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港調車場建築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港調車場建築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港調車場建築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港調車場建築師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50 台北車站、台北中山堂(鄧以恭先生 攝) 謝謝網友 James Teng 分享他的父親年輕時拍攝的照片,記錄了台北的舊時風貌,非常珍貴。 《認識台北車站》 照片中的台北車站是第三代站體(1941-1986)。 第一代台北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約在今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大樓的...

  • 南港調車場建築師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06 15:27:20
    有 351 人按讚


    1950 台北車站、台北中山堂(鄧以恭先生 攝)

    謝謝網友 James Teng 分享他的父親年輕時拍攝的照片,記錄了台北的舊時風貌,非常珍貴。

    《認識台北車站》

    照片中的台北車站是第三代站體(1941-1986)。

    第一代台北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約在今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大樓的位置),於1891年隨著分別往新竹與基隆的鐵路相繼通車而啟用,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

    後來,為了配合鐵路改線、市區改正計畫以及考量日人需求,便將車站位置向東移至台北府城北側城牆(後來城牆被拆除,改築為「北三線路」,即今忠孝西路)附近,車站正門開在「表町通」(今館前路),並與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遙遙對望。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第二代台北車站,於1901年8月25日隨著淡水線通車及新竹至基隆鐵路改線完工而啟用(當時稱為「台北停車場」)。1908年10月,以設備高級著稱的台北鐵道飯店在第二代台北車站斜對面落成(今新光摩天大樓及大亞百貨一帶),1945年毀於美軍空襲。

    1923年3月6日,興建於車站內軌道區北側,規模較小的台北後車站(當時稱為「裏台北驛」)啟用,以取代同日停用的北門驛,成為淡水線鐵路的新端點站,並便利當時聚居於大稻埕的本島人(即台灣人)進出車站,那時候的台北後車站為一棟木造建築,建築外貌較為小巧。台北後車站於1988年隨著淡水線鐵路廢止而停用,原計畫保存後站站房,但1989年9月23日突遭祝融燒燬,目前在原址附近的市民大道與太原路口設有「後火車站懷舊廣場」(2001年9月落成),廣場上佈設了一座簡易月台,並陳列由台鐵提供的單節柴油客車。

    由於原有的前站空間不敷使用,因此自1939年起,於原地改建成帶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水泥建築,即第三代台北車站(當時稱為「台北驛」,於1941年落成),內部可用空間也因此增加不少。此外,在1930年從民營收歸市營的公車,也以台北車站作為路線的主要端點站之一。

    戰後,第三代台北車站持續留存使用,並於1977年南港調車場落成後,利用前站與後站之間原本的客車場用地增建了兩座月台。進入1980年代之後,隨著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第一階段工程啟動,第三代車站面臨被拆除的命運。1986年2月24日,在完成最後一次春節疏運任務後,第三代車站正式停用,並自同年3月1日開始拆除。

    在鐵路地下化的過程中,工程單位拆除第三代車站東側的扇形機車庫,於扇形機車庫及第三代車站原址間興建新的地下化車站。由於第三代車站須先行拆除,因此台鐵便在第四代車站啟用前,於第三代車站舊址西側興建臨時車站作為過渡時期之用,直至2000年才拆除臨時車站。

    第四代車站於1989年9月2日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而啟用,也就是現在的台北車站大樓。此為台灣第一座地下化鐵路車站,由建築師沈祖海、陳其寬、郭茂林共同設計,建築主體係仿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其屋頂採單檐廡殿頂,建築中央併設有天井。月台配置有全台灣第一套的列車到站警示燈,當列車到站時會閃亮以提醒乘客。

    《認識台北中山堂》

    清光緒18年(1892年),福建臺灣巡撫邵友濂為接待抵臺視察的中央高級官員,耗資二萬銀兩於福建臺灣承宣布政使司衙門西側(即今中山堂附近)興建行館,名為「欽差行臺」,做為宴會、會議之用。該行館於1894年落成時,適逢甲午戰爭爆發。

    1895年甲午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軍進入臺北城後即以「欽差行臺」做為臺灣總督府,直到1919年,臺灣總督府辦公室遷至當年竣工的臺灣總督府建築(今總統府)後,此地才改做他用。

    1932年,臺灣總督府為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登基,便在此新建「臺北公會堂」,做為民眾集會的場所,於1936年12月26日完工。

    1938年5月1日,於1898年5月6日開始發行《臺灣日日新報》的臺灣日日新報社紀念創立40週年,捐贈12000圓回饋社會活動,並以其中的4000圓「科學思想普及費」之名購買了一具4吋口徑的天體觀測鏡(折射式赤道儀天文望遠鏡)贈與臺北市役所(市役所相當於市政府),希望臺北市役所擇地安置。

