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宋電視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宋電視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宋電視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宋電視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古代的揚州堪比「紐約」,為什麼現在會衰落為三線城市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紐約位於美國東海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與紐約相似,自唐朝始,「揚州雄富冠天下」。《資治通鑑》曾評價:「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喜歡看影集〈CSI犯罪現場〉,如何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從屍體找出犯罪事證,是影集裡最精彩的部分。這種精密需要佐證又實事求是的過程,在據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就有人系統性的蒐集,並寫成書。那就是宋慈《洗冤集錄》! 宋慈,原本在朱熹弟子吳稚門下求學,40歲才踏上仕途,為官20餘年間,曾先後擔...

南宋電視劇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21 08:10:54

古代的揚州堪比「紐約」,為什麼現在會衰落為三線城市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紐約位於美國東海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與紐約相似,自唐朝始,「揚州雄富冠天下」。《資治通鑑》曾評價:「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

南宋電視劇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9:25:28

宋朝法醫學名著《洗冤集錄》 | 生活知史 現代法醫學的發展,例如DNA測試,讓一些冤案得以平反。古時又如何?當然不會是電視劇中,讓包青天做夢才能破案。宋朝的科學科技發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中國四大發明有三項都出現在宋朝,並非偶然。在法醫學上,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從南宋法醫學家宋慈(1186-1249)所...

南宋電視劇 在 都市遊魂 (Ken Li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17:47:01

[古代最大審案府署,六月飛霜故事出處 - 淮安府署,江蘇遊記第 3 章] 看古裝電視劇,常有古代打官司判案的情節,往往都跟官衙有關,這次來到淮安可以參觀現存的古代官衙 淮安府署位於淮安老城一帶,其大堂是全中國最大,超過 500 平方米,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征。淮安府署的建築歷史從南宋時期開始,內有 ...

  • 南宋電視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8 20:00:02
    有 255 人按讚

    古代的揚州堪比「紐約」,為什麼現在會衰落為三線城市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紐約位於美國東海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與紐約相似,自唐朝始,「揚州雄富冠天下」。《資治通鑑》曾評價:「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如今揚州淪落為三線城市,究其原因,令人唏噓。

    關公戰秦瓊

    紐約和揚州頗有相似之處。紐約的繁榮,與哈德遜河密不可分。哈德遜河全長507公里,流域面積近3.5萬平方公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哈德遜河突顯了其重要的戰略價值。19世紀,三條運河的開鑿,使得哈德遜河與中西部聯成一體,成為美國最重要的航道之一。紐約在坐擁航運便利的同時,迅速發展成為貿易重鎮。

    揚州的地理位置同樣得天獨厚。它位於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是南上北下、西進東出的航運重鎮。大運河是唐朝唯一南北水道,當時的驛路往往與水道並線而行,揚州的地理位置,儼然成為了唐朝的水陸物流集散中心。

    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坦言:「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鹽鐵,歷來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揚州作為鹽鐵的中轉港口,積累了豐富的航運紅利,把它稱作唐朝版紐約,並非言過其實。

    受益於發達的航運,揚州與紐約的發展軌跡十分類似。揚州瀕江近海的優勢,在對外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唐朝,揚州與大食、波斯、東南亞等國家,進行外交通使和海外貿易。

    公元9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伊本·柯達貝在其著作《道程及郡國志》中,將揚州和龍編(今越南河內東)、廣州、泉州並稱「東方四大港」。沈括在《夢溪補筆談》中,認為「揚州在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十三步。」揚州成為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

    經歷了五代十國,宋朝的揚州在航運和造船的帶動下,不僅迅速恢復了生機,還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以商業稅為例,在全國35個城市中,揚州以年均八萬貫排名第三。北宋文學家司馬光用「萬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風酒並壚」來形容揚州的繁榮。

    八仙過海 各顯神勇

    儘管揚州和紐約交集很多,不過兩者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紐約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控制著全球40%的財政資金。紐約證券交易所市值超15萬億美元。當地的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位列全美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行業,也在全美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紐約的經濟結構是多位一體全方位的。

