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倪重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勝難求 如何建立足球優質環境?】 蘋中信專欄 20190922 兩週前,世界排名122的中華男足,在世足資格賽主場0比2不敵世界排名166的尼泊爾,引起譁然。而接連下來幾天U16對上南韓以0比10,對上泰國以0比6慘敗成績收場,在各方面而言都是重大打擊。U16的慘敗之所以要好好重視,是因為U1...

  • 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23 18:00:00
    有 607 人按讚

    【一勝難求 如何建立足球優質環境?】
    蘋中信專欄 20190922

    兩週前,世界排名122的中華男足,在世足資格賽主場0比2不敵世界排名166的尼泊爾,引起譁然。而接連下來幾天U16對上南韓以0比10,對上泰國以0比6慘敗成績收場,在各方面而言都是重大打擊。U16的慘敗之所以要好好重視,是因為U16的能力,是推估台灣參加再下一屆2026世界盃的足球實力。

    感謝行政院體育發展委員會副召集人余政憲在9月18日召開了足球扎根會議。然而參加完會議,我對會議中的考量點感到十分納悶,仍然是以足球升學的單一觀點出發。若我們希望足球產業能真正職業化,然而我們的作法與過去的足球體育政策並無二致,同樣將全部資源投注發展校隊,而完全忽略俱樂部的需求,到底要怎麼職業化?怎麼產業化?

    我不覺得國外的月亮一定比較圓,但我相信參考國外已經運行有年的足壇商業模式有其價值。政府若要真正思考足球的產業化,考量點有二:提升足球總體人口數,以及創立健全的比賽制度。照顧好前面兩點,才有實力逐步建構足球優質大環境。

    台灣現行的學校體育政策之所以不奏效,是因為政府投入的資源時的著眼點僅僅在於足球校隊數量的培養,體育相關單位認為培育校隊就可以「推廣足球」。然而,若真正要推廣足球,應該是要讓大量的孩童接觸足球運動,愛上踢球。大家都喜歡在國際賽事失利之後檢討,我們就舉週五AFCU16資格賽以6比0勝出中華隊的泰國隊為例。若要細看,每一位在場上跟中華隊隊員較勁的選手都有個別差異與優缺點,可以細緻評比。但重點在於,泰國隊在場上的球員,每個都是從幾萬個球員中一路培育、遴選出來,與中華隊球員是從幾十隊的母數當中選出來,實力會有落差是再自然不過。政府過去的想法一直是要增加校隊的數量,但仔細思考,足球校隊人數再怎麼成長,至多從幾十人變成幾百人。回到前面我講的足球人口總數,卻是以幾萬人為單位規模在思考的,這是為什麼長期的足球政策沒有顯著成果的原因。

    另外,關於健全的比賽制度,我想直接提出數據說明。107學年度的高中聯賽,11人制組有600場賽事,5人制組有406場賽事;國中聯賽的場次11人制組有412場賽事,5人制組有251場賽事。國、高中足球聯賽總數量一共有1,669場,但俱樂部可以參加的賽事數目字,是0。

    我再說一次,我不覺得國外的月亮一定比較圓,但我相信參考國外已經運行有年的足壇商業模式有其價值。歐美及日本的足球發展都以職業俱樂部為主要發展目標,原因是俱樂部能提供一個長期的訓練系統,讓球員自小到成為職業球員一路的發展有長期規劃,而校隊在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在不同的學校校隊訓練;前者的培養是一致貫串的,而後者是切割的。兩種做法所對於球員能力值的精進,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我再舉一例。在上週歐洲接連著有西甲巴塞隆那FCB的一線隊16歲球員Ansu Fati及英超曼聯的一隊17歲球員Mason Greenwood出場比賽並取得漂亮進球成績。假設他們今天都是台灣球員,以台灣現行的足球制度,這兩位不足十八歲的優秀選手只能參加學生隊,無法參加國際級的成人賽事。這是為甚麼我會說,台灣現行的學校體育作法,會壓抑到球員的發展。而建立健全的足球賽制,是很急迫的需求。