    於是,臺北市役所在完工不久的臺北公會堂南側屋頂上,建置了一座圓頂觀測台來安置臺灣日日新報社捐贈的天體觀測鏡。

    1939年5月1日,臺北公會堂天文台正式成立,成為日治時期臺灣民眾可以自由進行天文觀測的唯一據點。

    順便一提,臺北公會堂天文台是臺灣第二座天文台,而臺灣的第一座天文台是於1913年在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設置的天測室,為一座簡易平頂天文台。

    臺北測候所成立於1896年8月10日,最早借用台灣總督府民政局的部份空間,後於1897年12月19日遷至南門街的新廳舍,即目前中央氣象局臺北氣象站所在地(今公園路64號),並開始氣象觀測的業務。

    1934年,臺北測候所改稱臺北觀測所。

    1937年3月3日,臺灣總督府台北觀測所第一次改建,並於1938年升格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負責掌管綜理台灣與澎湖地區的各項氣象觀測及地震觀測之業務。

    1945年戰後,臺北市政府接收了臺北公會堂,將之更名為「中山堂」,於是天文台便隨著改稱「中山堂天文台」,由當時的臺灣省氣象局管理。

    1946年,中山堂天文台改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並更名為「臺北市立天文台」。

    1950年代之後,天文台的存在造成了行政上的困難,中山堂並無天文專業人員,一般觀眾與天文台訪客混雜而難以管理,加上觀測天象必須在深夜,造成中山堂員工無法像一般公務員在傍晚下班。為此,中山堂管理所招開了一系列的協調會,由臺北市政府與臺灣省氣象局等單位共謀解決之道。

    正因天文台設在中山堂有種種不便,才開始有了圓山天文台的規畫。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進入繞地軌道後,引發了社會大眾對天文知識的熱潮。

    由於中山堂附近有熱鬧的西門町,夜間的嚴重光害有礙星象觀測,於是臺北市政府便從1960年開始,在圓山風景區內動工興建新的圓山天文台。

    1963年3月28日,圓山天文台竣工啟用,但初期受限於人力不足,並沒有開放給民眾參觀。同年8月31日,台灣省政府決議定時開放參觀。

    1986年的哈雷彗星回歸,在媒體的推波助攬下,掀起了台灣地區的觀星熱潮。然而,由於圓山天文台的規模過小,加上台北市人口急速增加,使得圓山天文台不敷使用,再加上後方的圓山大飯店和前方的中山高速公路興建後造成的光害問題,遂有了遷建與擴建的計畫。

    1993年,市政府於士林區基河路動工興建天文科學教育館。1996年,天文台改制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1997年2月4日舉辦開館典禮,隔日正式開放第一期展區。1997年7月20日,展館全面開放。館內設施包括展示場、宇宙探險區、宇宙劇場、立體劇場、天文教室、圖書館,與圓頂天文觀測室等。

    之後,圓山天文台所在地改為校外教學專區,但因建築老舊等安全問題,遂於2000年7月25日進行拆除,但仍留下了一個水平式日晷作為紀念。

  • 南港調車場建築師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15 17:52:13
    有 456 人按讚


    14處公宅工程上網公告招標 總金額達239.1億元 將興建4,722戶公宅單元

    今(15)上午出席本府都市發展局舉辦的「公宅工程招標說明會」記者會,本府都發局劉美秀主任秘書、建管處虞積學主任秘書、台北市政府聯合採購發包中心李文芳主任、資訊局白世峯組長、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PMO)李鎮宇主任以及近百家績優的營造廠、ICT及機電業者及建築師代表也都一同出席。今日本府主要針對目前正在上網以及即將要公告上網公宅工程及智慧科技標招標案內容作說明,包括公宅工程14案以及智慧科技標3標,總共預計發包金額為239.1億元,合計興建4722戶公宅單元,與會廠商的發問也都十分踴躍,對於未來公宅工程建設的投入也都表示高度的期待。

    市政府致力於廣建只租不售的公共住宅,提供多元服務及生活協助,讓青年家庭及弱勢家庭有更美好的生養環境,並計畫於4年興建1萬2千戶公宅,進一步協助中央政府推動公宅政策的目標。今天的招標說明會,主要跟大家說明本府目前正在辦理以及即將公告招標的公共住宅工程及智慧科技標,經盤點到今年9月預計將陸續招標14案公共住宅工程,其中有9案為工程標、5案採統包工程標,工程標包含:文山區景美運動公園南側第一期公共住宅、中山區錦州街公共住宅、信義區三興段公共住宅、文山區興隆二期E基地公共住宅、文山區興隆二期A基地公共住宅、中山區培英公共住宅、內湖區舊宗段公共住宅、南港區經貿段公共住宅、士林區福順段公共住宅,統包標包括萬華區福星公共住宅、文山區景美女中調車場公共住宅、文山區華興段公共住宅、北投區北士科機1公共住宅以及南港區南港機廠基地公共住宅等。

