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南北戰爭黑人部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南北戰爭黑人部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南北戰爭黑人部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南北戰爭黑人部隊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轉角國際 udn Glob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紐約的武肺血田 🇺🇸 「凡父所賜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2020年4月9日,疫病當頭的紐約市,又被病毒奪走了799人命,死亡總數也累積到了5,150死。由於紐約市內死亡率大增,除各區葬儀社超載外,就連法醫部門收到的無名屍、孤獨死數量也顯著大增。無可奈何之下,紐約市只能...

  • 南北戰爭黑人部隊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10 17:46:28
    有 2,674 人按讚

    #紐約的武肺血田 🇺🇸
    「凡父所賜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2020年4月9日,疫病當頭的紐約市,又被病毒奪走了799人命,死亡總數也累積到了5,150死。由於紐約市內死亡率大增,除各區葬儀社超載外,就連法醫部門收到的無名屍、孤獨死數量也顯著大增。無可奈何之下,紐約市只能急聘臨時工,在布朗區海上的無人島嶼——哈特島——臨時挖出了「千人義塚」,好來暫時安葬這批孤單而終的紐約客。
    
    截至4月10日清晨為止,作為全美第一重症前線的紐約市,已有8萬7,028人感染,累積病例約佔全美18.7%,死亡總數則高達全美的30.9%。根據紐約市府與聯邦疾管中心的說法,直到復活節結束前,紐約市每日的新增死亡數,都可能持續攀升,但區域內的感染速率已開始出現「放緩」勢態,是否有機會壓制疫情的擴散?疫雲之下的紐約,只能審慎樂觀。
    
    儘管瘟疫當中,各種生離死別都得隔上一層防疫距離;但在不同的人生終點,死後卻不見得都有親友紀念或送行。因此要如何安置這些無名屍、孤獨死,或者是中低收入戶無力負擔認屍與喪葬費用的特殊問題,就得由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OCME)與紐約市矯正局來聯手處理。
    
    在往常狀態下,這些身後無人認屍的死者,在OCME的冰櫃裡將停留30天,接著才會被送往布朗區東方海上的公家無人島「哈特島」,再由矯正署的受刑人開挖入土下葬。由於哈特島屬於公家用地,只有公務船定期靠岸,因此過往平均每周安葬一次、每回大概25名死者。
    
    但在當前的瘟疫封城中,慘遭重創的紐約市死者數量暴增,除了染疫死亡的病逝患者外,各種因病、意外、自然死亡者並沒有減少。特別是低收入的獨居者,被OCME通報而無人認領的狀況才因此驟增——根據官方說法,自3月開始,哈特島的義塚下葬數,就比平時增加了至少5倍。
    
    紐約市府方面表示,雖然OCME轄下的太平間、移動冰櫃,並沒有完全滿載;但接案數確實大量上升,為了疫情安葬需求的支援調度,當局這才提前「疏運」太平間。除了把一般認屍的招領時間從30天縮減為14天,也動用大型機具在哈特島上挖開墓穴坑道,這才出現了這種略顯駭人的「千人塚」景象。
    
    「我們已在哈特島上多挖開了兩條墓穴....必要時,法醫部的太平間、移動冰櫃車、或者臨時義塚墓穴,都可供疫情死者使用。」紐約法醫辦公室說,「儘管我們仍祈禱不要走到這種地步。」
    
    紐約市矯正局表示,雖然安葬過程中的遺體保存(屍袋+棺木)已經相當安全,但官方資料並沒有對外公布新埋入哈特島裡的死者們,究竟有多少人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死;不過為了避免感染風險與恐慌,政府目前已另外聘僱臨時工人,暫時不再動用獄中受刑人來處理哈特島義塚的埋葬作業。
    
    儘管防疫當前多鼓勵「火葬」處理,但法醫冰櫃裡的死者遺體,卻仍有法定招領、指認,或其他物證需求,此後隨時都可能有「開挖還骨」還給遲到的親族友朋。因此哈特島的墓穴才會相對淺而簡單,其舉動不是單純草率,而是替死者保留他日「回家」的可能性。
    
    在官方資料與本地報導中,多會以「Potter’s field」來敘述哈特島上的義塚,據說這是來自於《聖經》的典故。根據馬太福音的記錄,在耶穌被猶大出賣被捕時,慚愧而痛苦的猶大,於是在歸還那出賣耶穌所賺得的30枚銀幣後自殺。但因為這筆錢是沾有血債的錢,因此受還的祭司長不敢歸庫款項,遂將這筆「猶大遺產」拿去購買窯土廢地(挖完陶土剩下來的無用地穴),充當那些外鄉人或異教徒的公共墓地——而在中譯版的《聖經》中,則稱這些義塚為「血田」。
    