    做為一家獨立奮鬥求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陳信安足球學校明年計畫往職業足球俱樂部前進的目標是:成立成人隊與更完整的青年梯隊。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年紀小的球員能有機會一路往上遞升到成人隊,並且讓實力夠堅強的球員能躍升到俱樂部中最高階的成人第一隊,從乙組聯賽開始參加,逐步接近甲組聯賽的挑戰。另外,與西班牙、德國、日本都開始洽談足球合作計畫。

    週三足球扎根計畫會議的結論中,中華足協將在明年度舉辦俱樂部隊伍可以參加的U18、U15聯賽,這將會是近期唯一一個俱樂部可以參加的聯賽,而如何讓包含校隊的所有的球隊都來參加這個比賽,就是下一階段的課題。此外,中華足協預計在今年十一月底提出俱樂部發展推廣計畫,我期待足協提出具體的作法,讓足球優質大環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

    圖:陳信安足球學校U15梯隊2018年參加青島哥德盃與南非隊球員切磋技藝。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922/38451017/

  • 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23 08:00:00
    有 608 人按讚

    【一勝難求 如何建立足球優質環境?】
    蘋中信專欄 20190922

    兩週前,世界排名122的中華男足,在世足資格賽主場0比2不敵世界排名166的尼泊爾,引起譁然。而接連下來幾天U16對上南韓以0比10,對上泰國以0比6慘敗成績收場,在各方面而言都是重大打擊。U16的慘敗之所以要好好重視,是因為U16的能力,是推估台灣參加再下一屆2026世界盃的足球實力。

    感謝行政院體育發展委員會副召集人余政憲在9月18日召開了足球扎根會議。然而參加完會議,我對會議中的考量點感到十分納悶,仍然是以足球升學的單一觀點出發。若我們希望足球產業能真正職業化,然而我們的作法與過去的足球體育政策並無二致,同樣將全部資源投注發展校隊,而完全忽略俱樂部的需求,到底要怎麼職業化?怎麼產業化?

    我不覺得國外的月亮一定比較圓,但我相信參考國外已經運行有年的足壇商業模式有其價值。政府若要真正思考足球的產業化,考量點有二:提升足球總體人口數,以及創立健全的比賽制度。照顧好前面兩點,才有實力逐步建構足球優質大環境。

    台灣現行的學校體育政策之所以不奏效,是因為政府投入的資源時的著眼點僅僅在於足球校隊數量的培養,體育相關單位認為培育校隊就可以「推廣足球」。然而,若真正要推廣足球,應該是要讓大量的孩童接觸足球運動,愛上踢球。大家都喜歡在國際賽事失利之後檢討,我們就舉週五AFCU16資格賽以6比0勝出中華隊的泰國隊為例。若要細看,每一位在場上跟中華隊隊員較勁的選手都有個別差異與優缺點,可以細緻評比。但重點在於,泰國隊在場上的球員,每個都是從幾萬個球員中一路培育、遴選出來,與中華隊球員是從幾十隊的母數當中選出來,實力會有落差是再自然不過。政府過去的想法一直是要增加校隊的數量,但仔細思考,足球校隊人數再怎麼成長,至多從幾十人變成幾百人。回到前面我講的足球人口總數,卻是以幾萬人為單位規模在思考的,這是為什麼長期的足球政策沒有顯著成果的原因。

    另外,關於健全的比賽制度,我想直接提出數據說明。107學年度的高中聯賽,11人制組有600場賽事,5人制組有406場賽事;國中聯賽的場次11人制組有412場賽事,5人制組有251場賽事。國、高中足球聯賽總數量一共有1,669場,但俱樂部可以參加的賽事數目字,是0。

