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半杯水客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半杯水客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半杯水客觀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OEM嘅嘢]非聲討,樓主都冇好惡咁鬧。況且一向我唔鍾意審人。你見我一定打格仔(而家post都刪埋)。所以純學術討論。 不過認真,700蚊有咁嘅早餐畀你,還神啦。仲特登幫你買,我真心覺得應該表揚間酒店!隻蛋我幾想食(得,我知,粟米肉粒飯嘛) 朋友話銀龍好過啲三星酒店嘅油淋淋早餐。我raise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半杯水客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許家傑 Jack Hu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Kate Wong 黃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樂咖DJ 楊淳 यांग छूँ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廖紫涵Angel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Jack Hui 許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半杯水客觀 在 許家傑 Jack Hu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2 08:05:46
2020年,令我多左時間留在家中,知道我的狗狗變老。讓我不止在健身房健身,還出外行多了山,跑多左步。 其實客觀嘅事實係不變 變既係你主觀的心。 半杯水- 你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 還是你還有半水? 最後想講,辦法一定比困難多,但點都好一定要堅持!嘗試!做啦! #goodbye2020...
半杯水客觀 在 Kate Wong 黃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11:15:11
CTgoodjobs專欄:《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生活又好,工作又好,在面對不同環境因素下,總會有上有落,難免困難和挑戰處處,但都要學習改變和接受,換多幾個角度和方式去做事,過程中總會學習到更多,即使最後結果未必盡如人意,但其中如果有認真投入去工作,這類寶貴經驗在這裡用不上,他日也必會受用。維持以下...
半杯水客觀 在 樂咖DJ 楊淳 यांग छूँ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2:51:19
✪2020.04.17_FRI_金曜日✪ 🍱呷奔配開港Play心理測驗🍱 【你在職場遇見壞同事的機率有多高?】 ‼題目‼ 假如上班時,你回到自己的辦公座位,發現桌上有一杯「看似」咖啡的飲料,你覺得哪一個選項較接近你的想法。 ❶ 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 ❷ 一杯不冷不熱的咖啡。 ❸ 一杯有人喝過的咖啡。...
-
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21 19:00:10【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常常覺得人類是一個很有趣的存在,同樣的一件事情換個不同的說法,不管在我們的認知情緒還是行為的影響,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我們上超市買東西,如果有一塊肉,它的標示是75%的瘦肉,但另外一塊肉它的標示是25%的肥肉,你會挑哪一塊呢?
多數人可能不假思索地就拿起75%的瘦肉,可是當你一回神,你會發現75%的瘦肉不就等於25%的肥肉嗎?這兩塊肉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可以保證哦,75%的瘦肉一定會賣得更好,像是關於我們心智運作的「框架效應」這件事情,已經有很多的研究為我們證明這件事。
然而呢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本身是一個做小生意,尤其是你想要累積一點會員,透過集點的方式,那麼我今天的分享你就要認真聽了~同樣是「框架效應」的運用,但是會幫助你的生意啊,越做越好!
這裡要從一個2004年的研究開始說起,那個時候呢,南加州大學的紐恩斯和加州大學的洛杉磯分校的雷德茲,這兩位學者他們進行了一項田野實驗,他們想要知道同樣的促銷優惠活動,如果用不同的敘事框架來呈現,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紐恩斯和雷德茲哦,他們說服了一家在鬧區裡面的洗車場跟他們合作,這個老闆答應他們先用洗車場的熟客去做促銷優惠來做實驗,時間呢長達一個月,在這個月裡面實驗人員每個禮拜六,會在洗車場的結帳櫃台,發給所有來消費的客戶幾點卡,兩位研究者他們設計了兩個不同版本的集點卡。
而每週輪流發放,第一周和第四周他們發的是「標準版」,也就是上面有8個空格,而你集滿8點可以換一次免費的洗車,而第二周和第三周他們發放的是「特別版」,而這個特別版是要消費者集滿10點才能夠換一次免費的洗車。
只是啊這張卡片哦,那10個空格上面已經有2個空格,上面已經送你2點了,所以不管你是拿到標準版還是特別版,你都只需要累積8點,你就可以換一次的免費洗車,而唯一的差別就在於這兩張卡片的版本是不一樣的,一張上面沒有任何的點數,而另外一張你都還沒有做任何事情,就先送你2點,那你猜猜看,這兩個不同版本的卡片,他們後續的成效表現會有什麼差異呢?