    反觀揚州,經歷了唐宋時期的高速發展,揚州進入了經濟轉型期。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明神宗朱翊鈞在兩淮推行食鹽綱法。朝廷以「根窩」的名義,向鹽商出售食鹽專賣權,為國家賺取了大筆的鹽稅。而販鹽致富的商人,聚焦在揚州下關,成為揚州的特殊群體。

    至清中葉,朝廷每引食鹽的批發價為12兩銀子,鹽商在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販運食鹽,轉手之間就能賺取至少25%的利潤。此時,正值人口大爆炸,食鹽出現了供需兩旺的態勢。鹽業的崛起,使其與航運並駕齊驅,成為揚州最重要的兩大經濟支柱。

    五十年內,鹽商在朝廷指定的市場中,售出了700萬引食鹽。鹽商手握根窩,剝削勞力,鹽利超過了五成。有官員感嘆:「淮商資本充實者以千萬計,次者以數百萬計。」鹽商的實力可見一斑。從經濟結構上看,揚州和紐約不盡相同,航鹽並舉是揚州的主要發展模式。

    落其實者思其樹

    持續興盛一千多年之後,揚州的危機開始顯現。最直觀的表現來自於長江。唐朝時,長江在江蘇靖江和江陰一線奔騰入海,比如今的入海口西移了近三百公里,而且江面也比現在寬闊很多。中唐詩人李紳有文為證:「潮水舊通揚州郭內」。足以證明當時海船是可以開到揚州城下的。隨著入海口的不斷延伸,揚州喪失了在長江上原有的區位優勢。

    接著補刀的是大運河。作為溝通南北交通大動脈,大運河貫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決口,衝決運河堤岸,南北河運受阻,朝廷只得改走海運,以此形成定製。河運的癱瘓,造成揚州交通重鎮的地位一落千丈。

    航運崩盤在即,鹽業頹勢已現。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轟動一時的「兩淮鹽引案」告破,原鹽政高恆、普福、鹽運使盧見曾絞監候,就連翰林學士紀曉嵐也涉案發配了。經此打擊,兩淮鹽業一蹶不振。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兩淮鹽場由二十家減至十二家。

    道光年間,官鹽矛盾更為突出。鹽商拖欠鹽稅、以次充好、夾帶走私,導致府庫空虛、腐敗嚴重。道光皇帝任命陶澍為兩淮鹽政,力圖改革鹽政弊端。陶澍實施「官督商運」和「加斤減價」的方法,革除鹽商夾帶逃稅的陋習,同時在淮北推出「票鹽制」,鹽業由鹽商專賣轉變為自行販賣。兩淮鹽政改革八年後,陶澍不僅追回了當年大筆欠稅和公款,還使鹽價下跌,稅收緩增。

    票鹽制直接打擊了鹽商的現實利益,陶澍稱:「查淮商向有數百家,近因消乏,僅存數十家,且多借資營運,不皆自己資本。」作為官鹽貿易的中心,揚州同樣受到了牽連。航運和鹽業的相繼撲街,揚州衰落已成必然趨勢。

    另外,長期不通鐵路,制約了揚州的發展。1905年,滬寧鐵路開通,沿線的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順勢崛起。1912年,津浦鐵路的開通,帶動了徐州、濟南、蚌埠等地的發展,尤其是蚌埠,津浦鐵路和淮河在此交匯,籍此一躍成為皖北重鎮。交通的瓶頸,導致揚州在近代經濟大變局中,錯失了發展良機。

    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說明一個城市機遇和危機是並存的。揚州也不例外,因航運而發跡,也因航運而衰弱。清末的鹽政改革,加速了地位的下滑。

    2018年,揚州的GDP達5466.17億元,比上年增長6.7%,位列全省第8。目前,揚州通過轉型升級,實現穩中求進,力求從三線城市中脫穎而出,躋身二線城市行列。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夢溪筆談 #揚州 #鹽商 #航運 #發展良機 #大運河

  • 南宋電視劇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8 18:35:07
    有 52 人按讚

