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奧塞梯公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奧塞梯公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奧塞梯公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奧塞梯公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

  • 南奧塞梯公投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10 19:30:00
    有 869 人按讚

    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金卡戴姍很多照片就是要突顯她的美臀,所以她當第一夫人這是表示大屁股要全球大流行了嗎?想選大家都可以選,這就是民主國家嘛!但最近有另一個國家,是真的「躺著選」,那就是俄羅斯。

    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推動的修憲公投,7月1日深夜落幕,公投案獲得78%選民支持、壓倒性勝利,已經掌權20年的普丁如願以償把他的總統任期限制「歸零」了,可以再選兩次,最多當到2036年。我們姑且相信選舉公正客觀好了,那到底強人普丁是怎麼把這些「戰鬥民族」的毛順得服服貼貼的呢?

    講到蘇聯情報機構KGB出身的普丁,大家腦海中第一個畫面一定是他有事沒事就打赤膊秀肌肉,滑雪、冰球、賽車都難不倒,甚至還會開戰鬥機,只差沒有單挑過哥吉拉而已,看得姐姐妹妹心癢難耐,還被不少男性當成榜樣,67歲這樣不錯了,只比我老公蘿蔔頭差一點而已。

    有關普丁的生平,大家估狗一下都找得到,但是因為俄語真的太難了,讓外界對普丁或是這個國家往往一知半解,可能都覺得他就是極權獨裁,但人民難道不會反抗嗎?今天我們就試著從不同角度,帶大家認識這名「現代沙皇」是怎麼樣打造出「俄國特色民主」的,我們先來解釋普丁上台前的俄羅斯政治生態。

    1991年蘇聯垮台,民主自由的西方思想,席捲整個俄羅斯社會,沒有人想要再走回蘇聯老路,但是俄國第一位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率領的新政府,缺乏資本主義的經驗,一連串錯誤的政策,導致經濟幾乎崩潰、寡頭貪汙腐敗、貧富差距惡化、國力急速衰弱。當時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態度冷淡,也讓俄國人覺悟,抱西方大腿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1999年「葉爾欽」欽點普丁為接班人後,在當年底就無預警辭職下台,2000年接下燙手山芋的普丁,一方面重新建立民主法治,另一方面凝聚國內向心力,主打「讓俄國再次偉大」,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經濟危機。

    和一些「強盛大國」單看國家整體GDP的做法不同,普丁重視的是「人均GDP」,把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當作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而並非只在乎國家力量,這也是普丁廣受人民支持的主因之一。

    普丁上任時就喊出GDP「保八」,目標擺在15年後人均GDP達到葡萄牙水準。雖然2008年遭到金融海嘯衝擊,但普丁在位其間剛好遇到史上最高國際油價,俄羅斯靠著出口原油賺進大把鈔票,到了2011年,國內貧窮人口少了一半,平均月薪漲了8倍,達到640美元(約當時的1.8萬台幣)。2013年的時候,俄羅斯人均GDP已經來到2萬4,300美元,逼近葡萄牙的2萬5,600美元,就算他達標了。但俄國太依賴石油、天然氣等原物料出口,所以2014年左右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俄羅斯經濟也就跟著溜滑梯。雖然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事件遭西方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人均GDP暴跌,但購買力平價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對老百姓生活水準衝擊有限。

    普丁上台後,就立刻把葉爾欽時代下,寡頭所把持的媒體大規模「收編」,把民營電視台一部分股東趕走,再安插自己認可的人馬進去,或是逼媒體賣掉股權,再讓自己信任的企業去接管,3個月內就全面控制了媒體,第一個陣亡的是經常批評政府的獨立電視台NTV,當年它有1億多個觀眾,全國覆蓋率高達70%。

