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南應大餐飲系畢業學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應大餐飲系畢業學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應大餐飲系畢業學分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165的網紅吳玉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社環委員會安排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執行情形、困境及未來規劃」專題報告,我提出4點質詢。 Q1:你知道目前有關長照機構評鑑有哪些問題嗎? Q2: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點)的問題是哪些嗎? Q3:有關身障日照和長照身障日照的差異是什麼? Q4:長照相關科系的實習卻無法幫長照產業解決留住人才! 📌長...
南應大餐飲系畢業學分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環委員會安排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執行情形、困境及未來規劃」專題報告,我提出4點質詢。
Q1:你知道目前有關長照機構評鑑有哪些問題嗎?
Q2: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點)的問題是哪些嗎?
Q3:有關身障日照和長照身障日照的差異是什麼?
Q4:長照相關科系的實習卻無法幫長照產業解決留住人才!
📌長照機構評鑑指標錯誤百出 衛福部道歉允修正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20148
📌護理師兼個管與居服月入10萬? 衛福部將確認大數據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02225
------------------------------------------------------
一、有關長照機構評鑑:
依據長照服務法第39條的授權及長照機構評鑑辦法的規定,長照機構每4年評鑑1次,但新設、復業或評鑑不合格者,需於1年內接受評鑑。
目前正在實施的長照2.0特約機構,大都被視為新設,所以衛福部去年就以標案形式委託規畫與試評,並已經有公布長照服務機構評鑑基準範本供各縣市參考,預計在今年評鑑。
這次社區和居家評鑑在辦理說明會的時候,引起極大反彈,因為參考太多住宿機構和護理機構的評鑑指標,根本就不試用。結果修正公布之後仍有具爭議的共識基準和評核方式。
以日照機構的安全環境設備來說,評鑑代碼C1:休憩設備設置情形。其中基準說明第二點提到「提供足夠且清潔之寢具(含床、床單、冬夏棉被、套枕頭及被套)」。
Q1:日照機構是要提供住宿嗎?
根據”社區式長照機構設立標準表”,日照機構僅規定「每一空間應設休憩設備,且不得設於地下樓層。」有規定要”床”嗎?為什麼評鑑的時候要評估有沒有”床”還要枕頭、棉被。
再看C5:餐飲衛生情形。其中基準說明第一點規定,「結合餐飲供應者,其從業人員、作業場所、設施衛生管理及其品質保證制度,均應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HACCP 或GHP)。」
也就是說,自己備餐者不需要符合C5第一點,只需要符合C3的廚房衛生規範。
這個評鑑基準將造成幾個問題:
第一, 我們上網去查了幾個縣市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 的團膳餐廳,發現台東縣僅1家,嘉義縣3家(太保、水上、民雄),南投家6家,但都集中在(南投市、草屯、竹山),澎湖、金門、連江,完全沒有。請問以後一鄉鎮一日照,我的故鄉鹿草、南投埔里、魚池,是要叫日照機構去哪裡訂餐?且GHP根本沒有認證單位。
第二, 當然這個規定下去,為了要符合基準,可能會逼著日照機構自行備餐。但這就會耗費更多的人力成本,也會佔據更大的廚房空間,對於社區型小型日照機構是完全不敷成本的規劃。
還有社區式日照機構、小規模多機能和團體家屋的評鑑基準C1,休憩設備設置情形,備註說明都提到,如:使用隔簾。這根本就是不符長照機構設置標準的規定。
團體家屋B10基準說明第二點提到「落實增加服務對象自我照顧能力之措施,確實執行並有紀錄。」說明欄:「自我照顧能力之措施:如提供服務對象最少必要之協助、鼓勵服務對象自己照顧自己,如自己吃飯、翻身、如廁等。」團屋主要照顧對象為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中輕度失智症長輩,這個指標根本就不適用。
結論:由於長照機構的評鑑只有合格及不合格,大家都很慎重看待你們提出的評鑑基準,衛福部委託規畫評鑑的單位根本必了解長照實務現場的情形,根本是所託非人,希望這個評鑑基準範本,仍有檢討的機會,特別今天講的這兩點應該刪除。次長可以承諾嗎?(已於五月十日要開會再討論)
二、A點的問題: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稱A點,是這次長照2.0的一大變革。
在長照1.0時代,原設計整合型服務中心可以扮演照顧管理角色,是因為A點是屬於綜合型服務的提供,該機構的人力比較了解失能者需要哪種類型長照服務,怎麼提供最有效率。
原本希望4年內佈建849個長照A,但目前全國卻已經成立2000個長照A,包括許多是沒有提供長照服務項目所謂”虛擬A”。
如果幫忙連結長照資源,並建議照顧組合的長照A產生問題,整個長照2.0最後絕對做不好。
另一個大問題就是醫事人力開始提供C碼長照服務的問題。
而A、C也產生關連性的問題。
Q1:復健科診所抱怨找不到PT,聽說許多PT去執行長照業務了?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嗎?