    【721和831之後,黃店是殘忍的 | 盧斯達 on Patreon】

    香港有火鍋店黃店開幕,裡面用到的裝修和繪畫,夾雜不少抗爭死傷者的身影。有人覺得這樣是消費死難者;而且事功而言,黃絲食客對著爆眼少女大多應該是不能盡興,也不是個好點子。

    久不久就有這些黃圈小爭議。極端地想下去,究竟我們僅僅是繼續生存,又是否一種對革命的消極消費。因他人之死傷,而得一夕安寧。怎樣才對得起革命,大家內心都會想。不知為何令自己想到「奥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這個心頭禪。

    奧斯維辛即納粹知名集中營之一。大災難發生之後,繼續文藝創作和消費,卻是對奧斯維辛的殘忍。大屠殺是野蠻的,而是文藝本身是秩序的。二戰之後的一些文化批判者,想到德國為何能夠將種族屠殺的系統化和理性化,執行到人類歷史未有過的高度?他們批判德國的浪漫主義文化,批評「文化工業」本身。即使殺完人,但回到文化的消費之中,電視、小說、雜誌、文學創作,社會和心靈秩序就始終穩定,一個國家就可以繼續有「底氣」執行計劃式種族滅絕。

    那麼,奧斯維辛被揭發和清算之後,是否繼續繼續寫詩?寫詩只是象徵了一切的文化創作。因為我們明明知道,文化總是被視為陶冶性情,對人好的,能安定人的心神;但正是已經心神安定,就能對鄰人的苦難、政治的殘酷,得到鎮定而不觸動的特權。

    林夕寫給那個年代的謝安琪,有幾段這樣說:

    //你失去耐性失落 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
    牽手看偶像連續劇哭哭笑笑
    輕輕鬆鬆 將恩怨情慾變娛樂
    愛思索便會福薄 砂吹進眼內從來未覺便不必發覺
    吹熄了那火花 煙花會圍住了這恩愛王國//

    裡面使用的「電視劇」、「連續劇」,也是詩,即充滿維穩可能的「文化工業」。提出「奧斯維辛與詩」命題的是德國戰後學者阿多諾,屬於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據說是他創造的概念。

    我沒研究過法蘭克福學派,不過直覺上覺得「詩」不是真的說「詩」。經歷群體創傷和大殘酷之後,這是一個暫時幸存者的心理命題,我怎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經歷的歷史,不負如來不負卿?奥斯維辛之後,當然還會有詩,但殘忍的詩,對奥斯維辛越不殘忍。我們的文藝作品要更進入過去的黑暗脈諾。詩本來會令我們移情,而黑暗詩歌,或許是個機會,利用文化去克制文化的麻痺功能。所以最終人還是會寫詩,開餐廳,然而這些行為具體上有沒有一種顛覆性,去令人張眼思考、令人直面痛苦、也許「對奥斯維辛的溫柔」亦未必不可能。這是個倫理問題多於文藝理論問題。

    完全脫離脈絡地超譯,南宋人辛棄疾一生都想抗金,也殺過賊,以50人攻打數十萬人的賊營捉拿賊首,之後就被朝廷投閒置散。金人一天還在、故土還未光復,寫詞 (加上平常的吃喝撒睡拉)是否殘忍?也可能同理,所以辛殺賊的時候就殺賊,殺到不能再殺,官場失敗,才開始多寫詞。然而他的詞,全是講與外族抗爭,在此意義下,他沒有寫殘忍的「詩」。「詩」的惡性,終於被他的詞所中和。

    說到這裡,似乎批判是指向「純美」、「浪漫」。我們還應寫詩,但不能沉溺唯美、浪漫主義,這也是德國最終曾經「進入」為法西斯的原因。每個人類內心,都會響往宏大、齊一、激情、純審美的異世界。只要保持理性、戒懼、一點點而不能過多的罪感,相信任何黃店都有潛能不成為「對香港那座奥斯維辛殘忍的黃店」。

