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withregram • @anthonywongarchive 1990 任意「天花亂墜」的作詞人——周耀輝 by Carmen
怎麼說好呢?!在我心目中,本地有數位作詞人都擁有强烈的個性,其中包括周耀輝。對於這位新晋作詞人,他曾無意地,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給我許多的錯覺:首先,第...
Posted @withregram • @anthonywongarchive 1990 任意「天花亂墜」的作詞人——周耀輝 by Carmen
怎麼說好呢?!在我心目中,本地有數位作詞人都擁有强烈的個性,其中包括周耀輝。對於這位新晋作詞人,他曾無意地,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給我許多的錯覺:首先,第一次聽到達明一派的「忘記他是她」,歌詞內的「忘記 是哪麼樣/只記起寬闊肩上/紋上鐵青色的肖像⋯⋯」令我以爲「他」就是周耀輝;後來,正式透過電話相約訪問,一把纖弱秀氣的聲線傳來:「不如地點揀怡東coffee shop,那處可讓我們好高騖遠⋯⋯」,幻想中的周耀輝是滿臉陽光般笑容
問:可否談談你是怎樣加入填詞界的?(雖然這類官式的問題,可能周耀輝已被問過許多趟,但,我想,大概他不介意重覆去說多一次,好讓我對一無所知而希望有所知的他先建立一個小小的概念。)
答:是八九年農曆年期間發生的事了。那陣子,黃耀明正欲籌備《意難平》大碟,我跟黄耀明是相識的,然而却並不熟絡;有一趟,黃耀明邀請我住他的家裏,一起聆聽新碟的音樂,我壯起膽子,向他自薦想嘗試寫歌,黃耀明交給我「愛在瘟疫蔓延時」的tape,我便拿回家去寫,這首歌於是成爲我的第一首作品。』(廿六、廿七歲的周耀輝,外表比真實年齡還年輕,或者,有太多人誤當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包括我)
問:你如何戰戰兢兢地填處女作呢?(我不肯定周耀輝寫處女作的心情時是否很戰戰兢兢,可是,
我深信他會是一個很『小心』的人。)
答:這首歌的旋律比較易catch,當時,我擔心過自己是否可以填得好⋯⋯首個版本共花去一個月完成,寫了幾闕後,便與阿明一起商討,他剎那的反應是:寫得極之典雅。我承認並不懂得掌握用字造句,可能用了一些頗古老的藻詞,出現不協調的現象。阿明想透過歌曲去表達一份恐慌感,與及想愛不敢愛的矛盾心態;此後,我再重新執筆,填了第一句『風吹草動蕩滿天』,阿明點頭,表示我終於合格,他要求非常高的 。」(驟然回憶起三場的達明一派演唱會内,進念劇團的輔助演釋,委實精朵萬分,更使我募地墮進深深的感動裏。) 問:你在大學期間,是修讀英國文學的,有沒有預料到竟當起作詞人來?
答:(笑)我在『意難平』大碟内,一口氣替達明譜了四首歌,抱著玩弄性質去開始這份緣,我有意test自己的創作limited 去到哪裹。記得讀A level時,我打算赴澳洲深造,不過,考不上彼邦的大學(笑),於是回心轉意,繼續留在香港讀大學。我想選修一些從前未學過的科目,文學比較接近自己的性情,加上很有興趣去了解别人,我索性副修心理學和哲學⋯⋯。從沒料到當起作詞人,只認為自己會跑去當政府工。
問:一那麼,你的最大興趣究竟在哪方面?
答:Audio Visual。我的意思是⋯⋯電影。曾經想入大學報讀電影,學校沒有收我。小學期間,我便隨母親到處去看電影,看的大部份屬恐怖片,一日觀看兩套,五點半公餘場一定有我的踪影,看得多恐怖片,導致現在的我也變得性情古怪(笑)。升上中學後,多數是麗宮戲院的常客,揀選觀看的電影以英國片、歐洲片為主,我喜歡看一些可令人思考的電影。(我問他對港產片的觀感。他坦然甚少買票入場看港產片,然則並不代表港產片不足為道,起碼,他會有衝動去看「賭聖」,身邊的朋友均對此片議論紛紛,亦因為近年姓周的演員紅透半邊天,同姓三分親嘛!最後,他還是沒的起心肝去看。) 問:平時,你偏愛聽哪類型音樂,換句話說,你的聽歌品味是啥回事?