這兩位研究者哦,他們就在發出集點卡之後的9個月裡面他們回收了所有「已經兌換過」的免費洗車的卡片;他們就發現哦,那先拿到標準版的集點卡的消費者裡哦,有19%把卡片集滿,而那些拿到特別版的集點卡的消費者呢,高達34%把卡片集滿了,幾乎是標準版的兩倍;
而且不只是這樣哦,那些拿到特別版集點卡的消費者,再次光臨洗車場的速度也比較快,比那些拿到標準版卡片的消費者平均快了三天,所以你看哦,這兩種版本的集點卡其實提供的是一模一樣的優惠,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促銷活動的呈現方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更深一層來看,標準版的集點卡上面的8個空格,其實是讓消費者有一種「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參加」這樣的一個框架,但是特別版呢,它的集點卡上面已經有2點送你了,也就是它的敘事框架時,「你其實已經參與了,而且你已經擁有2點」了。
然後再強調一次哦,其實這兩個版本的卡片都是要消費者來消費8次啊,它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框架的不同它就會造成我們後續的行為有很大的差異。
談到這裡,你平常在跟別人互動,你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不管在描述任何事情,你的框架到底是什麼?可能哦談同樣一件客觀的事情,框架一改變你就會讓別人第一個更容易懂,第二個感覺更好,第三個更容易在行動上配合你。
所以這邊其實就很呼應了,我平常在教學裡常說的,「你的語言就是你的框架」,你到底有沒有覺察,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習慣使用什麼樣的敘事方式呢?
就像是那個經典的例子嘛,當桌上有半杯水的時候,你是說「還有半杯水」還是「只剩半杯水」,其實它帶給別人跟自己的感受,和後面的衍伸行為是截然不同的啊。
那麼如果你透過今天的分享也感覺到:「對我真的要好好的去揣摩,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重新調整我的語言框架?」,那我會很鼓勵你哦,可以把握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由哈克(黃士鈞博士)主講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哈克的專業除了心理諮商之外,他更是在華文地區裡面談「隱喻」的使用,和潛意識工作的大師級人物。
透過《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這門線上課程,你會用最自然,而且一種很特別的方式開始耳濡目染地去體會到,嗯我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如果遇到眼前這個人跟我想的不太一樣,那我可以怎麼樣在理性上換個說法?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你的情感層面發自內心地去欣賞那份「不同」,當你能夠欣賞那份不同,那麼你說出來的語言,自然就會少了攻擊而多了溫暖。
期待你的加入囉!那麼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跟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哈克推出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連結,歡迎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26 19:00:02【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類的認知運作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叫做「假記憶」。「假記憶」就是哦,其實它在你過去的生命裡,沒有真正發生過那件事,可是呢你每次回想,甚至於,都會比真實發生的事情,來得更深刻、更明確;而且你還深信不疑。
不知道你有沒有那樣的經驗,就是你一直相信小時候,曾經發生的某件事。可是在事後,在某個特殊的緣分底下,跟相關的人印證、核對之後,你才發現其實並沒有發生那件事。但是,你對於這一切的經過卻異常的清楚。
其實在心理學上,最有名的「假記憶」的例子,就是皮亞傑的故事。皮亞傑呢,他是一位心理學大師,他被譽為「發展心理學之父」。據說皮亞傑在兩歲的時候,曾經被誘拐,在他的記憶裡面,是奶媽阻止了壞人並且救了他。
可是呢,在皮亞傑15歲的時候,收到這位奶媽寄來的信。奶媽告訴他,有關於誘拐的記憶,全部是捏造的。而且所有的情節,都是她自己創作之後,不斷說給皮亞傑聽;也就是說喔,皮亞傑其實沒有被誘拐。
而這一切的故事,都是他的奶媽跟他捏造的。可是對皮亞傑來說,「假記憶」非常、非常的強烈,以導致於他可以把當時的狀況,甚至於,連誘拐現場的感覺,都講得非常、非常的清楚。
這個從小就被灌輸的「假記憶」,就像是一個揮之不去的事實一樣,留在皮亞杰的腦海裡。所以,其實從這裡可以知道,我們人類的記憶,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可是也很不可靠的。
對於皮亞傑來說,就算他可以從客觀的角度,把這個「假記憶」全部否定掉。可是,在他主觀感受上,還是認為那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因為,對他來說這個「假記憶」實在是太真實了。
然而,當你理解到這裡的時候,如果我們面對過去,對於我們遭遇過的一切,其實它都有可能是造假,或者是扭曲的狀況。那麼這時候,我們何不把它反過來運用呢?
