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對我說髒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個小哥今天有演奏。 “拉赫曼尼諾夫《第3號鋼琴協奏曲》被譽為「世上最艱難的演奏曲」,連拉赫曼尼諾夫也說這部作品太耗心力和體力,「我把這部作品寫得跟大象一樣。」 但沒有任何一個鋼琴家可以拒絕這個鋼琴曲中的聖母峰,28歲的丹尼爾‧特里福諾夫20歲開始演奏拉赫曼尼諾夫,演奏這部作品需要靈活的肩膀與發...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icada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icada 最新專輯《走入有霧的森林》Hiking in the Mist【10/30 正式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YlEEV0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6eeeq Bandcamp:https://goo.gl/7Ep9Qi 風潮音樂:htt...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畢明 Budmi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13 18:43:54

這個世界還有Pixar。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容我事先張揚,非《靈魂奇遇記》莫屬了,好睇到咁! 如此宏闊的人生課題,把「當下」和「追夢」,用深入淺出的禪趣,充滿智慧和喜劇感帶出,畫功意象集藝術與創造性於一身,是Pixar 又一離譜精彩之作。 深入深出容易,niche、高深、不避曲高和寡就是了...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Chris電影宇宙??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18 18:04:31

#經典回顧🎬🎬🎬 《聲光伴我飛》(1998) · 感謝 @edkofilmsltd 的邀請。 · 眼見1900在驚濤駭浪中氣定神閒地即興表演,指頭在琴鍵上輕盈地跳動,音符伴優雅的旋律翩翩起舞,鋼琴隨幻變無窮的軌跡在舞池上滑翔飄蕩,初次乘搭維珍尼亞號的我知道了,這會是一趟美妙迷人的遠航。 · 沒錯,這...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2 23:11:38
    有 271 人按讚

    這個小哥今天有演奏。

    “拉赫曼尼諾夫《第3號鋼琴協奏曲》被譽為「世上最艱難的演奏曲」,連拉赫曼尼諾夫也說這部作品太耗心力和體力,「我把這部作品寫得跟大象一樣。」

    但沒有任何一個鋼琴家可以拒絕這個鋼琴曲中的聖母峰,28歲的丹尼爾‧特里福諾夫20歲開始演奏拉赫曼尼諾夫,演奏這部作品需要靈活的肩膀與發達的肌肉,鋼琴家閉上眼睛,跳入游泳池,在2米深的蔚藍之中,想像著鋼琴就在面前的泳池,揮動著手臂,他克服浮力,也克服了拉赫曼尼諾夫,水底下的鋼琴家馴服了大象,成為當代最受矚目的古典鋼琴演奏家當之無愧。

    網路上搜尋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與《莫扎特第23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會跑出如下影片:一名男孩坐鋼琴前,頭髮蓬亂,臉頰略顯嬰兒肥,看上去宅宅的、矬矬的。男孩彈琴駝著背,身體搖搖晃晃,前俯後仰,某些時刻,因為擺動過於激烈,下巴簡直要頂到琴鍵了。可是手指在琴鍵上飛快游移,周遭氣流瞬間被他改變,琴聲悠揚宛若天籟,他的額頭和鼻尖都是汗,但臉上掛著笑,真心享受演奏。樂章在一長串纖細脆弱的音調中結束,敘事者內心千百種柔情打轉,戛然而止,欲語還休,莫扎特樂譜中那些幽轉的短句,在宅男手中變成了一聲聲的嘆息。

    影片是以色列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實況錄影,上傳日期是2011年6月15日,過了這一天,丹尼爾‧特里福諾夫的命運將徹底改變。

    他1991年出生於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父母皆為音樂家,5歲學琴,10歲歲登台彈奏協奏曲,少年時代讀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18歲赴美克利夫蘭,拜師鋼琴名家謝爾蓋.巴巴揚。2010年,他在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初試啼聲,獲第3名,隔年,先後在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和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獲金牌。

    頂著鋼琴大賽冠軍頭銜,擠進職業演奏家的行列,這樣的人不少,但像特里福諾夫這樣,迅速成為古典音樂界巨星,卻是鳳毛麟角。他是各大頂尖樂團樂季的常客、每年進行大規模世界巡演,古典鋼琴家出專輯就是出專輯,但他不同,去年獲葛萊美最佳器樂演奏獎之後,他發片還要拍MV,規格比照流行歌手。魯賓斯坦鋼琴大賽後的第2,134天,他跟著義大利聖西西里亞管弦樂團來台演出。昔日的阿宅如今是古典樂界的鋼琴金童,他站在我們面前,黑色西裝外套、寶藍色線衫、金框眼鏡,閃光燈在他身上此起彼落地閃爍著。

    他被古典樂權威雜誌《音樂美國》選為2019年度藝術家,琴藝被拿來和年輕的李希特和霍洛維茲相提並論,大前輩阿格麗希讚美他:「他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精湛技巧,他的指尖有柔情和魔鬼二面,我還未聽過這樣的音樂。」記者會上,主持人在他身上加諸一頂又一頂的冠冕,但他低著頭,盯著地板瞧,手指不自覺地敲打節拍,彷彿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似的。