答:小學的階段聽姚蘇蓉和鄧麗君,我差不多可全部唸她們的經典歌;中學轉聽民歌,如《Today》、《Carry On Till Tomorrow》等,直至大學方聽收音機。自幼到大,我的家裏從沒擁有過一部Hi-Fi,只有一部小型收音機,亦甚少購買唱碟,更不曉得什麼是騷靈音樂、reggae⋯⋯,呀,認識了達明之後,我才追聽達明的音樂。
問:除了替達明寫詞外,你也參予王虹的國語歌詞的創作,總數接近卅首,你怎樣看自己的創作?
(周耀輝是大學英國文學系的畢業生,他的詞風却帶有濃厚中國文學的矇矓美,在每字每句均注重雕琢,想傳達的意思變得婉轉抽象。)
答:達明的音樂絕對准許我加入「個人」自傳式和任性的寫作手法。我不介意人家理解有多少,總之表達的東西都是一些感覺,如「愛在瘟疫蔓延時」,首個版本以寫景為重,不過後來放棄了;兩日後,我交了另一個獨白式的版本,表達要「走」的感受。歌曲內,多數是描劃我的真實感覺,我不想去寫自己不相信的事實,那是很虛假的,永遠過不了自己那關。
問:據我的印象中,周耀輝的詞約可歸納分三類:「愛彌留」和「忘記他是她」等標榜文字層面的脫俗美;「天問」和「天花亂墜」的社會現實詞風及「排名不分前後左右忠奸」的白話化喻意。你承認暗地裹,希望自己的詞風不被固定於某一派,而想多元化一點?
答:當然,我渴望寫作風格能多元化,倘若唱片監製想找人填某一類歌,而立即想到你最適合填這類歌,那便代表自己有一點成功有一點失敗。我是一個好留意生活小節的人,我會以準確方式去描寫情感。舉個例子,「忘記他是她」內裏的情慾是幾乎觸摸到的,但我選擇形象化,
左思右想之下,出現「玫瑰花盛開的髮香」(頭髮)、「紋上鐵青色的肖像」(寬肩)、「承載鋼鐵一般堅壯」(頸項),不上床已經好「情慾」;其他歌曲均在旋律方面令我聯想到要寫的題材,如「天問」便瀰漫一份沉鬱的
協調造句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是關說也不是施壓,只是強烈建議^_^ 以下開放照樣造句
#范雲 #施壓 #關說 #疫情 #民進黨
協調造句 在 李明賢 -阿賢之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進幼兒園 專案安置》
對於樂活公園加蓋停車場,導致保進幼兒園存廢爭議,這是阿賢進入議會最先關切的主題之一,阿賢早在2019年10月9日就曾前往保進幼兒園與園方座談,當時一看到保進的小朋友歡樂模樣,阿賢的心簡直都快融化了。
隨後,阿賢也在議會邀集園方、里長、家長團體舉行第二次協調會,並透過副市長黃珊珊召開第三次協調,思考就是《原地保留》《緩拆》《安置》等不同方案,整合過程都有不同難度。
【停車需求】、【幼托不足】之間的兩難,我不會用文青造句,形容這是《環保與環保之間的選擇》,然而,協調過程確實遇到法令限制、地方不同聲音的抉擇,最終,停車場方案還是過關,要說沒有遺憾是騙人的。
此刻,很多關切此案的相關人士仍持續爭取,阿賢也透過教育局努力。至少,阿賢認為,包括教師工作權、學生安置等,這是優先要處理的,不能損及學生權益。
目前保進幼兒園共有152名幼生,扣除45名即將在7月畢業,為保障其餘107名幼兒的就學權益,也可以於《保進幼兒園再就學1年》,教育局另行專案安置。
不過,若有家長仍有不同想法,阿賢也主張應以家長意見優先,不能強制;特別,更要顧及家長情感、交通時間等多面向,需要更多細心去努力。
阿賢也持續關注著此案,最期盼的,小朋友的歡笑聲依舊,不受影響不受改變。
#台北市議員李明賢
#港湖發聲
協調造句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幫助小一新生適應學校的準則
這一兩個禮拜許多私立幼稚園都開始新的學期,大班的孩子剛畢業準備進入小學,各位爸爸媽媽們,是不是開始厭世並期待時間過快一點讓孩子趕快回到學校去,卻又擔心剛上小學和幼稚園的學習經驗有很大的差別,不知道孩子是否可以適應,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啊!今天就來分享如何預備孩子順利適應小一生活,不妨趁著這段期間,在家裡先帶著孩子練習吧!