    位於紐約海上的哈特島,長期都是紐約市矯正局的公地。在過去這裡曾是監獄、精神病院,但近年來多僅作用為法醫的公家臨時墓地。事實上,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哈特島曾是「美國有色人種兵團」(USCT)的訓練基地之一——這編制指的是北軍的黑人志願軍(這些部隊的史實故事,也被改編為丹佐華盛頓的金獎影帝成名片《光榮戰役》)——並於戰爭期間成為南軍戰俘營,因此島上才會開始有義塚公墓的存在。
    
    感受複雜的是,即將到來的周末即是2020年的「復活節」。但在疫情緊要關頭的當下,紐約市將不會有任何公開的慶祝活動。
    
    
    Photo Credit:路透社。
    
    #送行者 #平安健康 #StayAtHome #HartIsland #哈特島 #埋葬 #Bronx #NYC #NewYork #紐約 #復活節 #耶蘇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coronavirus #防疫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Hart Island

  • 南北戰爭黑人部隊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9 23:17:16
    有 78 人按讚


    今天本家和朋友出去看台灣首映電影《大君主行動》(Overlord),由《科洛弗檔案》著名監製JJ‧亞伯拉罕(Jeffrey Jacob Abrams)負責,裡面充滿18禁的獵奇和暴力,不過朋友看了也問,他記得二戰時期當時沒有黑人參加作戰吧?這個問題倒是吸引了本家,也做些整理

    很多人認為美國歷史上黑人到越戰才出現的刻板印象,受到早期好萊塢電影的影響,現在有很多考究可以發現,二戰已經有不少黑人在美軍裡面從軍,陸軍、海軍、陸/海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都有他們的影子,二戰爆發開始至結束,就有超過250萬男性黑人參軍,女性黑人也有參加紀錄,原因在於受到美國種族歧視的壓迫下,在他們認為參加二戰從軍服役是翻身的機會

    例如1939年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宣布成立「民間飛行員培訓項目」(CPTP),就有黑人參加培訓,1942年第99戰鬥機中隊,在歐洲空戰上展現他們的能耐,另外也有純黑人的空降部隊「第555傘兵營」(555th Parachute Infantry Battalion)並未加入海外戰爭,只以防衛本土為主,他們唯一的戰場就是對付日本人對美發動攻擊的「氣球炸彈」

    陸軍裝甲部隊中也有黑人裝甲兵,第761戰車營(761st Tank Battalion)就是以黑人為主體的部隊,部隊座右銘是「挺身奮戰」(Come out fighting),參加過歐陸戰場上的突出部之役、塞爾河畔戰役等,他們被稱為「二戰最有效的戰車營之一」

    海軍方面也有以黑人名字為名的軍艦,如巴克利級驅逐艦哈蒙號(USS Harmon, DE-678),也有陸戰隊成員是黑人身份約17,000名,多以後勤補給單位,但也有在貝里琉戰役(Peleliu)上協助突破日軍防線,也提供在硫磺島戰役的前線登陸士兵補給

    不過也有黑人美軍在二戰中獲得榮譽勳章,喬治·華生(George Watson)加入陸軍後被派往到太平洋戰區,在搭上航經新幾內亞島─波羅克港的運輸艦時遭遇日軍空襲,他為了拯救尚未脫困的鄰兵而自我犧牲,這個舉動獲得美國陸軍表揚,1997年升級為榮譽勳章,以及第761戰車營的魯本‧里弗斯(Ruben Rivers)的戰車作戰中英勇佳績也獲得榮譽勳章

    黑人參加二戰的紀錄不少,可能還有更多紀錄,只是我們一直被過往的「刻板印象」侷限認知,不只二戰,連一戰或往前追朔到南北戰爭都有他們的影子,至於劇中納粹非人道實驗的內容,監製也透漏過部分有真實存在過,就留給大家去推敲尋找了

    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I3s6Xm5Gg

  • 南北戰爭黑人部隊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2-23 16:37:32
    有 5,713 人按讚


    2017年,本版第二多讚數的貼文。謝謝大家捧場。

    88本書的國家心路歷程

    (這是我對台灣文壇50年的總答覆。原文很長,只摘要其中三分之一。)