     
    專訪本來排定在記者結束後,一小時的時間內訪問加拍照,但經紀人說,特里福諾夫先生今天還沒練琴,訪問說取消便取消了。對他而言,彈琴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特里福諾夫的專注在樂壇上極其出名:有一次,他在葛濟夫指揮倫敦愛樂交響樂團的音樂會上,中途停電了,他坐在台上,毫不猶豫地在黑暗中繼續演奏;有一次,他上完瑜伽課被台階絆倒了,摔出輕微腦震盪,但仍堅持上台;還有另外一次,他手腕受傷,但打著繃帶就在倫敦完成獨奏會⋯⋯

    訪問推遲到他練琴結束,在回到飯店之後,吃晚餐前進行,採訪時間約莫是一曲《莫扎特第23號A大調鋼琴協奏曲》的長度。因為這次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以下簡稱《拉三》),第一個問題即是第一次演奏《拉三》的心情?「我接觸拉赫曼尼諾夫其實非常的晚,大概20歲左右吧,彈《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那已經是到美國的時候,第一次聽到《拉三》應該是12、13歲的時候,看了一部電影《鋼琴師》(Shine)。 這首曲子不但技巧上很難,而且相當複雜,但卻是拉赫曼尼諾夫真實內心的表達,曲子充滿自我懷疑、痛苦,心理跨度很大,要將不同的情緒合而為一,演奏《拉三》是非常艱鉅的任務,演完之後,會讓音樂家感到非常虛脫,但我相信沒有人可以拒絕拉赫曼尼諾夫。」

     

    水中彈奏 練延展性
    是了,當然是《鋼琴師》了。這部1996年出品的電影,描述澳洲鋼琴家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和父親之間的衝突,赫夫考在比賽中演奏父親從小就想讓他演奏的《拉三》,結果精神崩潰。該作品以其濃烈的情感表達和艱深的演奏技術聞名於世,常被認為是「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連作曲家本人拉赫曼尼諾夫也說這部作品太耗心力和體力,「我把這部作品寫得跟大象一樣。」據說拉赫曼尼諾夫在首演之後,也因為太過疲累,而拒絕了觀眾的安可。

    但沒有任何一個鋼琴家可以拒絕這個鋼琴曲中的聖母峰:「當我來到美國,我試著分析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發現詮釋這部作品需要靈活的肩膀與整個上半身的肌肉。然後我開始在游泳池中練習彈奏拉赫曼尼諾夫。」

    以為自己聽錯了,但鋼琴家確實是這樣說的:「沉入水中,想像著鋼琴就在面前游泳池中,每一個抓水、划水,練習身體延展性,也可以掌握音符之間的距離,了解到從這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需要多少力量。說這首曲子是寫給大象,這樣說法太不優雅了,但它確實很耗費體力。」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9 22:07:26
    有 166 人按讚


    哲人其萎,無限懷念!

    【謝謝莊永明老師-無論走多遠,都要回到原點】
    台灣文史專家及作家莊永明於2020年8月7日上午辭世,他出生於大稻埕,被公認是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豐富的研究者。
    老報紙上對他的記錄最早要回溯到1983年10月,這一年他舉辦了「台灣第一」攝影展。被視為「台灣文學之母」的鍾肇政先生,更為了這項展覽寫了一篇專文登在1983年10月25日的聯合報。

    整理見報內容如下,提供各位讀者一覽。

    一生蒐集研究台灣史料文物,謝謝莊老師為歷史留記錄,為我們的現在及未來留下許多感動與文化資產,向您致敬!

    莊永明 百年史料識貨人 https://reurl.cc/oLNjoj

    圖說:莊永明指出,台灣歌謠在沈寂了40載後再度受到重視,和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確有密切關係。近年來,不但相關的唱片出版,音樂會較以往多,學校鄉土教材也逐漸將台灣歌謠納入,使得台灣歌謠呈現出許久未見的生命力。
    日期:1993/12/8
    來源:聯合報
    攝影:于志旭

    #莊永明 #鍾肇政
    #報時光UDNtime

    註:小編幾年前在北商大圖書館辦的演講上,有緣得以聆聽莊永明老師演講。翩翩風度,學識深厚,對於學生探問有求必應。謝謝您,莊永明老師。

    歷史新聞

    【1983-10-21/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多少人創造「第一」里程碑?
    莊永明抽絲剝繭挖出史蹟來

    【本報記者陳小凌特稿】你知道傳唱五十年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是誰譜的曲?家喻戶曉的老歌「月夜愁」,當年是由誰主唱一曲成名?台灣第一位撰寫環球遊記的作者是誰?第一位揭發日本侵華野心的幕後英雄又是那一位?