    本市公共住宅於建築規劃上融合建築美學、公共藝術、智慧綠建築,另結合臺灣ICT相關產業能量,打造嶄新一代智慧化公共住宅,此外將引入相關社福設施,如托嬰托老等,打造多功能社群,讓公共住宅社區都能成為臺北未來都會生活具體寫照。

    另外,本府也已擇訂文山區景美女中調車場、華興段公共住宅及南港機廠基地等3處公共住宅,將辦理以ICT業者為領銜的智慧科技應用標之招標作業,採購金額達3.5億元,內容包括:智慧電網、智慧生活服務、社區安全防護等,可說是繼廣慈博愛園區(南、北側)智慧科技應用標之後,近期國內公共工程智慧科技應用之指標。

    本府將持續秉持一貫的公開、透明原則,採購作業統一透過本府「聯合採購發包中心」辦理,且評選委員名單於招標時均公開。今天的採購說明也向大家說明了本府公共住宅智慧社區工程招標案的辦理期程、內容,本府都發局與發包中心也持續研擬精進採購策略,歡迎國內外業界共襄盛舉,與本府共同合作打造智慧、節能、耐震、無障礙的優質好宅,落實居住正義的理念。

  • 南港調車場建築師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06 15:43:42
    有 64 人按讚

    這是1985年7月5日播出的台視新聞,內容指出台北車站將自翌日(7月6日)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同時可以看到當時對於未來新一代車站的介紹與期許。

    影片開頭看到的台北車站是在日治時期(1941年)啟用的第三代台北車站,當時因為鐵路地下化與空間不敷使用等原因,而必須被拆除改建;雖然這座車站只存在了45年(於1986年3月15日被夷為平地),卻是許多台灣人及外國遊客共同的回憶。接著,就讓我們來了解台北車站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吧!

    第一代台北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約在今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大樓的位置),於1891年隨著分別往新竹與基隆的鐵路相繼通車而啟用,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

    後來,為了配合鐵路改線、市區改正計畫以及考量日人需求,便將車站位置向東移至台北府城北側城牆(後來城牆被拆除,改築為「北三線路」,即今忠孝西路)附近,車站正門開在「表町通」(今館前路),並與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遙遙對望。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第二代台北車站,於1901年8月25日隨著淡水線通車及新竹至基隆鐵路改線完工而啟用(當時稱為「台北停車場」)。

    1908年10月,以設備高級著稱的台北鐵道飯店在第二代台北車站斜對面落成(今新光摩天大樓及大亞百貨一帶),之後在1945年5月31日毀於美軍空襲。

    1923年3月6日,興建於車站內軌道區北側,規模較小的台北後車站(當時稱為「裏台北驛」)啟用,以取代同日停用的北門驛,成為淡水線鐵路的新端點站,並便利當時聚居於大稻埕的本島人(即台灣人)進出車站,那時候的台北後車站為一棟木造建築,建築外貌較為小巧。

    由於原有的前站空間不敷使用,因此自1939年起,於原地改建成帶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方塊型水泥建築,即第三代台北車站(當時稱為「台北驛」,於1941年落成),內部可用空間也因此增加不少。此外,在1930年從民營收歸市營的公車,也以台北車站作為路線的主要端點站之一。

    1945年二戰結束後,第三代台北車站持續留存使用,並於1977年南港調車場落成後,利用前站與後站之間原本的客車場用地增建了兩座月台。進入1980年代之後,隨著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第一階段工程啟動,第三代車站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在鐵路地下化的過程中,工程單位拆除第三代車站東側的扇形機車庫,於扇形機車庫及第三代車站原址間興建新的地下化車站。由於第三代車站須先行拆除,因此台鐵便在第三代車站拆除前,於1985年在第三代車站西側興建臨時車站作為過渡時期之用,直至2000年才拆除臨時車站。

    1986年2月24日,在完成最後一次春節疏運任務後,第三代台北車站正式停用,並自同年3月1日開始進行拆除工程。3月15日下午3點半,在數台怪手同時施工之下,走過45年歷史的台北車站因四周支柱斷裂而終告坍塌,而被夷為平地。

    台北後車站於1988年隨著淡水線鐵路廢止而停用,原計畫保存後站站房,但1989年9月23日突遭祝融燒燬,目前在原址附近的市民大道與太原路口設有「後火車站懷舊廣場」(2001年9月落成),廣場上佈設了一座簡易月台,並陳列由台鐵提供的單節柴油客車。

    第四代車站於1989年9月2日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而啟用,也就是現在的台北車站大樓。此為台灣第一座地下化鐵路車站,由建築師沈祖海、陳其寬、郭茂林共同設計,建築主體係仿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其屋頂採單檐廡殿頂,建築中央併設有天井。月台配置有全台灣第一套的列車到站警示燈,當列車到站時會閃亮以提醒乘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