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庸財商學習】
政府一直印鈔票,對經濟是好的嗎🤔
⠀⠀⠀⠀⠀⠀⠀⠀⠀⠀⠀⠀
隨著隨著疫情的關係,政府印鈔讓熱錢進入市場
越來越多人接觸到股市與投資
也開始對金融與經濟感到好奇👀✨
⠀⠀⠀⠀⠀⠀⠀⠀⠀⠀⠀⠀
有些人搞不懂Fed調整利率
和印鈔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甚至聽到不少人「有趣」的說
既然Fed...
【#紹庸財商學習】
政府一直印鈔票,對經濟是好的嗎🤔
⠀⠀⠀⠀⠀⠀⠀⠀⠀⠀⠀⠀
隨著隨著疫情的關係,政府印鈔讓熱錢進入市場
越來越多人接觸到股市與投資
也開始對金融與經濟感到好奇👀✨
⠀⠀⠀⠀⠀⠀⠀⠀⠀⠀⠀⠀
有些人搞不懂Fed調整利率
和印鈔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甚至聽到不少人「有趣」的說
既然Fed印鈔可以解決經濟問題(?
那為什麼不一直印鈔發給人民就好了呢🤑
這篇文就是來解釋給大家聽~
⠀⠀⠀⠀⠀⠀⠀⠀⠀⠀⠀⠀
因為疫情的關係🦠
初期市場資金流動性較低
使得市場過於冷淡🥶
所以美國政府就一直推出紓困政策以及大量印鈔
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
⠀⠀⠀⠀⠀⠀⠀⠀⠀⠀⠀⠀
但也導致通貨膨脹的產生
如果一直印鈔下去
就會有「惡性通膨」的狀況😧
⠀⠀⠀⠀⠀⠀⠀⠀⠀⠀⠀⠀
雖然聽起來很可怕
可是央行不會放任這樣的狀況走到那一步
目前Fed決策委員會內部
對美國經濟過熱的憂慮也已經大幅提升😳
所以未來近幾年減少印鈔及升息是勢在必行的
⠀⠀⠀⠀⠀⠀⠀⠀⠀⠀⠀⠀
而到時Fed升息之後,也將使市場熱錢流出
資金的流動性將面臨收縮,不利於股市走強
隨著再度升息,會讓美元價值提升💵
美元走強,也會讓台幣持續貶值
而貶值之後將衝擊國內的資產價格
進而導致市場中的權值股、金融、地產
形成一定程度的環環相扣📉
⠀⠀⠀⠀⠀⠀⠀⠀⠀⠀⠀⠀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Fed確定準備開始升息
有投資的人就要懂得把部分資金逐漸收回
先「落袋為安」穩定自己的本了~
⠀⠀⠀⠀⠀⠀⠀⠀⠀⠀⠀⠀
看完這篇文後
應該不會再有人來講說
一直印鈔票給人民,是對人民好了吧🤷🏻
⠀⠀⠀⠀⠀⠀⠀⠀⠀⠀⠀⠀
投資市場主要就分三種人
▪️先知先覺:懂得從因推果的人
▪️後知後覺:被割韭菜,才發現自己是韭菜
▪️不知不覺:被割完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割
我們可以一起當個從因推果的人👍
⠀⠀⠀⠀⠀⠀⠀⠀⠀⠀⠀⠀
by紹庸Calvin
.
#投資 #理財 #金融 #理財規劃 #通貨膨脹
#斜槓 #斜槓人生 #斜槓青年 #市場 #虛擬貨幣
#財務 #財務自由 #財富自由 #商業 #股票 #基金
#投資初心者 #自己投資 #經濟 #生活 #期貨
#創業 #職場 #銀行 #股市 #資產配置
#疫情 #疫情下的生活 #疫情快點結束吧
升息對銀行股好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歐美大跌,這個訊息有感嗎?
美股盤後〉VIX飆!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下殺 四大指數全黑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4769
上個月是長才解讀美國聯準會2022年可能要先實施減少購債,2023年升息二碼
的訊息,依此美國10年公債應該下跌,殖利率上漲才對(升息不利償債表現),但通膨高漲又讓人擔心影響景氣下滑,此時VIX飆,10年公債又得到投資人親睞了(要避險),所以這陣子市場真的有點混亂,漲漲跌跌波動加大!
不管如何,你擔心因通膨高漲,美國景氣下滑嗎?到底該注意哪些指標?又該做好甚麼準備?
目前通膨高漲原物料、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應是主因,而石油也在默默地往上爬,其中原物料漲到無法無天(如運價)總會有下滑的時候,報復性消費也不會永遠,如果到明年都不見通膨下來,而石油又一步步地往上爬,有讓人覺得類似2008年。
我想景氣總是有高有低,高漲後總會下滑,見底後總會上升,尤其在成孰的美國,似乎也不用太擔心下滑後要很久才爬起來,若真碰到通膨高漲最終景氣下滑,想必之前美股應該已經大跌了(各國也皆然),這時的大跌就是經濟因素引起的,不會像之前因疫情引起的大跌,股市可以快速回升,如果再加上石油高漲引發的高通膨時間久,那麼低檔徘迴的時間就會久一點,告訴你這些不是要你恐慌,是要你知道過程,好調配好資金,也做好心理準備,免得屆時又哇哇叫!