    明(二十二)日下午二時半,在台北爵士攝影藝廊揭幕的「台灣第一」攝影展,為我們揭開這一連串有關文學、藝術、生活等文史社會史料掌故的謎底。

    這批台灣史上創造「第一」里程碑的人、事及物的珍貴照片,都是由浩瀚史籍中抽絲剝繭,並進行田野調查而「挖掘」出來的,而默默沉潛致力這項研究工作二十年的莊永明,更是位有心人。

    四十出頭的莊永明,早先是因為個人興趣,幾年來一直沉潛於台灣的文獻、方志,也常拜訪地方耆宿及日據時期活躍於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碩老,從閒話家常中,他發現有許多正史中從未記載可歌可泣的史事,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要做出「第一」,更需要有非常的眼光和膽識,這個題材,對從事寫作的人更是一項挑戰。

    莊永明探訪的對象不在於赫赫有名的人事物,他選擇了與我們生活相關者,像至今仍傳唱不衰的台灣民謠「望春風」,連行政院新聞局通俗歌曲審查委員黃瑩都認為「作者不可考」,卻被他「尋根」找到了答案…作曲者還是第一位投效流行歌壇的教師,即當年台北師範學校科班畢業的音樂教師鄧雨賢。

    為「望春風」譜曲的鄧雨賢,還作過「雨夜花」、「四季謠」;他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莊永明還探尋到鄧雨賢十八歲時就讀台北師範時所彈鋼琴的珍貴照片。前陣子曾有日本人來台北,洽購這架意義非常的「老琴」,但遭到台北師專拒絕,畢竟這架琴具有特殊紀念意義。

    從早期蛛絲馬跡和零星散佚的人與事檔案中有時很難探尋到真相,但並未阻擾莊永明的心志,反倒是田野式採風擷俗的過程中,常會帶給他難忘的回憶。

    譬如,兩年前當他在北投尋訪到已七十多歲的林是好時,令這位當年第一位當歌星唱紅了「月夜愁」這首歌的音樂教師曾百感交集,尤其是重溫二十六歲採集山地歌謠的照片,更是唏噓萬分,最後林是好輕聲細語為他重唱了一遍「月夜愁」。

    此外,莊永明還從人、事、物三個方向著眼,找到了第一位環球遊記作者林獻堂;冒死潛入日本皇宮,抄出田中奏摺,第一位以第一手情報揭發日本侵華野心的蔡智堪;第一對舉行新式婚禮的翁俊明、吳湘蘋;第一座寺廟為馬公天后宮,第一個有影響力的詩社為櫟社等,為我們留存鮮活的記錄。

    不過,許多了解莊永明這幾年致力工作的作家和朋友,認為以莊永明不是專攻史學的出身,而能執著並突破一般史書的體例,深入淺出整理出縱橫百年,經緯萬端的台灣第一,這份心志就分外難得。

    【1983-10-25/聯合報/08版】

    活的歷史
    --讀「台灣第一」

    【鍾肇政】歷史常是「死」的,而人與事不管是現今的抑過去的,往往是「活」的。尤其在一枝活潑的筆與真摯緻密的心思下,更能活靈活現,形成其強勁的吸引力,把讀者帶進歷史之中。近日看到莊永明著「台灣第一」一書,顯然就是藉描述「活」的人與事,以呈現歷史各個階段與層面,並使之活起來的一本珍異著作。由於書中有一則關於筆者鄉賢鄧雨賢先生的事蹟,便首先翻開了這個部分披讀。這一來,我深深地驚異了,也因而深深地被吸引住。在本書裡,鄧氏衹是「第一位投效流行歌壇的教師」,然而著者確切地抓住了時代的精神與風貌,並且在短短三四千字的篇幅裡,交代了「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的作曲家的一生。而我最大的驚異,則是莊君為這篇短文所下的資料蒐集功夫,簡直可說不少於我為拙作十八萬言的傳記小說「望春風」(亦寫鄧雨賢)所下的功夫。

    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一項不輕的震撼。這一則短短的文章擺在那兒,瞪著眼睛告訴我:「怎麼樣,服了吧。」「這些,該是你寫的那本傳記小說時需要的吧。」言外之意則是一句嚴厲的指責:你蒐集資料的功夫還差得遠呢!我在內心裡,不僅服了,而且也無地自容了。前此不久,我曾與莊君不期而遇。他的臉上很少笑容,厚厚鏡片後的一雙眼睛,彷彿也露著一份莫名的「迷離」。他津津樂道他的最新發現。那是他眉飛色舞的當兒,可是眼睛依然迷濛著,嘴邊漾著的似乎也是一抹苦澀。我有意調侃他──恐怕也有一點想考考他的意思吧。我問了他幾個「台灣第一」,其中還包括台灣第一個國民黨與共產黨。並不是我自己知道答案,衹是信口問問而已,不料他竟是隨口不加思索而答,且是毫不猶豫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方始明白過來,如果他眼睛不是因為厚厚的鏡片使然,而是確有其「迷離」的話,那麼它應是癡迷與陶醉交織在一起的;而如果他心口確也有著一絲苦澀的話,那是因為他利用公餘之暇,馬不停蹄地東奔西跑,依循各種線索而去尋覓他所需要的資料,然後是埋在故紙堆裡苦苦鑽研所造成的吧。我說他癡迷、陶醉,一點也不假;一個人從事一種工作而能達到這個地步,不僅驚人,而且也令人無限欽敬!道樣的說法,恐怕有人要認為誇大其詞而嗤之以鼻。實則原書包括二十則台灣的第一,讀者隨便翻開任何一則,都不難得到佐證。從確定其為第一,到交代其來龍去脈,不知要查多少文獻記載,詢問多少故老與有關人士,探訪多少古蹟舊地。試問,這種從塵封裡探索出歷史的幽光,非有過人的毅力與韌力,又豈能為功!

