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第七篇 #張奔的跨年流水帳]
📝回顧2020
商攝/奔山小隊露營/台南溫泉拍攝/總統首投族/勁尾牙/沙鹿婚攝12/宇宙人第一次登陸小巨蛋/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證照/鳶嘴四刷/稍來小百岳第十一座/個人寫真拍攝/國倫草屯婚攝13/能高越嶺古道/第四座百岳南華山/康輔社團代課老師/23度第...
[ #2020 #第七篇 #張奔的跨年流水帳]
📝回顧2020
商攝/奔山小隊露營/台南溫泉拍攝/總統首投族/勁尾牙/沙鹿婚攝12/宇宙人第一次登陸小巨蛋/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證照/鳶嘴四刷/稍來小百岳第十一座/個人寫真拍攝/國倫草屯婚攝13/能高越嶺古道/第四座百岳南華山/康輔社團代課老師/23度第一次員旅露營/12露歐賓/五寮尖/百人笑顏計畫/孕婦寫真/24歲生日/行銷秘帖課程進修/西區蹭飯團/台北服飾棚拍/麵碩士畢業寫真/新生兒寫真/蔡寓全家福拍攝/魚樂sup/MD卡拍攝/台灣第一等採訪活動平面拍攝/營隊攝影/漂鳥部落格寫稿/犀利趴/日月潭全家福/早餐商攝/玉山高山婚紗/台南教會婚攝14/23度花東之旅/新生兒寫真/23度sup/系排烤肉/雅玲大雅教會婚攝15/咕嚕咕嚕大坑gocar賽車/bni商會/百家爭鳴/13露雲峯/漂流者音樂祭14露/合歡東峰/大學同學會2nd聖誕趴/美秀x落日/滅火器20週年
回望過去 發現自己也好努力的用力生活
我想要有能力去照顧那些自己在意的人
斜槓工作沒有少
平面攝影/包租代管/社群行銷
代課老師/品牌顧問/部落客⋯
生活之餘的充電也是不少
露了5次營、登了3座百岳、
1場音樂祭1場演唱會3場樂團專場
辦了一場大學同學會
work hard play hard
足夠努力才足夠閃亮
閃亮的背後也需要有愛支撐
我很幸運,總能被你們想起並實際支持著
謝謝這一年來給予我愛與支持的人們
當經手的事越來越複雜
做到了一定的成績
迷惘的感覺還是跟著我一起回家
總是常常思考自己今日何以成為今日
前陣子 遇到了一些事情
被很多很多很多的低氣壓籠罩
島嶼影像也差一點要結束了
我一天之中會有很多身份要面對不同的人
那個時候只要聽到Line的通知聲
就會覺得很焦慮
我知道很多時候
需要被這些負能量上一課
我並不討厭遇到這些難題
雖然很不想遇到,但又很珍惜遇到
經歷過這些事情,今日才能成為今日
在山上,撤退比前進更需要勇氣
在生活裡,放棄比堅持更難
我會持續進修,相信美好的事情值得等待
希望2021新的一年
我操作的品牌都能有所展望、自己要嘗試突破框架,不要壓抑內心真正想要的、想做的,也希望我能夠更柔軟的掌握情緒,成為高情商具抗壓性且成熟的人,不要迷失自我。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謝謝你們總是陪伴在我身邊
願平安、健康🤍
#2021
#新年快樂
#島嶼影像
#happynewyear2021
南華大學進修部 在 阮劇團 Our Theat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 阮劇團 ╳ 流山兒★事務所 跨國聯合推出的《嫁妝一牛車》巡演已落幕,一年多來的籌備與準備化作一場場完售的激情與鼓勵,非常感謝一路走來許多前輩、師長、朋友的無私關懷、幫助,及各界善心人士的餵食寄附,能完成今年北中連演14場的挑戰對阮來說意義非凡!