    再拆開看,奥斯維辛存在,也許亦是不寫「詩」的理由。因為「愛國詩人」不是最想寫詩,而是想殺賊,寫詩行為只是殺賊的志向流溢出來的次等物。今晚跟同是以前讀浸大的朋友聚餐,不知為何談到奥斯維辛,談起我小時候很愛好文藝,大學那時也想過讀中文系。小時候會看小仲馬的《茶花女》,感動到黯然神殤;看《咆哮山莊》,為那絕愛而毀滅的一對的命運,震撼嘆息不已;看村上春樹,中二病就提早來臨;看Anne Rice的《夜訪吸血鬼》,我開始自學寫作,想著若有一天能寫出像這樣強大的作品,多厲害多受用;但我小時候就預感奥斯維辛一定來臨,所以我想要用更硬更實的學問和心志裝備自己,最後就讀了歷史系,所謂的社會科學,我想更了解真實世界和殘忍的事物。

    我也不是不想寫「殘忍的詩」,殘忍的詩,自有美,只是奥斯維辛的陰影越來越大,最終轉變了我。「JOJO﹗我不做文藝青年了﹗」殘忍或美的詩,最終都沒有我的份,我將自己驅逐出伊甸園,對於很多美好的事情,漸漸感覺無力消受,因為覺得今日快樂,是對未來殘酷。原來我的內心世界恐怖和自虐如此;但我有西西佛斯,我得到不用非常快樂、不用魚獲,就能繼續存活的能力。

    此文公開,平時收費區獨家: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南宋電視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8 10:21:14
    有 91 人按讚

    【721和831之後,黃店是殘忍的 | 盧斯達 on Patreon】

    香港有火鍋店黃店開幕,裡面用到的裝修和繪畫,夾雜不少抗爭死傷者的身影。有人覺得這樣是消費死難者;而且事功而言,黃絲食客對著爆眼少女大多應該是不能盡興,也不是個好點子。

    久不久就有這些黃圈小爭議。極端地想下去,究竟我們僅僅是繼續生存,又是否一種對革命的消極消費。因他人之死傷,而得一夕安寧。怎樣才對得起革命,大家內心都會想。不知為何令自己想到「奥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這個心頭禪。

    奧斯維辛即納粹知名集中營之一。大災難發生之後,繼續文藝創作和消費,卻是對奧斯維辛的殘忍。大屠殺是野蠻的,而是文藝本身是秩序的。二戰之後的一些文化批判者,想到德國為何能夠將種族屠殺的系統化和理性化,執行到人類歷史未有過的高度?他們批判德國的浪漫主義文化,批評「文化工業」本身。即使殺完人,但回到文化的消費之中,電視、小說、雜誌、文學創作,社會和心靈秩序就始終穩定,一個國家就可以繼續有「底氣」執行計劃式種族滅絕。

    那麼,奧斯維辛被揭發和清算之後,是否繼續繼續寫詩?寫詩只是象徵了一切的文化創作。因為我們明明知道,文化總是被視為陶冶性情,對人好的,能安定人的心神;但正是已經心神安定,就能對鄰人的苦難、政治的殘酷,得到鎮定而不觸動的特權。

    林夕寫給那個年代的謝安琪,有幾段這樣說:

    //你失去耐性失落 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
    牽手看偶像連續劇哭哭笑笑
    輕輕鬆鬆 將恩怨情慾變娛樂
    愛思索便會福薄 砂吹進眼內從來未覺便不必發覺
    吹熄了那火花 煙花會圍住了這恩愛王國//

    裡面使用的「電視劇」、「連續劇」,也是詩,即充滿維穩可能的「文化工業」。提出「奧斯維辛與詩」命題的是德國戰後學者阿多諾,屬於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據說是他創造的概念。

    我沒研究過法蘭克福學派,不過直覺上覺得「詩」不是真的說「詩」。經歷群體創傷和大殘酷之後,這是一個暫時幸存者的心理命題,我怎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經歷的歷史,不負如來不負卿?奥斯維辛之後,當然還會有詩,但殘忍的詩,對奥斯維辛越不殘忍。我們的文藝作品要更進入過去的黑暗脈諾。詩本來會令我們移情,而黑暗詩歌,或許是個機會,利用文化去克制文化的麻痺功能。所以最終人還是會寫詩,開餐廳,然而這些行為具體上有沒有一種顛覆性,去令人張眼思考、令人直面痛苦、也許「對奥斯維辛的溫柔」亦未必不可能。這是個倫理問題多於文藝理論問題。