    通讀這本書的時候,筆者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屢屢拍案叫絕。例如台灣第一座廟──也是台灣第一座媽祖廟,原來並非曾經為了爭第一而劍拔弩張,爭得面紅耳赤,報上亦為之喧鬧一陣的那幾所廟;而近來常被提起的科幻小說鼻祖H.G.威爾斯,竟然曾經到過我們台灣,還為了台灣流行瘧疾而千里迢迢帶來了奎寧樹的種子,救活了無數我們同胞的性命!

    此外,本書裡還有「台灣○○一情報員」智取田中奏摺,以及第一位飛行員、第一位雕塑家、第一位水彩畫家、第一位音樂家、第一首流行歌曲、第一個詩社、第一對行新式婚禮的人等等,無一不是極吸引人的題目。有些雖涉通俗性的話題,但在作者筆下,都能成為歷史的片斷,反映出一段信史。並且也都附有相關的舊照片,不但增加了信實性,而且欣賞這些大量的古舊照片本身,即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為之悠然神往。而在精短的篇幅之中,容納了那麼多的史實,這一點不僅令人深佩莊君的文字錘鍊的功夫,還每每使人覺得大有發揮之餘地,禁不住地想到,這些人,這些事,都值得再去挖掘、去探究,且無一不是最好的傳記或文學作品的資料。不為什麼,因為它們全都是活的歷史啊。

    莊君立意要寫到一百則。這是一樁艱鉅的工作,不過在堅毅的莊君來說,完成之日是可期而待的。是則本書第二輯以後各輯上梓之日,也就可期而待了。筆者和無數的讀者一樣,有無盡的渴盼,希望能早日看到全書的完成。台灣無史之嘆已歷有年所,莊君此舉,也可以說是從另一個角度彌補了是項缺陷,該是熱愛我們這塊土地的人們所慶幸的事。如果說筆者對這本書還有其他的期盼,那就是全書完成之後,希望在卷末附一個完整的「索引」,讓讀者能夠隨時查考,功德無量。

    【2015-08-01/聯合報/B2版/北市新聞】

    莊永明:無論走多遠 都要回到原點

    【記者劉宛琳報導】「旅行基因.觀光密碼—莊永明先生蒐藏展」策展人莊永明為台灣文史專家,出版過50餘本台灣歷史專書,享有「台灣通」的美名。關於旅行,他說,「無論你到多遠的地方,都要回到原點,去看看你頭頂的天、腳踏的地。」

    今年73歲的莊永明出生於北市大稻埕,就讀建國中學時,開始收集台灣文史資料,尤其是集郵、明信片與收藏書籍,被公認為蒐藏台灣史料最豐富的人之一。他從事會計工作26年,沒請過一天假,工作之餘從事台灣文史研究,親自採訪調查,退休後專注於台灣歌謠研究,並四處演講。

    為保存日漸消逝的台灣史料,他從70年代起陸續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北老街》,到《台灣鳥瞰圖》及《台灣歌謠追想曲》等逾50本。

    莊永明說,旅行是要走很遠的路去看不同的地方,但總要回歸出發的原點,去看看自己頭頂的天,腳踏的地,那才是你的起點;他自嘲地說,雖沒看過萬卷書,但一定走過萬里路,自己是比較有泥土氣味的人,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往外走,卻忘了在自己的土地上去觀賞人事物。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9 16:04:43
    有 1,309 人按讚

    【謝謝莊永明老師-無論走多遠,都要回到原點】
    台灣文史專家及作家莊永明於2020年8月7日上午辭世,他出生於大稻埕,被公認是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豐富的研究者。
    老報紙上對他的記錄最早要回溯到1983年10月,這一年他舉辦了「台灣第一」攝影展。被視為「台灣文學之母」的鍾肇政先生,更為了這項展覽寫了一篇專文登在1983年10月25日的聯合報。

    整理見報內容如下,提供各位讀者一覽。

    一生蒐集研究台灣史料文物,謝謝莊老師為歷史留記錄,為我們的現在及未來留下許多感動與文化資產,向您致敬!