    這麼做不但能「耳根清靜」,還能掌握話語權,大肆宣傳政府對外的軍事行動,我們如何碾壓了恐怖分子之類的,藉此提升普丁的形象和支持率,同時定義誰是國家公敵。

    探員出身的普丁,也非常懂得利用軍事力量秀肌肉,1999年,普丁還是葉爾欽的總理時,莫斯科等城市接連發生公寓大樓爆炸案,普丁立刻把矛頭指向車臣分離主義恐怖分子,下令對車臣發動空襲,後來俄國和車臣間的衝突,成為普丁當總統之後的重要議題;
    2008年喬治亞出兵單方宣佈獨立的「南奧塞提亞」,普丁就以「保護國民」為由,與喬治亞開戰;2014年更出兵烏克蘭東部,併吞克里米亞,雖然引來歐美制裁,G8成員資格也被拔掉,但這些行動卻讓俄國人感覺到,蘇聯時代「超級強國的輝煌」再度降臨了!

    對外可以用拳頭,對內就要用計謀,普丁上台後,就先調整了國會立法程序,最重大的轉變就是把小黨派進入俄國國會「國家杜馬」的門檻提高了,這讓國會派系大幅減少,普丁的執政黨就輕而易舉掌握國會多數,進而掌握立法權。2012年起進一步把門檻提高到7%,也就是政黨必須贏得7%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國會,比一般民主國家的門檻5%高很多,例如我們台灣就是5%,而歐盟的建議標準是3%。

    不過立場親歐美的反對派,在蘇聯瓦解後就缺乏民眾支持,所以7%的門檻對他們來說比登天還難,連國會的邊都沾不到。排除眼中釘之後,普丁又善用執政黨優勢,聯合其他派系,例如讓俄國最大在野黨「俄羅斯共產黨」,以及各種工會參與決策,到最後只有反對派被排除在外,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被普丁納入決策圈,「俄共」也被酸成是「官方扶植的唯一反對黨」。

    但是不要以為俄國像中國一樣,人民一罵政府就馬上被消失,其實俄國人對普丁的批評聲浪從來沒少過,過去也曾發生萬人示威,但反對派就是沒辦法得到社會多數的支持。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社會保守。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國家,超過七成的民眾以不同程度信仰東正教,就連普丁本人也是東正教徒,而且還和教會關係十分良好。偏偏反對派多半都是一些親歐美的精英團體,他們的政治主張對於相對傳統的東正教社會來說太過激進,反而造成反效果,都會區的人都不見得相挺了,鄉村地區的民眾更是不可能支持,甚至不清楚他們的主張。

    例如2012年俄國女子樂團「暴動小貓」(Pussy Riot),在教堂祭壇舉行反普丁的非法演出,最後遭到起訴判刑,結果有高達九成五的民眾認同政府對她們的懲罰行為,也讓反對派的形象受重創。
    第二就是政治歷程。剛剛提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原本是全面倒向西方,甚至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歐美國家並沒有給予俄國相關協助,加上葉爾欽「弱化政府權力」的政策失敗,直接導致歐美的自由主義,在俄羅斯幾乎沒有市場。

    那麼普丁到底是挺民主,或是純粹想獨裁呢?其實普丁是靠著高民意支持度,走過執政20年的,也從未質疑過俄羅斯的民主體制,只能說他的手段非常高明,雖然鐵腕,但是也很會「摸頭」!

    過去反對派幾次大規模抗議,最後普丁都會順應民意做出一些讓步,例如2011年國會選舉引爆長達一年半的反政府示威,普丁就妥協把國會席次門檻降到 5%,2018年的年金改革遊行,最後也同意延後實施的日期,2019年莫斯科爆發反政府示威,導致超過800人被捕,結果普丁透過發言人譴責警察過度武力,不只耍肌肉,也非常懂得安撫民心。

    現在就來看看普丁這次修憲修了什麼,基本上分為三大主軸:第一是加強「普丁化」的國家意識形態,首度在憲法裡提到「上帝」,也特別強調俄羅斯民族與俄羅斯語的「建國地位」,以及敬老尊賢,反同婚之類的主張。

