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武漢肺炎,並未令特區政府團結各界,反而繼續推動「群眾鬥群眾」的社會撕裂,帶頭掀起批鬥「黑醫」、「黑護」的文革式鬥爭。在「鬥爭學」,批鬥醫生是一門專門「學問」,屬反精英主義之極致,在歷史上的共產政權尤其普遍。「珠玉在前」,香港醫護人員前景,勿謂言之不預。
史達林「醫生案」:第二次全國大清洗的前奏...
一場武漢肺炎,並未令特區政府團結各界,反而繼續推動「群眾鬥群眾」的社會撕裂,帶頭掀起批鬥「黑醫」、「黑護」的文革式鬥爭。在「鬥爭學」,批鬥醫生是一門專門「學問」,屬反精英主義之極致,在歷史上的共產政權尤其普遍。「珠玉在前」,香港醫護人員前景,勿謂言之不預。
史達林「醫生案」:第二次全國大清洗的前奏
1952年,蘇聯最高領袖史達林利用下屬年前的「篤灰」,「揭發」國內最精銳的醫生「陰謀暗殺國家領導人」,罪狀包括「不當醫治」,令一些領導人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在嚴刑拷打下,首都莫斯科最頂尖的權威醫生、醫學教授,幾乎全部被捕,被污名化為「白衣殺手」、「人間敗類」(可以和「黑醫」比較),一律「承認」所犯下的暴行。然後蘇共通過官方塔斯社和《真理報》,在全國掀起批鬥醫生運動,來自「勞動人民」的舉報信不斷在媒體出現,全國醫生人人自危。幸好在運動進入高潮前,史達林在1953年暴斃,批鬥運動失去推手,才不了了之。
歷史學家翻查當時的檔案,發現史達林發動批鬥醫生,很可能是又一場全國規模大清洗的開端。在三十年代,史達林發動了極其恐怖的大肅反,官方的死亡數字是數百萬人、非官方數字倍之,大多數國家領導人被批鬥致死,還要公開在電視直播認罪、「請求」儘快處決自己,包括元老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到了五十年代,史達林認為又是時候整肅黨內走資派(邏輯和毛澤東發動文革大同小異),想到的切入點,就是醫生。
為甚麼是醫生?一來醫生是知識份子中的尖子,而共產黨一直以反精英主義煽動群眾情緒,通過批鬥醫生,往往能激起「勞動人民」的「階級仇恨」,而且能捲入其他精英。二來醫生接觸社會各階層,掌握人民健康命脈,對其批鬥,可以配合散播日常生活的各種陰謀論,為民生層面的不滿,尋找替罪羔羊。三來蘇聯醫生以猶太精英主導,而反猶主義作為一種標籤「他者」的排外思潮,很容易導向「外國勢力」,方便操作;史達林更相信猶太精英都是美英特務,據說已騰空了集中營使用。假如史達林不是及時死亡,這一波的大清洗,不堪設想。
中國「反右」、「文革」鬥死的醫生:從李宗恩院長「抓三權」談起
中共建政後,三反、五反、反右、文革等群眾運動,希望「由大亂到大治」,都以知識份子、傳統精英為鬥爭目標,醫生自然不能倖免。民國時代的首席醫學權威李宗恩教授的案例,堪稱典範:他是英國回流的精英,中共建政前,就擔任協和醫院院長,因為「一腔理想」留在大陸,1957年被打成「右派」放逐,鬱鬱而終。根據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的回憶錄,李宗恩被打倒的導火線,是他要「奪三權」。 所謂「三權」,是李宗恩響應毛澤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被「引蛇出洞」,提出作為院長,必須掌握人事調動權、財務支配權、行政管理權,卻被看成直接挑戰中共權威,因為在共產黨眼中,一切都是單一政體的一部份。毛澤東因此發動批鬥,認為李宗恩「向黨中央奪權」,擔心一旦全國醫院都變成「獨立王國」,黨的組織系統就會失控,這是為甚麼醫護罷工特別觸動「組織」神經的根本原因。
到了文革期間,更多醫生因為政治原因被批鬥,包括了毛澤東的「御醫」、一手創建一系列紅色醫院並任院長的傅連暲醫生。1968年,官拜中央衛生部副部長、有中將頭銜的傅連暲被紅衛兵抄家,罪名包括「衛生部頭號走資派」、「三反分子」、「天主教會間諜」等,慘死在秦城監獄,官方說法是他「得罪林彪」被逼害。然而,當時中共逼害醫生是結構性的,除了因為前述反精英原因,還因為毛澤東正推廣所謂「赤腳醫生」,讓粗通醫術的醫科生或農醫,在農村用最原始的方法普及醫療,配合「上山下鄉」運動,將知青流放鄉間,以免他們尾大不掉。打掉醫生在一般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權威,將之「赤腳化」,不再重視普世認證,也成了鞏固社會主義政權的維穩行動。即使在當代中國,醫生要是觸及社會議題,往往就政治不正確,例如以揭發「愛滋村」而廣為人知的高耀潔醫生,2009年被逼以80高齡流亡美國;而她上一次被批鬥,正是在文革。
林鄭月娥牽頭批鬥香港醫護精英:之後的下一步?