物治、職治和護理人員經過Level1,可以成為照顧服務員;也可以受訓成為個案管理員A;還有他自己的醫事人員證照,在長照領域一個醫事專業人力可以同時扮演三種角色身分。
再加上,因為是部分工時長照人力,就可以在不同的單位進行執業登錄,系統上並沒有限制他可以登錄的單位。
所以目前已經發生的問題是,某治療師上午當A,轉個案給自己下午提供C碼居家復能或居家護理的服務。
尤有甚者,居家護理也可能在一個時段裡提供服務,但在長照2.0及健保,兩邊申請支付的問題,例如:提供居家護理和也可以申請健保鼻胃管換置的給付。
還有,本來期待專業人力提供的是評估、擬訂計畫、與家屬及照服員都溝通與指導。現在卻變成是由醫療專業人員去直接提供服務,然後持續性申請支付。再多的政府預算都沒辦法支付單價這麼高的專業服務吧?
請問這樣合理嗎?
結論:C碼的亂象要徹底檢討;個管員和服務提供同一個人的問題必須被禁止。請部長承諾於三個月內檢討。
照顧服務的提供需要督導,這是從長照1.0時代建立起來的制度,督導可以監督照顧服務品質,也可以是服務使用者與照顧服務員的溝通橋樑,這是很重要的制度設計。
Q2:除了照顧服務以外,C碼:專業服務、D碼:交通服務、E碼:輔具服務、F碼: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是沒有督導的?
缺乏督導會產生兩個結果。
第一,A個管將服務轉出之後,CDEF碼,並沒有服務提供的回報機制,只能等申報支付的時候才看的出來。
第二, C碼專業服務,只有執行人員自己的良心知道有沒有做,有沒有做好、做滿。
請問這樣如何確保長照2.0的服務品質。
結論:所以CDEF碼的督導系統,也要麻煩衛福部再進行檢討。希望在九月底前研擬出具體方向。
三、有關身障日照和長照身障日照的差異
身障日照機構和長照身障日照機構,兩者之間的在機構收費、民眾負擔、外籍看護聘僱與否及是否可支領生活補助,都有不同的規定,造成機構經營者的困擾,上個會期去年12月26日你有承諾,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來整合。期限是六月底。我只是提醒一下部長要趕快進行討論。
四、有關長照相關科系的實習:
每一項服務都需要長照專業人才,也都急於培養人才、招募人才。這是一個國家重大政策,也是一個國家的重大產業,所也產業界遇到的問題,長照都會遇到。本席接下來要向衛福部與教育部質詢人才的問題。
目前有45所大專院校設有長照科系,一年畢業生大約有5000人,畢業後留在長照產業的人數卻只有10%。這個現象,就是人力浪費。
教育部到此為止,為了促進長照科系學生畢業後留任業界,委託國北護設立實習媒合平台,接著在104人力銀行的平台上,也設立實習機構與應屆畢業生投入長照產業的求職管道。但是,在政策面未做更基本的檢討之前,恐怕效果有限,無法幫長照產業解決留住人才。
依據一線服務機構的分析要成為一個願意讓畢業生留下來工作的機構,本身在軟硬體與勞動條件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水準;同時學校在教學與師資上亦需要達到一定的水準;並且政府所職掌的制度包括:國家級證照考試、對實習機構的鼓勵措施、對機構督導的薪資獎助、工讀生納入人力比、實習生的食宿負擔等,都應該有具體的作為;並且如何透過學校的教師、實習輔導老師、與機構的督導相互間的配合,在產學合作階段給學生與家長正確的生涯願景與觀念等都是急需著力的重點。
Q1:請問教育部,在實習機構的選擇上,其軟硬體等環境條件是否有一套標準去認定?如果沒有怎麼能確保實習單位能夠提良好的環境?
