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日】
忍不住想分享新專輯演唱會的事。先歡迎新朋友加入,也希望新朋友知道我是個藉由每次演出和大家說說話、擁抱來分享自己的人。
如同 52Hz, I love you幕後花絮小球篇的詠華姐說:「如果我們的生命是註定要服務大眾的話⋯⋯
」,那麼歡迎你們開始進入我的"三十好幾"新階段。
也請喜歡我...
【MV日】
忍不住想分享新專輯演唱會的事。先歡迎新朋友加入,也希望新朋友知道我是個藉由每次演出和大家說說話、擁抱來分享自己的人。
如同 52Hz, I love you幕後花絮小球篇的詠華姐說:「如果我們的生命是註定要服務大眾的話⋯⋯
」,那麼歡迎你們開始進入我的"三十好幾"新階段。
也請喜歡我的新朋友、老朋友們,想要我的聲音給更多人聽見的,盡量幫我散播這消息好嗎:) 星空冒險日記演唱會 - 序 · 星之所向 -
演出時間:2017/02/28(二) 20:00
演出地點:台北CLAPPER STUDIO
#目前序星之所向已完售
#趕快來加入冒險日記的第一章
星空冒險日記巡迴演唱會2017 -第一章 · 希望 - w/ Super Plan-B
#小貼心之三場次時間錯開不打架
#希望台北新場地和中南部都人滿滿我就可以人體衝浪惹哈哈哈 【台北場】
開賣時間:2/18(六) 12:00
演出時間:3/17(五) 20:00 / 3/18(六) 19:30
演出地點:台北CLAPPER STUDIO
票價:單場預售票980元 / 單場現場票1200元 / 一起走吧!雙日套票 1798元
售票網址:https://www.indievox.com/ballstudioya/event-post/19291 【台中場】
開賣時間:2/18(六) 18:00
演出時間:3/26(日) 19:00
演出地點:台中 LEGACY
票價:預售票980元 / 現場票1200元
售票網址:https://www.indievox.com/legacytc/event-post/19292 【高雄場】
開賣時間:2/19(日) 12:00
演出時間:4/08(六) 19:30
演出地點:高雄 LIVEWAREHOUSE
票價:預售票980元 / 現場票1200元
售票網址:http://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3110101439273
#演唱會演出時間約一個半到兩小時
#全場站位要不然怎麼有機會人體衝浪
認識小球可以從舞台上,也可以看看我私下的樣子喔!
(感謝拍攝剪接師蘇大玉)
52赫茲我愛你幕後花絮-小球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MJ5U3LxOs&feature=youtu.be
南部迎新場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提醒:跨年,怎麼跨才安全?
【全球疫情還在燒、霸王級寒流又來襲,指揮中心:自主管理者勿入大型活動;實聯制、戴口罩、量體溫…各縣市跨年規範一次看清】
2020年跨年夜得在寒流中度過。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31日將迎來「霸王級寒流」,最低溫下探5度。與此同時,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卻持續升溫中。當天各地方縣市都有舉辦大型跨年晚會,紛紛祭出不同程度的防疫應變計畫。
■指揮中心:自主健康管理者禁止參與活動
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面對耶誕節、跨年集會,中央防疫層級並未升級,不會要求地方政府限制集會人數,但地方政府需根據集會指引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做好相關評估與事前準備。