阮劇團僅代表牛車工作團隊全體成員向所有幫助過我們的前輩、師長、朋友、團體及每一位觀眾致上最深的謝意!勞力!未來牛車還會駛向何方?就敬請期待吧😇
以下是長~長~長~的感謝名單、餵食名單及工作團隊總名單,劇場就是好大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呀!
📢 特別特別感謝
王禎和 前輩
林碧燕 女士
吳靜吉 博士
📢 特別感謝
鄭恒雄 先生
汪其楣 女士
楊忠衡 先生
許仁豪 先生
陳宜貞 女士
柯珀汝 小姐
林彩荔 女士
李中蓮 女士
李麗裕 先生
黃熙文 先生
藍清麒 先生
湯榮文 先生
王吉隆 先生
王麒愷 先生
施庭峯 先生
王偉民 先生
徐秀鶯 女士
王柏仁 先生
楊邵翰 先生
鴻鴻 老師
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嘉義市議會
雲門舞集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新港文教基金會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趨勢教育基金會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和氣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林聰明沙鍋魚頭
達康.come漫才屋
思劇場 Thinkers' Theatre
青鳥書店
和平青鳥
誠品書店台大店
勇氣書房
梳齊Hair Studio
高雄/灰咖啡 Hway Coffee, Taiwan
西門小吃
羅馬尼亞錫比烏 路邊的咖啡館
(以下依照筆畫排序)
中國文化大學 葉根泉老師
中國文化大學 嚴紀華老師
真理大學 劉沛慈老師
國立中興大學 邱貴芬老師
國立中興大學 詹閔旭老師
國立政治大學 吳佩珍老師
國立政治大學 周玉蕙老師
國立政治大學 侯雲舒老師
國立政治大學 蔡欣欣老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何信翰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翁聖峰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 張文薰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 潘少瑜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 謝筱玫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望舒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莊佳穎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蘇榕老師
淡江大學 侯如綺老師
彰化縣私立精誠高級中學 陳銀桂老師
臺北市立大學 楊馥菱老師
臺北市私立南華高級中學職業進修學校 莊惠安校長
靜宜大學 劉仲倫老師
公視台語台
民視無線台
大紀元時報 方金媛記者
大紀元時報 黃玉燕記者
中央社 郭日曉記者
中央社 鄭景雯記者
中央廣播電台 江昭倫記者
中央廣播電台 楊仁翔記者
中國時報 李欣恬記者
中國時報 陳淑芬記者
中廣新聞網
公民新聞 錢鴻鈞記者
自由時報 何宗翰記者
自由時報 陳昱勳記者
青年日報 黃朝琴記者
聯合報 何定照記者
聯合報 魯永明記者
蕃薯藤民生@報 陳小凌記者
關鍵評論網 馬力歐記者
M Plus+云閱讀 黃茵作家
PAR 張震洲記者
中央廣播電台 梁紅玉主持人
中國廣播電台 陳如凌主持人
台北流行廣播電台 蔡詩萍主持人
台北愛樂廣播電台 高劭宜主持人
世新廣播電台 黃慧心主持人
飛碟聯播網 Maggie主持人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鄭順聰主持人
綠色和平臺灣文化廣播電台 蔡振南主持人
臺北廣播電台 陳玉秋主持人
警察廣播電台(臺中分臺) 沈燕主持人
寶島聯播網 賴靜嫻總經理
📢 感謝轉錄推薦文
差事劇團團長 鍾喬
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白斐嵐
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 紀慧玲老師
臺灣獨立音樂教父 張四十三
臺大戲劇系 傅裕惠老師
楊順清 導演
劇評人 蔡孟凱
合唱馬利 Mali Liu老師
小說家 瀟湘神
做工的人 林立青
果子文創品牌長 謝易修
把阮劇團底細都摸透的觀眾 梁先生
C模
被社福耽誤的吟遊詩人
來自台中的觀眾 Teresa
來自台中的觀眾 東寶
及眾多協助拍攝推薦影片的觀眾們...