Q2:請問教育部,學校的教師尤其是產學合作的輔導老師,是否具備照顧服務員資格?並從事過照顧服務工作?如果沒有怎麼有辦法告訴學生這份工作所遇到狀況的實際解決方式?
Q3: 請問教育部與衛福部,學生在取得照顧服務員資格之前,當然被界定為實習,但是去得知後便應該具有從事服務的資格,因此界定為打工。這前後身分的轉換,是否對機構有明確的指導原則?並且反應在薪資等勞動條件,與是否得以獨立作業等機構管理上?
Q4: 請問衛福部,當學生取得照顧服務員資格後到機構去工讀,是否能夠納入機構人力比?否則哪有聘僱與提升勞動條件的誘因?
Q5:請問教育部,實習階段,學校酌收三個學分的學分費,但是付出指導的人力卻來自於機構,並且學生在機構實習還有食宿費用的壓力,該筆學分費是否應該給付予機構作為督導的薪資補貼以及學生的食宿補貼才公平?
結論:請教育部及衛福部於三個月內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具體的檢討報告。
南應大餐飲系畢業學分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1/12 星期二 絕對音樂】
「改變是可能的,但是你必須給自己一個機會;
潛力是無限的,但是你得讓自己堅持到最後…。」
SO~~相信自己很重要~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KISS RADIO FM99.7
把耳朵借給我,芳翎和你/妳分享~~
網路線上收聽:www.kiss.com.tw點選 南投廣播FM99.7
或下載KISS RADIO專屬APP收聽哦!
*************************
《我的人生,我的選擇》
81年次的蕭捷綸,當他21歲,身分還是大四學生時,就自己創業,當起老闆,必須兼顧課業、工作,蠟燭兩頭燒。但他憑著自己的熱情,一步一步地,將想法化成行動,不到 1年,現在 他月營業額達到 15萬,
還繼續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這個社會新鮮人,顛覆大家對8年級生的印象,是什麼原因,讓年紀輕輕的他,走上創業,又如此成功呢?
我與家人感情好,尤其喜歡一起吃飯 為了外婆的健康,選讀營養系
我出生在普通家庭,爸媽上班很忙碌,但假日時,爸媽都會帶我們出去吃飯,從小,我就喜歡和家人一起吃美食。媽媽只要有時間就會開伙,特別煮得很清淡、注重我們的飲食。升大學那年,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不好,
爸媽就四處打聽保健食品,我想:如果知道食物的好壞,便可以幫助家人,就決定讀輔大營養系。
為了學習料理,到各個餐廳打工
因為自己真的很愛吃美食,高三畢業後,我就到各飯店打工。從端盤子,到進廚房備料,還當過喜來登飯店、W飯店服務生,打工不僅存下錢、學到服務經驗,更讓我確信我對餐飲的熱愛!
食安問題,讓我想做健康、好吃的東西
我也輔修餐飲管理系,想學到更多東西。但 在輔大讀書的時候,飲食選擇很少,加上一連串的食安風暴:塑化劑、餿水油....也常會嚇到我,覺得什麼都不能吃。我就決定要做出健康又好吃的食物。
想創業,分享食物給更多人
偶爾,我會做一些東西給朋友吃,朋友都很喜歡,當料理被稱讚時,真的很開心!
