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南懷瑾打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懷瑾打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懷瑾打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靈性(SQ)低智商,生命很易傷。" 相聚一台 新節目 Esther心靈FUN享,每日早上八時播放,和你分享我的心靈喜悅,生活小貼士。Stay tuned! w/ www.togetherradio.net/main e/ [email protected] whatsApp/@+852 69...
-
南懷瑾打坐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20 08:00:13"靈性(SQ)低智商,生命很易傷。"
相聚一台 新節目 Esther心靈FUN享,每日早上八時播放,和你分享我的心靈喜悅,生活小貼士。Stay tuned!
w/ www.togetherradio.net/main
e/ cs@togetherradio.net
whatsApp/@+852 6998 3791
fb/ 相聚一台
======================================================
入會:
[相聚一台 七步入會法]
Step 1 上網打"相聚一台" 或按此link
http://www.togetherradio.net
按右上角的≡,
拉至最下一行,
Step 2 選擇→特快註冊
Step 3 選擇→正式會員
Step 4 填寫個人資料
Step 5 設定密碼,例如:Ab1975?! (8位大小階英文數字及符號)
Step 6 收電郵確定
Step 7 改密碼
完成!多謝你!
Esther & team
**如仍有問題,請WhatsApp @+852 6998 3791.
南懷瑾打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談一談「徒弟」和「老師」或「師父」之間的互動,不是從理論的闡述,而是傾向於故事的模式談一談我的感受。
話說當年我前去香港修行,那時跟的師父,嚴格來說,我們每天同門與師父都沒有交流的,我們全部人的近乎沒有互動,我吃過早餐後(後來在在佛堂吃早午餐了),上到佛堂,在自己的位置不是念咒就是靜坐,整個佛堂雖然至有僅僅3-6人常來,不過全程我們都不交流的,也沒什麼談話,因爲一交談就會被訓話。
所以我們這幾位都是到了之後,就在自己的位置打坐唸咒,佛堂沒書,要看書回家看,這裏都是打坐唸咒的。
我傾向於打坐比較多,累了就做大禮拜,然後唸咒一陣,就繼續打坐。
如果要我每半年做一次總結的話,我不懂自己的「氣習」,「脾氣」,「性格」有沒有改變,人事問題有沒有長進(懂得處理人事與否,或者懂得與人相處否),我是全然不知道的。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說修儒家,中庸中庸,你的中和功夫用在怎樣的關係就會展現怎樣的變化,如用在父子關係上,互動時的靜時致中動時致和,能不能用到仁孝,有互動 情緒纔會變,沒互動,大家都不交流,我無法判斷……
唯一問的是,僅僅限於我的心會不會靜下來,有沒有入定這個身心問題罷了。
當然,這樣全天候磨練,坐得比較久的功夫,那時候還是鍛鍊回來的,譬如當年的高峯期,我是可以雙盤三個小時的,呵呵不是指入定三個小時,包括雙盤看書看電影是可以耐得住三個小時。
這個耐力是有的。
至於說,我的見地智慧有沒有提升呢?
用今天的角度來判斷,我是沒有任何長進的,意思就是三年是有盤腿坐得久,但是見地是完全沒有提升,智慧是沒有提升的。
怎樣提升呢?
師父不太鼓勵多閱讀,有時候我在家閱讀時間太久了,耽擱了,回到佛堂也會被罵。
我們唯一有談話比較多的,就是去到師公哪裏,在哪裏也不會像跟博學和尚相處一樣,會有腦洞大開的體驗,意思就是說,每隔兩個月相見,我都沒有因爲見面而增值腦袋,因爲我們見面都是僅僅談論是非,如盧勝彥找他,送了一疊美金給他,然後就拿那疊美金給我們看,如是云云。
話說有一次在佛堂,有一位師兄問起靜坐某些境界的問題,當「師父」回答了,那位徒弟再問下去,我的記憶是隻要一旦問了兩個問題,就會開始被罵,然後下一句就是你懂不懂得敬師重法實修?
那段時間,老實說,真有不太敢問的心裏反應,因爲你不懂自己問了之後會不會被罵,然後很自然想將自己的問題暫時給牙下去,什麼都不問是最安全,然後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解釋,還是敬師重法實修最重要。
寫到這裏,我必須要說一說,當年南懷瑾先生寫了一首詩,給了馬一浮和袁煥仙看,袁老就罵說:這種還叫做寫詩嗎?
一直以來,南懷瑾老先生都有說過自己少年是很「自信」的,結果袁老當衆說他,這樣還是寫詩嗎?