📢 感謝寄附
(台中場)
余振球導演 香港神秘糕餅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教育部黃本婷經理 麵包
足夢舞人 金老大&小金 雞腳凍
王群勝 魯雞翅、餐包
吳承翰 波士頓派
周聖淵 太陽餅
(台北場)
趨勢教育基金會 陳怡蓁董事長暨執行長 慶功宴
米堤大飯店 李麗裕總經理 地瓜蛋糕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張敏宜副執行長 好吃滷味
太和藝術 韋廷姐 車輪餅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羅欣怡執行長 好吃糕餅
臺北市私立南華高級中學 莊惠安校長 美麗花籃
唐美雲歌仔戲團 可口手工麵包
人力飛行劇團 水果
台南人劇團 紅葉蛋糕12吋巧克力蛋糕
慾望劇團 星巴克捲心酥
看嘸舞蹈劇場 白酒
瘋戲樂工作室 氣泡酒
刺點創作工坊 甜蜜蜜脆皮甜甜圈
彩荔姊 賢伉儷 美味點心
李悟 包子
林仕倫 可不可飲料
楊景翔 威士忌
小竺 毛毛 法國紅酒
李婕綺 場場完售蛋糕
李銘宸 甜蜜蜜蜂蜜蛋糕
翁佳芸 台中太陽餅
林玉媛 看起來很高級的蛋糕
巫明如 和你甜甜圈在一起
日本朋友三原由起子、山下陽子、須藤清香、小野寺修二 精緻和菓子
阮寶 吳詩婷&柏煒 索菲烤布蕾
阮寶 王甫丞 台灣名產鳳梨酥
林碧燕女士 加油打氣紅包
國家兩廳院 劉怡汝總監 加油打氣紅包
紙風車李永豐執行長 加油打氣紅包
雷輝賢伉儷 加油打氣紅包
李佶霖 加菜金
📢 工作團隊全體成員下台一鞠躬
原著/王禎和
藝術顧問/王友輝
顧問/郭秋時
製作人/汪兆謙
導演/流山兒祥
助理導演/山崎理惠子、汪兆謙
華語劇本改編/林孟寰
臺語劇本改編/盧志杰
劇本日文翻譯/王榆丹
臺語發音指導/林瑞崐、王麒愷
製作統籌/余品潔
執行製作/許惠淋
行銷經理/莊雅雯
企劃經理/翁渙瑤
行政團隊/吳明倫、邱書凱、廖心彤、廖冠評、蔡明純
舞台監督/陳昭郡
助理舞監/黃詠芝
舞監助理/牟若婷、章沛恩
舞台設計/陳勁廷
舞台技術指導/劉柏言
燈光設計/高至謙
燈光技術指導/楊嘉璿
燈光設計助理/余婉臻
服裝設計/黃若瑋
動作設計/林素蓮
音樂設計/諏訪創
音效聲響設計/柯鈞元
音響設計/康育民
音響技術指導/陳宇謙
音響技術/張稚暉
歌唱指導/張得恩
主視覺書法題字/陳世憲
主視覺設計/廖小子
執行平面設計/龔姵燐
宣傳照暨劇照攝影/黃煚哲
宣傳CF拍攝剪輯/陳允山
特別獻唱/廖士賢
梳化指導/張渝婕
道具運送/立代企業有限公司
排練助理暨音樂音效執行/吳宜頴
排練助理/莊庭瑜、林筠珮
演員/王維銘、余品潔、李冠億、吳欣怡、周浚鵬、周政憲、陳守玉、莊衿葳、黃耀緯、葉登源、賴建岱、鍾品喬、顧軒 (依姓氏筆劃排序)
行政助理/嚴婕、李函育
工作人員/王元宏、江文馨、林家綾、洪伊柔、胡富祐、曹芯慈、陳宏洧、陳勁佑、陳星奎、童琬婷、葉育廷、葉岫穎、劉志晨、廖庭筠、盧冠諺、蕭如君、賴忠志、賴婉玲、鍾汶叡、李沐恩、周俁辰、劉柏漢、許書瑀、彭子柔、江佩珊、李昶誠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台中場主辦單位/臺中國家歌劇院
場地提供/臺北市文化局
南華大學進修部 在 余秀芷sleev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月14日「培力女性身心障礙者機制與模式之探討研究成果發表」紀錄】