❤️學前準備
小一新生遇到的大部分困難可歸因於學習方式的變化以及小學的物理和社會環境陌生。 進入小學的兒童必須適應像是更大的學校規模和班級規模、更緊的時間表、更長的上課時間以及科目和教師的頻繁更換,更嚴格的學校規則以及更多的家庭作業等。 因此,在進入小學之前,兒童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和幼兒園的學習經驗,在以下四個方面發展自己的準備:
(1) 身體健康:做喜歡的運動、瞭解身體健康重要性、發展良好的動作協調技巧
(2)社會適應:習得人際技巧、參與團體活動、樂於助人
(3)每日生活規律:
--遵守每天固定的休息與活動時間
--能夠照顧自己,包括整理事物、用餐,自己穿衣服和鞋子以及管理自己的物品。
--養成衛生習慣,包括使用馬桶、蹲式馬桶及洗手間後洗手
--遵守規則和命令,例如排隊,學習向他人借用東西的正確方法。
(4)學習
--能夠專心工作並傾聽他人的聲音
--能夠適當的表達,系統的報告和提出問題
--樂於閱讀
--能夠翻書並知道字詞的順序
--辨認常用字詞
--如何握筆、正確寫自己的名字
--掌握數量、形狀和顏色的概念,並能夠進行物品分類和比較
--具有時間的概念,能進行10以內數字的加減運算
❤️理解兒童發展
儘管在能力和心理方面,小學生比學齡前兒童要成熟,但嚴格來說,六至八歲的兒童仍處於兒童發展的早期階段,仍非常需要成年人的照顧和指導。老師與家長需要觀察兒童的發展模式、個別需求,提供適當的支持與引導,以協助轉換不同學習階段。
❤️小一新生適應措施
(1)向父母介紹學校特色:
--學校的教育目標、教學理念與設施
--學校生活的詳細信息,包括時間表,學校規定,家庭作業政策,教科書/學習包和練習簿的使用,評量方法,病假規定和程序,學校常規和應急計劃以及其他問題等。
(2)家校合作:
--班親會:在學年開始後的一個月,學校與家長交換意見,解決疑慮並共同解決兒童面臨的適應問題
--給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自主權和獨立探索新環境,從而通過嘗試獲得寶貴經驗。父母避免對孩子學業成績提出過高要求,以免父母和孩子都承受沉重的壓力。
(3)小學生的適應:從自由、輕鬆的環境轉換成結構的學校生活,適應期可能從一個月甚至到一學期,可以協助孩子轉換:
--熟悉並發展對新學校的歸屬感:疫情趨緩下,可以先帶兒童到未來學校認識環境
--適應更結構化的學校生活:按時間表上課、遵守校規、抄聯絡 簿、整理書包、學習運用教科書和作業本、參與學校集會和課外活動、管理個人物品與衛生等
--習慣於新的學習經驗和評量方法,包括訂正,聽寫,小考,期末考,拼寫、造句、及寫作
(4)小學與幼兒園的溝通:小學老師可以像幼稚園老師搜集訊息或由家長轉述兒童在幼稚園的特性,以快速了解孩子的特質
#心理特攻隊psy #臨床心理師 #科學教養 #兒童心理
---
YouTube搜尋:心理特攻隊
Instagram搜尋:psy.super.yes
Pixnet痞客邦搜尋:心理特攻隊
參考來源:https://www.edb.gov.hk/…/ma…/primary/materials/primary1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