同時,指揮中心也明定此次大型集會的防疫措施:包含居家檢疫、隔離者以外,自主健康管理者也不得外出參與、各活動場域必須做好清消,入口處需量體溫、採取實聯制,民眾應全程配戴口罩、場地區分出飲食/非飲食區等等,規定如下:
1.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依原先規定不得外出、禁止參與活動;自主健康管理者,以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者,也都不得前往集會,包含表演者、工作人員、民眾皆適用。
2.活動場域主辦單位須提供足量的手部清消用品、增加公共場所消毒頻率。
3.入口處應量體溫、採取實聯制,活動期間全體應全程配戴口罩。
4.民眾應攜帶手機,便於將來防疫需要,可發送細胞簡訊通知聯繫。
5.禁止販售無座位票、場內除喝水外禁止飲食,若活動時間較長,應設置飲食區。
■專家:國外返台及老人丶小孩、慢性疾病患者應減少聚會
但全球COVID-19疫情卻仍持續增溫,加上英國本月初出現變種病毒株「B.1.1.7」,傳播力較原病毒株高出7成,各國都嚴加防範。指揮中心上週加強英國入台管制,除自英國入境或14天內有英國旅遊史者,須在集中檢疫所完成14天檢疫外,自倫敦返台的班機也減半,希望可以減少境外移入。
12月26日,日本因境內出現新變種COVID-19病毒株,宣布「鎖國」,自28日起至1月外國人不得入境。台灣雖因日前紐西蘭籍機師在飛機上未戴口罩、入境後完成居家檢疫與友人外出,造成兩位機師、一名友人確診,中止253天未有本土個案的紀錄,但此名本土個案有明確感染源,目前沒有擴大跡象,因此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跨年活動可照常舉辦。
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認為,除了剛自國外返台的民眾,若自認風險較高,應減少與一群朋友多人群聚的機會。同時,除了指揮中心要求自主管理者之外,過去針對COVID-19,認為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高風險群,要多加注意。
「此時,COVID-19的傳播率高,其實對一般正常人風險也不小,也有可能轉成重症,」黃立民強調,不止高風險群,應是對全體民眾發出警訊,多注意身體狀況、減少群聚。
■今年跨年恐創史上第三冷,天冷病毒活躍性更強
跨年確定得在低溫中度過,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報顯示,從今(29日)深夜起鋒面與寒流南下,天氣呈現先濕後乾的變化,迎風面的北台灣與宜花東都有短暫陣雨,30日寒流南下,入夜後天氣急凍,北台灣降至7度,沿海空曠地區甚至出現下探5度低溫,中南部也只有10度左右,這波寒流要到1月2日白天才會回溫。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陳建安指出,2016年的寒流(被稱為「霸王級」寒流)當時台北測站出現4度罕見低溫,加上當時水氣充沛,包括陽明山、新店山區等低海拔山區都出現積雪,雖然今年這波寒流強度也不差,但帶來的水氣沒這麼多,可能要1000公尺以上高山才有機會降雪,目前預估宜蘭太平山、桃園拉拉山與台北大屯山等地較有機會。
陳建安指出,低溫將持續至3天,直到1月2日白天才會明顯回溫,根據氣象局台北站的歷史觀測資料,跨年最低溫是1960年的3.2度、其次是1973年的4.2度、1917年的5.5度排第三,如果出現5度低溫,有機會擠入前三名。
黃立民表示,今年的跨年溫度低,COVID-19病毒在2到10度之間,活躍性更高、更容易傳播出去;冷天也可能會有其他流感等病毒,高風險族群,如老人、心血管慢性疾病者,都要多加注意。
■地方政府跨年活動多採實聯制,台北可三選一;台南、高雄義大採上網登記自願制
地方縣市政府已陸續列出防疫重點,差異最大的在於是否落實「實聯制」。戶外場地、人潮愈多的活動,愈難確定能否做到實聯制。
【台北】
⚠️2021台北最High新年城:採強制實聯制(可用台北通App、myCode或身分證),活動設有3處管制點、24個入口,下午3時起開放入場,限8萬人,民眾須戴口罩、量體溫並完成實聯制才能進場。管制區內需全程戴口罩、禁飲食。
