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書活動|《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
八月收到采實邀請,讀完了這部小說並為之撰寫推薦文。然而超出我預料的是,小說後勁太強,我實在無法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因此主動跟采實多索取了公關書,希望在ig上辦場小小的抽書活動——期待讓這個「痛苦到瘋狂」的半自傳性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如果你...
#抽書活動|《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
八月收到采實邀請,讀完了這部小說並為之撰寫推薦文。然而超出我預料的是,小說後勁太強,我實在無法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因此主動跟采實多索取了公關書,希望在ig上辦場小小的抽書活動——期待讓這個「痛苦到瘋狂」的半自傳性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如果你有興趣一起體會、參與我的激動,歡迎參加抽書:
#在本篇貼文底下tag一位好友並留言:「我想讀《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即可獲得抽書資格。
活動於9/19(六)00:00截止,我會抽出一名得主,之後公布於留言區。祝大家中獎囉。隨後附上書中收錄的推薦文:
〈咀嚼殘渣的瘋子〉 ——追奇
我的生理和心理都無法承受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但隱略有雙粗糙的無名之手,布滿斑點、紋路和滄桑輾壓過的肌理,黝黑的,在暗夜從後推著我的眼球——「看完它」 ——是這聲音如刀貼著我的頸脖,陪我走至故事終尾。
於乎我成為一個狼狽不堪的讀者,只要是開啟書本的時間,周圍都是黑的。數度暫停、數度嗚咽,數度感覺到有什麼就快嘔出來,縱使並沒有真的嘔出穢物。「穢物?」想起進入這部小說的歷程,無論跟著情節到了哪裡,是開頭或中段或末章,我總禁不住顫抖地問自己:「是痛苦嗎?是那些千萬年前強硬撕去的深褐色的結痂皮嗎?」也許都怪它們被太過年幼的自己錯誤地吃掉了,現在得全部吐出來。
吐出來,然後再把吐出來的吞回去,重複再重複,直到一團稀巴爛。對我來說,《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就是一本這樣的書,有些人的人生亦然。在閱讀之際,我其實並無注意這是半自傳性的書寫,它原始的筆調太像沉重又詭譎的藝術電影,甚或是像遠在他國的新聞,真實、明白,卻令人抱持懸吊的態度。真諷刺。為何只要發生踰越心中量尺的悲痛,我們就不肯立即直對呢?姜依也好,雅蘭跟曉瑛也罷,對於這般似曾相識的孩子,我的眼光轉換從看待「角色」到看待「真實人物」再到看待「我自己」——而後瞭解一件事:除卻年紀、階層以及各種粗暴的瓜分條件,人們太習慣逃亡,連逃亡本身也不放過;為了逃開「逃亡的枷鎖」,我們佯裝自己不是在逃。
所以才演好了一個個瘋子?去做兒女、父母、朋友,也做路邊的流浪漢、潛藏的強姦犯、逃學或離家的少年,更做電視上謀殺昔日玩伴的凶手?這部作品簡直喪心病狂、無人不瘋,卻也因此使我難受中懷抱敬畏與愛,無比感激。我清楚這些屬於作者吐出的殘渣般的文字,都是善意的提醒,當我接過後再次咀嚼,確認從頭到尾僅只程度差異,活著就無人倖免。立足世間,所有邁向未知以後的性靈,勢必扭曲自己,半啞半聾半瞎地經歷一段世紀相隔的光陰,才可能把瘋了的靈魂從正常軀殼內刮出來。也或許刮不出來。也或許根本不願意。
都是這樣。來不及問那隻待在室內仰望晴空的忠誠小狗,開不開心半途長成了關在罐子裡的鬥魚。
不戰鬥會死,但是為了不戰鬥而戰鬥,也會死。懂了嗎?人就是在選擇中,被迫選擇瘋狂。
#追奇
#林率兒 #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
#采實文化 #抽書 #韓國小說
半月鬥魚公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股盤後〉特斯拉、銀行股領軍 道瓊挑戰35000 三大指數創收盤新高