如果還不懂,我的意思就是:
1.密切注意通膨的變化,尤其石油帶來的通膨,如果時間很長,那大跌後低檔徘迴的時間就久。
2.如果不想經歷大跌後再慢慢漲回來,那麼現在停利點到了就停利,已經照著紀律執行停利的人,一點都不用改變。
3.若明年(很多人都說:若有應該發生在明年)真的因為高通膨癮的景氣下滑,美股大跌,要接單筆自然可以,但時間不會像2020/3般快速回升,所以想清楚能接受再下手,還是改採定時定額加碼扣,二者自行評估一個自己可以成功的方法。
4.若3.的情況發生了,記得你買的3軍基金要經歷比1軍長很多的空頭,要不要去經歷那長時間的空頭,自己要想清楚。
升息對銀行股好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融股還可以存嗎?早上記者打電話採訪,提到了這波新冠疫情引爆危機,整體十五家金控持有五張以下的小股東人數,近二周減少9138人,問我有何看法?
#我沒有LINE群,留言要你加入的 #都是詐騙!!
金融股的優點是便宜好入手,股價波動小且可以安穩領股利,適合小資的年輕人。但是年輕人薪資比較低,因為疫情影響,餐飲業、零售業等行業開始度小月,在面臨資金周轉壓力下,恐怕會先賣出一些股票來支應生活費。
根據統計,國泰金五張以下小股東減少3508人最多、開發金與富邦金也減少2676與2650人,這三檔今年以來漲勢都超過3成,因此優先被投資人選擇獲利出場。
另外一個原因應該是資金的轉移,航海王一天可以成交2500億,市場上還是喜歡賺快錢。股性溫吞適合存股的金融股,當然也就被市場資金冷落了。
今年十五家金控合計配發1848億元現金股利,金額創史上最高。只是配息再好,也比不上其他的飆股一天的漲幅。
因為投資金融股需要長時間堅持來累積張數,短期內的報酬率真的比不上飆股,但是當你累積到夠多的張數之後,每年安穩領股利又是這些飆股所比不上的。
週三 (16 日) 聯準會結束為期兩天的利率政策會議,會後利率政策按兵不動,但大幅提高通膨和經濟成長預期,而且過半委員預測 2023 年底前可能會升息 2 次。
升息可以增加銀行的利差,對金融股是有利的,銀行股屬於價值型股票,所以價格有無高、低估,可以PB(股價淨值比)來衡量。通常,升息前PB會來到波段低點,因此也是最佳買點。以過去數據,中信金在2018年9月PB來到了最高點,這時候聯準會升息循環也到了尾聲。
關於升息對金融股PB值影響,會再花時間找資料,然後寫文章於訂閱中分享。
訂閱專案目前超優惠特價中,內容超豐富,買到賺到:
陳重銘老師最新募資專案【 2021疫情時代】
早鳥預購 5/25~6/30 ,享5.6折優惠!
--->
升息對銀行股好嗎 在 tivo168 的投資理財EXCEL應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股大跌 #DATE_20190323
熱圖來源 https://finviz.com/map.ashx?t=sec
#新聞剪報
憂經濟放緩、殖利率曲線倒掛 道瓊跌460點
2019-03-23 06:18世界日報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
因投資人擔心在聯準會(Fed)本周的謹慎展望後,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會放緩,股市22日收盤大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460.19點或1.77%收2萬5502.32點,銀行股因殖利曲線倒掛而走低,一些投資人認為這是經濟衰退的信號。史坦普500指數下跌54.17點或1.9%收2800.71點,是1月3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96.29點或2.5%收7642.67點,臉書、亞馬遜、Netflix、Alphabet和蘋果全面下跌。
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卡迪羅(Peter Cardillo)表示,「市場存在許多擔憂,而且還在持續累積。」「尤其是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因此,市場目前正在重新反思已被定價的樂觀情緒。」
根據Refinitiv Tradeweb數據,3個月國庫券殖利率和10年期債券殖利率間的差距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值,形成所謂的殖利率曲線倒掛。當短期利率超過長期利率時,就會出現倒掛,這是個投資人視為近期即將出現經濟衰退的高度可信的指標。
銀行股領跌。花旗集團下跌4.57%,高盛、摩根史坦利、J.P.摩根大通和美國商銀均下跌至少2.9%。
Fed 20日採取的大幅溫和立場令投資人感到驚訝,宣布今年不再進一步升息並結束其資產負債表縮減,但其背後的原因引起了一些擔憂。Fed 透過削減2019年美國經濟成長展望來證明其溫和性。
22日來自全球各地的經濟數據更加疲軟,增加了擔憂。
IHS Markit表示,德國3月製造業活動跌至6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法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分別放緩至3個月和2個月的最低水平。就整個歐元區而言,製造業跌至2013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些數據將德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降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短暫跌至負值。
Doubleline Capital CEO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指出:「也許人們應該考慮全球經濟,而不是把所有眼光都只放在Fed身上。」「除非Fed 也在考慮全球狀況下運作。」
耐吉股價也對股市構成壓力。由於北美上季銷售成長疲弱,該運動服裝公司股價下跌6.61%。
在印尼航空公司Garuda取消價值60億元的49架波音737 Max客機訂單後,波音股價也下跌了2.83%。
儘管22日股市重挫,但今年以來仍然大幅上漲。史指和那指分別上漲11.7%和15.2%。與此同時,道指上漲9.2%。
TD Ameritrade首席市場策略師奇那漢(JJ Kinahan)表示,「我們不要忽視過去幾周股市反彈非常好的事實。」「今天的確不是個好日子,但經過大漲一兩個星期後,總是會出現一些拋售。」
他說,「現在應該小心嗎?當然!因為全球經濟放緩是每個人都需要謹慎的事情。」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71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