⚠️總統府升旗典禮:採強制實聯制,其他規定遵照指揮中心指引。
⚠️101高空跨年煙火派對、新光三越百貨信義區市集、微風松高/微風南山跨年市集、微風廣場元旦迎新打鼓:取消。
【新北】
⚠️2021八里煙火秀:延期。
⚠️2021福隆迎曙光活動:停辦,這是該活動辦理14年來首度停辦。
⚠️新北升旗活動:改線上直播。
⚠️歡樂耶誕城:停止所有戶外型集會活動。
【桃園】
⚠️2021桃樂園Wonderland跨年晚會 :採實聯制。活動以單一入口進行總量管制,若人潮過份擁擠或將近8成,就會執行人流管制。民眾需全程戴口罩、帶手機。
⚠️「好好好想見到你」五月天Mayday fly to 2021 演唱會:12月25-27日演出延期至2021年1月8-10日;12月31日、1月1日、1月2日如期舉辦。
觀眾全程戴口罩、贈送酒精棉片及口罩、禁止體溫超過37.5度的民眾入場、採用實聯制、場內禁飲食、取消外場美食區和Fly to You舞台、增加外場洗手台。
【基隆】
⚠️嗨轟跨年晚會:採實名登記制,民眾需全程戴口罩,入場需量體溫、手部消毒,活動場內禁止飲食。
【新竹】
⚠️2021新竹縣跨年晚會:民眾需填寫實名登記表、全面戴口罩,醫護站備有酒精供消毒、流動廁所備妥洗手乳及香皂,宣導加強手部清潔。
【台中】
⚠️犇向幸福!2021台中跨年狂歡夜: 採實聯制。台中水湳中央公園、大里仁化公園為戶外開放空間,但仍會加嚴實施出入口管制,設置圍籬及紅外線體溫測量儀。
⚠️2021台中麗寶跨年雙演唱會: 採強制實聯制。民眾需全程戴口罩、禁食及現場不得販售飲食、提高公廁清消頻率、室內場域採實聯制無站票、民眾須隨身帶手機,以及正執行自主健康管理及身體不適者不得參與戶外活動。
【雲林】
⚠️劍湖山世界跨年煙火秀:採強制實聯制。戶外攤販區實施分散管理,民眾、工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入園前量測體溫、入園前和搭乘設施前均進行個別酒精消毒、增加公共設施清潔消毒頻率、官網和園內跑馬燈等等設施進行防疫宣導。
⚠️西螺公所「旺螺市集」取消、斗六市公所另設市集專區。
【南投】
⚠️2021日月雙響.幸福加倍 跨年晚會:採強制實聯制。 晚會強制民眾戴口罩、禁飲食。市集位於活動場外,且多為文創攤位,因此市集照常舉辦,不影響防疫工作。
⚠️2021愛在南投星光閃耀:採實聯制、民眾須戴口罩。
【嘉義縣市】
⚠️嘉義縣「2021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進場實名制、民眾須戴口罩、量體溫,加強廁所與場域四周消毒。
⚠️嘉義市「迎接2021全嘉藝起來跨年晚會」:進場實名制、民眾須戴口罩、量體溫、禁止飲食,增加公共場所空間消毒。
【台南】
⚠️2021台南好Young耶誕跨年城:耶誕及跨年活動採自願登記實聯制,以便掌握初步參與人數。原訂12月26日的搖滾嘻哈夜,延期到明年1月9日;12月27日的青春流行夜延到明年1月3日。此外,台南跨年晚會邀請韓國女團《少女時代》成員孝淵結束居家檢疫,將可上台開唱,場內也會評估藝人進出通道是否為專用道、有無與其他人接觸、有沒有獨立衛生空間等。
【高雄】
⚠️2021跨百光年: 無法採實聯制。
活動共設計3大舞台,是近年來高市府自辦最大型跨年活動,預計吸引50萬以上人潮。蓬萊港區採較高強度管理、聲光饗宴是分散空間,會分區管理。高雄市府強調會遵照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定。高市府也與中華電信合作,透過基地台偵測訊號,發送簡訊給在跨年晚會附近出沒的民眾,提醒務必戴口罩。若後續有任何狀況,市府也能根據手機號碼追蹤參加者,彌補實聯制的不足。
⚠️2021紫耀義大 享樂拾光跨年晚會: 採自願登記實聯制。民眾需事先上網填寫聯絡資料及健康聲明書,入場前需先量體溫,拒絕配合防疫管制或體溫超過37.5度者將禁止入場。
【屏東】
⚠️K歌之夜跨年晚會:戴口罩、場內不得飲食,但可喝水。
【花蓮】
⚠️2020-2021太平洋觀光節-花蓮跨年演唱會:採強制實聯制。