    我再說一次,我不覺得國外的月亮一定比較圓,但我相信參考國外已經運行有年的足壇商業模式有其價值。歐美及日本的足球發展都以職業俱樂部為主要發展目標,原因是俱樂部能提供一個長期的訓練系統,讓球員自小到成為職業球員一路的發展有長期規劃,而校隊在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在不同的學校校隊訓練;前者的培養是一致貫串的,而後者是切割的。兩種做法所對於球員能力值的精進,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我再舉一例。在上週歐洲接連著有西甲巴塞隆那FCB的一線隊16歲球員Ansu Fati及英超曼聯的一隊17歲球員Mason Greenwood出場比賽並取得漂亮進球成績。假設他們今天都是台灣球員,以台灣現行的足球制度,這兩位不足十八歲的優秀選手只能參加學生隊,無法參加國際級的成人賽事。這是為甚麼我會說,台灣現行的學校體育作法,會壓抑到球員的發展。而建立健全的足球賽制,是很急迫的需求。

    做為一家獨立奮鬥求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陳信安足球學校明年計畫往職業足球俱樂部前進的目標是:成立成人隊與更完整的青年梯隊。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年紀小的球員能有機會一路往上遞升到成人隊,並且讓實力夠堅強的球員能躍升到俱樂部中最高階的成人第一隊,從乙組聯賽開始參加,逐步接近甲組聯賽的挑戰。另外,與西班牙、德國、日本都開始洽談足球合作計畫。

    週三足球扎根計畫會議的結論中,中華足協將在明年度舉辦俱樂部隊伍可以參加的U18、U15聯賽,這將會是近期唯一一個俱樂部可以參加的聯賽,而如何讓包含校隊的所有的球隊都來參加這個比賽,就是下一階段的課題。此外,中華足協預計在今年十一月底提出俱樂部發展推廣計畫,我期待足協提出具體的作法,讓足球優質大環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

    圖:陳信安足球學校U15梯隊2018年參加青島哥德盃與南非隊球員切磋技藝。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20190922/38451017/

  • 南韓甲組職業足球聯賽 在 Steven L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6-10 09:30:54
    有 4,083 人按讚


    親愛的香港球迷,特別是南華球迷:

    首先還是要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羅傑承,香港出生的香港人,曾於1992-94年,及2006-14年,兩度成為南華足主。

    幾日前,得知南華退出香港超級聯賽及申請降級甲組,我在Facebook寫了感言,希望大家支持南華的決定,靜待南華在適當時候重返超聯。

    貼文一出,引起很大迴響,感謝12萬人閱讀,幾百個留言,我一一細讀,還看了很多遍。

    然後,香港電台聯絡我撰文,在「香港家書」節目中播出,我一口答應。杜甫說「家書抵萬金」,我現在就送上「萬金」給香港球迷,特別是南華球迷,回饋大家的關注。

    在很多人心目中,南華多少代表香港足球。畢竟,南華是世上少有的百年球會,曾奪41次本地聯賽冠軍,這殿堂級地位,全球只有7個老牌球會能夠達到。香港有南華,作為足球迷,最少有個起點去談論香港足球吧!

    我帶領了南華共10個球季,對南華的感情,實非一般。兩度成為南華足主,是我的榮幸,這是真心話,大家叫我「羅神」我沒所謂,一個稱呼而已,但我真的不是「神」,南華10年,也許只是憑我團隊的一股傻勁,碰巧用了適合的方法,令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問我如何評價那個小陽春,我會說2006-14的南華與港足,是「天時地利人和」多於一切。

    我從小熱愛足球,很慚愧,1992年,我33歲,年少氣盛,當時我覺得,做足主就好像馬主一樣,贏波就像拉頭馬,威風嘛!那時候也是一個傻佬,以為搞足球很容易!

    14年後,自己經歷過歲月的磨練,我再遇上出任南華足主的機會。當時要做「白武士」,我磨拳擦掌,這次不再是玩玩下,經營百年老號足球隊,細路仔玩泥沙咩?好認真的,足球是很多人的生計,也背負著很多人的夢想!

    世界發展迅速,千禧年都過了,做人也要與時並進吧!搞甚麼都好,要有方法,要有帶動好多人與你同路的方向!