    第二是細節國策入憲,把提高最低薪資和保障年金改革等,都納入憲法修正案。同時強調國際法不再優先,一切以俄國憲法為主,還規定所有高級公務員都不得有雙重國籍或綠卡,想選總統必須住在國內25年。

    第三就是比較受爭議的「總統權力限制與改革」。普丁2000年上台後連任一次,2008年任期屆滿後,找好麻吉「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幫忙卡住總統寶座,他自己跑去當總理,過過水又是一尾活龍,2012年普丁再度選上總統,還把總統任期從4年改為6年,照理來說任期2024屆滿就不能再當了,但這次修憲後等於普丁先前當的任期統統不算數,2024年屆滿後自動reset,他又可以再選兩次,一路當到2036年,83歲卸任後還享有終身免責權,平安下莊!這次修憲帶有強烈的宗教味、愛國心和民族主義色彩,但所有政策統統綁成一起,不能拆開來投票,有些民眾儘管不支持普丁繼續掌權,但為了自己的薪資和養老金著想,只能含淚投下贊成票。

    歐美國家一向鄙視「俄羅斯版」的民主,笑他們是假民主真集權、鬧劇一場。許多人都覺得,俄羅斯好不容易轉型成民主國家了,為什麼要重回威權老路,但這個問題恐怕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在普丁的帶領下,俄羅斯特色民主,也就是「有限的民主」,或許本來就不是普世價值中的那個模樣。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普丁變沙皇?

    #俄國特色民主

  • 南奧塞梯公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01 19:00:00
    有 766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大數據協助漢堡安置難民,城市要求公民領袖面對面溝通,揚棄社群媒體冷漠、可能誇大虛假訊息的方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及漢堡市長証明善用科技、回到面對面溝通,草根民主可以擁抱包容,而非創造分裂與仇恨

    【2015年夏天,歐洲爆發難民危機,面對大批湧入的外來人口,德國漢堡市民選擇了放棄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會,決定將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運用在解決難民安置的問題上。在過程中,漢堡市政府發起了一項名叫「為難民找地方(Finding Places)」的計畫。頂尖都市規劃學術機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在這項計畫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透過他們開發的互動平臺,結合大數據、電腦演算分析、VR、AR和機器深度學習等創新技術和工具,廣邀市民集思廣益,最後得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挑選出市內最適合佈建難民營的地點。這個途徑改寫了都市規劃的遊戲規則,民眾由下而上建構公共政策的模式,甚至也賦予民主制度新的意涵。】

    {內文}
    2015年夏天,歐洲地區爆發難民危機,遷徙規模在人類史上前所未見,蔓延程度如洪汛般又急又猛,東南部第一線國家首當其衝,根本措手不及。當時德國城市漢堡因為地處北境,尚未直接感受到緊張已迅速升高,全城還在為是否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會而陷入爭辯,甚至預定在十一月底啟動公民投票。

    (Fouad Hamdan\\漢堡難民事務部市民參與計畫專員)
    漢堡市民要在公投中否決奧運主張。理由非常簡單:他們無此需求。不只經濟上無此需求,奧運還會衍生許多負面效應,上百萬民眾湧入城市會帶來心理壓力、交通堵塞、還會出現很多他們不喜歡的建築物,佔用太多空間。漢堡市民一直過得悠閒,過得充足,過得富裕,日子好得很,根本不需靠奧運拉抬。他們向奧運說不,讓市政府很難堪,因為政治人物想要辦奧運,想要靠奧運提振經濟成長,但事實上他們根本不需要,因為一直過得不錯。

    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大批難民湧到了家門口,人數在九月間創下單月高峰的一萬零四百人。不久後奧運案以些微差距在公投中敗陣,資格拱手讓給巴黎,顯然相較之下,社會氛圍認為難民安置問題更加迫在眉睫。漢堡市政府緊急向城市科學實驗室(City Science Lab)求援。這個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和HafenCity大學跨國結盟的研究單位,當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未來城市的規劃。

