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進政策193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進政策193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進政策193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進政策1930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港區3.0:台灣國運與高雄的機會】 昨天,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來到高雄,宣布「#亞洲新灣區5GAIoT創新園區」正式啟動。這則新聞或許因為其他社會議題掩蓋、或許相關內容早已釋出,並未有太多人關心。但我們認為,亞洲新灣區到整個港區的轉型,會是高雄未來發展最重要的關鍵,也將和台灣的國家發展密不可分...

南進政策1930 在 李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14:04:13

獅龍溪過半屏山進入後勁部落成了後勁溪,拍攝地點是後勁溪的支線,附近大樓林立,目前看起來比較像是綠廊道的排水渠道,但就一條大水溝而言實在有夠美,讓我想到日治時期台中的綠川。 後勁的故事總與台灣經濟發展的能源供給有關,要從1930年日本南進政策說起。當時規劃投入資金進行工業化及軍事設施建設,而1940...

  • 南進政策1930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1 23:58:22
    有 936 人按讚

    【港區3.0:台灣國運與高雄的機會】

    昨天,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來到高雄,宣布「#亞洲新灣區5GAIoT創新園區」正式啟動。這則新聞或許因為其他社會議題掩蓋、或許相關內容早已釋出,並未有太多人關心。但我們認為,亞洲新灣區到整個港區的轉型,會是高雄未來發展最重要的關鍵,也將和台灣的國家發展密不可分。

    從20世紀初期到80年代,高雄都肩負著台灣發展的引擎(兼排氣管)這樣的作用,而台北就像是駕駛座與客艙,吹著冷氣,坐在南部頭上開心的前進。

    1930-40年代,由於日本殖民政府南進政策需要和太平洋戰爭爆發,農業台灣逐漸被賦予更多角色,而高雄變成為台灣第一個「重工業化」的港都,從煉油廠、金屬工業、化學工業的基礎,乃至城市基礎建設藍圖,都在此時奠定。戰後,中國殖民政府佔領台灣,高雄成為陸海空三軍+軍需工業重鎮,接著從發展輕工業進口替代,到重工業自主化,高雄都是領頭的城市。

    然而,在台灣進入知識經濟轉型,計畫性發展電子代工、半導體工業之際,高雄卻因知識資本的落後而被遺忘,也造成台灣南北差距加速擴大。而高雄的重工業受後進國家競爭,發展日益受限,而隨著政治解嚴,同時進入經濟自由化時代,大量經營不善的國營企業進行清算,去工業化加劇,也釋出大量閒置港區土地。

    「亞洲新灣區」一帶,就形成在高雄的「後工業化30年」期間,前後有三次主要的發展計畫,對應於港口設施的「外海化」,核心港口地帶的發展,則象徵了高雄進行「產業升級」的嘗試,但卻因為許多原因,並未完全成功,以下我們來分析:

    ❶ 多功能經貿園區 (1995~1999)
    背景:1995年政院提出「#亞太營運中心」,規劃空運、媒體、製造、海運、電信、金融六大機能,並於1996年指定高雄進行都市更新。

    目標:以港口機能發展海運轉運中心,並將金融、電信等三級產業機能,以及觀光休憩機能引入周邊市區。

    成就:1999年完成「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計畫」,劃分街廓與土地分區。

    缺失:
    1.「亞太營運中心」目標設定失敗,缺乏產業動能。
    2. 承上,因上述失敗而規劃的特倉區產業發展方向亦無以為繼。
    3.土地掌握於國營企業與部分黨國裙帶企業上,開發能力與意願皆薄弱,甚至拖延遷廠,無法配合1997年分階段開發協議。
    4.吳敦義市府動作緩慢,亦無明確招商計畫。後續謝市府能力所及僅能完成軟體園區、夢時代等個案。
    5.缺乏重大建設帶動,基礎建設亦尚未完備。

    ❷ 亞洲新灣區(2011)
    背景:扁政府時期開始在港區引入重大建設,但馬政府時期推動遭遇許多杯葛及困難。

    目標:由地方政府包裝,結合重大建設與交通路網,搭配海洋城市意象行銷。

    成就:完成展覽館、總圖、海音、旅運中心、輕軌等計畫,並成功推廣「亞洲新灣區」知名度。

    缺失:
    1. 政府投入200億以上建設,但吸引民間投資相對有限。
    2. 創造之投資與工作機會集中於零售、觀光業,雖有高軟、中鋼之發展,但帶入的高薪工作機會仍有限。
    3. 地主普遍仍缺乏開發能力,指標開發案招商則多次流標。

