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卓義峯身高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卓義峯身高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tony8058 (Ren)看板Vocal標題Re: [問題] 請各位幫幫我!拜託> &l...
卓義峯身高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12 08:50:37
28/12-3/1 新聞概要 28/12 -12港人案今深圳開審,家屬無法旁聽;多國領事代表被拒門外 -林卓廷今早遭廉署上門拘捕,被指披露721受查人身份資料 -周梓樂死因研訊:政府化驗師指若與梓樂身高相同,矮牆外0.8米才會察覺後方「中空」 -死因庭就小學教師林麗棠去年校內墮樓展開死因研訊 -8...
以下是一些個人多年來追逐高音唱法的心得與淺見
不代表一定是正確的
看到原PO的問題
讓我想到我也曾經很執著頭聲、混聲等唱法的問題
從一開始的覺得唱高音的應該是天生神力
到後來看到網路上有些教學一直提倡練頭聲可以拓展音域
於是我就開始不停地練習
希望自己的音域可以像信、卓義峰這些人一樣
網路上的文章或教學我看了很多
有很多名詞感覺說的東西很像
但解釋的方式卻好像不太一樣
例如: 頭聲、頭音、混聲、混音、半假音、強假音...
我現在其實還是不太能確定他們的差別在哪
但傾向於認為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
並且可以歸類成兩大派的說法
1.頭聲、頭音
大部分的國外教學傾向使用這個字(head voice)
國內則以VBS為代表
使用這些字的派別大致是這樣區分聲音的:
聲音的位置 => 上 :頭聲 下 :胸聲
聲帶閉合與否 => 未閉合:假音 閉合:真音
這個派別的人認為真假音的關鍵在於聲帶閉合
而對於一般大眾認知的"假音"
他們解釋為聲帶未閉合的頭聲
並提倡讓頭聲做到聲帶閉合來增加音域
而且因為胸聲通常也是聲帶閉合的
所以頭聲和胸聲可以很順暢地連接起來
2.混聲、混音、半假音、強假音
國內的音樂人和一般大眾多半是這個派別
而最常提到這個觀念的音樂人代表
我想非林志炫莫屬
使用這些字的派別大致是這樣區分聲音的:
聲音的位置 => 上: 假音 下 :真音
聲帶閉合與否 => 未閉合:假音 閉合:混聲、混音、半假音、強假音
(只討論位置在上的時候)
這個派別的人認為聲音只要跑上去就是假音
也就是聲音和講話方式相同才是真音
而把跑上去的聲音變得更強壯
則視為真音和假音的混和
並且能夠拿捏真音和假音的比例 (我認為這代表聲帶閉合的程度)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強假音
強假音通常是指比其他3個還更尖銳的音色
但主要應該是因為舌根的位置不同 導致音色不同
不管是第1個或第2個派別
位置在下且聲帶閉合皆理解為真音
然後有一個case大家比較少討論: 位置在下且聲帶未閉合
這應該是我們俗稱的氣音
也就是常常出現在抒情歌A段的音色
以第1個派別的解釋是假音 第2個派別則是真音
而我們最感興趣的是位置在上的case
其實不管哪個派別都是希望你可以做到聲帶閉合
我自己認為練習的關鍵如下:
從一般大眾認知的"假音"出發 並練習以下3點
(1)喉頭下降 (2)舌根放鬆 (3)聲音往前送
前兩點可以靠嘴巴盡量張大幫忙
第3點則比較需要想像力輔助
結論:
我們常常聽到練習頭聲、混聲可以拓展音域
但其實這樣的唱法仍然有其限制
如果以第1個派別的解釋來看
其實許多的高音歌手都屬於本身胸聲就很高的了
像是張雨生、趙傳、卓義峰等...
畢竟音域就像身高 存在著個體差異
NBA的球員也是有高有矮
但高的和矮的有各自的優點 不一定高的就比較強
而且常常被稱為球神、歌神的都不是身高(音域)最高的
不過NBA球員的身高 或是職業歌手的音域
通常都還是要比一般人高就是
而很常以頭聲來唱高音的歌手
如果音色比較硬通常會偏向搖滾唱法
像是信、范逸臣
(范逸臣比較少被人提,可以去聽聽他的Missing you或是海闊天空)
音色比較軟的就會偏向美聲唱法
像是林志炫
這些歌手的高音區音色雖然有感染力
不過都必須配合曲風來考慮使用時機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了解個人聲音的特質
才能將表現力最大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48.4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Vocal/M.1398416963.A.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