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韓人均gdp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韓人均gdp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韓人均gdp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韓人均gdp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金融風暴後的「地獄朝鮮」,非正式勞工將近半數】 近年,在韓劇、K-POP四處走紅,南韓的經濟表現,引起台灣許多論者關注。觀察總體經濟數據,2018年,南韓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似乎,當年與台灣並列「亞洲四小龍」、同樣靠代工生產起家的南韓,其經濟、產業發展已遠遠超越我們,成為台灣亟應學習、效法的...

  • 南韓人均gdp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3 20:57:45
    有 23 人按讚

    【金融風暴後的「地獄朝鮮」,非正式勞工將近半數】

    近年,在韓劇、K-POP四處走紅,南韓的經濟表現,引起台灣許多論者關注。觀察總體經濟數據,2018年,南韓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似乎,當年與台灣並列「亞洲四小龍」、同樣靠代工生產起家的南韓,其經濟、產業發展已遠遠超越我們,成為台灣亟應學習、效法的對象。

    然而,也從總體經濟數據來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貧富差距呈長期惡化趨勢;毀壞了1980年代,與經濟快速成長同步,相對平等的所得分配。放眼勞動力市場,2016年,南韓非正式勞工佔全體勞工的比率,將近半數的程度。

    那,台灣呢?

    #勞動市場 #五一勞動節 #韓國 #日本 #台灣

  • 南韓人均gdp 在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2 12:14:02
    有 1,241 人按讚

    認真的嗎?
    上海台灣比一比?

    上海是大陸最大城市
    台灣是中華民國目前所在地
    這要怎麼比?

    2005之前,台灣完勝、樂勝大陸任何省市
    2006,被廣東超車
    2019,台灣淪為第九

    2004,南韓人均所得追過台灣(之前說2010,請原諒,我的錯
    2018,南韓美金3萬,我們還在2萬5

    人家在進步,我們在幹嘛?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9-29/472308

    臺海兩岸近來頻頻產生軍事摩擦,疫情下兩國各自的經濟發展,亦常被拿來比較。媒體人陳揮文昨(28日)在節目上針對兩岸發展,接受民眾Call In連線,一名台商分享中國見聞稱:上海發展一年,給台灣100年都難追上,對此,陳揮文除表情一臉複雜外,也感嘆以前台灣比他們好啊。

    先說結論:中國與台灣的國家整體規模不同,但根據維基百科的2019年數據記載,上海人口約2450萬人、台灣約2350萬人,規模確實非常接近;上海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200億美元、台灣約5900億美元左右。若換算經濟成長率的差異,在可見的未來,上海的確可能超越台灣經濟規模,但這也證明台灣的整體實力,在不計算生活水平、人均GDP、貧富差距的情況下,目前不輸「中國上海」。

  • 南韓人均gdp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08 06:59:00
    有 3,607 人按讚


    分享 #汪浩 觀點

    「地球總裁」郭董昨天臉書說「台灣的問題就是政治改革已經往前走了30年,執政黨也已經輪替三次,這當然是我們的驕傲。然而另一方面對於經濟來講,我們現在卻有點落後,越來越多人覺得生活很苦、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生子,所以需要有人來帶動這條經濟的腿往前跨,讓它活絡起來,不再『腳麻沒感覺』。」郭董這說法,只是人云亦云,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持。

    台灣經濟經過上世紀近五十年的高速增長後,過去20年增速下降,這是高基數下的經濟發達國家自然現像,並沒有什麼特別。過去20年,台灣人口出生率低,老齡化嚴重,也是經濟發達國家的普遍現像,除非學習新加坡或香港,大量開放移民進入,不然台灣經濟不會再有上世紀那樣的人口紅利。

    2000年-2017年,台灣GDP從3210億美元增長到5793億美元,增長80%,同期國際投資淨資產從2220億美元增長到11808億美元,增長5倍多。台灣國際投資淨資產額全球排名第5,是GDP的2倍多。長期以來,國內投資不足,國外投資過度是造成台灣GDP增速緩慢的主因,而這是由過去20年全球產業鍊調整帶動的,與台灣政治民主化或藍綠政爭沒有實質關係。假如過去20年台灣還是國民黨一黨執政,郭董就不會去中國投資嗎?而大量像鴻海這樣的企業,為了消減成本,減少在台灣雇人而大量使用中國廉價勞工,也必然壓低台灣實質薪資的增長。

    2017年台灣人赴海外工作73.6萬人,人數創新高,相當於台灣內部工作人口6%。若依工作地區分,赴大陸40.5萬人、55%居首,東南亞14.8%居次,美國排第三。這麼多壯勞力在海外工作,創造的是別國的GDP,但在計算台灣人均GDP時,卻包括在分母中。赴海外工作人數不斷創新高,也影響人均GDP增速。

    2018年,台灣總人口數,在全球近200個國家中,排第52位,國民淨財富卻排名第13位,前面12個國家人口都比台灣多。2000年至2018年,國民淨財富從1.86兆美元增長到4.06兆美元,增長明顯快於GDP增速,是藏富於民的表現。現在,台灣人均財富約530萬元台幣,反觀長年的競爭對手南韓,人均財富只有約260萬台幣。而按國際標準看,台灣的貧富差距較小。

    台灣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自由經濟體制,政府(中央+地方)財政收入佔GDP比率很低,只有15%,而美日中近30%,西歐近40%。同時,台灣人對舉債很反感,所以政府長期債務只相當於GDP36%,歐美國家大都在100%左右,日本250%。問題是政府稅收少,負債又少,哪來的錢去發展公共建設?首富交很少稅,卻一直罵政府不會拚經濟,郭董當上總統,除非大舉征稅或舉債,不然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台灣經濟如何轉型升級?年輕世代相對剝奪感的問題怎麼解決?社會如何面對老齡化?基礎建設的水平和速度怎麼提高?這些基本問題需要全社會來集思廣議,凝聚共識,只會罵人是沒用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