要求南老回去讀一百次《伯夷叔齊列傳》,這文章南老說自己在小時候就讀過了,心裏雖然不服氣,不過還是回去被逼翻閱重讀,重讀之後,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奧祕的地方,現在發現了許多奧祕和厲害的地方。
對我來說,只要學過權謀心戰狼性,能多讀六家評述和伯夷叔齊,你會看到很多銷售和說話的藝術含金量在裏面的。
南老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說,他的老師是有一邊修改他的氣習,同時又提升他見地的兩把刷子,一刀下去,兩邊修改和提升都做到了。
我不是說要像袁老這樣當衆罵學生那個學生就能提升,我們可以從維摩叢書看到袁老寫給他學生每一封信看到徒弟的習性的。
當衆罵不是重點,關鍵時刻是師父推一下,然後拉一把的提升法,如果把會罵和教訓,那根本不是好老師。
切勿把手指當明月。
一個眼明手快的好師父,即便你不是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他跟你丟了一些勁爆的資訊給你,或者平平無奇的資訊給你,他就是有辦法從你看到這個資訊的迴應和提問當中,看到「你到了哪裏」,然後決定用拉一把,或者推一下,才能做到提升的。
不過,這種提升,還得做徒弟的看得懂,然後接得到。
用南老做例子,如果袁老罵了之後,南老沒有回去再翻閱的話,南老也未必發現其中奧祕——再說,南老雖然不服氣,不過肯翻閱 也算得上是接得住,他是先接得住(肯去接),然後纔看得懂。
至於很多人,他會罵,但是未必會給你一個方向的,如果沒有給任何方向,被罵的人一定是糊糊塗塗的。
即便我跟博學和尚,博學和尚是不會怎麼罵人的,但是,博學和尚也是會先推薦你讀一本書,然後什麼都不說破,就看你給出什麼迴應,他是可以從你的迴應當中,馬上知道該推你入更深一點的水,還是拉你去更高的地方。
我在教李小魔方塊時,每次李小都會問很多爲什麼,她學魔方塊的個性是跟李子完全不一樣的,李小偶爾會挑出一兩個爲什麼我不可以這樣對著這一面執行這個步驟方程式來做呢?
我是被問到沒有話好說的,當然,我曾經試過想說:「學魔方塊,你不必問這麼多爲什麼,直接跟着方程式模仿就對了」
我是想過這樣來教訓李小的,但是我還是忍住了,我是這樣說的,你等等,將魔方塊交給爸爸,爸爸試一試不對着這個面向來做一個方程式,直到我自己也用李小想對著的面向去做,成功做到了,我才教李小。
我可以選擇罵李小,只要跟着做就對了,問題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李子學,他可以用這個模式學會六面六方塊,我逼李小用相同的面向他就未必學得好。
有時候我們得想想,做教的那位,或者想教的那位,難道就只有一個板斧?
或者罵的方式 或者施壓的方向是,你跟着做就對了嗎?
師父關心的應該不是逼和聽不聽話,更多的時候是你知道什麼時候用推一把,什麼時候拉一把嗎?
徒弟有時候又得更關心,我有沒有好好接得住呢?
照片的牢騷是如下:
#人都在銳變之中
#一個樂高背後隱藏了李子許多故事和想象力
#我問李子爲什麼這個樂高是這樣不那樣
#李子總說得出一個道理
南懷瑾打坐 在 李民傑(奸的好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倉庫到銷售員,到了自行創業階段——尤其是在這段期,我是很自豪地以實踐者自居。
當然,因此對「理論」開始有看不起和不屑的心態——只要有人跟我講理論(涉及分析與推論),雖然我沒馬上諷刺與反駁,我心中都會不期然鄙視認為,說食不飽。
現在回顧這階段,那時的我,其實是有點像在真佛宗,我天天勤修時的僵化思想。
當我覺得陳建民的理論與見地比盧勝彥更有深度,或者遇到有人討論佛法,看南懷瑾的書,隱約覺得盧勝彥差太遠,我就會馬上浮起一個念頭:知道那麼多有什麼用?
說食不飽的僵化思想馬上出現來打壓所有優勝的理論。
很多人喜歡說,你知道那麼多有什麼用,不如好好念佛,認真打坐,方為上道。
有一次,我跟一老前輩吃飯,他本身是專修南傳靜坐的,他跟我分享一個理論,八正道裡的正精進應該擺第一,可以取代一切云云……
當時,他分享這個觀念時,我是有看到他內心的投射與對號入座(我猜他也覺得自己不夠精進,理由是他也重吃喝玩樂)!
問題是,如果你努力的方向有問題呢?
豈不是你越努力越,你就越走越遠了,意思是說,如果你是走錯路呢?你再回頭豈不是更辛苦?