    莊永明 百年史料識貨人 https://reurl.cc/oLNjoj

    圖說:莊永明指出,台灣歌謠在沈寂了40載後再度受到重視,和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確有密切關係。近年來,不但相關的唱片出版,音樂會較以往多,學校鄉土教材也逐漸將台灣歌謠納入,使得台灣歌謠呈現出許久未見的生命力。
    日期:1993/12/8
    來源:聯合報
    攝影:于志旭

    #莊永明 #鍾肇政
    #報時光UDNtime

    註:小編幾年前在北商大圖書館辦的演講上,有緣得以聆聽莊永明老師演講。翩翩風度,學識深厚,對於學生探問有求必應。謝謝您,莊永明老師。

    歷史新聞

    【1983-10-21/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多少人創造「第一」里程碑?
    莊永明抽絲剝繭挖出史蹟來

    【本報記者陳小凌特稿】你知道傳唱五十年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是誰譜的曲?家喻戶曉的老歌「月夜愁」,當年是由誰主唱一曲成名?台灣第一位撰寫環球遊記的作者是誰?第一位揭發日本侵華野心的幕後英雄又是那一位?

    明(二十二)日下午二時半,在台北爵士攝影藝廊揭幕的「台灣第一」攝影展,為我們揭開這一連串有關文學、藝術、生活等文史社會史料掌故的謎底。

    這批台灣史上創造「第一」里程碑的人、事及物的珍貴照片,都是由浩瀚史籍中抽絲剝繭,並進行田野調查而「挖掘」出來的,而默默沉潛致力這項研究工作二十年的莊永明,更是位有心人。

    四十出頭的莊永明,早先是因為個人興趣,幾年來一直沉潛於台灣的文獻、方志,也常拜訪地方耆宿及日據時期活躍於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碩老,從閒話家常中,他發現有許多正史中從未記載可歌可泣的史事,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要做出「第一」,更需要有非常的眼光和膽識,這個題材,對從事寫作的人更是一項挑戰。

    莊永明探訪的對象不在於赫赫有名的人事物,他選擇了與我們生活相關者,像至今仍傳唱不衰的台灣民謠「望春風」,連行政院新聞局通俗歌曲審查委員黃瑩都認為「作者不可考」,卻被他「尋根」找到了答案…作曲者還是第一位投效流行歌壇的教師,即當年台北師範學校科班畢業的音樂教師鄧雨賢。

    為「望春風」譜曲的鄧雨賢,還作過「雨夜花」、「四季謠」;他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莊永明還探尋到鄧雨賢十八歲時就讀台北師範時所彈鋼琴的珍貴照片。前陣子曾有日本人來台北,洽購這架意義非常的「老琴」,但遭到台北師專拒絕,畢竟這架琴具有特殊紀念意義。

    從早期蛛絲馬跡和零星散佚的人與事檔案中有時很難探尋到真相,但並未阻擾莊永明的心志,反倒是田野式採風擷俗的過程中,常會帶給他難忘的回憶。

    譬如,兩年前當他在北投尋訪到已七十多歲的林是好時,令這位當年第一位當歌星唱紅了「月夜愁」這首歌的音樂教師曾百感交集,尤其是重溫二十六歲採集山地歌謠的照片,更是唏噓萬分,最後林是好輕聲細語為他重唱了一遍「月夜愁」。

    此外,莊永明還從人、事、物三個方向著眼,找到了第一位環球遊記作者林獻堂;冒死潛入日本皇宮,抄出田中奏摺,第一位以第一手情報揭發日本侵華野心的蔡智堪;第一對舉行新式婚禮的翁俊明、吳湘蘋;第一座寺廟為馬公天后宮,第一個有影響力的詩社為櫟社等,為我們留存鮮活的記錄。

    不過,許多了解莊永明這幾年致力工作的作家和朋友,認為以莊永明不是專攻史學的出身,而能執著並突破一般史書的體例,深入淺出整理出縱橫百年,經緯萬端的台灣第一,這份心志就分外難得。

    【1983-10-25/聯合報/08版】

    活的歷史
    --讀「台灣第一」

    【鍾肇政】歷史常是「死」的,而人與事不管是現今的抑過去的,往往是「活」的。尤其在一枝活潑的筆與真摯緻密的心思下,更能活靈活現,形成其強勁的吸引力,把讀者帶進歷史之中。近日看到莊永明著「台灣第一」一書,顯然就是藉描述「活」的人與事,以呈現歷史各個階段與層面,並使之活起來的一本珍異著作。由於書中有一則關於筆者鄉賢鄧雨賢先生的事蹟,便首先翻開了這個部分披讀。這一來,我深深地驚異了,也因而深深地被吸引住。在本書裡,鄧氏衹是「第一位投效流行歌壇的教師」,然而著者確切地抓住了時代的精神與風貌,並且在短短三四千字的篇幅裡,交代了「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的作曲家的一生。而我最大的驚異,則是莊君為這篇短文所下的資料蒐集功夫,簡直可說不少於我為拙作十八萬言的傳記小說「望春風」(亦寫鄧雨賢)所下的功夫。