    ❸ 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2020)
    背景:新灣區基礎建設完成,中美貿易與科技戰,台商回流與台灣科技戰略地位提升

    目標:擴大引進智慧產業,結合大南方計畫加速發展

    機會:隨著半導體產業鍊成「護國群山」,在美中關鍵科技競爭中,台灣地位日益重要,5G/AIOT正是從規格到應用都劇烈交鋒的一塊。目前市府與中央目標空前的一致,也能獲得政院協助,將是吸引產業投資的利基。

    挑戰:高雄的問題不在水電土地,而在人才、資金與生態系。新灣區甚至高雄市區,仍然缺乏足夠的 #高教研發機構,提供足夠的人才循環動力,這點仍是我們較為擔憂的。也希望既然中央全力支持,除了讓人才回流,讓大廠投資,也要讓高雄在地的知識經濟上游,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

    (圖:高雄市政府)

  • 南進政策1930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0 09:05:50
    有 2,287 人按讚

    1930年 九十年前 #日治時期臺灣
    #台北大稻埕化街巿集,現埸收音。
    colorized 色彩
    1930年代臺灣仍處於日治時期,此時是臺灣工業化的重要轉折點。尤其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論述都因接納西方文明後,呈現蓬勃情景。
    在政治方面,台灣政壇於1930年代初期延續日本民主的風潮,實施民主。再以經濟發展為例,台灣原本是個以農業為發展重心,在礦產資源不甚豐富情況下,利用本身肥沃土壤與水利資源,創作十分適合發展農業的經濟環境。直至日治時期開始至1930年代前,日本政府仍將台灣視為以農業為導向的「糖產供應地」。1930年代,此觀念大幅改變。而會讓台灣經濟從農業導向發展成工業導向,日本的南進南洋戰略具有相當關鍵性要素。因此就算七七事變後,專注台灣的工業化發展並以經濟政策面促成台灣生產力擴充計劃的戰略方針始終沒變。
    就文化而言,1930年代,台灣已普遍具有電燈、電話、自來水、飛機等文明器物,顯示受到西方文明思潮巨大的衝擊。在此同時,西式教育的公學校也於各地普遍設立。另外,西方先進娛樂像電影、留聲機與唱片,也於該年代被日本人引進台灣,眾多因素,讓台灣逐漸形成新的都市流行文化。(文字資料維基)

    #歷史時空

  • 南進政策1930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0 11:24:17
    有 203 人按讚


    開南商工103歲生日快樂!

    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世紀典藏《開南百年》、紀念小書包,紀念明信片。(謝謝吳秀鶯老師)

    開南商工前身為臺灣商工,創校於1917年4月20日,最初全名為「東洋協會臺灣支部附屬私立臺灣商工學校」,首任校長是高田元治郎;後於同年11月9日,更名為「財團法人私立臺灣商工學校」,係由日本「東洋協會臺灣支部」申請設立的一所官民合辦之「實業學校」。

    1930年代末,臺灣商工為配合日本殖民政府的南進政策,特增設開南商業學校和開南工業學校,「開南」二字意謂培養「開拓南洋」的工商人才。

    戰後,國民政府遷台,校長周延壽整合臺灣商工學校、開南商業學校、開南工業學校三所學校為「私立開南商工職業學校」,是全臺第一所私立職業學校。

    開南商工佔地二公頃餘,為完整的正方形校園,地處中央首府區域,鄰近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司法院、總統府,與成功高中,地址是台北市濟南路一段6號。

    校訓:至誠
    至誠者無私
    至誠者不欺
    至誠者有愛

    開南商工校歌
    (作詞:陳有諒、作曲:蔡金發)

    意氣凌駕大屯天 工商報國志彌堅
    繼往開來鵬程壯 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 前進 一展身手蓋三千
    藝美工精廣心田 憑藉雙手闢道緣
    血汗何辭使命在 開南健兒效先賢
    前進 前進 一展身手芳萬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