    (Geza Zeimer\\漢堡城市科學實驗室執行長)
    對漢堡市而言,這真的是非常緊急的議題,因為我們不知道能把這些人放到哪裡。漢堡的閒置空間有限,這是個還在擴張的城市,我們不確定該如何安置這批難民,只知道要搭建暫時收容所,讓他們維持乾淨和暖和,架設床鋪,讓他們度過冬天。這是特殊狀況,對漢堡和對民主制度皆然。想像一下當時還有很多右翼保守團體不希望難民進來,利用漢堡自治城邦的地位,要求政府關閉邊界,阻擋難民進城。這是為什麼市長打電話給我,詢問是否可催生出一套市民參與決策過程。

    City Science Lab年初設定的研究目標是尋找奧運村用地,年底卻變成尋找難民營用地,不只方向天差地遠,市府還限定三個月內結案,而且必須做到讓全體市民責任均攤。聽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所幸MIT Media Lab擅長的就是軟體開發、大數據應用和機器深度學習。一個稱作「為難民找地方(Finding Places)」的市民參與計畫,就這樣上路了。

    (Geza Zeimer\\漢堡城市科學實驗室執行長)
    我們架設了一個互動式投影桌,稱之為「城市範圍(City Scope)」,邀請漢堡市內各行各業居民參與工作坊,報名採完全開放制,然後請他們指出何處可以是難民的家。討論過程有很多產出。要把難民平均分佈到各個角落並非易事,因為漢堡在土地利用和地目變更上,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和繁複的程式。民眾來到工作坊實地瞭解事情的複雜性後不再恣意批評,也不再隨口謾罵市府愚蠢、外行。

    City Science Lab團隊在漢堡的七個行政區密集舉辦工作坊,每梯二十人,每場兩小時。由於這是市內首次注入創新技術和工具來詮釋公共政策,吸引踴躍報名,出席者涵蓋專家、區議會民代、街坊商家到家庭主婦各種身分,話題欲罷不能,甚至從難民住宅一路延伸到土地開發、基礎建設、社區環保、共用交通工具和行進動線的重新規劃。

    (Ariel Noyman\\MIT研究員\\城市科學實驗室成員)
    MIT非常擅長建構這類互動式數位平臺。「City Scope」這套平臺是以一目了然的使用者介面為基礎,亦即利用光學拖曳樂高積木,再結合電腦視覺、投影裝置和模擬運算等工具來呈現。

    (Ariel Noyman\\MIT研究員\\城市科學實驗室成員)
    當我們為擴增實境後(Augmented Reality)設計了這個小把戲時,用意是誘使每個人要嘛跳下來玩遊戲,要嘛就乾脆離開,結果奏效了。那些反對難民的人,無法只出張嘴光說不練,除非他們明確表態不想參與遊戲,直接退出討論,否則就得加入。如果參與討論,那麼系統上有絕對足夠的資訊和反饋可參考,讓他們理解,這樣的安排究竟對難民代表什麼意義,如何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一塊小小的樂高積木玩具,成就了整個計畫。 團隊成員讓City Science Lab的研究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發揮最大綜效,同時證明透過創新技術和工具,即便碰上非常緊急的狀況,還是可以實現社群參與。這不僅對傳統城鄉研究方法造成衝擊,也為未來的城市規劃開啟新頁。

    (Jorg Noennig\\漢堡HafenCity大學數位城市科學教授)
    往後透過城市科學的途徑,我們將可開啟各種不同的都市規劃方式,因為我們會先從數據看起,徹底分析數據,然後才著手設計,獲得具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Ariel Noyman\\MIT研究員\\城市科學實驗室成員)
    如果你看過建築模型,那些模型往往設計完美、製作精良,通常只能看不能摸,例如市政廳那些模型,旁邊還會以繩索圍繞,警告你別碰。我們的做法完全相反。這個平臺就是要你去觸摸、去互動,親身體驗箇中奧妙。