    這對我來說,實在是一項不輕的震撼。這一則短短的文章擺在那兒,瞪著眼睛告訴我:「怎麼樣,服了吧。」「這些,該是你寫的那本傳記小說時需要的吧。」言外之意則是一句嚴厲的指責:你蒐集資料的功夫還差得遠呢!我在內心裡,不僅服了,而且也無地自容了。前此不久,我曾與莊君不期而遇。他的臉上很少笑容,厚厚鏡片後的一雙眼睛,彷彿也露著一份莫名的「迷離」。他津津樂道他的最新發現。那是他眉飛色舞的當兒,可是眼睛依然迷濛著,嘴邊漾著的似乎也是一抹苦澀。我有意調侃他──恐怕也有一點想考考他的意思吧。我問了他幾個「台灣第一」,其中還包括台灣第一個國民黨與共產黨。並不是我自己知道答案,衹是信口問問而已,不料他竟是隨口不加思索而答,且是毫不猶豫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方始明白過來,如果他眼睛不是因為厚厚的鏡片使然,而是確有其「迷離」的話,那麼它應是癡迷與陶醉交織在一起的;而如果他心口確也有著一絲苦澀的話,那是因為他利用公餘之暇,馬不停蹄地東奔西跑,依循各種線索而去尋覓他所需要的資料,然後是埋在故紙堆裡苦苦鑽研所造成的吧。我說他癡迷、陶醉,一點也不假;一個人從事一種工作而能達到這個地步,不僅驚人,而且也令人無限欽敬!道樣的說法,恐怕有人要認為誇大其詞而嗤之以鼻。實則原書包括二十則台灣的第一,讀者隨便翻開任何一則,都不難得到佐證。從確定其為第一,到交代其來龍去脈,不知要查多少文獻記載,詢問多少故老與有關人士,探訪多少古蹟舊地。試問,這種從塵封裡探索出歷史的幽光,非有過人的毅力與韌力,又豈能為功!

    通讀這本書的時候,筆者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屢屢拍案叫絕。例如台灣第一座廟──也是台灣第一座媽祖廟,原來並非曾經為了爭第一而劍拔弩張,爭得面紅耳赤,報上亦為之喧鬧一陣的那幾所廟;而近來常被提起的科幻小說鼻祖H.G.威爾斯,竟然曾經到過我們台灣,還為了台灣流行瘧疾而千里迢迢帶來了奎寧樹的種子,救活了無數我們同胞的性命!

    此外,本書裡還有「台灣○○一情報員」智取田中奏摺,以及第一位飛行員、第一位雕塑家、第一位水彩畫家、第一位音樂家、第一首流行歌曲、第一個詩社、第一對行新式婚禮的人等等,無一不是極吸引人的題目。有些雖涉通俗性的話題,但在作者筆下,都能成為歷史的片斷,反映出一段信史。並且也都附有相關的舊照片,不但增加了信實性,而且欣賞這些大量的古舊照片本身,即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為之悠然神往。而在精短的篇幅之中,容納了那麼多的史實,這一點不僅令人深佩莊君的文字錘鍊的功夫,還每每使人覺得大有發揮之餘地,禁不住地想到,這些人,這些事,都值得再去挖掘、去探究,且無一不是最好的傳記或文學作品的資料。不為什麼,因為它們全都是活的歷史啊。

    莊君立意要寫到一百則。這是一樁艱鉅的工作,不過在堅毅的莊君來說,完成之日是可期而待的。是則本書第二輯以後各輯上梓之日,也就可期而待了。筆者和無數的讀者一樣,有無盡的渴盼,希望能早日看到全書的完成。台灣無史之嘆已歷有年所,莊君此舉,也可以說是從另一個角度彌補了是項缺陷,該是熱愛我們這塊土地的人們所慶幸的事。如果說筆者對這本書還有其他的期盼,那就是全書完成之後,希望在卷末附一個完整的「索引」,讓讀者能夠隨時查考,功德無量。

    【2015-08-01/聯合報/B2版/北市新聞】

    莊永明:無論走多遠 都要回到原點

    【記者劉宛琳報導】「旅行基因.觀光密碼—莊永明先生蒐藏展」策展人莊永明為台灣文史專家,出版過50餘本台灣歷史專書,享有「台灣通」的美名。關於旅行,他說,「無論你到多遠的地方,都要回到原點,去看看你頭頂的天、腳踏的地。」

    今年73歲的莊永明出生於北市大稻埕,就讀建國中學時,開始收集台灣文史資料,尤其是集郵、明信片與收藏書籍,被公認為蒐藏台灣史料最豐富的人之一。他從事會計工作26年,沒請過一天假,工作之餘從事台灣文史研究,親自採訪調查,退休後專注於台灣歌謠研究,並四處演講。

    為保存日漸消逝的台灣史料,他從70年代起陸續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北老街》,到《台灣鳥瞰圖》及《台灣歌謠追想曲》等逾50本。

    莊永明說,旅行是要走很遠的路去看不同的地方,但總要回歸出發的原點,去看看自己頭頂的天,腳踏的地,那才是你的起點;他自嘲地說,雖沒看過萬卷書,但一定走過萬里路,自己是比較有泥土氣味的人,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往外走,卻忘了在自己的土地上去觀賞人事物。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30 19:45:00