美股財報季本周將由銀行股率先上場,高盛、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股周一 (12 日) 普遍走高,特斯拉、迪士尼大漲,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周觸及五個月低點後保持在此水準,三大指數創收盤新高,道瓊勁揚逾 120 點,距離 3.5 萬整數關卡只有一步之遙。
FactSet 蒐集的數據顯示,分析師預期標普 500 成分股企業第 2 季獲利將暴增逾 64%,如果成真將創 2009 年第 4 季以來、美國脫離金融海嘯以來的單季成長紀錄。
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博通正在洽談收購 SAS Institute,價碼高達 200 億美元,藉此在已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軟體市場持續擴大版圖。
滴滴頹勢未止,挫跌逾 7%,中概股多走低。滴滴證實,除了「滴滴出行」外,中國網信辦已要求下架滴滴母企北京小桔科技旗下 25 款 App。
政經消息部分,美國司法部和聯邦海事委員會 (FMC) 周一簽署瞭解備忘錄,加強合作以提升海運業競爭力,美國總統拜登已在上周五簽署行政命令,降低運費。
美國國務院周一發布種族滅絕與暴行防治報告,點名新疆為六大高風險區,指責中國對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絕。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1.87 億例,死亡數突破 403.5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87 萬例,逾 60.7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087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908 萬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發布警告,表示嬌生 (JNJ-US) 的新冠肺炎疫苗與嚴重但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已接種的 1280 例中,初步報告約出現 100 例格林─巴利症候群。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首席科學家警告,不要混打不同廠牌疫苗,目前少有相關資料顯示對人體健康會有何影響。
周一 (12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26.02 點,或 0.36%,收 34,996.18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5.08 點,或 0.35%,收 4,384.63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31.32 點,或 0.21%,收 14,733.24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40.60 點,或 1.24%,收 3,319.00 點。
標普 500 指數中,金融股、通訊服務股和房地產類股領漲。
科技五大天王兩好三壞。蘋果 (AAPL-US) 跌 0.42%;臉書 (FB-US) 漲 0.78%;Alphabet (GOOGL-US) 漲 1.16%;亞馬遜 (AMZN-US) 跌 0.02%;微軟 (MSFT-US) 跌 0.22%。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迪士尼 (DIS) 大漲 4.15%;高盛攀揚 2.35%;摩根大通漲 1.43%;英特爾 (INTC-US) 攀高 1.32%;美國運通 (AXP-US) 漲 0.97%。思科 (CSCO-US) 跌 0.95%;Salesforce(CRM-US) 跌 0.88%。