    十月初,在漢堡音樂廳一場關於未來城市的研討會上,City Science Lab的研究方法和實務經驗獲得各方關注,吸引眾多國際專業人士前來取經。來自瑞士、主修哲學藝術的Geza Zeimer認為,瑞士人習慣透過充分辯論和溝通來實踐公共決策。但德國人的思考模式卻非如此。如果說他們擅長服從,那麼這套方法能有效協助他們在從事公共決策時,扭轉保守心態、排除意識型態、拋棄情緒訴求、打破偏見藩籬。

    (Geza Zeimer\\漢堡城市科學實驗室執行長)
    從上到下的都市規劃方式已不再管用了,從下往上倡議,提供彼此對話的平臺,在我看來這是在改善民主制度,建立相互溝通的文化,避免民粹,排除假新聞,因為這些方式無法為複雜的議題提供解決方案。身為一位哲學家,我們傾向從人性角度出發去思考,我們真的需要與民眾好好對話的工具,在最後達成彼此妥協。都市規劃就是門關於妥協的學問,如果我們不對話,就無法達到目的。

    回顧當初市民篩選出的一百六十一個地點,後來絕大多數獲得採納,成功安置近三萬難民。當其他城市還在為難民營容量爆炸、難民危害社區治安而傷腦筋時,漢堡已邁入難民生活重建、社區融合的新階段,積極讓這個城市不只是新移民的人生驛站,而是人生旅程的終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v5okxi2yM

  • 南奧塞梯公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10 22:00:17

    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金卡戴姍很多照片就是要突顯她的美臀,所以她當第一夫人這是表示大屁股要全球大流行了嗎?想選大家都可以選,這就是民主國家嘛!但最近有另一個國家,是真的「躺著選」,那就是俄羅斯。

    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推動的修憲公投,7月1日深夜落幕,公投案獲得78%選民支持、壓倒性勝利,已經掌權20年的普丁如願以償把他的總統任期限制「歸零」了,可以再選兩次,最多當到2036年。我們姑且相信選舉公正客觀好了,那到底強人普丁是怎麼把這些「戰鬥民族」的毛順得服服貼貼的呢?

    講到蘇聯情報機構KGB出身的普丁,大家腦海中第一個畫面一定是他有事沒事就打赤膊秀肌肉,滑雪、冰球、賽車都難不倒,甚至還會開戰鬥機,只差沒有單挑過哥吉拉而已,看得姐姐妹妹心癢難耐,還被不少男性當成榜樣,67歲這樣不錯了,只比我老公蘿蔔頭差一點而已。

    有關普丁的生平,大家估狗一下都找得到,但是因為俄語真的太難了,讓外界對普丁或是這個國家往往一知半解,可能都覺得他就是極權獨裁,但人民難道不會反抗嗎?今天我們就試著從不同角度,帶大家認識這名「現代沙皇」是怎麼樣打造出「俄國特色民主」的,我們先來解釋普丁上台前的俄羅斯政治生態。

    1991年蘇聯垮台,民主自由的西方思想,席捲整個俄羅斯社會,沒有人想要再走回蘇聯老路,但是俄國第一位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率領的新政府,缺乏資本主義的經驗,一連串錯誤的政策,導致經濟幾乎崩潰、寡頭貪汙腐敗、貧富差距惡化、國力急速衰弱。當時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態度冷淡,也讓俄國人覺悟,抱西方大腿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1999年「葉爾欽」欽點普丁為接班人後,在當年底就無預警辭職下台,2000年接下燙手山芋的普丁,一方面重新建立民主法治,另一方面凝聚國內向心力,主打「讓俄國再次偉大」,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經濟危機。

