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似乎想回頭走核電」 前日本首相菅直人:大家要對再生能源有信心 這些原因讓「非核家園」做得到(07/22/2021 今周刊) 文:劉煥彥 前日本首相菅直人以十年前親自處理311大地震及福島核災的經驗表示,「非核家園」及再生能源滿足100%電力需求的願景,在日本確實有可能實現。 菅直人認為,...

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04:56:53

賣玻璃賣到上富豪榜!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夫婦是唯一靠科技相關業務躋身本港十大富豪榜的富豪,資產淨值高達111億美元。跟據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報導,現在全球有多達2/3的iPhone,是使用伯恩光學製造的玻璃螢幕,而...

  • 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3 20:15:12
    有 114 人按讚

    「台灣似乎想回頭走核電」 前日本首相菅直人:大家要對再生能源有信心 這些原因讓「非核家園」做得到(07/22/2021 今周刊)

    文:劉煥彥

    前日本首相菅直人以十年前親自處理311大地震及福島核災的經驗表示,「非核家園」及再生能源滿足100%電力需求的願景,在日本確實有可能實現。

    菅直人認為,日本不應該重啟核電,因為從建廠成本、發電成本、安全性及在再生能源的客觀條件來看,核能發電都不是2050年日本邁向碳中和目標的選項之一。

    他也提到,「台灣與南韓似乎出現一部分想回頭發展核電的想法」,但長期來說,發展核電難逃成本高漲及安全性有疑慮等問題。

    菅直人說:「請台灣的各位保持信心,轉而發展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希望大家為這目標努力。」

    菅直人:重啟核電不可行 再生能源足供全日本用電

    目前是日本立憲民主黨最高顧問及眾議院議員的菅直人,在2011年發生311大地震時是日本首相,他卸任後一直支持廢除核電、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政策方向。

    菅直人今(22)日在《今周刊》舉辦的「2021第五屆新能源國際線上論壇」,以「推動非核家園的挑戰與機會」為題發表演講。他提出以下四點論述,認為日本重啟核電不可行,再生能源足以因應全日本電力需求,並能促進2050年達到全國碳中和。

    1.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1號機至3號機已經爐心熔毀,4號機也準備廢爐,但後續清理很不容易,「日本碰到這種事情,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處理完」。

    2. 目前新建核電廠的國家愈來愈少,連美國、法國及中國等傳統核電大國都政策轉向,因為與2011年福島核災時相比,現在新蓋核電廠的成本高達三倍。

    3. 1千瓦小時(kWh)電力的核能發電成本,以前要10日圓,現在更高;反觀再生能源已經低於10日圓,更別提再生能源「比核電更經濟實惠又安全」。

    4. 日本光靠農地上的太陽能發電,也就是農林水產省(如同我國農委會)推展的「營農型太陽能發電」,理論上遠遠足夠滿足全國電力需求。

    「目前核電佔比接近零,再生能源佔20%」

    菅直人分析,日本有400萬公頃農地,若將一半面積用來耕作、另一半安裝太陽能發電板,每公頃排5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板。

    以一天日照3小時、全年日照1000小時概算,總發電量就有2兆千瓦小時,遠超過目前全日本一年耗電量的1兆千瓦小時。

    他說:「十年前日本有30%電力來自核能,如今已接近於零。目前再生能源佔日本發電20%,但完全不用核電,以再生能源100%供應所有(電力)需求,日本是有可能實現。」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202107220047

  • 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0 09:55:03
    有 84 人按讚

    中共認知戰的台灣代言人- 韓國瑜!

    🔸我先談結論,中共的銳實力還在持續侵蝕台灣,用台灣的言論自由打擊言論自由,用台灣的制度摧毀台灣的信心,中共要做到這樣,必須有二種渠道,第一,可百分百操縱的媒體;第二,可配合的代言人。

    可百分百操縱的媒體已經關台,可配合的代言人還在耀武揚威,我說的就是 韓國瑜 。他最新一篇臉書貼文「政府到底超前部署什麼?」目的就是在疫情升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採取各項加嚴防疫措施要戰勝病毒之際,他要 #製造紛亂,#打擊台灣人防疫的信心。

    #什麼是銳實力?

    一個國家透過操縱性外交政策,企圖影響及控制另一國家政治制度的行為。銳實力包括一個國家試圖操控及掌握另一個國家新聞媒體以及教育系統中的資訊,目的是在 #分化 或是 #誤導目標國家的公眾意見,進而造成目標國國內社會失序、國民士氣瓦解,#達成政治侵略、甚至 #國土侵略 的邪惡目的,2014年俄羅斯兼併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與近幾年的俄烏戰爭便可顯見這極權國家一脈相承的邪惡手段。

    簡單來說,中共展現銳實力,持續 #對台大打認知戰,台灣面臨外部認知戰,內部還有人在配合打認知戰,這個人就是韓國瑜。

    #為何這麼說?