費半成分股僅 1 檔下跌。ASML(ASML-US) 勁揚 2.38%;輝達 (NVDA-US) 漲 2.31%;科林 (LRCX-US) 漲 2.05%;恩智浦 (KLA-US) 漲 2.03%;博通 (AVGO-US) 漲 1.16%。II-VI(IIVI-US) 下跌 0.72%。
台股 ADR 僅中華電下跌 。台積電 ADR(TSM-US) 上漲 1.72%;日月光 ADR(ASX-US) 上揚 0.61%;聯電 ADR(UMC-US) 勁揚 1.15%;中華電信 ADR(CHT-US) 下跌 0.66%。
焦點個股
特斯拉 (TSLA-US) 大漲 4.38% 至每股 685.70 美元。執行長馬斯克周一出席國會作證,為股東指控特斯拉 2016 年以 26 億美元收購 Solarcity 涉及私人利益辯解,主張自己以最大利益行事。若他敗訴,將須支付 26 億美元賠償金,但本案屬於股東代表訴訟,因此賠償金將歸特斯拉所有。
迪士尼攀漲 4.15% 觸及兩個月新高,新作《黑寡婦》9 日在北美電影院和 Disney + 影音串流平台同步上映,首周末票房合計達到 1.4 億美元,其中電影院部分吸金 8000 萬美元,在 Disney + 斬獲逾 6000 萬美元。迪士尼同日並宣布,ESPN + 運動串流服務將漲價 17%。
維珍銀河 (SPCE-US) 延續開盤頹勢,終場重挫 17.30% 至每股 40.69 美元。維珍銀河執行長布蘭森 (Richard Branson) 於美東周日 (11 日) 完成歷史性載人首航後,周一宣布售股 5 億美元籌資計畫,導致股價重挫。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周六 (10 日) 以反壟斷為由禁止虎牙與鬥魚合併案,鬥魚周一宣布終止合併協議,虎牙 (HUYA-US) 跌 0.93%,鬥魚 (DOYU-US) 跌 1.78%。當局認為,一旦兩者合併,控制兩家公司的騰訊可能在遊戲直播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
滴滴 (DIDI-US) 下跌 7.23% 至每股 11.16 美元。滴滴證實,除了「滴滴出行」,中國網信辦已要求下架「滴滴企業版」在內等滴滴母企北京小桔科技旗下 25 款 App。
惠普 (HPQ-US) 挫跌 2.8%,盤中一度跌 4.7%,分析師擔心 PC 需求將減緩。IDC 上周公布全球第 1 季 PC 出貨量成長 55%,市場預料將難以維持此步調。
華爾街分析
美股財報季將啟動,美銀、花旗、富國銀行、達美航空將在周三公布財報,摩根士丹利、聯合健康財報接著周四登場,投資人將從中尋找美國經濟復甦持續力道的蛛絲馬跡。
美國銀行分析師 Savita Subramanian 說,雖然經濟重啟減緩的疑慮最近導致資金流出價值股,但財報季的動能可望重新點燃投資人對經濟復甦的信心。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將出席國會貨幣政策半年聽證,報告下半年經濟展望和貨幣政策路徑,通膨情勢依然受關注。紐約聯準銀行周一公布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 6 月預期未來一年通膨率將達到 4.8%,是將近 10 年來最高水準。
聯準會第三把交椅、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aims) 表示,縮減縮減量化寬鬆 (QE) 的時機未到,針對未來開始收緊政策,他也不認為應該先減少購買投資組合中的抵押擔保證券 (MBS)。
Bleakley 諮詢集團投資長 Peter Boockvar 說:「在本周 CPI 和鮑爾聽證會登場前,市場進入休息階段。雖然企業財報也很重要,但大部分要在下周開始才會陸續出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8173?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7-12(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半月鬥魚公母 在 追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型女人〉
邱妙津說,她的原型是女人。其實每個女人的原型,都是女人。