「培力女性身心障礙者機制與模式之探討研究」是由周月清教授以及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共同執行,在北中南、東部、離島進行六場座談會和焦點團體,與各地女性障礙者分享障礙和性別意識的概念,並收集對培力的想法。
在10月14日的成果發表會上,我們邀請學者專家,以及不同障別的女性,一起來參與,並給研究結果回饋。
一開始,由周月清教授發表研究的結論和建議,內容包括在焦點團體中得到的意見整理,並請行政院性平會民間委員代表陳秀惠女士,以及南華大學陳伯偉副教授進行與談。
其中陳伯偉副教授整場妙語如珠,以輕鬆且精闢的談話方式,引起台下障礙者們的共鳴,伯偉老師的言論熱了整場氣氛,他說:「生氣沒有關係,我們就是應該憤怒,憤怒是個動力!」通常障礙者被整個社會期待並框架著,障礙者應該要是溫柔的、感恩的、不爭不吵、溫良恭儉讓的形象,障礙者在這個很障礙的環境中,委屈成全社會的假象和平太久了,但障礙者也同樣有基本生活與社會參與權利,由憤怒轉為改變的動力,不再當沈默的被壓抑者。
第二階段由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周倩如理事長分享對障礙女性培力的建議,並由監察委員王幼玲主持,邀請到包含聽障、聾人、視障、肢體、心智等各障別的女性與談,從自己障礙身分和性別身分得到的經驗上,談談對於培力課程的規劃建議。
每個障別的需求都不相同,謝素分分享了自己育兒時的甘苦,為了能聽到孩子的哭聲,三個月裡,助聽器沒摘下來過,因此讓聽力又掉了許多,但終於還是在一次累到沒聽見孩子哭聲,早晨醒來發現孩子發燒,吐了整床,心疼地責怪自己沒善盡母親的職責。他收起眼淚,繼續分享拜科技所賜的各項發明,讓聽障者帶小孩更加沒壓力,但是對於政府的手語跟聽打時數,他提出應該放寬申請資格,私人付費的活動無法申請聽打與手語的補助,這讓聽障者與聾人,無法參與許多進修課程,包含親子教育。也在他的分享中,了解手語跟聽打服務,應該擺在活動場地的同一區塊,這讓聾人與聽障者,在看手語翻譯時,如果需要轉身拿物品等突發狀況,也可以馬上切換看字幕。
視障女性代表分享自己擔負著女性在家庭中,扮演育兒和做家事的角色如何和自己的障礙互動,自己和孩子如何不斷互相學習,也讓社會學習。
而江雅雯分享了她參與自我倡導會議的故事,以及嘗試擔任支持者的過程,智能障礙者的人力支持,是其他障別的4~5倍,時間多用在將議題轉譯為易讀,與智青重複確認溝通的過程,在這階段的分享中,理解了不同障別的需求與獨特的文化。
分享實在是太精彩,時間太過短暫。最後幼玲姐提醒大家「女性障礙者本身就很有能力,我們一直談培力,但其實是激發跟給予自己潛能發展的平台。」是的,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力量,生活中的障礙經驗,讓你我成為專家,站出來,說清楚自己需要的支持,是倡議的第一步,我們期待聽見更多女性障礙者的聲音,說出你的需求,一起使這環境更適宜、可及。
請按讚、連絡 台灣障礙女性平權連線
南華大學進修部 在 我的法語學習專頁 My French language study note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y sad story #悲催的法語學習經历 - #是什麼令我至今還是A2
.
引用內地潮語好悲催的學習過程呀, 究竟是什麼令我學那麼多年法語都一”句”無成呢.
說到悲催, 這文章一定不會是正面的, 不喜勿看呀. [主要是吐糟不同的爛機構]
我沒有系統式的分式到底哪裏出錯, 我就告訴你由day 1到day 3650啦.