    和一些「強盛大國」單看國家整體GDP的做法不同,普丁重視的是「人均GDP」,把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當作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而並非只在乎國家力量,這也是普丁廣受人民支持的主因之一。

    普丁上任時就喊出GDP「保八」,目標擺在15年後人均GDP達到葡萄牙水準。雖然2008年遭到金融海嘯衝擊,但普丁在位其間剛好遇到史上最高國際油價,俄羅斯靠著出口原油賺進大把鈔票,到了2011年,國內貧窮人口少了一半,平均月薪漲了8倍,達到640美元(約當時的1.8萬台幣)。2013年的時候,俄羅斯人均GDP已經來到2萬4,300美元,逼近葡萄牙的2萬5,600美元,就算他達標了。但俄國太依賴石油、天然氣等原物料出口,所以2014年左右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俄羅斯經濟也就跟著溜滑梯。雖然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事件遭西方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人均GDP暴跌,但購買力平價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對老百姓生活水準衝擊有限。

    普丁上台後,就立刻把葉爾欽時代下,寡頭所把持的媒體大規模「收編」,把民營電視台一部分股東趕走,再安插自己認可的人馬進去,或是逼媒體賣掉股權,再讓自己信任的企業去接管,3個月內就全面控制了媒體,第一個陣亡的是經常批評政府的獨立電視台NTV,當年它有1億多個觀眾,全國覆蓋率高達70%。

    這麼做不但能「耳根清靜」,還能掌握話語權,大肆宣傳政府對外的軍事行動,我們如何碾壓了恐怖分子之類的,藉此提升普丁的形象和支持率,同時定義誰是國家公敵。

    探員出身的普丁,也非常懂得利用軍事力量秀肌肉,1999年,普丁還是葉爾欽的總理時,莫斯科等城市接連發生公寓大樓爆炸案,普丁立刻把矛頭指向車臣分離主義恐怖分子,下令對車臣發動空襲,後來俄國和車臣間的衝突,成為普丁當總統之後的重要議題;
    2008年喬治亞出兵單方宣佈獨立的「南奧塞提亞」,普丁就以「保護國民」為由,與喬治亞開戰;2014年更出兵烏克蘭東部,併吞克里米亞,雖然引來歐美制裁,G8成員資格也被拔掉,但這些行動卻讓俄國人感覺到,蘇聯時代「超級強國的輝煌」再度降臨了!

    對外可以用拳頭,對內就要用計謀,普丁上台後,就先調整了國會立法程序,最重大的轉變就是把小黨派進入俄國國會「國家杜馬」的門檻提高了,這讓國會派系大幅減少,普丁的執政黨就輕而易舉掌握國會多數,進而掌握立法權。2012年起進一步把門檻提高到7%,也就是政黨必須贏得7%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國會,比一般民主國家的門檻5%高很多,例如我們台灣就是5%,而歐盟的建議標準是3%。

    不過立場親歐美的反對派,在蘇聯瓦解後就缺乏民眾支持,所以7%的門檻對他們來說比登天還難,連國會的邊都沾不到。排除眼中釘之後,普丁又善用執政黨優勢,聯合其他派系,例如讓俄國最大在野黨「俄羅斯共產黨」,以及各種工會參與決策,到最後只有反對派被排除在外,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被普丁納入決策圈,「俄共」也被酸成是「官方扶植的唯一反對黨」。

    但是不要以為俄國像中國一樣,人民一罵政府就馬上被消失,其實俄國人對普丁的批評聲浪從來沒少過,過去也曾發生萬人示威,但反對派就是沒辦法得到社會多數的支持。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社會保守。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國家,超過七成的民眾以不同程度信仰東正教,就連普丁本人也是東正教徒,而且還和教會關係十分良好。偏偏反對派多半都是一些親歐美的精英團體,他們的政治主張對於相對傳統的東正教社會來說太過激進,反而造成反效果,都會區的人都不見得相挺了,鄉村地區的民眾更是不可能支持,甚至不清楚他們的主張。

