有哪些綜藝節目都搞不清楚(我知道「康熙來了」還在,但已經回想不起來上回打開電視看完一整集是什麼時候了)
娛樂性不是個原罪,我們每個人都很希望被娛樂,但現在是個資訊爆炸而時間有限的年代,當我從未看過任何一集完整的「中國好聲音」或「爸爸去哪兒」而好像對生活也沒有什麼妨礙時,不管是綜藝節目或其他類型的節目,該想的應該不是大陸的製作經費高我們百倍這個問題,而是到底它們能對觀眾提供什麼價值?還是Youtube或其他平台已足夠滿足我們的娛樂所需?
綜觀昨晚我看的片段金鐘頒獎典禮,其實我更大的一個感想是,請把典禮的場子還給那些辛苦了起碼一年的得獎人吧!作為一位觀眾,我其實不是很想浪費那些時間去看黃子佼到底愛誰,而更想讓每位得獎人都有超過一分鐘的時間來表達他辛苦貢獻的感想,以及有更多時間享受屬於他的這一刻
做為一位觀眾,除了為那些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歡呼支持外,就像「康熙來了」的主持人蔡康永講的,千萬別讓「康熙來了」陪你一輩子,去找找更廣闊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