那是兩千年初,我剛考進中部的私立教會學校。我國一,看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長大,童話故事裡,男主角愛女主角,女主角愛男主角,課本教我,人,就是兩性,兩性長大後結婚,製造另一個跟兩性結婚的小孩。
私立教會學校的禁欲制度相當嚴格。踏進學校第一天,新生就被分成兩個種族,一種是男生,一種是女生。男生跟女生在不同班級上課,穿不一樣的制服,去福利社走不一樣的通道,上下樓爬不一樣的樓梯。不同種族的生活界域嚴明,進去久了,看到男生都像看到怪物。
在那就地圍起的女生世界裡,小學時代種種長大成人的嘗試,比如壞,比如色情,皆戛然而止,在重重的書本與單一生理性別的清勦下,心智退化,重返史前動物期。
那時班上有個同學M。被強制剪短的清一色瓜皮頭裡,有人的短髮看起來就是那麼自然,好像生來便是短髮,M就是這樣的女孩。M的成績很好,個性有種超齡的穩重,和激情,永遠擔任班長、副班長、風紀這類要角,而我則擔任國文助教、學藝那類比較「浪漫」的幹部。
忘了什麼時候開始交談的。在那弱肉強食的環境裡,成績好的總會變成幹部,幹部與幹部又總會搭成一夥。M經常忘記抄聯絡簿,打來我家問我,聊久了也分享快樂與煩惱。M和班上一個女生U很好,總是為了U玻璃心,我在電話裡聽了很多她跟U的紛爭,週考一起考爛。老師說:「妳們真是好朋友耶?連成績退步都很有默契。」
在純女生世界裡,每種友誼都像戀情。陪M走完跟U長長的故事,發現裡面沒有我的角色。那是3月26日的夜晚,電話裡問M,我是什麼?她說,剛認識時妳說過,我們不可能成為好朋友,那時我很失落,但接受了這件事,把妳當成理性交談的對象。
我不記得我說過這樣的話。可我意識到,是我單方面把M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了。電話裡我淚流滿面,再見到M都跟失戀一樣痛苦。
經過漫長的尷尬期,我跟M又慢慢靠近。這次,M終於看見了我。
一樣繼續問功課,講電話的時間越來越長。聊到後來不得不寫作業了,為了斷捨離,就打眼色給母親,讓母親喊我掛電話。我總是立刻掛斷,毫不拖延,因為難捨難分最難捱。
M家有兩支電話,同學裡只有我知道第二支的號碼,出於某種情緒,我老打第二支,電話一響,全家都知道是我打來的。
有一次家裡停電,只有我一個人,我怕黑,躲在靠窗的話機旁打給M。那似乎是第一次,不因功課而撥號。M陪我講了兩個鐘頭、三個鐘頭、四個鐘頭。我在沙發上抱著話筒,一片蔚藍的暗影裡,有種地老天荒的錯覺。M在電話那頭,她厚實、溫暖的聲音,將是我在世上最後持有之物。說不完的話,無從休止,就像連環的夢。
不問功課的週末,住得近,她就騎腳踏車過來找我,站在街角聊一個下午。也不去泡沫紅茶店、書店,就那麼站在風中一個下午。
國二寒假畢業旅行的時候,我和M本來不同小隊、不同房間,到了晚上,發現自己想待在M旁邊,藉故去找M聊天,聊得晚了,就睡在她旁邊。我不曉得M是怎麼想的,可我有些開心。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我坐起身,M還躺著,瞇細眼睛看我,說,「楊婕,原來這是妳起床的樣子啊。」
那或許是我們之間,最接近欲望的時刻了。後來,同房的同學感覺到那天早上微妙的氣氛,說我們「怪怪的」,我跟M皆鄭重否認。那不是認為「可以喜歡女生」的年紀,面對M,我連親吻、擁抱的衝動都不曾有,最親密的接觸僅止於,偶爾她重重拍我的肩,我感覺到她的手和別人不同,希望那雙手一直放在我的肩頭。
我一直無法理解那天早晨的自己,和M。我也不尋求理解,不敢理解。
就這樣和M很好,很好,好到升上國三為止。
那個暑假,好像神明偷看牌面,替我改了命格。整個人和從前不一樣了。曾有心結的同學得紅斑性狼瘡過世,道歉信送達時,她已經輸血昏迷。又遇見高中的男朋友,開啟戀愛拼搏。我失眠、心悸,成績一落千丈。
所有老師都問我妳怎麼了,怎麼了?每天我都坐在書桌前,想把落後的進度追回來,可是身心都無法應付。老師問我,要不要去看精神科醫生?要不要做心理諮商?看了做了就承認自己壞掉了,每晚睜著眼皮對天花板發呆到天亮。我常常請假缺課,在奇怪的時間出門,到了學校也覺得自己像鬼魂。
M旁觀我的模擬考分數一次次下滑,非常焦急。無法理解為什麼我會在升學道路上與她失散。我開始躲M。我們已經是不同世界的人了。
熬完國三,決定直升時,父親說:「如果妳在這間學校唸了三年,卻不敢出去考試,那妳這三年就是失敗的。」失敗者我直升,夾頭夾尾開啟高中新生活,M考上第一志願女中。看《鬥魚》、《危險心靈》,大家都說好精彩,可那種乖乖牌學生岔出原路的情節,讓我非常痛苦。
