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華民國半導體教育的里程碑 (摘自內文) 清大半導體學院將分為「元件技術、材料與物理」、「積體電路設計與應用」、「先進製程設備與封裝」、「電子材料與化學」4組招生,預計每年招收80名碩士生、20名博士生,規畫提供高額獎學金。 (解讀新聞) 半導體產業大約可以分成三塊:電子設計自動化(EDA、El...

  • 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 在 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4 08:00:04
    有 90 人按讚

    中華民國半導體教育的里程碑

    (摘自內文)
    清大半導體學院將分為「元件技術、材料與物理」、「積體電路設計與應用」、「先進製程設備與封裝」、「電子材料與化學」4組招生,預計每年招收80名碩士生、20名博士生,規畫提供高額獎學金。

    (解讀新聞)
    半導體產業大約可以分成三塊:電子設計自動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VLSI design)、半導體製程。
    VLSI design以EDA為工具,設計尖端「積體電路應用晶片」藍圖,再將藍圖交給版導體製程生產晶片。

    目前全球的EDA能量,完全掌握在美國手中。
    台灣在「積體電路應用晶片」有基礎實力。
    台灣在半導體製程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半導體製程需要原料及製程設備,這兩者皆與「電子材料與化學」及「元件技術、材料與物理」的學理息息相關。目前台灣在原料及製程設備皆靠進口,卻也能在進口原料及製程設備的背景下,掌握「先進製程設備與封裝」技術,傲視全球。

    中國大陸近二年開始注重「製程設備」的自主研發。
    中華民國可以思考,在數學、軟體工程及半導體製程的領先基礎下,朝掌握EDA關鍵技術發展。
    -
    #張誠的博士論文是EDA

    (延伸閱讀)
    清華成立半導體學院 浸潤式微影之父林本堅掌舵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616186

    #雄三飛彈總工程師

  • 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5 16:30:44
    有 197 人按讚

    【太陽能板回收能滿足循環經濟嗎?】
    #矽的回收是關鍵 #現有技術的回收經濟效益不高
    太陽能光電模組(PV)的生命週期約為20-30年,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全球尚無針對壽命結束的PV元件設計完整的規劃,到了2030年,報廢的PV模組總量估計將達8百萬噸;到2050年數字可能會翻十倍(8千萬噸),屆時將佔全球電子廢棄物的一成。其中,佔PV總重八成的鋁材和玻璃易於回收,問題在剩餘二成金屬材料的回收難度很高,加上矽材的回收純度不夠,無法建立有效的循環經濟模式。

    鑒於PV垃圾的指數成長危機,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進行了一次全球規模的評估,試圖找出回收PV原件的最佳方案,並將研究成果以《滿足循環經濟之矽光電模組回收模式的研發重點》為題,發表在NATURE的副刊《NATURE ENERGY》上,以下是報告的論點摘要。

    🔍️報告全文:https://reurl.cc/MvqvWv

    ▋降級回收無誘因
    光電板通常在使用20-30年後,仍可維持70%到80%的效能,雖然不差,但已不符大型電力系統的標準,理論上可以對舊元件進行翻新再繼續使用,或轉換到效率需求較低的用途, 即降級回收(downcycling)。可是如同其他電子工業的回收困境,由於建置新的光電板很便宜,翻修與測試退役元件的成本超過了生產新模組的成本,因此PV的降級回收缺乏經濟誘因。

    ▋現有PV模組的回收概況
    既然光電板的二次使用難以建立循環模式,下一個選擇就是回收。在政府推動下,回收業務在歐洲和日本等地早已建立,WEEE是歐盟關於廢棄電子設備的回收法令,在2012年就增設PV回收的類目;美國較為落後,聯邦政府目前尚無光電板回收的規範或獎勵,州政府中也只有華盛頓州要求業者需負PV廢棄物的收集與回收之責;其他國家如澳洲、南韓與印度,近年也開始制定法律。強制回收以外,也有一些業者的自發性回收,如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自2016年起,已減少3600公噸的太陽能相關廢棄物進入掩埋場。

    但今天全世界的PV回收系統由於缺乏整合與優化,#經濟效益與高純度材料的回收率都很低,即使在有法律強制PV處理的歐盟,專門回收的設施也很少,回收效率的公開資訊又難以取得。根據論文,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標準做法,是透過現有的玻璃與金屬回收產線,以物理方式分離出玻璃、鋁製框架、外部銅線等所謂的散裝材料(bulk material),靠這些材料滿足WEEE規定的75%回收率的要求。但散裝材料的經濟價值不高,具最大潛在經濟效益的銀、錫、銅、鉛等金屬無法從該流程回收。

    ▋金屬回收的困境
    細部來看,回收光電板分三個主要步驟:1⃣以機械方式拆除面板的框架與接線盒。2⃣藉熱力學或化學反應分離玻璃和矽晶圓。3⃣透過電化學方法將矽晶圓與特殊金屬(銀、錫、鉛、銅)加以分離及純化。