    Cicada 最新專輯《走入有霧的森林》Hiking in the Mist【10/30 正式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YlEEV0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6eeeq
    Bandcamp:https://goo.gl/7Ep9Qi
    風潮音樂:https://reurl.cc/6gv996
    數位各平台彙整:https://fanlink.to/CCD-01

    Worldwide edition on flau's Bandcamp:
    http://smarturl.it/Cicada-HikingMist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Legacy 👉🏻 https://reurl.cc/alqDe7

    2019/12/14(六)高雄LIVE WAREHOUSE 👉🏻 https://reurl.cc/8lvV97

    2020/01/18(六)台中Legacy 👉🏻 https://reurl.cc/oDR3KD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


    導演:程紀皓
    攝影:陳韋翰、程紀皓
    剪接:程紀皓
    調光:周佳聖
    高山嚮導:王晧瑜

    作曲/鋼琴:江致潔
    大提琴:楊庭禎
    小提琴:許罡愷
    木吉他:謝維倫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來電答鈴

    329727 走入有霧的森林
    329728 夕陽消失之前
    329729 降落在金黃色草坡
    329730 俯瞰我們的家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代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選擇(來電答鈴或原音鈴)產品下載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遠傳: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六碼答鈴代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19 21:00:03

    為了新專輯,Cicada在2018年六月一起到嘉明湖,開啟以山林為主題的創作。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Legacy 👉🏻 https://tinyurl.com/yylherqf

    2019/12/14(六)高雄LIVE WAREHOUSE 👉🏻 https://tinyurl.com/y627934q

    2020/01/18(六)台中Legacy 👉🏻 https://tinyurl.com/y3hhxzx2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


    導演/攝影/剪接:林艾德
    作曲:江致潔、謝維倫
    大提琴:楊庭禎
    小提琴:許罡愷
    木吉他:謝維倫
    鋼琴:江致潔
    高山嚮導:吳佳穎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來電答鈴

    329727 走入有霧的森林
    329728 夕陽消失之前
    329729 降落在金黃色草坡
    329730 俯瞰我們的家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代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選擇(來電答鈴或原音鈴)產品下載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遠傳: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六碼答鈴代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 千與千尋鋼琴譜簡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4-30 09:13:21

    #銀臨Aki阿杰 #牽絲戲 #二胡
    銀臨&Aki阿杰-牽絲戲 二胡與京胡版 by 永安&永安的爹
    Rachel & Aki - Puppet Show (Erhu: YungAn / Jinghu: YungAn's Father)

    《牽絲戲》是由銀臨、Aki阿杰演唱,並於2015年推出的古風單曲。通過描繪傀儡翁與牽扯一生的傀儡之間的相伴、別離,來訴說一段牽戀。讓我們先來欣賞網路上的這首歌曲:
    https://youtu.be/C6YobfNjeqc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631679/

    《牽絲戲》優美的旋律、加上銀臨動人的歌聲與阿杰的戲腔,真迷得我不要不要的。除了歌曲好聽之外,文案特別吸引人,在此與大家分享:
    『這樣的故事,理應埋在心裡,葬下就不再提起。
    打小兒我就能看見些不同尋常的東西,旁人看不見的,見識這故事時就是這樣,只不過那時我還年輕——年輕到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並不當作一回事。見鬼見神也好,獨自出遊也好,那時候覺得都沒什麼要緊,所以就這麼給阻在了路上,好歹算有座破廟能擋一擋風雪。
    我就是在那個大風雪的夜裡,在那座廟裡,遇見了他們。演傀儡戲的老人,和他的木偶。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老爺子破衣爛衫,年紀足夠半截身子入土,隨身沒半點值錢玩意兒,除了那木偶——那木偶是個嬌貴女孩兒模樣,做工太好,嬌貴鮮豔得剛描畫出來似的,神情栩栩如生,眼角掛著一滴淚惹得我都心猿意馬,好險沒伸手去接。自然接不著的。
    偶遇也算有緣,夜深雪大無事可做,我同老爺子湊著一堆火邊烤邊聊,話匣子一開便合不攏,聽他嘮嘮叨叨多半個時辰,從前事講了個底兒掉。講他小時候何等貪玩,一聽見盤鈴聲就收不住腳,知道是演牽絲傀儡的賣藝人來了,就奔著那小戲檯子去,給三尺紅綿台毯上木偶來來往往演出的傀儡戲勾了魂兒,一高興,乾脆學起了傀儡戲。家裡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見是真止不了,也只好由得他去。就這麼入了行,也演了一輩子。
    漂泊過多少山水,賣藝的到底都是賣藝的,除了年輕時一股逍遙浪蕩的勁兒,還能剩下什麼呢?沒個家,沒個伴兒,一輩子什麼都沒剩下,除了這麼個陪了他一輩子的木偶。老爺子沒說完就哭了,拿補丁摞補丁的袖子揩臉,揩了再揩也揩不淨。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順著他口風哄了兩句,乾脆求老爺子亮亮手藝,想不到這招好使,老爺子擤擤鼻子止了哭,真給我演了一出。
    其實我看不太懂戲文裡咿咿呀呀悲欣交集,但那伴著盤鈴樂翩翩起舞的木偶美得觸目驚心,縱然知道只是絲線牽出的舉手投足,也活了似的叫人忍不住想挽手相攙,看完叫人不得不歎一聲:真不愧演了一輩子。我由衷說:老爺子您可真不愧演了一輩子。老爺子聽著這句,也抱著木偶笑了笑,笑完,臉色就變了。一輩子啊,一輩子就幹了這麼一件事兒,活成這麼個慫樣,就這麼糟踐了自個兒這一輩子。怪誰?還不是怪這玩意兒。他盯著懷裡那精緻木偶看了半天:大雪滔天,棉衣都置備不上,這一冬眼看都要過不去了,還要你做什麼呢?都不如燒了——還能暖暖身子。還沒等我回過神來,老爺子手一揚,木偶就進了火堆。我攔也攔不住,話都說不出,滿腦子只剩一句可惜。
    然後那一幕,我此生難忘,火光舔過木偶一身綺麗舞袖歌衫,燎著了椴木雕琢的細巧骨骼,燒出嗶嗶啵啵響動。那一瞬間它忽地動了,一骨碌翻身而起,活人似的悠悠下拜,又端然又嫵媚地對著老爺子作了個揖。它揚起含淚的臉兒,突然笑了笑,哢一聲碎入炭灰。
    那晚的火燃得格外久也格外暖,分明沒太多柴火,一堆火卻直到天光放亮才漸漸冷下去。拼盡全力地,暖了那麼一次。暖了那麼一次,孤單了一輩子。到如今我還記得老爺子放聲大哭的模樣,嚎啕得就像當年被爹娘攔著阻著不准去看牽絲傀儡戲的那個孩子。』