什麼叫「反過來運用」?這就是我經常跟學生分享的,你沒有辦法改變的過去,但是你可以「重新詮釋」它。第一個你的過去,那些你覺得不OK的、受傷的,或者讓你很不舒服的,它有沒有可能是假的呢?
那麼如果它有可能是假的,你就不用一直活在自己覺得,自己沒有被好好對待跟照顧,這樣的心理缺憾裡面。可是如果它是真的,那麼你能不能從今天的角度,去「重新詮釋」那一段已經發生過的經驗?
也就是說,可能你覺得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你並沒有被好好的對待,可是「重新詮釋」是什麼?
對,我是沒有被好好的對待,但是也因此,我長出了怎麼樣去看臉色、我長出了怎麼樣有效的去適應,別人情緒變化的時候,可以做怎麼樣適當應對,讓自己不會受傷害;甚至於,可以得到自己能得到的。
是的,當你這樣子「詮釋」的時候,你發現了嗎?你至少在你今天,此時的生命,你是有力量的。而且那個帶有遺憾的過去,它對你的影響,就會相對的越來越少。
所以,當你聽到這邊,面對那些在你記憶深處當中,早年的那些缺憾,有沒有可能重新認識它、重新確認它?因為,如果你一直相信的版本,未必是真實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這件事情,你是一直在「假記憶」的認知底下,把自己困住了。
然而,如果你拍胸脯保證它絕對是真的,沒有關係,不管它發生的事情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有一份自覺跟自主,就是「重新詮釋」這一切。
就像是我們可能都聽過的,那萬年老話一樣,當桌子上有半杯水的時候,你可以說:「只剩半杯水」,你也可以說:「還有半杯水」,這就是一種「詮釋」的方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2月1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來讓你學會怎麼樣「辨識」對方的情緒,並且依此創造出更好的連結。這也是我們今年最後一期『人際回應力』課程;所以,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4、5月之後了。
在我錄音的同時,我們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我真心期待,能夠在12月1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半杯水客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1-05 21:30:00「還有半杯水~」
「只剩半杯水~」
這兩個人都在詮釋一個客觀的現象,但是這兩個人的生命呈現,你可以感受到巨大的不同。
一個人的命運,就是自我詮釋的結果。
奧修為「孤單」與「單獨」做了很美的詮釋~
光是「孤單」這兩個字,就立刻讓你想到它就像一個傷口:一個需要去填補的東西。一個缺口受傷了,得在那個缺口放點什麼。「單獨」這兩個字跟必須被填補的傷口或缺口是不同的。單獨是完整的意思。你就是整體;不需要任何別人讓你完整。
「孤單」與「單獨」可能都是一樣的客觀狀態。
然而,孤單讓人無力,單獨卻給人勇敢的可能。
你怎麼詮釋自己?
你可以說自己失敗,也可以說,我只是暫時停止成功。
決定權在你身上。
更多內容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06/13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十八期)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goo.gl/wgL3Xw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半杯水客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EM嘅嘢]非聲討,樓主都冇好惡咁鬧。況且一向我唔鍾意審人。你見我一定打格仔(而家post都刪埋)。所以純學術討論。
不過認真,700蚊有咁嘅早餐畀你,還神啦。仲特登幫你買,我真心覺得應該表揚間酒店!隻蛋我幾想食(得,我知,粟米肉粒飯嘛)
朋友話銀龍好過啲三星酒店嘅油淋淋早餐。我raise ,四星都係!當然好睇你啲星點定。但結論都係700有咁嘅早餐十分超值
(得,我知銀龍粟米肉粒飯)
又,我好細個已經諗呢樣嘢,會唔會啲高級餐廳都係OEM,大排檔買嚟畀你。大個見啲酒吧真係咁,去隔離買豬頸肉畀你咋。
當然講到尾,係鬥個「氛圍」,感性消費。鬥食材鬥廚藝鬧裝修都未夠高,好易抄。
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我個廚八歲由越南🇻🇳偷渡嚟 十歲死老母十四歲落仔 然後自學成才再著到Maggie Q咁出嚟影相,包你冇得抄。
唔係話只講包裝不講實力,咁首先你都要識煮嘅(但,麥玲玲羅庚都未識睇啦,who cares?)。但得罪講句,好多領域,你有幾多人真係blind taste分到 唔同嘢?30蚊同300蚊紅酒分得出。5000同50000呢?其實有冇分別?