活動會場設置4處管制出入口,都有紅外線熱顯像儀測量體溫。民眾需戴口罩、填寫實名制抽獎券,供主辦單位掌握人數和疫調。醫護站備有消毒酒精,現場LED輪播、主持人、開場廣播、舉牌人員等協助宣導防疫措施,若發現有疑似症狀旅客或員工,主動勸導就醫治療。對工作人員也有防疫規定,如在工作前需量體溫,並貼上量測通過標示;強制要求佩戴口罩,發燒者即排除工作任務;並建立簽到簿,近期有出國記錄者,均排除為太平洋觀光節活動工作人員。
【台東】
⚠️「BMW M 20/21 aMEI UTOPIA EAST」(阿妹演唱會):採自願登記實聯制。
場內規劃飲食專區,區內可以飲食,但搖滾區和觀眾區禁止飲食。民眾需預先上網登錄,到現場後全程戴口罩、並攜帶手機保持開機。目前實名制登記已達1萬6千人,每個名字可3人入場;靠近舞台的搖滾區上限1萬5千人,其餘觀眾可透過11座大螢幕觀賞表演。
【澎湖】
⚠️「幸福城市 飛躍2021」跨年晚會:無討論實聯制。廣場入口需量體溫、手部消毒、民眾全程戴口罩、現場有規劃指定販賣區,區域外不得飲食。
(文 / 陳潔 、林雨佑、嚴文廷)
*圖為高雄市於27日晚間試放煙火,照亮愛河夜空。(攝影/高市府提供)
#跨年 #元旦 #升旗 #疫情 #實聯制 #戴口罩 #演唱會 #防疫 #2021 #報導者
南部迎新場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1月16日晚間,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2號,已完工的校園福音團契新大樓燈火通明。(張哲生 攝)
2017年是校園團契60週年。歷久彌新的「校園福音團契」是一個專職學生福音工作的機構,自1957年創立至今,雖然已經走過一甲子歲月,卻沒有顯得老態龍鍾。這一年11月,位於臺大對面的校園書房大樓進行拆除重建工程,並在2019年底完工。
1940年代初,有一波非常重要的中國大學生信主與奉獻的浪潮,於烽火戰亂中來到,復興的火炬促使學生自發組成「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會」)。
1947年夏天,學聯會舉辦了第二屆全國大專基督徒夏令會,與會者約五百位,在會中獻身傳福音者超過一百位。當中有一位大學生查逸錕(查大衛),於1949年來台灣讀神學院。
1952年時,已有一些內地會的宣教士,開始在台灣的北、中、南部作學生福音工作,但未有整合。查逸錕自神學院畢業後,心中領受神要在台灣興起學生事工的異象,渴想把他在中國大陸求學時所經歷的那種屬靈復興帶出來。在他尋求的過程中,剛好對中國學生工作非常有負擔的艾得理牧師適時來到台灣。
艾得理牧師之前是內地會宣教士,他在中國宣教期間,曾參與學聯會的學生工作,一直到中國政權易手,他不得不離開中國,之後他加入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負責東亞地區學生工作的推動與聯繫。他到台灣之後,積極尋找合適的學生工作者。
查逸錕與艾得理牧師前往台南,與內地會宣教士魏德凱牧師會面,此時查逸錕深受鼓勵,明白時機已到,回到台北後,查逸錕便開始了校園團契的事工。
1957年夏天,查逸錕憑著信心跨進學生工作領域,成為台灣第一位全職的學生工作者。他與艾得理牧師的相遇,並未使他得到美國「國際學生福音團契」的經費支持,但他在禱告中有確實的把握:神必然供應。他在家中放一個匣子,將所有講道費等收入全部放入那個匣子內,到月底打開匣子發薪水,發現神的供應居然超過之前在牧會時期的薪水,這是「校園福音團契」信心道路的開始。
在聖靈引導下,各方學生福音工作的異象開始結合。
1957年秋天,透過第一次全省聯合大專夏令會的舉辦,正式成立「校園福音團契」的具體組織,並在多位基督徒大學教授的關注下成立輔導會,確立校園團契兩項重要決策:一、校園團契是中國本色的,也是屬於中國基督徒知識份子全體的,它不求助於任何國外團體經濟上的支援,只仰賴神的供給;二、為使大專工作更有基礎,福音工作也要從中學生身上著手,以便為大專工作預備人才。
1957年10月,《校園團契》雜誌創刊,此為校園團契文字工作的重要里程碑。(1968年更名為《校園》雜誌)