    我很喜歡《牽絲戲》這首歌,因為其中有京劇唱腔,我馬上找愛拉京胡的老爸一起合奏。這首是F調,二胡演奏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CG,用G調指法演奏,這樣可以避免使用到外空弦音,音色也比較柔軟。演奏時,二胡清麗委婉,京胡樸實無華,在明澈的鋼琴伴奏,輕吟漫舞。不過,我的二胡功力有限,演奏上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牽絲戲裡的老爺子,演了一輩子的傀儡戲;今年九十多歲的爸爸,也拉了一輩子的京戲。
    不過爸爸並沒有像老爺子樣把木偶丟進火堆裡,而是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拉著他心愛的京胡。
    如果京胡能有靈性,也會如木偶女孩一般,向我爸爸悠悠下拜吧?

    ========================

    銀臨&Aki阿杰-牽絲戲 二胡與京胡版

    原唱:銀臨/Aki阿杰
    作詞:Vagary
    作曲:銀臨
    編曲:灰原窮
    原曲發行:2015年1月28日
    翻奏錄製:2017年4月30日
    翻奏:永安(二胡)/永安的爹(京胡)
    簡譜:永安

    1=F BPM=86
    【二胡】
    嘲笑誰恃美揚威 沒了心如何相配
    175 5356 175 5323
    盤鈴聲清脆 帷幕間燈火幽微
    352 32 1717 123
    我和你 最天生一對
    236 236 56

    【二胡】
    沒了你才算原罪 沒了心才好相配
    175 5356 175 5323
    你襤褸我彩繪 並肩行過山與水
    352 352 1717 123
    你憔悴 我替你明媚
    236 236 56

    【二胡】
    是你吻開筆墨 染我眼角珠淚
    61 2362 61 7535
    演離合相遇悲喜為誰
    61 236 2353
    他們迂迴誤會 我卻只由你支配
    61 2362 1717 123
    問世間哪有更完美
    236 236 56

    【京胡】
    蘭花指捻紅塵似水
    3532 32 163
    三尺紅台 萬事入歌吹
    3532 32 563
    唱別久悲不成悲 十分紅處竟成灰
    235 65352 32 12356
    願誰記得誰 最好的年歲
    61236 23656

    【二胡】
    你一牽我舞如飛 你一引我懂進退
    175 5356 175 5323
    苦樂都跟隨 舉手投足不違背
    352 32 1717 123
    將謙卑 溫柔成絕對
    236 236 56

    【二胡】
    你錯我不肯對 你懵懂我蒙昧
    61 2362 61 7535
    心火怎甘心揚湯止沸
    61 236 2353
    你枯我不曾萎 你倦我也不敢累
    61 2362 1717 123
    用什麼暖你一千歲
    236 236 56

    【京胡】
    風雪依稀秋白髮尾
    3532 32 163
    燈火葳蕤 揉皺你眼眉
    3532 32 563
    假如你捨一滴淚 假如老去我能陪
    235 65352 32 12356
    煙波裡成灰 也去得完美
    61236 23656

    【京胡+二胡】
    風雪依稀秋白髮尾
    3532 32 163
    燈火葳蕤 揉皺你眼眉
    3532 32 563
    假如你捨一滴淚 假如老去我能陪
    235 65352 32 12356
    煙波裡成灰 也去得完美
    61236 23656

    EN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