    (略)
    思想和情感交織出品味。傳統文學還在雅字中浸淫,引經據典。馬克吐溫用最簡白的少年語彙,和既生動又無厘頭,充滿想像力的鬼心思,創造新的文學語言風格。文學審美的新里程碑。
    「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威廉福克納說。福克納是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所有的美國文學,都來自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芬恩的冒險。」海明威說。海明威是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史坦貝克在「俄羅斯紀行」A Russian Journal中說,美國和英國的優秀作家是社會的監督者,批判者,質疑者。「這正是美國社會和政府都不怎麼喜歡作家的理由。」幽自己和美國一默。史坦貝克是196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美國文學名著幾乎都充滿強烈的社會批判。

    1850年,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像用強力水柱洗臉波士頓Boston。這是個當年集美國光榮於一身的城市,也是歐洲移民夢想建立的許諾之城。

    1852年,史托夫人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的「湯姆叔叔的小木屋」Uncle Tom's Cabin,或譯「黑奴籲天錄」,敘述黑奴的悲慘生活和命運,被譽為「替美國南北戰爭鋪設好舞台」。1854年,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瓦爾登或林中生活」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拒絕繳人頭稅的三十幾歲青年男子的「公民不服從」,反都市,反政府,反奴隸制度。

    1926年,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犯罪致富的大亨費盡心思,奢華營造,想重拾早年的愛情美夢,終不可得。一場豪華,虛偽,墮落的夢碎。批判美國東部腐敗的都市價值。

    1929年,福克納的「喧鬧和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控訴黑人受歧視。

    1940年,海明威的「鐘為誰響」For Whom the Bell Tolls,呈現戰爭的荒謬。

    1951年,沙林傑Jerome David Salinger的「麥田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男主角霍登被退學的故事,批判教育的教條和守舊。

    1957年,傑克凱羅亞克Jack Kerouac 的「在路上」On the Road。幾個美國年輕人,橫貫美國東西部,自由自在做各自想做的事,反傳統價值。美國「垮掉的一代」,嬉皮運動的經典代表作。

    1960年,哈波李Harper Lee的「殺了一隻仿聲鳥」To Kill a Mockingbird,美國南方小城的種族歧視,塑造一位反歧視的公正白人英雄。

    「麥田的守望者」台灣譯為「麥田捕手」,好像是在麥田苦練棒球。「告別武器」A farewell to Arms,譯成「戰地春夢」。海明威鮮明的反戰意識和直白風格,竟宛如文藝小說。「瓦爾登-林中生活」強調簡單simplicity,回歸自然。把「公民不服從」的梭羅,譯成「湖濱散記」的優雅修飾風格。跨文化的風格謀殺。

    「信雅達」的翻譯準則早就過時。現代小說充滿常民思想,情感和語言。俚語,髒話,口頭禪都有。雅則不信,雅則難達,信達已足。該雅則雅,該俗則俗。

    殖民地的統治者鼓勵人民拼經濟,思想和品味跟著母國走。文學是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技術和藝術。風雅是殖民地統治者,謀殺殖民地人民思想和情感的招數。

    殖民地時代的文學價值,貴重在反抗統治體制。潘恩的「常識」稱英國和歐洲的貴族是「一種從腐敗社會生長出來的霉菌」。「先烈的熱血和天理之聲在召喚,獨立的時刻到了。」「常識」成為美國獨立革命的聖經。華盛頓深受震動。民間和軍中都在讀。識字的讀給不識字的聽,長官對著部隊朗誦。
    「紅樓夢」是中國在大清帝國殖民時期臣服的經典顛峰。殖民風的舊文學價值和品味已在中國終結,卻在台灣成為文學主流的傳承。從文學就可洞悉台灣的殖民地本質。殖民地的品味和性格,就是風雅和馴服。

    批判是現代文學的核心價值,帶來獨立思考和反省。批判是起點,原創是核心。原創就是對傳統批判的最具體表現。批判和創新同時進行。

    跨領域和跨界的緊密結合,從二十世紀下半葉就開始,已是二十一世紀美國文學主流。小說和非小說,虛構和非虛構的傳統界線已被打破。非虛構小說中充滿真人真事的成分,以及科學和歷史等知識。創造性非虛構Creative Nonfiction或稱文學性非虛構Literary Nonfiction,使用文學性的風格和技巧表現知識,閱讀趣味像在讀小說。

    文學之旅就是國家心路歷程。人生不是朝露,人生從母親最勇敢的那一天開始。

    (摘自新書「磅礡美國」序篇 88本書的國家心路歷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