校園團契創立時的兩個決策影響深遠:一是使校園得以迅速成為本色化、在地化的福音機構,不至因西方差會的經濟支援問題而在國際政經局勢變化中受影響,得以有更多空間獨立發展;二是它的工作對象兼顧中學和大學生,得以長期地培育學生,使校園學生工作的影響層面深廣。
從查逸錕開始的信心之路,一直持續到今日,在沒有任何國、內外固定經費的支持下,校園團契走過60年,經歷無數神奇妙的供應,今天位於黃金地段的台北校園書房大樓就是最好的例子。
查逸錕開始全職作學生工作時,在台北市金山街租了一個小房子,所有的工作,包括行政、籌備營會、編輯雜誌等,就從那裡開始。
1960年,遠東歸主協會把位於台大對面,產權原屬於世界展望會的兩層木造建築,稱為「十字園」裡的一個房間借給校園團契使用。
1963年,世界展望會將整棟建築免費交給校園團契使用,讓校園團契得以順利擴展校園工作。
1968年,展望會負責人來台,看見校園團契充分使用這兩層樓,十分感動,於是接受丁曉亮大夫的建議,將木造的房子連同土地一起贈予校園團契。至此,校園團契有了固定的工作基地,加上全職同工不斷增加,校園團契的學生工作,有如滾雪球般發展。
1970年代初期,校園團契每個星期在十字園裡的聚會高達三十次之多,經常有四、五個聚會同時舉行,連同工辦公室、小書房都成為臨時聚會場所,唱詩聲音常會彼此干擾,同工與學生們都感覺到改建一事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但當時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因為哪來改建的大筆經費?舊房子的環境越來越糟,到處漏水、地板會吱吱作響,上樓要小心翼翼,大門也有點搖晃,修理也困難。於是校園同工們開始向神禱告。
1971年,校園團契提出正式改建十字園的呼籲,預算是三百萬,但那一年只收到十四萬九千多元,同工們真是只能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之後便產生許多弟兄姊妹關心校園改建的感人故事,例如,在美國有一位弟兄突然中獎,他將中獎的轎車變賣金錢,全數奉獻作為改建經費。然而當時突然爆發石油危機,建築原料上漲,奉獻遠遠追不上上漲一倍的改建費用,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下,校園眾同工只有憑信心走下去,之後神奇妙的供應卻源源而來,台北畢業生團契的弟兄姊妹爭取加班、家教的機會,每月湊起一筆奉獻的錢。各國中、高中團契也不落人後,一大堆銅板抱來司庫同工的桌上,校園同工們也盡心盡力的奉獻,那時某同工郵局裡的存款只剩49塊錢。
1974年3月,校園團契起造的新大樓正式開工,這棟地下1層、地上4層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由張寶文設計繪圖,但是因為張寶文尚無建築師執照,故委由合聯建築師事務所代為申請建照,新大樓由泉安營造廠承造,工程造價約新台幣720萬元。
1975年3月17日,大夥兒夢中的校園書房大樓終於落成了!這棟建築位於台灣最重要文教區的交通樞紐地帶,見證了60年來,神在學生福音工作中的心意與恩典。
坐落在臺灣大學正門對面的「校園福音團契」與「校園書房」四層樓建築,位於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2號,是公館地區的福音地標之一,更是重要的學生事工據點。如今,走過40年歷史的校園書房大樓,空間已不敷使用。
到了2000年之後,饒孝楫牧師認為校園團契若要面對21世紀的新挑戰,其硬體與軟體都應該更新,遂提出改建大樓的構想,並在2015年取得全體同工及執委、董事們的共識,確定了新建大樓計畫。
2016年,校園福音團契的新建大樓計畫正式啟動,校園書房設立的公館分店(羅斯福路三段301號B1)也已在2016年6月1日開幕。
2017年3月31日,臺大校門對面的校園書房臺北總店吹熄燈號。
2017年11月初,校園書房大樓開始進行拆除工程,於同年12月2日拆除完畢,然後在同地興建一棟地下3層、地上12層的新式大樓,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預定2019年完工。
