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極洲人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極洲人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極洲人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極洲人口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南極洲人口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0:07:54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_knowledge 【武漢肺炎】一圖睇晒各國受波及情況⠀ .⠀ 最初發源於中國武漢的武漢肺炎,如今確診病例已經遍及除南極洲之外所有大洲。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等地近期更成為最新「重災區」。各國紛紛採取不同對策控制疫情蔓延,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 ...

  • 南極洲人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9 18:59:07
    有 1,020 人按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南極洲人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22:00:52
    有 95 人按讚

    #贈書活動 #重回大地薩爾加多的凝視

    這一生中,我完成過幾個攝影故事,那些作品述說我們身處的時代以及世界的轉變。每一次,我都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作品。常有人說,攝影師是捕捉影像的獵人,這的確不是空話。狩獵的獵人事先總會花很長的時間窺伺獵物,再儲備足夠的耐力靜心等待,直到獵物願意自己走出藏身處。攝影也是如此,攝影師得有耐心等候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或事件,因為一定會有狀況或是事件發生。除此之外,多數時候,我們沒有方法避免狀況的發生或者加速事件的變化,因此就必須安於忍耐。
      
    在執行「創世記」攝影計畫之前,我拍攝的對象只有人類。為了這個獻給保留自然原貌地區的專題,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我除了周遊世界各地之外,更得學習如何和其他物種一起工作。從第一篇報導進行的第一天開始,感謝那隻象龜,讓自己領悟到要拍攝動物,就必須真心喜歡牠,樂於欣賞牠的美、仔細觀察牠的輪廓,更得學會懂得尊重牠、維護牠的生存空間,以讓牠安心的方式靠近牠、觀看牠、拍攝牠。也就是從那天起,正如我向來與人一起工作一般,自己也以同樣的方式開始與其他動物一起工作。(Sebastião Salgado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

    🟥從鄉村小孩到經濟學者再到國際知名的紀實攝影師。

    1944年出生於巴西鄉下,薩爾加多從小接觸大自然。他的父親是農場主人,希望他接管農場或是成為律師,但隨著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當上巴西總統,國家經濟復甦,薩爾加多決心要成為經濟學家。1964年布朗庫元帥(Castelo Branco)發動軍事政變,民間爆發大規模的抗議運動,為了逃離危險,他和妻子蕾莉亞於1969年踏上海外流亡之路,前往巴黎。在巴黎讀完經濟學博士班課程後,他為倫敦國際咖啡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在此時,他擁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機,短短時間,他已陷進了攝影的魅力之中,甚至決定放棄經濟學家的身分,成為攝影師。

    薩爾加多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工作,並於1994年自立門戶,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2016年,他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攝影組院士。攝影是他的語言,照片是他表達的方式,因此他的作品是主觀的,富含著他的想法、人生經歷、體驗。

    🟥看盡自然狀況和人類多元的攝影師
    他帶著相機和底片走遍全世界,走過森林、沙漠、非洲、南美洲、南極洲,拍攝了工人、移民、原住民、戰亂、飢荒、種族大屠殺。薩爾加多的黑白攝影作品在歐洲各大媒體上刊登,他透過影像,將這個世界的所有面貌展現給世人。

    🟥看見人類世界上的不平等
    薩爾加多在二十歲時就觀察到了巴西國內情勢的變化,隨著工業發展,鄉村人口逐漸向城市遷移,社會不平等因此浮現。在世界各地工作過後,他看到了更大程度的不平等,因此他決定透過攝影向大眾揭露那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世界:戰爭、飢荒、種族大屠殺,使我們用自己的雙眼直接去看: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公平!

    🟥他為地球種下250萬顆樹
    不只如此,他還想要為世界、人類、地球做更多──他和妻子蕾莉亞回到巴西,創立了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努力尋找資金及專業人士的幫助,在遭到人類破壞殆盡的大西洋沿岸森林重新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作者。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

    紀實攝影師,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944年出生於巴西,取得聖保羅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巴黎行政管理學校經濟學博士的學位後,進入國際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他放棄高薪和經濟學者的身份,轉而成為攝影師。薩爾加多的足跡到過120個國家,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拍攝照片。1994年他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Amazonas Images)。1998年創立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在巴西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出版有攝影集《其他美洲人》(Autres Amériques,1986年)、《工人的手》(La Main de ;Homme,1993年)、《出埃及記》(Exodus,2000年)、《非洲》(Africa,2007年)、《創世記》(Genesis,2013年)。

    曾獲得美國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1982年)、美國雜誌攝影師協會年度最佳攝影師獎(1987年)、法國佩皮尼昂國際攝影報導節新聞攝影獎(1990年)等獎項。自2001年起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伊莉貝爾‧馮克Isabelle Francq(採訪整理)資深記者,合作媒體包括《新觀察家》和《宗教世界》,擔任《生活》周刊服務中心主管,負責「藝術」及「電視」專題。