呢個亦係好多「技術人」嘅盲點。你講音質好 像素勁,但啲消費者係分唔到阿嬌同阿sa 嘅盲毛。蘋果幾時同你鬥spec?
況且spec有得鬥,叫做有客觀,3T好過2T,9秒8快過9秒。但音樂,寫文,煮嘢,點分高下?
講返OEM,咁啱呢排我老豆生日。一件小事,好似細個去半島定乜,充大頭鬼(佢),嗰時我已經諗,點解幾廿蚊杯汽水都有人叫(當年大家樂食個飯六七蚊)?咪又係一罐嘢。總係有啲嘢。
咁當然細細個已經知食裝修呀溝女呀呢啲。但另外仲有一次,老豆先同我講,實會斟埋畀你呀,加塊檸檬🍋呀,甚至有花生咁。
呢啲,就係「差異化」,未必令你忘記背後都係可口可樂生力啤,但至少令你覺得可以justify 。
即係同一個道理,啲奀星𡃁模KOL,只要求其搵拍過套 《喜愛夜蒲曼谷版》,片尾有名嘅。就已經身價唔同啦。明星喎。明星喎。
所以,我同意有人回(原post已刪),理應該掉走個銀龍袋佢嘅
當然如果係再高級啲嘅,倒出嚟自己再擺盤都仲得,加多塊蕃茄青瓜又收你舊幾水。
同以上酒店可樂同一道理,我細個住酒店,係唔明做乜有人會畀咁貴錢在房食早餐。當然首先貧窮限制我想像,二來嗰時唔知有唔少人可以開公數,三來最重要係春宵一刻直筆甩,那年冬天蕭在吹,有女伴嘅,唔好話落去食早餐,真係落床拎杯水都懶啦
on an unrelated note,關於粟米肉粒飯,再講一次。實不相瞞,有一期,97年夏天,我有一排成日都食銀龍茶餐廳早餐,仲要係西洋菜南街,洪葉書店樓下嗰間
原因?嗰時返暑期工。屯門去九龍塘,my god。就係巴士旺角落,再轉地鐵。就日日食銀龍。然後我就由A level 學霸變成大學second lower 。諗落應該搞個集體訴訟class action (香港係冇的)
暑期工就在浸會大學,冇Q嘢做。我每日最開心就係下午茶(自己)鼠出去睇女。新舊校園我都返過,新校睇李惠利嘅女,舊校咪睇浸會女。心諗有一日到我食。結果後來就食到,其實唔難。
我在浸大嘅日子,就係幫人影印,同埋送文件。最初我拎本書返去睇,後來當然被勸止。結果我拎本書去影印,得閒幾頁咁,拎住疊紙就冇人理我。果時就睇西洋文學,《雙城記》呀《孤星淚》呀咁。
呢啲可歌可泣嘅故事,記住keep多幾個。
牛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
Patreon.com/ivanliresearch
半杯水客觀 在 廖紫涵Angel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零極限 #閱讀 #書籍 #好書 #好書推薦 #心靈書
我在一段時間(大概半年到一年左右),總是會遇到一些低潮期,
例如設定的目標已經達到,接下來呢?還沒找到下一個目標就會陷入到徬徨。
進入演藝圈、出專輯、考上北影、當業務薪水三級跳、開公司、成為全職部落客
幾乎所有的目標,我想要我就會努力去做然後達成
接著呢?我就又下入下一個輪迴裡,目標完成了,然後呢?
如果找不到目標(像我現在這樣),要怎麼辦?
