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千元律師disney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千元律師disney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千元律師disney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千元律師disney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葉郎每日讀報 #週日公休版 #為什麼公休要發長文 │終局之戰:分紅條款如何左右好萊塢的新樣貌│ 「Disney 毫無廉恥地錯誤指控 Scarlett Johansson 無視全球疫情變化,試圖讓她看起來跟 Disney 一樣麻木不仁,而我非常確定她並非如是。該公司刻意在聲明中揭露她的片酬數...

  • 千元律師disney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1 18:14:47
    有 540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週日公休版 #為什麼公休要發長文

    │終局之戰:分紅條款如何左右好萊塢的新樣貌│

    「Disney 毫無廉恥地錯誤指控 Scarlett Johansson 無視全球疫情變化,試圖讓她看起來跟 Disney 一樣麻木不仁,而我非常確定她並非如是。該公司刻意在聲明中揭露她的片酬數字,藉以將她的個人成功變成一種攻擊武器,就好像這位事業太成功的女性應該要為此感到不好意思一樣。」

    《Black Widow 黑寡婦》女主角 Scarlett Johansson 的經紀人 Bryan Lourd 日前在聲明中措詞強烈地批判 Disney。

    今天原本是「每日讀報」單元的公休日。然而 Bryan Lourd 這個名字和 Scarlett Johansson 的合約糾紛,正好與過去幾個月好萊塢正在發生的變化交織成一個越來越清楚的圖像。

    好萊塢的產業面貌正在被分紅條款重塑,而 Bryan Lourd 就是主導這個改變的關鍵角色之一.......


    ■ 談判案例:直接向產地買的《鋒迴路轉》

    除了跟莉亞公主本人 Carrie Fisher 交往過之外(星戰9中出現的女演員 Billie Lourd 正是兩人的女兒),Bryan Lourd 更重要的身份是他從1995年以來就擔任地球上影響力最大的經紀公司 CAA 的合夥人、董事總經理以及副主席的角色。

    作為好萊塢檯面上/檯面下最重要的談判者之一, Bryan Lourd 的經典之作就是在 2007~2008年 WGA 編劇工會大罷工時擔任包含 Bob Iger 所領導的 Disney 等片廠與編劇工會律師團之間的調停人角色。

    長達100天的罷工最後重創美國電影和電視業,而編劇則在最後協議中爭取到對於新興的網路發行媒介有更高的分紅比例(片廠一如往常一開始堅稱網路根本賺不到錢)。

    這兩天剛剛在希臘殺青的《Knives Out 2 鋒迴路轉2》很可能會是 Bryan Lourd 經紀人生涯另一個里程碑等級的談判代表作。

    《鋒迴路轉 Knives Out》第一集的編導 Rian Johnson、製片 Ram Bergman 和男主角 Daniel Craig 三人正好都是 Bryan Lourd 的客戶。 身為經紀人,Bryan Lourd 成功地替他們打包了《鋒迴路轉》第一集的製作案,兜售給 Lionsgate ,為這個近年來好萊塢最成功的原創電影寫下精采的序曲。

    然而真正的談判身手展現在2020年後全球大流行疫情下的產業劇變中。

    5個月前 Bryan Lourd 成功以4.65億美元史無前例的天價,將《鋒迴路轉》的兩部續集賣給 Netflix。考量到第1集成本僅只4千萬美元,這坐地起價10倍的2部續集電影光價格就已經寫下歷史。除了給《鋒迴路轉》導演、製片和男主角(前提是必須繼續主演)3人每人各1億美元的鉅額費用之外,Netflix 還在合約中開給了一張好萊塢人人夢寐以求的「空白支票」——導演 Rian Johnson 保有整部電影完整的創意控制權,不必聽出錢的大爺 Netflix 給的任何修剪筆記。

    站在買方的角度,Netflix 自從自製節目《House of Cards 紙牌屋》以來就全力想要跳過片廠、直接與創作者交易的 Netflix。然而站在賣方的角度,Bryan Lourd 替他三位客戶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紙牌屋》時刻,讓創作者終於可以完全擺脫片廠、擁創意自重,成為整個工業體系的新運轉核心。