.
2009 (40課時)
初正值有CEF進修基金, 我就去金鐘某新界大學校外進修報讀,學費二千多,大概港元70多一節吧, 好像也上了好多個月, 若沒有記錯有40課時. 老師是日校的外教, 沒有教科書的, 但我覺得這麼多年, 她教得最好, 因為沒有書, 我們就努力的記住發音, 記完後才教我們語法, 我覺得相當不錯. 內容是生活化的, 就是自我介紹, 與人互動, 吃什麼、問路等, 可惜此校沒有進深班. 我還以為此校的課不夠系統, 原來跟學校無關, 教師的教學質素才是學生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我對此校的此位老師相當滿意, 而且課末還有口語試, 真是太好了, 雖然回想壓力是有的, 但真的乖乖去溫習. 到現在都沒有忘記學習過的.
.
2010 (10課時, 至今50課時)
也有去過尖沙咀的某聯會法語課, 中教的, 越南華僑, 一節三十多元吧, 頗有心的, 可惜同學愈讀愈少, 不知為什麼, 沒有氣氛, 老師教學方式也有點悶, 沒有教材, 只有notes, 東一片, 西一片.
跟一個留法多年的大陸朋友聊天, 她送了我馬曉宏編的北外法語教材(一), 開啟我一些新思維.
.
2011 (60課時, 至今110課時)
於是我去了深圳法語機構上課, 我估計我是該機構的第一位從香港過境上課的, 真是大開眼界. 它的初級課是100課時的, 當年非常便宜, 只是二千多人民幣, 差不多廿元rmb一小時吧. 但它們提供中教和外教, 我的班是周六的全日班, 應該是一天四至六小時的, 上午中教, 下午外教. 這是大陸的學習模式, 就是長和多.
.
中教必定是法國留學多年的碩士生, 我老師很細心的教拼音, 但不知何解就是記不進腦, 用的就是北外法語, 而且是新版的, 真開心, 但內容還是有點無聊的對話, 但是語法點都cover到, 老師講得也很好. 下午就用走遍法語reflets, 外教就不一樣, 課堂會輕鬆很多, 但法語就是要背書、考記憶, 所以外教還是要用這種模式去教. 回想, 這都是好的, 因為沒有重覆和強記, 真的沒有好功夫和記不住呀.
.
我大概讀到六十課時就因為要讀碩士而沒有再繼續, 但其實他們可以讓我一年內續讀的, 但我基乎沒有時間去. 由於讀碩, 我完全沒有再溫習法語.
.
2013 (60課時, 至今170課時)
我終於去了AF上最初級的夏季密集課, 不記得是一周兩晚, 每晚三小時, 還是怎樣, 就是很多東西, 很累人, 又有些東西學過, 教材又不太好 (這方面可以說很多, 見相關文章, search本版, 法協 教材). 相對於大陸培訓機構, 法協明顯hea很多, 它要告訴你法國文化多深多廣, 但沒有多少教你法語的真基礎, 每課都是教新的東西, 只是課後做一些很奇怪的習題, 就這樣…課堂完成後, 你一下子學了很多生詞, 但完全不會造句, 或發問, 或說一些生活法語…60課時, 好像近四千港元.
自此我討厭AF的相關…發誓死也不回頭, 而且學費那麼貴. 決定自學…但沒有恒心, 沒有人指導.
.
2015年開始在網上找老師, 看似很容易, 但好老師難求, 一對一, 學費也貴, 愈便宜的愈不靠譜, 只是形式上給你做做聆聽, 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 因為我想學生活法語, 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學新生詞, 新語法, 我會所有的現在式的對話學習. 不過我沒有在網上找到適合的老師, 試過不下五六個, 只有一個會教, 但她後來都沒蹤影了.
.