    🗣韓國瑜最新一篇貼文,他說,「台灣的疫苗採購足夠了嗎」?

    💡事實是:4月中時疫情還沒有爆發,#國內有足夠的疫苗,當時媒體也報導依照當時的接種速度,AZ疫苗效期前「打不完」。現在疫情升溫,大家開始搶打,昨日 #40萬劑疫苗抵台,7月底前也會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

    ▶️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120940/5389059

    🗣韓國瑜也說,「負壓隔離病房和輕症中心建置了嗎」?

    💡事實是:在今年3月中,疫情指揮中心表示 #防疫量能足夠,全台負壓隔離病房1100床仍有一半是空床。南韓的土地面積是台灣3倍大、人口是台灣2倍多,負壓隔離病房數量卻和台灣差不多。顯見台灣的醫療防疫量能在專業角度上是足夠的。

    如果韓國瑜要批評,應該先批評 侯友宜 在新北市原先整備的防疫旅館的家數只有12家,是六都的最後一名。

    ▶️ 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storm.mg/amparticle/2357394

    ▶️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1-05-19/575869

    🗣韓國瑜更說,「疫情進入不同等級的標準流程和跨部門指揮系統整合了嗎」?

    💡事實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依照每日確診數採取加嚴防疫措施,也為統籌防疫工作,解決若干地方政府整天討論 #方艙,卻連起碼的 #集中檢疫 、 #設篩檢站 這些基本工作都沒到位,已經讓防疫出現很大風險,甚至禍延其他縣市,因此採取立即行動,發布 #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

    ▶️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538310

    🗣韓國瑜還說,「老天給我們的這一年多,政府除了每天按時開記者會之外,針對全國防疫到底超前做了什麼」?

    💡事實是:每天按時開記者會公布境內、境外的案例,#讓民眾完整知道疫情管控 的狀況,這個也不對嗎?

    前面一年多,疫情控制得當,還有推出旅遊泡泡,世界都肯定台灣,過去韓國瑜沒稱讚,我不會責怪他,現在疫情升溫,全國進入讓三級警戒,#台灣人展現高度自律,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措施,#韓國瑜還要試圖挑起紛亂,其背後目的相當不單純,這種就是配合中共認知戰,在打擊台灣內部信心的行為。

    我想請問韓國瑜,不全力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作為,難道爬樹、聞消毒水就可以做好防疫嗎?

    國家重大危機時刻,政治人物不分黨派都應展現 #同島一命、 #同心抗疫 的決心,韓國瑜應立即停止配合中共認知戰的作為與言行,因為這將會影響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以及傷害台灣的國家安全。

  • 南韓面積是台灣的幾倍 在 呱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15 14:44:24
    有 16,863 人按讚

    讓我們來談談囤房稅。

    最近因為南韓通過了囤房稅法案,居住正義的問題又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作為提案要求調高北市建商房屋稅(雖然案子還被卡在議會內)、並有出席多場居住正義活動的我而言,感覺必須要出來說些甚麼。這篇文可能有點長、也有點硬,但我希望正反方的支持者都能仔細讀完、才能站在可以溝通的立基點上對話。

    在討論囤房稅的問題之前,有幾個前提必須要確立,不然討論容易失焦。居住議題在台灣是不是個問題?台灣有沒有囤房的問題?這兩者有沒有關聯?然後我們才能來討論囤房稅本身對於所謂的「打房」或說是解決居住問題有沒有幫助。

    #台灣有沒有居住和囤房問題

    根據Numbeo數據庫的整理,截至今年六月時,台灣的房價所得比達到24.2倍,名列世界第九,這代表我們要不吃不喝24年才有機會買到一棟房子。而處境相似、同樣身陷囹圄是排名第三的香港,達43.5倍。我想,應該不會有人覺得台灣沒有居住問題。

    那台灣有囤房的問題嗎?如果根據內政部釋出的最新數據,台灣僅有5%的空屋掌握在四房以上持有者手中,看似不多。但是OURs則質疑,內政部的數據未進行「全國家庭總歸戶」,換言之如果你在新北和台北各有一棟房子、或是你和你伴侶各持有一棟房子,在統計上都是顯示「一人持有一房」2次。OURs主張的數據版本是,持有四房以上者所持有的房屋占空屋總數15%,這看起來就有些嚴重。

    這代表著有許多人持有多棟房屋,也沒有加以利用或出租,就閒置在那,可能是炒作、投資或是其他因素。而囤房稅主要就是針對這些「囤空房」的人,政府面對這些炒房或投資客,以及複雜的居住問題,也確實應該透過各種方式來因應。

    #囤房稅對解決居住問題有沒有幫助

    沒有人會覺得或主張單靠囤房稅就可以完全解決居住問題,但是,我仍認為囤房稅仍是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管」,我完全認同民進黨政府在過去幾年做了很多事來解決居住問題,但並不能藉此說不用推囤房稅。但是,囤房稅本身也不是萬靈丹,仍有很多待釐清的爭議。