    我又對自己講,我條命大起大落,搞波會有甚麼過程和結果、風險和困難,我不知道,而這是個重要的決定,結果一是流芳百世,一是遺臭萬年,沒有中間點。

    但我鍾意足球嘛!鍾意贏嘛!男人來的,不宜思前想後婆婆媽媽,要做就一股勁去做,上了馬便向前行,不要看回頭!(呀!所以我第一匹在香港的馬,名字就叫「永不回望」。)

    2006年,我47歲,開始有些領導心得。我覺得一個人、一個團隊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紀律。我討厭階級之別,球隊內不應有「大佬」、「𡃁仔」之分,教練遇到「大牌」球員,要一視同仁。對於外援球員,我一樣嚴厲,犯錯必罵,而且更要罵雙倍。

    我是一個要求很高的人,在比賽日的更衣室𥚃,贏波我未必讚,輸波我未必罵,我看的是,球員在場上的表現與態度。

    不少人說「羅生好惡」,「估佢唔到」,其實我是有用心的。男人之間,陰聲細氣客套相待,是沒有用的,恨鐵不成鋼就會加倍嚴厲。我反應大,職球員才知道我真的著緊,沒有人每年拿8位數字倒了落海,還來跟你「圍威喂」,你以為我真是傻佬嗎?

    在此跟大家分享點解「羅生好惡」。當年我初出茅廬,在銀行打工,第一天上班,跟指示用打字機打了一封信交給上司,簽名我只打錯了一個字,上司當著幾十個同事面前把我臭罵(說葡文,而我不知道他罵甚麼),並把信撕掉。

    那一刻閃過劈炮的念頭,但最後我回到角落的座位上,把信再打一遍,交信的一刻,我對自己講,今次我一定要過關!自此之後,上司對我如常嚴厲,但我漸漸明白,上司如果對你沒期望,根本就連罵你都費事。結果我在銀行𥚃步步高陞,未足30歲便自立門戶創業。我很感恩有這位用盡葡語粗口駡我的上司,他如果對我仁慈,就是對我的成長殘忍。

    香港足球要成功,首先要大改革。誰叫我們先天不足,後天又不及鄰近地區決斷發展足球?

    要發展、推動香港足球,首先必須要政府全力支持。注意:全力是全力,不是半力,也不是借力!怎樣叫全力支持,不用我來扮專家,抄便可以:例如學日本南韓,邀請大企業公司贊助足球隊,配合稅務優惠,及完善的監管制度。另外,給我們硬件,有了球場和設施,再斟酌軟件。

    球會管理方面,勢必要職業化;青訓是球會份內事,不容怠慢;球員要自我增值,體能、技術、視野也要進步。

    還有香港裁判水平,談到這個我最憤怒,怎麼多年來都如此束手無策?足總要做大事,別來是但求其,裁判水平搞不好,給你20隊英超也沒用。

    教練訓練教練,名師出高徒,不用花口水再加說明吧!香港隊,多用本地華人球員,令球迷更有歸屬感。
    球迷,由愛香港球隊開始,找出自己愛隊,由盲撐入場開始。其實,我真的不介意球迷罵戰,或者罵球會管理層,甚至罵我,罵吧!在球場裡,我們誰不是被罵大的?但我要求你們最少要入場,看著罵、罵著看,讓我們一起壯大!

    是老生常談,只要不是「齋用把口講」,大家分頭去做好自己本份,香港人,有甚麼是做不到的?

    最後,回應眾多球迷留言,希望我重掌南華。我撰寫此信之日,正是我的生日,又大一歲,漸漸相信命理。這幾年都不是我順利之年,人生之大起大落,又一次在體驗中。

    但我熱愛足球的本性難移,這幾年支持芷珊搞香港飛馬,而飛馬和我昔日的南華相比,用的是另一套方法,我也非常重視培訓年青球員的。

    至於「別了依然相信,以後有緣再聚」,我仍然審慎樂觀,沉著靜待東山再起之時:

    說的是我的時機;
    說的也是球迷的熱情;
    說的是南華的意向;
    說的也是香港足球的自強不息!

    羅傑承敬上
    二零一七年六月八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