上了高中成績還是很差。有時穿上綠制服的M會打電話給我,每次我都無話可說。從前我們因為同一組分類學靠近,如今又因為同一組分類學分開。
M不在場的時間,也是跟男生戀愛的時間。唯一不變的只有每年3月26日,M都會打電話來。熟悉的號碼顯示在螢幕上,就像心跳。
高二讀到曹麗娟的〈童女之舞〉,有種奇怪的悸動感。跟別人說,M就是我生命中的紫玫瑰,外加一句,「不過,是友情的那一種。」因為〈童女之舞〉,俗不可耐的玫瑰成了我最喜歡的花。十七歲生日,收到的禮物泰半都與玫瑰有關:玫瑰紙黏土、玫瑰圖案的鏡子、一朵因為找不到紫玫瑰而買的白玫瑰……
當時台灣還沒培育出紫玫瑰,號稱紫色的玫瑰,顏色其實都偏藍或偏粉。高中男友陪我找遍花店,終於找到一朵比較接近我想像中那種紫的玫瑰。零用錢不多,就買了一朵,每天捧著看著,凋謝後,到公園的花樹下埋葬。
同班同學有個男生長得像M,每次看到他我都有心驚膽顫的感覺。
高中畢業,M考上台大,我考上中央。覺得對老師、對M都可以交代了,大學一年級,搭車到台北找M。久別重逢,我們胡亂吃了一頓義式午餐,逛了不好看的杜鵑花,然後坐在安靜的傅園裡聊天。
聊著聊著又像從前忘了時間。靠近的必要前提,就是迷路。話語忽然就來到地塹的凹谷,空氣、風、水面把秘密勾勒得清澈透明。在神聖的傅園裡,M低低、慎重地,盡力抑制著全身痛苦,向我出櫃了。她說,高中時,和一個女孩……
我並不意外,只覺得某個擱了很久的線頭被解開來。聽M講述跟那個女孩的事,心裡隱隱有什麼地方失落著,彷彿想問什麼,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看不見的,就當作不存在。將整個國中生活推入不重要的史前時代。我的青春很豐盛很美,比荒涼愚騃的白堊紀絢爛萬倍。
又過了七年,碩士班畢業去女校實習。實習前夕和M約吃一次飯,在當時還沒搬家的貓下去餐館。沒聊十分鐘就吵了一架,M剛進律師事務所,我不習慣她的講話方式,好冷好硬好直接。M說她只是直話直說,不懂我為什麼那麼敏感。最後,M嘆道:「楊婕,妳還是比較感性啊。」就在尷尬的言談間,我注意到M臉上出現的細紋。我的紫玫瑰開始老了。
實習學校是台北的傳統女校,清一色女孩子。高中之後習得的異性戀規則全部丟掉,重回少女世界。但這是2016年的台北,不同於壓抑再壓抑的十多年前。在女校裡,沒人在乎正妹,帥T才是金字塔頂端的王,任人公開迷戀。在我教課的班級裡,長得好看的學生甚至有學妹幫忙設立相簿。幾個中性的孩子圍著我,給我苦頭也給我甜頭。有時,我就想起我的國中生活。
故事瑟縮在茫茫大霧裡,慢慢撥開,慢慢走。一不小心就踏到一截芒草莖,或一窪破損的井口。有些片段像鳥群一樣閃現,飛散,回頭再回頭。終於某天,所有風景迎面擊來。我意識到,為什麼迷戀〈童女之舞〉──紫玫瑰就是紫玫瑰,哪有什麼友情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貓下去跟她吵。同學聽說我們那晚吵架了,笑我:「妳們很像國中生欸!」是的我希望時間不要帶走她,我希望她一直像那些週末的街角,那個畢旅的早晨,永遠不變地對待我。
我終於領悟,原來,我喜歡她。她就是我的遠方。「我喜歡她」,是這樣的戀愛感情。
國中時也曾隱約覺得對女生有興趣,不允許自己多想。上了高中,交了男朋友,覺得好安心,我只是假性的同性戀,我不是同性戀。
十年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純度極高的異女。大學時還曾跟著酷兒社團,以唯一的異性戀身分上了幾次街頭聲援。研究所念了一堆性別理論,實習期間婚姻平權更風起雲湧──可是,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我可以在學術世界掄刀拿槍,卻沒有勇氣上自己的斷頭台。
有一天傳訊息給M,告訴她。沒問M是否喜歡過我,我連知道答案的勇氣都沒有。
最後一次見到M,是去年在汀州路買晚餐。永福橋的下班車潮非常洶湧,機車騎士密密麻麻停在街口等紅燈,皆戴安全帽、口罩,難分面貌。但就在一片黯淡的車陣中,我突然被一對熟悉的眼神吸引住,像光源一樣收束了整個世界。
我不會認錯。
那時我剛剪成極短的男生頭。M淡漠地看了我一眼,別開眼睛。綠燈亮,消失在車潮裡。我拎著便當,站在路邊很久,很久,非常詫異。
●2018-6-10自由副刊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2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