2018年1月9日,校園福音團契舉行新大樓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暨動土感恩禮拜。
之前,臺大團契固定每週四在這裡舉行大聚會,但因場地僅能容納100人左右,每當舉辦迎新活動時便擠不下所有人,只得借用學校活動中心。未來的新大樓裡將會有可供250人聚集的會堂空間,讓更多學生可以在其中活動。
(謝謝饒孝楫牧師補充資訊)
南部迎新場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1月16日晚間,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2號,已完工的校園福音團契新大樓燈火通明。(張哲生 攝)
2017年是校園團契60週年。歷久彌新的「校園福音團契」是一個專職學生福音工作的機構,自1957年創立至今,雖然已經走過一甲子歲月,卻沒有顯得老態龍鍾。這一年11月,位於臺大對面的校園書房大樓進行拆除重建工程,並在2019年底完工。
1940年代初,有一波非常重要的中國大學生信主與奉獻的浪潮,於烽火戰亂中來到,復興的火炬促使學生自發組成「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會」)。
1947年夏天,學聯會舉辦了第二屆全國大專基督徒夏令會,與會者約五百位,在會中獻身傳福音者超過一百位。當中有一位大學生查逸錕(查大衛),於1949年來台灣讀神學院。
1952年時,已有一些內地會的宣教士,開始在台灣的北、中、南部作學生福音工作,但未有整合。查逸錕自神學院畢業後,心中領受神要在台灣興起學生事工的異象,渴想把他在中國大陸求學時所經歷的那種屬靈復興帶出來。在他尋求的過程中,剛好對中國學生工作非常有負擔的艾得理牧師適時來到台灣。
艾得理牧師之前是內地會宣教士,他在中國宣教期間,曾參與學聯會的學生工作,一直到中國政權易手,他不得不離開中國,之後他加入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負責東亞地區學生工作的推動與聯繫。他到台灣之後,積極尋找合適的學生工作者。
查逸錕與艾得理牧師前往台南,與內地會宣教士魏德凱牧師會面,此時查逸錕深受鼓勵,明白時機已到,回到台北後,查逸錕便開始了校園團契的事工。
1957年夏天,查逸錕憑著信心跨進學生工作領域,成為台灣第一位全職的學生工作者。他與艾得理牧師的相遇,並未使他得到美國「國際學生福音團契」的經費支持,但他在禱告中有確實的把握:神必然供應。他在家中放一個匣子,將所有講道費等收入全部放入那個匣子內,到月底打開匣子發薪水,發現神的供應居然超過之前在牧會時期的薪水,這是「校園福音團契」信心道路的開始。
在聖靈引導下,各方學生福音工作的異象開始結合。
1957年秋天,透過第一次全省聯合大專夏令會的舉辦,正式成立「校園福音團契」的具體組織,並在多位基督徒大學教授的關注下成立輔導會,確立校園團契兩項重要決策:一、校園團契是中國本色的,也是屬於中國基督徒知識份子全體的,它不求助於任何國外團體經濟上的支援,只仰賴神的供給;二、為使大專工作更有基礎,福音工作也要從中學生身上著手,以便為大專工作預備人才。
1957年10月,《校園團契》雜誌創刊,此為校園團契文字工作的重要里程碑。(1968年更名為《校園》雜誌)
校園團契創立時的兩個決策影響深遠:一是使校園得以迅速成為本色化、在地化的福音機構,不至因西方差會的經濟支援問題而在國際政經局勢變化中受影響,得以有更多空間獨立發展;二是它的工作對象兼顧中學和大學生,得以長期地培育學生,使校園學生工作的影響層面深廣。
從查逸錕開始的信心之路,一直持續到今日,在沒有任何國、內外固定經費的支持下,校園團契走過60年,經歷無數神奇妙的供應,今天位於黃金地段的台北校園書房大樓就是最好的例子。
查逸錕開始全職作學生工作時,在台北市金山街租了一個小房子,所有的工作,包括行政、籌備營會、編輯雜誌等,就從那裡開始。