    目前的回收困境在步驟3⃣,特殊金屬雖佔不到PV模組總質量的1%,回收過程卻極為耗能、其廢棄管理也不容易(因其化學毒性),又得支出較大的勞動力,導致回收成本十分昂貴,不過它們的經濟價值很高,且含化學毒性,廢棄物若處置不當,#在所有光電元件中對環境殺傷力最大,因此論文作者認為應該投入研發、將上述步驟的回收過程以「技術經濟分析(TEA)」以及「生命週期評估(LCA)」等前瞻性工具加以優化,盡可能使高比率的金屬能被回收。

    ▋矽材回收的困境
    除了高價值金屬,步驟3⃣中的矽也是問題的核心:矽元素是PV模組中成本最高的物質,質量占比也僅次於散裝材料(玻璃和鋁框架),檢視太陽能板的整體耗能、碳足跡與製造成本,矽的生產過程都佔了一半的比重,#因此矽材回收在經濟與環境面上都是達成循環經濟的關鍵,能回收更多高純度的矽,使之回流PV元件的製造,就能減少原料的開採、碳足跡,並降低成本。

    問題是:目前的技術無法輕易分離出高純度的矽,只能得到純度98%的冶金級矽(Metallurgical Grade),不適合重新用於電子產品、半導體工業或新的太陽能電板。學者認為,回收並純化出可重新投入PV元件等級的高純度矽材,在技術上辦得到,但不符經濟效益,因為市場上原始矽晶(virgin silicon)充裕,加上現有回收設備的能耐有限,使回收出來的矽材在短期內恐怕只能應用於某些金屬合金(metal alloys)的製造。不過,考量矽材在PV產業中的關鍵角色,作者把矽的純化列為未來的研發重心,#從使用過的PV晶圓中提煉高純度的回收矽來建立太陽能產業的循環經濟,建議投資大量R&D,但報告中也承認此過程涉及的複雜度很高。

    ▋避開「完整」矽晶圓的回收
    另外,儘管在實驗室裡能達到整塊矽晶圓(intact silicon wafer)的回收與再利用,但在現實中要達到大規模的高純度水平,仍存在許多障礙:整塊矽晶圓電池經常破裂,加上今天的矽晶圓電池越做越薄,九零年代以前規格是400μm,今天的厚度降到只有180μm,晶圓愈薄、破裂的風險愈高,因此矽工業對整塊回收的矽晶圓不感興趣,論文作者建議不要在該領域太過著墨。#根據業界的製程趨勢調整PV回收的研發走向,是報告提供的一項建議。

    ▋永續的初始設計
    PV模組難以回收的另一個原因,來自工程師將產品設計的重心擺在效率和耐用上,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利於拆卸與回收。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PV系統過去的設計宗旨都在追求最低的「發電均化成本(LCOE)」,只看生產電力的成本,但現在許多工業開始拋棄線性思維,考慮產品從源頭到終點的完整生命週期、其對環境的影響,及易於回收的程度。報告建議廠商該嘗試達到「搖籃到搖籃認證(C2C certification™)」或NSF/ANSI 457(光電元件的永續領導標準)等門檻,使消費者在選購PV模組時可以辨識產品的可回收級別。歐洲生態設計指令(European ecodesign directive)是EU制定的另一種強制業者走向循環設計的法規。

    透過研究發現,若從太陽能的回收現況看來,再生能源雖然被稱為綠色能源,但其優勢來自於發電時的低碳排,「綠色」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可回收性(recyclability)以及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等概念 #不能畫上等號,要建立能源產業的循環與永續,綠能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順便推薦最近一本書《稀有金屬戰爭》,可以拿藝fun券去買。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KkV01n
    https://reurl.cc/V6yM6N

  • 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組論文 在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19 20:00:03
    有 189 人按讚

    【開學在即,課表排好了嗎? 應用材料專題即將登場 📢】

    AMT栽培台灣新一代科技人才,開辦應用材料專題3學分課程,
    課綱内容涵蓋最新產業技術與科技趨勢 ✨,
    提供豐富資源和技術高階主管親自授課👩‍🏫;
    自2013年開課以來,逾千名大學、碩、博士生修習。

    上學期 #台大、#成大 同學期末報告百花爭艷,
    從分組題目討論、文獻整理、理論分析、海報製作
    到口頭報告,盡心呈現學習成果📊。

    這樣緊扣產業最新技術之應用的關鍵課題,
    3月將在 #清大、#交大 啟動授課🤩!
    無論你是嚮往進入科技業、
    想了解更多關於半導體和顯示器最新技術的發展、
    或是需要磨練增強自己的簡報能力,
    第一堂課3月第一週,搶先入座!🎉

    熱搜課程關鍵字:【應用材料專題 - 半導體與顯示器製程技術及設備】

    #AMT #台大 #成大 #清大 #交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