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很喜歡翹課,學生七點半上課,所以我會在七點前買個早餐,坐在南港火車站,看著一堆從南港要去不同的地方上課,或是看著各地要來南港上課的學生。大家都很忙碌,趕著買早餐、趕著準備考試便走邊看書,或是趕著談戀愛。我常常在車站旁買個早餐,邊看報紙邊吃早餐,然後看大家來來去去,沒有要幹嘛,就只是看。
...
高中的時候很喜歡翹課,學生七點半上課,所以我會在七點前買個早餐,坐在南港火車站,看著一堆從南港要去不同的地方上課,或是看著各地要來南港上課的學生。大家都很忙碌,趕著買早餐、趕著準備考試便走邊看書,或是趕著談戀愛。我常常在車站旁買個早餐,邊看報紙邊吃早餐,然後看大家來來去去,沒有要幹嘛,就只是看。
有時候會看到同學,他們會問「你怎麼還不坐車」我總有各種理由告訴他們我晚點再去學校。有時候會遇到不相信你準備遲到的同學,硬是跟你聊天,到緊要關頭才發現快要遲到,最後這些人也沒有意外的遲到了,之後遇到我也不會再跟你多聊。
於是我繼續做著我的事,吃著我的早餐,有時候沒有熟面孔,乾脆戴上耳機聽音樂,那時候是CDplayer,所以包總是準備一排電池。我就這樣晃到人越來越少時,把我的垃圾分好丟掉,把報紙留在座位上,再去買票往學校的反方向出發。
我最常去的地方是台北火車站,剛好到了台北火車站的時間,總是遇到趕著上班的人潮,人來人往不知道是南港火車站的幾倍多。通常大家都在趕時間,跟南港火車站沒有不同,只是學生的趕時間跟大人的趕時間有點不一樣。學生的趕時間是恣意地奔跑,大家嘻嘻哈哈,車站非常熱鬧;大人的趕時間很壓抑,你會聽的窸窸窣窣的講話聲,大家大多壓低聲音,感覺大家的表情相較學生嚴謹許多,可能是社會化的原因吧(哈),即便奔跑都很壓抑,深怕吵到旁邊的人,一步兩步快步走,兩步三步小跑步,只有車門快關的時候才會有人像是學生般狂奔。
我很喜歡融入在這匆忙中,那會讓我感覺輕鬆,因為幾百幾千人裡面,只有我在裡面閒晃,以慢30-50%的速度走在人群中,看著一堆人快步的走向你,又看到另外一群人快步的超過你,你會覺得你的早上非常的輕快,用別人的壓力感受自己沒有壓力,用別人的忙碌感覺自己的輕鬆。
於是我從台北火車站走到大亞百貨,他的頂樓是戰略高手,有錢的時候我會到網咖打打電動,我那時候一個禮拜零用錢是1000元,如果上個禮拜沒用完,我會去玩個兩個小時,喝免費的飲料,玩玩CS或是世紀帝國。哪裡也有漫畫,奢侈點就是開著音樂網站,播著音樂,直接看著漫畫起來,一直待到網咖時數結束,差不多中午,邊走到補習街買個中餐。
那時候又是人山人海,相較於早上,他們輕鬆多了,大家都是學生,吃飯的時候,感覺好像在學校餐廳吃飯,唯一的不同就是,更多的選項,然後他們穿著便服我穿著校服,在這裡反而校服比別人特別許多,心中總有一點電點的優越感。
吃完飯我會到旁邊的唱片行聽聽唱片,後面那時候沒記錯至少三四間唱片行。我會看看有哪些新的CD可以試聽,或是去光南買買文具,結束後,我就回到大亞百貨的倒數第二樓(已經忘記有幾樓了),哪有一個整層的誠品書局,找了幾本書,找一個舒服的位置,就這樣一直看書一直看到學校下課,那時候生活非常的愜意,每個禮拜總會重複著兩三次,高中唸了很多書,只是不是課本,自以為是的生活,反而讓之後的自己學到很多學校以外的知識,那都是那時候看書看來的。只是這些不是課本,我的學科還是爛到透,但是比起上課睡覺,這樣反而比較不浪費時間。
剛剛開完會,等待下個會議的過程中,我就慢慢的散步,在等待捷運的過程中,想到以前高中的生活。突然有種熟悉的懷念。常常都在東奔西走,一轉眼變成高中那時候看起來的大人一樣,每天忙碌不知道在忙碌什麼,只是習慣忙碌,於是乾脆就散步,有車來就搭、人多就下車,反正還有時間,就慢慢的走,慢慢打完這些文字,再慢慢的去下一個行程,突然心情輕鬆一點,希望下個會議開心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