    __贈書辦法__
    1.追蹤粉絲團
    2.按讚分享此貼文並設公開
    3.留言寫上一位最喜歡的攝影師
    6/29日晚上12點截止
    6/30公佈抽獎結果 請得獎者注意私訊
    將贈送三本書會由 #衛城出版 出 版社寄出

    🟥Photo Credit: Sebastião Salgado

  • 南極洲人口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23:55:27
    有 35 人按讚

    #待在家裡一個禮拜幾乎忘了明天是週末
    .
    親愛的上班族朋友:
    感謝您在防疫期間依然冒著生命危險「出門工作」,
    明天就是週末了、
    就讓自己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出門吧。
    .
    「你不高興也沒關係、我還是要說」
    能不能斷阻病毒、#這個週末是重要關鍵期,
    .
    簡單講,到目前為止的確診者都是5/15以前被傳染的,上星期假日幾近完美的自主封城,如果能再來一次,可望在明天開始就能逐漸看到確診數往下降。

    然而這個週末如果沒有守住,3-7天後就又會進入傳染高峰,許多國家疫情崩潰,也都是因為不了解病毒傳播週期,熬不住被關而造成的。
    .
    拜託大家,一起守住

    這個週末日、請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不要出遊、不要聚會、不要去大賣場、不群聚、不要約吃飯、
    最好連「#家庭聚會」都免了、(想念家人就通電話吧)
    .
    再忍耐一、兩週、好嗎?
    .
    疫情帶來很多「不便」、這是真的。
    但比起生命、比起健康、
    小小不便又算什麼?
    就請忍耐一下吧。
    .
    #抱怨不會改變什麼。
    .
    #抱怨不會讓你過得更好。
    .
    停止抱怨、你的人生才會轉彎
    ---------------------------
    以下文字來是旅居加拿大的作家何穎怡5/19所寫:
    請參考:
    .
    「你罵我,沒關係,我還是要說實話。

    我們這些走過美加地區疫情煉獄的人要說:台灣同胞,台灣真的沒那麼緊張。不要一直罵啦。

    從疫情爆發至今,加拿大、一共出現130萬例確診。四月開始加緊腳步、打疫苗,疫情稍獲控制,但是我所在的卑詩省人口500萬,過去三天還是累計了1600多例。

    過去一年,我們是怎麼過日子的呢?沒事不出門,已經整整一年多、沒吃過館子,朋友不聚會,跟鄰居講話、要隔著樹籬。減低風險,你可以網路訂購超市的貨,到店外取貨。一切遠距。

    加拿大、算是個人意識。比較高的國家,我們強制戴口罩的晚,封鎖得、也比較晚,付出了兩萬五千例、死亡代價。

    台灣,政府與民眾、已經守了一年多,民眾自滿鬆懈,疫情破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規模大小而已,能不能應付而已。這時候、罵政府吃屁,是怎樣?越南防疫模範生,總病例4359。天天說新加坡好,總病例、6萬1千。台灣呢,最近一波爆發,才升至2260例,死亡14例。

    這樣的政府,你究竟是要罵什麼?保你、滴水不漏嗎?請移民南極洲。

    那罵沒有疫苗,可以嗎?請回憶、僅僅一星期前,政府原先求你們打、你們都不打。中央要買千萬支、擺著過期嗎?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全球、已經施打15億劑,2/3集中在美國、中國、印度。世界各地、都缺疫苗,不是只有台灣。

    買疫苗、這事是比政治拳頭,訂了貨、等不到貨,多數國家都一樣,尤其印度是生產疫苗大國,現在、自己自保:都來不及,國際供應、一定更吃緊。中國號稱大國,一共控制了26億劑疫苗(我很懷疑有那麼多),最近、施打速度放緩,決定陸續釋出。(老實話,不釋出,是要擺到過期嗎?)

    美國、能有那麼多疫苗,那是美國有本事施壓。歐盟集體力量大,至今、也打了兩億劑。

    台灣、是美國,是歐盟嗎?不是。難怪有人、倡議拿護國神山出來跟國際叫板,不給疫苗就不給半導體晶片。

    這些都是空談。我只是、要以加拿大居民、經驗強調:1. )台灣真的做很好。 2. )沒有疫苗。只要你乖乖、遵守防疫,所有措施,老實:待在家裡,一定可以熬過去。3.)多多給醫護人員加油。不要只知道罵。你知道、他們每天面臨的風險嗎?

    病毒、是老天給我們的考驗,讓你知道「自然是有出路的」,不是、你一個物種稱大,就能逼迫、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認清、這是自然的反撲,謙卑反省、我們過往的生活是不是「太自大」「太無視其他物種」,才是長久之道。因為、熬過了Covid19,自然、還有其他、等著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