1960年,遠東歸主協會把位於台大對面,產權原屬於世界展望會的兩層木造建築,稱為「十字園」裡的一個房間借給校園團契使用。
1963年,世界展望會將整棟建築免費交給校園團契使用,讓校園團契得以順利擴展校園工作。
1968年,展望會負責人來台,看見校園團契充分使用這兩層樓,十分感動,於是接受丁曉亮大夫的建議,將木造的房子連同土地一起贈予校園團契。至此,校園團契有了固定的工作基地,加上全職同工不斷增加,校園團契的學生工作,有如滾雪球般發展。
1970年代初期,校園團契每個星期在十字園裡的聚會高達三十次之多,經常有四、五個聚會同時舉行,連同工辦公室、小書房都成為臨時聚會場所,唱詩聲音常會彼此干擾,同工與學生們都感覺到改建一事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但當時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因為哪來改建的大筆經費?舊房子的環境越來越糟,到處漏水、地板會吱吱作響,上樓要小心翼翼,大門也有點搖晃,修理也困難。於是校園同工們開始向神禱告。
1971年,校園團契提出正式改建十字園的呼籲,預算是三百萬,但那一年只收到十四萬九千多元,同工們真是只能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之後便產生許多弟兄姊妹關心校園改建的感人故事,例如,在美國有一位弟兄突然中獎,他將中獎的轎車變賣金錢,全數奉獻作為改建經費。然而當時突然爆發石油危機,建築原料上漲,奉獻遠遠追不上上漲一倍的改建費用,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下,校園眾同工只有憑信心走下去,之後神奇妙的供應卻源源而來,台北畢業生團契的弟兄姊妹爭取加班、家教的機會,每月湊起一筆奉獻的錢。各國中、高中團契也不落人後,一大堆銅板抱來司庫同工的桌上,校園同工們也盡心盡力的奉獻,那時某同工郵局裡的存款只剩49塊錢。
1974年3月,校園團契起造的新大樓正式開工,這棟地下1層、地上4層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由張寶文設計繪圖,但是因為張寶文尚無建築師執照,故委由合聯建築師事務所代為申請建照,新大樓由泉安營造廠承造,工程造價約新台幣720萬元。
1975年3月17日,大夥兒夢中的校園書房大樓終於落成了!這棟建築位於台灣最重要文教區的交通樞紐地帶,見證了60年來,神在學生福音工作中的心意與恩典。
坐落在臺灣大學正門對面的「校園福音團契」與「校園書房」四層樓建築,位於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2號,是公館地區的福音地標之一,更是重要的學生事工據點。如今,走過40年歷史的校園書房大樓,空間已不敷使用。
到了2000年之後,饒孝楫牧師認為校園團契若要面對21世紀的新挑戰,其硬體與軟體都應該更新,遂提出改建大樓的構想,並在2015年取得全體同工及執委、董事們的共識,確定了新建大樓計畫。
2016年,校園福音團契的新建大樓計畫正式啟動,校園書房設立的公館分店(羅斯福路三段301號B1)也已在2016年6月1日開幕。
2017年3月31日,臺大校門對面的校園書房臺北總店吹熄燈號。
2017年11月初,校園書房大樓開始進行拆除工程,於同年12月2日拆除完畢,然後在同地興建一棟地下3層、地上12層的新式大樓,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預定2019年完工。
2018年1月9日,校園福音團契舉行新大樓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暨動土感恩禮拜。
之前,臺大團契固定每週四在這裡舉行大聚會,但因場地僅能容納100人左右,每當舉辦迎新活動時便擠不下所有人,只得借用學校活動中心。未來的新大樓裡將會有可供250人聚集的會堂空間,讓更多學生可以在其中活動。
(謝謝饒孝楫牧師補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