    課徵囤房稅對房市不外乎兩個目的:#平衡貧富差距,對於有能力、房子多的族群應該多繳稅,能力較低者應少繳稅;以及 #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抑制房市投機炒作,逼出市場上的空屋,改變多屋族的持有決策。依照許多國家或城市的實例,在良好法制及配套的運行下,確實有辦法逼出空屋以及抑制炒作。

    #台灣現行課徵空屋稅的問題

    然而,台灣現在如要開徵囤房稅會面臨到兩個主要問題,#如何認定空屋、以及 #稅基沒有調整。空屋如何認定,現在都是透過水電使用量,許多主管機關會主張如果要實體稽查、按現行人手根本無法因應。然而,依照有開徵空屋稅或囤房稅的國家作法,應該是要推定空屋、再讓屋主「自己主張不是空屋」,例如出示居住或出租證明、或表示其旅居國外或住院等,這樣會大幅減少行政成本。

    至於稅基,則是另一個大問題。台灣目前的房屋稅是「房屋現值乘以稅率」,房屋現值則是「房屋構造標準單價」(造價)、折舊率、街路等級調整率(路段率,由官方認定該路段繁不繁榮)與面積相乘得出,任一數值改變都會影響應繳稅額。換言之,你如果買了一棟1億元的豪宅,你的房屋稅並不是1億乘以稅率,而是其他複雜公式算出的房屋現值乘以稅率。

    這種算法也讓之前北市出現過一戶豪宅的稅率低於三戶小套房的詭異現象。現行的房屋現值(也就是稅基)並沒有太多調整,導致我們常把稅率拉很高,但仍然對房市沒影響,因為稅基沒有調整,導致實收金額很低,對有錢炒作的人來說不痛不癢。我們理應重新檢討如何建立一個與市場實價差距不遠的稅基、並讓稅基、稅率都合理化,才有辦法達成囤房稅「增加持有成本」的成效。

    #台灣囤房問題相當複雜且也多元

    只要有人囤房,蓋再多房子都會是「無效供給」,也對許多辛苦一生、壓力自己生活品質只為買一棟房的人不公平。除了蓋社宅、搞實價登錄等方法外,再多嘗試課徵囤房稅,我覺得並無不妥,也是台灣房市健全和達成居住正義很重要的里程碑。

    有許多人說,這些問題都集中在大都市,但若攤開近幾年房屋3-5年的閒置投資報酬率,前幾名都是非都會型縣市,如屏東、宜蘭、花蓮等,囤房稅可以幫助的不僅僅只有在大都會掙扎的人,也包含住在城鎮、偏鄉的一般購屋者。

    造成囤房的結果有很多原因,課徵囤房稅、增加持有成本也僅是解方其中一環。在過去,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除了救市外也導致熱錢湧入房地產市場。近二十年銀行放貸多集中在房貸、利率對於有錢的投機客來說又相當低,於是借錢買房、轉賣再買房的狀況屢見不鮮,建商蓋房也多半是如此。

    但房價過高回檔時,政府又為了金融穩定而出手護市,長期下來房市的風險和報酬具有極高的不對稱性,整個房地產市場早已扭曲。如果要解決囤房問題、甚至「回歸正常市場機制」處理,我們就必須先改變這個早已扭曲的房屋市場。

    #房子能算金融商品嗎

    我在幾年前為了創業把父母傳下來的房子變賣後,至今名下沒有房產,也是租屋過日。每當我想在上班地點周遭、合理通勤時間的範圍看房子時,我會發現連我的收入都難以在北市購屋。房子本來就不是一個「好買」的東西,我能理解存個十幾年款、加上貸款購屋的模式。但如果一個上班族都要不吃不喝存個二三十年,才能買到在公司合理通勤範圍內的小坪數房子時,我們就必須思考整個房市的結構問題。

    對我來說,房子並不是股票、也不是名牌包,並不是一件真正可以拿來操作和純市場思考的商品或物件。因為我們可能終其一身都不用買股票、也不用揹名牌包,但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滿足遮風避雨、在辛勤工作一天後放鬆和休息的地方,這也是居住正義想達成的唯一目的。

    我在去年提出了台北市版本的囤房稅提案,共同連署議員超過20位,橫跨所有政黨,顯見已經獲得社會多數的支持,只可惜目前尚未通過提案。但是這會是我下一會期努力的目標。

    感謝連署議員:
    苗博雅、徐巧芯、陳怡君、高嘉瑜、侯漢廷、簡舒培、洪健益、楊靜宇、鍾佩玲、李建昌、吳沛憶、許家蓓、黃郁芬、林穎孟、張茂楠、徐立信、陳永德、戴錫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