    完全脫離脈絡地超譯,南宋人辛棄疾一生都想抗金,也殺過賊,以50人攻打數十萬人的賊營捉拿賊首,之後就被朝廷投閒置散。金人一天還在、故土還未光復,寫詞 (加上平常的吃喝撒睡拉)是否殘忍?也可能同理,所以辛殺賊的時候就殺賊,殺到不能再殺,官場失敗,才開始多寫詞。然而他的詞,全是講與外族抗爭,在此意義下,他沒有寫殘忍的「詩」。「詩」的惡性,終於被他的詞所中和。

    說到這裡,似乎批判是指向「純美」、「浪漫」。我們還應寫詩,但不能沉溺唯美、浪漫主義,這也是德國最終曾經「進入」為法西斯的原因。每個人類內心,都會響往宏大、齊一、激情、純審美的異世界。只要保持理性、戒懼、一點點而不能過多的罪感,相信任何黃店都有潛能不成為「對香港那座奥斯維辛殘忍的黃店」。

    再拆開看,奥斯維辛存在,也許亦是不寫「詩」的理由。因為「愛國詩人」不是最想寫詩,而是想殺賊,寫詩行為只是殺賊的志向流溢出來的次等物。今晚跟同是以前讀浸大的朋友聚餐,不知為何談到奥斯維辛,談起我小時候很愛好文藝,大學那時也想過讀中文系。小時候會看小仲馬的《茶花女》,感動到黯然神殤;看《咆哮山莊》,為那絕愛而毀滅的一對的命運,震撼嘆息不已;看村上春樹,中二病就提早來臨;看Anne Rice的《夜訪吸血鬼》,我開始自學寫作,想著若有一天能寫出像這樣強大的作品,多厲害多受用;但我小時候就預感奥斯維辛一定來臨,所以我想要用更硬更實的學問和心志裝備自己,最後就讀了歷史系,所謂的社會科學,我想更了解真實世界和殘忍的事物。

    我也不是不想寫「殘忍的詩」,殘忍的詩,自有美,只是奥斯維辛的陰影越來越大,最終轉變了我。「JOJO﹗我不做文藝青年了﹗」殘忍或美的詩,最終都沒有我的份,我將自己驅逐出伊甸園,對於很多美好的事情,漸漸感覺無力消受,因為覺得今日快樂,是對未來殘酷。原來我的內心世界恐怖和自虐如此;但我有西西佛斯,我得到不用非常快樂、不用魚獲,就能繼續存活的能力。

    此文公開,平時收費區獨家: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南宋電視劇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4-05 12:00:05

    如果喜歡看影集〈CSI犯罪現場〉,如何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從屍體找出犯罪事證,是影集裡最精彩的部分。這種精密需要佐證又實事求是的過程,在據今七、八百年前的南宋,就有人系統性的蒐集,並寫成書。那就是宋慈《洗冤集錄》!
    宋慈,原本在朱熹弟子吳稚門下求學,40歲才踏上仕途,為官20餘年間,曾先後擔任4次「提點刑獄公事」,也就是是宋代中央派出的司法官員,可隨時前往各州縣檢查刑獄,簡稱「提刑官」,所以宋慈有時也被稱作「宋提刑」。因此,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講的就是宋慈各種斷案故事。
    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透過現場勘驗,仔細觀察,運用邏輯,判斷死因,使案情明朗,兇手認罪伏法,不但平反了許多屈打成招的冤獄,也讓死者得以安息。在當時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宋慈真是太神奇了,令人拍案驚奇,傳頌至今!
    由於長期從事刑獄工作,加上熟讀歷代有關法醫檢驗方面的著作,宋慈將自己一生斷案的經歷和研究,編寫成《洗冤集錄》一書。
    《洗冤集錄》寫於1247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法醫專學書籍,曾先後被譯成荷蘭文、法文、德文、朝鮮文、日文、英文、俄文等,對世界各國法醫學的發展影響深遠,宋慈也因此被稱為「法醫學之父」。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