我在每個低潮期都會回去看零極限,它真的是我的Bible。
這本書我大概看了二十遍,每次看都有不同屬於我的心得,更誇張的是我已經倒背如流,但我每次回去看都還是會震懾不已。
好像我從來沒看過這本書似的。
書中講到人的所有經驗、記憶,都會轉化為人的潛意識裡的「程式」。
而程式會阻礙人面對開心、當下的快樂。
例如我會容易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我會依照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拿來跟現在發生的事情做比較
都會影響到我活在當下此時此刻的狂喜。
因此作者建議我們,清理,清理,清理。
回到零狀態,初始的狀態。
透過講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就這麼簡單,當發現自己又因為經驗、程式,阻礙自己達到當下狂喜的時候,
就不斷默念這四句話,直到自己達到平靜。
平靜是最後的解答,愛是最後的解答。
去愛所有的事物,當你愛它。一切就發生了變化
當我清理到心靈是零的狀態,我才有靈感可以出來,去感受靈魂要我們所做的。
你的選擇就是要不要順其自然
根據靈感行動,不受來自心智(程式)的干擾,允許成果以原來的樣子出現。
也是就是覺察、接受,放下。
相信你看到遇到見到遇到的所有事物,都是宇宙大藍圖的一部分。
在我採取行動的同時放下,接受生命帶給我的種種。順其自然
「怎麼自然怎麼來」就是我的座右銘!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彈奏屬於自己的樂器,如果我試圖要去做別人的腳色,我就會卡住。
如果我羨慕別人、嫉妒別人、跟別人比較,我就是想要去演別人的角色,但那是他們的角色,不是我的。
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呢?
一樣,不斷地清理,默念那四句話。
重點是不要抗拒你的角色。
如果在清理的時候,靈感告訴你要怎麼做。
你會去做並且會感到很快樂。那麼,你正在做的,就是靈感希望你做的。
書中還有講到,要對自己的生命負百分之百的責任,這件事情很少人做得到。
因為如果你真的全然為自己的人生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你就不會抱怨,不會說別人閒話,不會批評。
「所有來到你生命中的事情,你都要全然負責」。
如果你面前的人在跟你抱怨他的事情,那要問自己,「我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這個人以抱怨的形式顯現在我面前?」
所有的所有,都是自己,沒有外在的事物,一切都發生在自己之內。
這會讓所有人都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部比較、不抱怨、不批評。
你評論別人,別人也會批評你。因為這世界是個回力球。
書中有人問到,為什麼我祈禱孫子的病藥好,卻好不了?
作者說,不要祈禱外在的事物,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你之內,為你自己祈禱吧!
你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你孫子以生病的方式顯現在你面前?
為什麼所有事情發生,你都在場?
我覺得書中講到的東西很玄,但我覺得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百分百為自己負責,
百分百認為沒有發生在外的事情,都在我自己之內,我要負責。
這世界會多祥和啊!
你看到或描述的任何事,無論那是什麼,都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你所說的故事只是妳的意識對事件的詮釋。
這句話也超有智慧的。「受害者心態」的人,或是每個人主觀詮釋每件事,都帶有主觀色彩,沒有全然的客觀這回事。
所以作者聽到每個來跟他諮商的人,最後會說,渴不渴,要不要喝杯水。
對方會覺得好感動,好驚訝。因為作者是真心關心他,是真真切切地關心他本身,而不是話中的各種抱怨的內容。
你見到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
所以每個人事物來到你面前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對方在抱怨,反觀自身,是不是在不滿意什麼事情,導致對方以抱怨的形式呈現。
你討厭對方的某個地方,是不是自己也有?不然你不會看到。
回到我自身,我覺得尋尋覓覓各種目標,達到,然後徬徨找目標,再達到。
真的是小我的行為,因為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到頭來就是不斷追逐。
大我的快樂就是-放下、臣服宇宙帶給我的種種。
然後順其自然,活在當下,看宇宙會帶給我什麼警喜吧。
遇到各種雜念又入侵,又不斷默念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把自己帶回到零的狀態,接受宇宙帶給我的訊息跟靈感,
然後順其自然,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求不來。
不要去想要(want),因為想要(want)也是一種缺乏的概念。
而是去感受當下,體驗當下,享受當下。
然後,看看生命會帶給我什麼吧,享受自己現在的狀態,活在自己的角色裡,不忮不求。
半杯水客觀 在 Jack Hui 許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令我多左時間留在家中,知道我的狗狗變老。讓我不止在健身房健身,還出外行多了山,跑多左步。
其實客觀嘅事實係不變
變既係你主觀的心。
半杯水- 你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 還是你還有半水?
最後想講,辦法一定比困難多,但點都好一定要堅持!嘗試!做啦!
#goodby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