打工時,每天都做重複的事,就算有更好的方法也不被採用,如果不想這樣,最好的方式就是創業。
我愛自己料理又愛分享,就決定自己開店,做餐點給更多人吃!
為自己的料理做主
我計畫大四課少,就有時間實行,後來,同學都知道我想開店,有老師推薦我,跟學校產學合作,
讓我在學校交誼廳開飲料店,但我發現:如果我不能為自己的料理做主,
不能親手做出食物,那就不是我想要的!
最後,我拒絕學校,還是按照我的計畫走。
有想法,做就對了!
一開始要創業,其實沒有考慮太多。我只是想要分享 自己喜歡的早餐,既然沒那麼多錢開店,就先做餐車。
我拿出打工的積蓄,靠自己一點一滴打造餐車。先花了15萬,買到 2手小貨車,
為了省錢,餐車佈置都是自己用 小畫家設計,自己扛木頭找木工、漆油漆,
出餐流程、設計logo、開發菜單...也都自己做。
一切都自己動手來,一步一步實現夢想
一切都從零開始,花了 3個月的時間,憑著一股傻勁,一步一步把想法給實現。
爸媽覺得當學生就好,反對我創業
我爸媽都反對我創業,雖然沒說重話,但爸爸希望,我能回台中,到姐姐的餐廳幫忙,媽媽也認為,學生就該好好念書。我只能答應他們,不會影響課業,一切靠自己,也堅持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長輩不支持,讓我很難過...
從小就跟家人感情好,第 1次感受到跟他們疏離...我很難過,跟家人聊天,每每提到餐車都避開,
獨自在台北打拚,卻沒有感受到他們的支持,其實還是會覺得落寞...但既然做了,我想做出成績給家人看!
課業、創業兼顧,蠟燭兩頭燒
我每天 5點多起床,趕去菜市場買材料,擠在婆婆媽媽之間,晚了就搶不到,每天煮新鮮的茶、備料,身上都是食物味,餐車停在路邊,偶爾還會有警察來關切...
犧牲了玩樂時間,但我覺得很值得
我大四還有20學分,只能盡量把課排到下午,常常中午賣完,都來不及洗個澡,就帶著油煙味去上課了。
偶爾也羨慕同學可以夜唱、睡到中午,但我享受我的工作,
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一切都很值得!
夥伴的離開 讓我迷惘,但想到初衷就不願放棄
一開始,很多人自願加入團隊成為夥伴,但這1年的時間,還是有人離開。他們說:學業無法兼顧、爸媽要他考營養師...
畢業後,餐車也暫停一個暑假。同學都在準備考營養師,我也曾經迷惘...懷疑自己創業是對的嗎?
有人對我說:「我想念你做的早餐!」
讓我想起初衷:做健康、好吃的食物,又想到我做餐車獲得的快樂,還有每個人吃完後滿足的表情,
我不想放棄,更決心要做下去!
風吹、日曬、雨淋很辛苦,但客人的回饋 讓我很感動
有一次,一位客人吃了早餐後,特地帶了她爸爸親自種的有機蔬菜給我們。
她說:這些菜給你們用更值得。
一位護士吃過覺得不錯,還訂餐送到醫院。
餐車真的是風吹、日曬、雨淋,尤其下雨天,我背部都會淋濕,但是看到客人撐著傘排隊,這些都讓我很感動!而且又有繼續做下去、進步的動力。
想要開店,讓家人能吃到我做的早餐
目前餐車的營業額一個月有 15萬,我也慢慢地存錢、往開店的目標前進,只希望有一天,我的家人也能吃到我做的早餐...
一路雖然辛苦,卻也幸運的,有許多人支持,我最感謝,跟我一起走到現在的夥伴。
因為有他們,我的夢想才能實現。
還有幫過我的朋友、老師、來捧場的每一個人。
只要努力,夢想就有機會實踐
再孤獨,也要讓夢想開花
創業的路是孤獨的,但只要選擇的路是你喜歡的,自然而然就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你並行,
時間多久? 我不知道,堅持下去就對了。
(文章來源: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44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