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升學素養教育中心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升學素養教育中心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升學素養教育中心評價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歸測驗、教學專業 學測不應做的四件事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今年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倍增,大考中心主任請辭。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大學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高達一萬四四八九人,占所有考生的十一點二二%,大考中心主任因此請辭獲准。連日來討論的焦點圍繞在鑑別度不足、大學難選才、主任是否應為...
升學素養教育中心評價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歸測驗、教學專業
學測不應做的四件事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今年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倍增,大考中心主任請辭。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大學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高達一萬四四八九人,占所有考生的十一點二二%,大考中心主任因此請辭獲准。連日來討論的焦點圍繞在鑑別度不足、大學難選才、主任是否應為此負責等,然而還有幾件未明說的事更值得探討:
首先,學測不應只是為升學而存在。學測原本的設計是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學力,並將測驗結果回饋給教學現場的教師,以為課程與教學改進的參考。作為成就測驗應要發揮學習評價、教學回饋、教育研究與選才安置(升學)的四種功能。過去前三者未見明顯的運用或關注,反倒與個人切身有關的「升學」不斷被放大,於是鑑別度的要求就會被檢驗,終導致中心主任因此而請辭。這不啻坐實「學測=升學」?
學測不應只在乎前端學生。滿級分人數過多,有人請辭;底端、零分人數未見改善,卻不見有人檢討。數學高達一五五六七人、英文也有一○七六八人在三級分以下,國文寫作四三九五人、英文翻譯更有九三七二人抱鴨蛋。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遠高於滿級分人數的多寡,我們卻在裝聾作啞。學測不是在做數理奧林匹亞選才的甄選,或資優鑑定,我們是否本末倒置了呢?
學測不該過分重視政策服務。學測自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至今,即將三十而立,理應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試題的信效度也應已獲得廣大親師生的信任才對,卻為了配合教改,時時有新招,年年有更動,專業度一直被質疑。一味為政策服務,動搖了中心思想,流失了測驗(機構)的專業性,令人惋惜。因應新課綱的考招連動,若未能記取教訓,付出的代價更大。
學測不能迷信考試領導教學。為了確保能落實新課綱的素養課程與教學,學測素養導向試題逐年增加。這種以「考試領導教學」的思維,讓學習活動以素養為起點、評量為終點,取代了以興趣為起點、素養為核心的精神。過去聯考時代,我們批評考試不應領導教學,現今我們卻仍陷入這樣的糾結中?如果以舊課綱為主的學測試題,其信效度及鑑別度都尚難符標準,對於兩年後的新課綱學測試題,我們如何樂觀以待?回歸測驗專業與教學專業,才是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