武漢肺炎期間,香港醫護人員發起罷工,為的不是加薪、不是工時、不是自身,而是爭取特區政府在關鍵時期全面封關,以免來自疫區的非本地人不斷進入,拖垮香港醫療制度的有限資源,牽頭人包括世界知名的肝臟移植權威黎青龍教授。曾任中大校長的沈祖堯醫生表示理解罷工,呼籲醫管局高層走到前線,不要站在道德高地批判。醫護罷工是否有效、應否支持,自然可以理性討論,但特首林鄭月娥三番四次以「激進行為」形容,強調對方「不會得逞」,明顯不是要社會和諧,只是要加強鬥爭。於是,我們看見激進建制派和個別公務員,公然稱呼罷工醫護人員為「逃兵」、要「處決」;國家機器掌握的國內、香港輿論,鋪天蓋地的批鬥香港「黑醫」、「黑護」;「人民群眾」發起聯署,要求對罷工醫護秋後算賬;親北京政黨紛紛搞小動作,諷刺醫護人員「濫用」口罩,又或要以法律行動控告云云…… 結合蘇共、中共的鬥醫大史,這一波的港式批鬥,乃一脈相承:針對知識份子、專業人士、精英當中學歷最高的一群,激起階級矛盾;然後將一切官方「抗疫」失當,包括口罩荒,都一併歸咎醫護人員,轉移視線;醫護人員的正常邏輯和訴求,除了被用作「反黃屍暴徒」鬥爭延伸,還被扣上「外國勢力」、「港獨」、...... #全文見blog #蘇聯 #文革 #武漢肺炎 #林鄭月娥 #醫護
協和號效應 在 巧收納 易整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5項減物法則-3🌷
41.租得到的物品就用租的
42.在網路公開自己丟掉的雜物與房間狀況
43.生活從零開始
44.丟掉顏色鮮豔的物品
45.買一件新物,丟一件舊物
46.丟掉「假設」
47.「協和號效應」和「沈沒成本」
48.承認失敗當做花錢買經驗
49.將買來的物品當成「借來的」
50.不因便宜而買,不因免費而拿
51.煩惱該不該丟時,就要丟掉
52.真正必要的物品ㄧ定會回來
53.表達感謝後丟掉
54.消耗內心能量雜物
55.丟了才不會忘記
~完~
#相片取自於網路
#僅供參考用
協和號效應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書活動]活用心理學,讓安靜內向是才能:
慢熟、緊張、不擅聊天,只要學會「轉換角色」,誰都被你吸引!
這本書的作者-神岡真司是「日本心理能量研究所」的主持人,不僅深知內向者的糾結與不安,對於潛藏在他們身上的才能與不凡,更是瞭若指掌。
根據作者多年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只是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只要懂得利用「心理學」,就能進行「角色轉換」,讓我們做什麼都順利!比方說——
►►卸下他人防備,瞬間「答應」請求→【低飛球法】
►►激起惻隱心的「賠罪」絕技→【助人行為】
►►這樣建立「好感」,誰都是盟友→【相似性原理】
►►帶著笑容的問候,「存在感」立刻飆升→【月暈效應】
►►如何使強勢的人收回成命?→【協和號效應】
★寫給安靜寡言、不擅交際的內向者——把弱點變強項的逆轉心理學。
★不勉強改變自己,只要妥善運用他人的心態,借力使力,就能在人際關係當中「轉換角色」。
==
抽書辦法:
1. 在貼文下方留言、標註兩名朋友&「公開分享本篇貼文」(注意:不只是連結喔)」
2. 留言: 「學習巧妙的人際應對方式」、「更聽懂職場中別人在說什麼」,「透過互動建立好感度」或你的想法都可以 🙂
.(活動到03/13(三),17:00止,03/15(五)晚上十點公布抽書中獎得主一名,愛書人請把握機會喔)
.
博客來網路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3525
#方言文化
協和號效應 在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書名很吸引我,因為我自認為是個超外向的人,所以很想藉由這本書來瞭解內向的人是怎麼想的,能怎樣和內向的人們學習和相處。
但,內向外向其實都是來自於比較,來自人際之間相對的價值關,其實在重要時刻緊要關頭,人們都是可以改變跟轉換角色的。
就像我自己定義自我是個外向的人,我覺得我很大的優點是彈性應對的反應很快,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上台講話唱歌都不太會害羞,很會頭頭是道(大學參加歌唱比賽還是有緊張啦🤣)
但內向者也有很多很棒的特質,譬如比較深思熟慮,做事比較沈穩,比較能夠自我反思和覺察。可是這也是我近期來很常做的事情,花時間去自我覺察自我照顧,享受獨處的時間,還有沒有要跟所有人當朋友,而是把更多心力放在少數值得付出的人身上,重點是我覺得我很少生氣,就算生氣也會慢半拍。
不用太輕易的對號入座自己是外向還是內向,反而是掌握內外向的好特質,去做最真實的自己,然後呀,學習書中教導的一些很有趣的小方法,真的可以替人我關係加分~
這些都是社會心理學課本教的呀,我的專業耶,我是社心人我驕傲😎改天有時間認真看完來介紹一下好了,先看看有哪些:
助人行為、月暈效應、協和號效應、相似性原理、低飛球法、溫莎效應、自我肯定行為、滿足認同需求。
#真心覺得我好認真
#我很嗨很外向
#但我也很喜歡獨處
#我不喜歡跟虛假朋友打哈哈
#喜歡小小自己人趴踢不喜歡大場合亂聊天
#愛和不愛的心力分配很有界線
#我也想演講搭配彈吉他唱歌但我不敢是不是很內向
#活用心理學讓安靜內向是才能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博客來傳送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3525?loc=P_007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