2016 (30課時, 至今200課時) – 升至A2
我一定是吃錯藥了, 我又去報讀AF的班, 這次我學乖, 上一周兩天, 每次1.5小時的, 希望不會一次過學太多, 至少也有一兩天可以溫習一下. 我很用功, 回家做很多筆記, 但結果強差人意, 我用的是課文, 還有教材光碟中的錄音, 完全是不利學習者的, 錄音太快, 課文太奇怪, 句型複習, 就是不循序漸進, 一下子給你海量的, 語法部份又不夠系統, 後來我買了幾本語法書, 看了, 真的清晰多了, 天呀, 若沒有系統的語法書, 我不敢想像如何學下去.
.
但老師很奇怪, 喜歡說自己覺得有趣的事, 例如其他班的學生怎樣, 自己怎樣怎樣, 還會吐糟工作環境不好之類, 所以我沒有繼續在該校點上課. 一定要挑好老師呀.
.
2017 (60課時, 至今260課時) A2中級
好好自修了一段時間, 又找老師練口語, 我終於想再去一間學校上課了, 最理想是去深圳, 但還是太遠了. 結果我又回到極不喜歡、但無選擇的AF了. 由於太久沒有上課, 他們要oral placement先, 那段時間有兩位老師間中跟我聊, 基本的表達是可以的, 面試官給我很大的自由度, 而且我表示我想多讀一點, 他就說你可以一個學期讀兩至三個班, 還可以跳班, 我說不用跳班了, 我就同時讀兩班, 結果就是秋季課程, 一周兩天,每次三小時. 確實感到功課壓力, 是應付得了, 但教材實在太差, 內容不是我想學的呀, 大家看看alter ego 1的內容就知道我說什麼了, 我基乎所有的同學都覺得書是在賣文化, 而不是在教文法呀!
.
2018 (20課時, 至今280課時) A2中級
冬季課程, 這次我聰明了, 去報AF的拼音班, 我覺得regular班學習果效不好. 結果我沒有錯, 拼音班是由某大學的老師part time過來教的, 所以真的教得好, 可能有點亂, 但她是會教的!! 課堂氣氛很好, 很有朝氣, 覺得法語真的好好聽呀!
春季來了, 我瘋了, 竟因為轉了新書, 我報了regular班. 第一課, 竟然談食物減費, 中伏. 幸好, 老師強調以後只能用法語上課, 我們也要用法語回答問題. 這一點很好. 但我已經想問可否退款呢.
.
2018年四月. (20課時, 至今280課時) A2中級 --> 回歸A1基本步
約了一位大陸老師練法語, 她是巴黎讀本科和碩士的, 現職法語老師. 我更欣賞"中教", 她們更明白我呢.
我用法語說了一會, 她又說一會, 她又問一些問題, 自己覺得我真是原地踏步呢. 她再問我多一點, 問我花多少時間學法語, 我這樣才發現上太少課了, 現在是一周3小時AF班, 再加一個月一次外教一對一1小時課, 其餘的都是自修吧, 東看看、西看看, 都沒有系統, 也沒有複習呀.
老師就是發現這一點, 就推介/ 推銷我她的晚上小組私教班, 一對四, 但是晚上課, 不適合我嘛. 而且還是A1課, 用taxi, 我就說, "考慮考慮, 都聽老師的", 我挺佩服她的, 這種高水平咨詢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她說我的A1基本功不好, 這是我知道的, AF的課都沒有把錯誤發音糾正過來. 被她這樣一說, 真洩氣. 但我不想被影響到, 我還是不太想再上A1, 就算是小班也不想.
.
想了想, 我還是需要聽課的, 於是找來2012年另一位大陸朋友送我的"簡明法語教程", 再加上作者孫輝親自的錄影課堂, 我又再次回到A1的懷抱了, 這次我細心的記下錯發的音, 天呀, 請讓我好好的學吧, 我已經學了十年, 都沒寸進.
待續
看到這裏, 我不敢說是學院的問題, 我能大胆地說是我不走運, 沒有遇到最後那位大陸老師, 我覺得學法文是要用很勤力的方法去學, 一拖再拖就只會一事無成. 可悲.
#法語學習經驗
#法協
#法協以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