    例如2012年俄國女子樂團「暴動小貓」(Pussy Riot),在教堂祭壇舉行反普丁的非法演出,最後遭到起訴判刑,結果有高達九成五的民眾認同政府對她們的懲罰行為,也讓反對派的形象受重創。
    第二就是政治歷程。剛剛提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原本是全面倒向西方,甚至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歐美國家並沒有給予俄國相關協助,加上葉爾欽「弱化政府權力」的政策失敗,直接導致歐美的自由主義,在俄羅斯幾乎沒有市場。

    那麼普丁到底是挺民主,或是純粹想獨裁呢?其實普丁是靠著高民意支持度,走過執政20年的,也從未質疑過俄羅斯的民主體制,只能說他的手段非常高明,雖然鐵腕,但是也很會「摸頭」!

    過去反對派幾次大規模抗議,最後普丁都會順應民意做出一些讓步,例如2011年國會選舉引爆長達一年半的反政府示威,普丁就妥協把國會席次門檻降到 5%,2018年的年金改革遊行,最後也同意延後實施的日期,2019年莫斯科爆發反政府示威,導致超過800人被捕,結果普丁透過發言人譴責警察過度武力,不只耍肌肉,也非常懂得安撫民心。

    現在就來看看普丁這次修憲修了什麼,基本上分為三大主軸:第一是加強「普丁化」的國家意識形態,首度在憲法裡提到「上帝」,也特別強調俄羅斯民族與俄羅斯語的「建國地位」,以及敬老尊賢,反同婚之類的主張。

    第二是細節國策入憲,把提高最低薪資和保障年金改革等,都納入憲法修正案。同時強調國際法不再優先,一切以俄國憲法為主,還規定所有高級公務員都不得有雙重國籍或綠卡,想選總統必須住在國內25年。

    第三就是比較受爭議的「總統權力限制與改革」。普丁2000年上台後連任一次,2008年任期屆滿後,找好麻吉「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幫忙卡住總統寶座,他自己跑去當總理,過過水又是一尾活龍,2012年普丁再度選上總統,還把總統任期從4年改為6年,照理來說任期2024屆滿就不能再當了,但這次修憲後等於普丁先前當的任期統統不算數,2024年屆滿後自動reset,他又可以再選兩次,一路當到2036年,83歲卸任後還享有終身免責權,平安下莊!這次修憲帶有強烈的宗教味、愛國心和民族主義色彩,但所有政策統統綁成一起,不能拆開來投票,有些民眾儘管不支持普丁繼續掌權,但為了自己的薪資和養老金著想,只能含淚投下贊成票。

    歐美國家一向鄙視「俄羅斯版」的民主,笑他們是假民主真集權、鬧劇一場。許多人都覺得,俄羅斯好不容易轉型成民主國家了,為什麼要重回威權老路,但這個問題恐怕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在普丁的帶領下,俄羅斯特色民主,也就是「有限的民主」,或許本來就不是普世價值中的那個模樣。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普丁變沙皇?

    #俄國特色民主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南奧塞梯公投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03-13 15:58:26

    另外一件事,是克里米亞獨立的問題。格魯吉亞分裂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當時發生的事,其實和今次事件也很相似。俄國進軍,然後公投,宣佈獨立。但是獨立不等於可以吞併入俄國。其實獨立了,俄國也有控制權,為何還要併入俄國呢?這是俄國最重大的錯誤。因為尤其是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是不同的。因為在1994年是簽訂了一條條約,五個國家聯保,包括了美、歐、烏克蘭、俄國和中國聯合保證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以換取烏克蘭交出核了武器。俄羅斯今次是公然撕毀國際條約,等於世界大戰時,德國以為進軍比利時會沒有事一樣。如果今次不加以經濟制裁,實在令人太失望。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