李光耀也是不相信任何意識形態說理論的學者(說理論與分析),不過這個有閱讀障礙的新加坡前總理,雖然不迷信理論派,但依然不斷參考理論派的觀點,意思是說,他不斷做,不斷聽。
我比較幸運的是,我不屑理論的階段時,我沒有停止過不斷閱讀——我不斷看不起市場上那些垃圾廢物的銷售書(包括老外寫的),還不斷收集很多無用可笑的大學等最受歡迎的談判書(我很懷疑是出版社黑心推出的作品)。
我看不起的同時,沒有停止過收集與閱讀。
大前研一曾經被李光耀聘請過當顧問,大前出了一本好像沒有再版的書,書中有談到李光耀聘請他,還有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聘請他的故事。
問題是大前是暗地裡怨言,很介意李和馬,不斷找他開會,不斷聽他解釋,可是,竟然連他的一個意見也沒有採用。
當然大前說的是馬和李是靜靜在聽,什麼反應都不給,最後禮貌說謝謝。
如果我沒記錯,大前曾建議李光耀做電腦零件等工業發展,結果李光耀聽了不出一聲,說謝謝,當天會議就結束了。
那時的大前研一,還很興奮傳播他的大中華聯邦趨勢預見,甚至在書中預言李登輝會統一中國云云。
幸好,這些書當年我有買到,否則我相信這些書,出版社也未必會再版了(全部空頭炮)。
這裡我跟江老師討論過,如果我是大前,李馬給我這麼多顧問費,給錢聽意見,不用我意見,我也不會介意,我也會很開心,只要你付錢聽我說,用不用我的意見,根本與我無關。
以前跟我合作的教授,有一次他看到學員留了一本講義在課室,他很介意,然後講了很多話,說什麼花了多少個晚上和心血的結晶……
最後有學員打電話追回那本講義,他又高興的跳起來。
純粹靠經驗與感覺,我認為經驗很重要,認為體悟最真實,其實,只代表「過去的我」。
人為什麼會做這個決策,為何有這個觀點,這一切都是腦部神經作用,其實我們腦部的記憶區是不太可靠的,這就是「為什麼人不能太相信自己的想法」,有時候連自己的感覺與想法都需要懷疑。
在宗教界我全心投入修練期間,由於很靠feel,加上我家族有精神病的特質,打坐時很快就會出現幻覺(也比很多人多宗教體驗),閉眼開眼都看過「如實幻象」。
一個經常有宗教體驗很多的人,尤其很相信自己這個體驗的人,如果碰到一個在學問與理論豐富博學過他很多倍多人時,,他的頭腦是封閉的:「我的如實感覺是真修實練,我有執行力、意志力、行動力⋯⋯無論你知道得有什麼理論,無論多博學,即使整個圖書館的資料放到你的腦袋,你還是用一兩個理論來行動罷了!而再多的理論都比不上雙腳的體驗與實踐!」
這些話說了出來,固然很舒服,但只不過繼續用這個「很有感覺」的情緒來壓過你「很需要知道」的資訊!
那時,我自己做生意,看到勁爆的理論,同樣會說,理論再勁爆,還是需要行動力、執行力、意志力來完成。
任何人的決策都跟腦部神經元作用有關,而這個作用其實又跟語言區有關,你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都會經過這兩個部位再轉化,據此,你這個部位越多的詞彙,越多的理論,就越能激發,你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資訊與角度,也比較容易描述自己的微妙情緒。
對自己的情緒越敏感,你越不會被自己的思緒與感覺迷惑。
如果你經常說,知道那麼多有什麼用?
員工,你最大的問題就是知道的太多!
知道越多,越不能做決策!
事實上知道越多跟能不能做決策只有間接關係,是錯覺!
知道越多資訊,是不會左右你的決策與選擇,左右你選擇與決定的是你的情緒。
沒有情緒,你對現象沒有任何感覺,你是做不到決定的。
因此做不到決定與選擇是三個經濟學家說的理由而左右:迴避損失,價值歸因,診斷偏誤。
同時也要看你與生俱來的兩個「原始情緒」,哪一個是屬於特別敏感與高反應的。
經驗對決策有邊際作用,只能有溫故效果,未能有知新突破。
知道越多的理論不會直接幫助你突破,但可以幫助你看到死角與盲點,甚至會讓你有機會懷疑自己。
你不能太相信經驗,更不能完全相信理論,二者都只不過是你的「風力」。
2017/11/11~12 台北心戰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16641258595436/
2017/10/23之前完成報名付款,可以享有早鳥優惠。
南懷瑾打坐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的民俗觀念上,一個唸經、修行、打坐的地方都叫道場,這是宗教形式上的觀念。
《維摩詰經》卻告訴我們,大乘佛法真正的道場在心,不在外形,不著相的。
他還講得客氣:「緣起是道場,無明是道場」;換句不客氣的話,廁所也是道場,天堂也是道場,不垢不淨。
只要心一念清淨了,當下就是道場,就是修道的場所。
節錄自南懷瑾老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修行的道場無所不在
#女神塔羅牌人生方向指引
#情緒釋放思想調整
#心靈療癒成長課程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