    過去在片廠機制失能的產業動盪時刻,經紀公司經常取代片廠扮演起推動整個產業繼續向前的創意發動機發動機角色。這次串流變局中,CAA 的 Bryan Lourd 也毫不猶豫站到浪頭上大展身手。


    ■ 談判案例:一口價買斷的《大法師》

    紐約時報5個月前才以《鋒迴路轉》為例,預測類似的以創作者為中心的交易將會在好萊塢越來越普遍,沒想到 Bryan Lourd 在5個月後立刻再度達陣,幫他的另一個客戶——製片 Jason Blum ——談下了另一個天文數字合約。

    Jason Blum 和他的製片公司 Blumhouse Productions 是過去十年恐怖電影類型最重要的原創力來源。《Get Out 逃出絕命鎮》、《The Purge 國定殺戮日》和《Insidious 陰兒房》等系列電影都出自他之手。

    上週 Universal Pictures 和同屬 NBCUniversal 的串流平台 Peacock 確定要花費4億買下 Jason Blum 策劃多時的《The Exorcist 大法師》新三部曲電影的發行權。將在2023年由 Universal Pictures 在電影院發行第一集,然後接下來兩集則會在串流平台 Peacock 上獨家上架。

    如果和 Jason Blum 去年初大獲好評的《The Invisible Man 隱形人》的700萬製作預算相比,這3部電影共4億美元的合約毫無疑問就是他事業的空前高峰。

    《鋒迴路轉》和《大法師》這兩個製作案同時創下驚人天價的理由是他們採用了新的簽約方式。不像 Netflix 偏好用一口價向所有創作參與者(包含明星)買斷所有權利,好萊塢片廠向來支付的是一個比較中庸的價格,並在合約中承諾未來電影下檔之後如果在家庭娛樂、電視、串流等等其他平台得到新的收入,會再以「重播費」的名義分配一定金額給所有創作參與者。有時候到達一定額度的電影院票房也會設有分紅機制給比較有談判力量的明星,比如 Scarlett Johansson。

    這種傳統合約的好處是片廠一開始的財務壓力比較小,也等於將電影院以外通路的風險分攤給創作參與者(如果 DVD 沒有大賣,每個人都不會賺到錢)。然而這種合約的缺點就是萬一在其他通路大賣,也必須分配給所有參與者,而且還必須忍受可能持續數十年每天拿著算盤計算要分多少錢給誰的繁瑣行政流程。

    Netflix 的《鋒迴路轉》採用了一口價,所以男主角 Daniel Craig 只會得到一筆(雖然高達1億美元)的酬勞。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但媒體猜測《大法師》可能是 Universal Pictures 這家傳統好萊塢發行商第一次採用一口價的電影發行合約。

    不再設有分紅條款的新式合約難免會繼續堆高片酬。不過在串流大戰的軍備競賽中,片廠為了追上 Netflix 片庫的增加速度,也很難有拒絕的餘地。此時此刻好萊塢的僱傭談判完全是賣方市場。

    最近連續發生 《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原創編劇 Frank Darabont 的分紅訴訟、《黑寡婦》女主角 Scarlett Johansson 的分紅訴訟以及剛剛才發生的《Olympus Has Fallen 全面攻佔:倒數救援》男主角 Gerard Butler 的分紅訴訟,也會使片廠應該非常樂意擺脫持續計算分紅報表以及應付各種分紅爭執的力氣,以便專心打仗。


    ■ 刪除分紅條款之後好萊塢會變怎樣

    持續升溫的串流大戰和經紀公司的推波助瀾之下,姑且大膽預測未來幾年一口價合約和「直接向產地買」的交易方式在好萊塢越來越普遍。

    而那時候的好萊塢明星演員和明星編導們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會有什麼樣的新面貌?

    經紀公司的努力將使他們旗下的編劇、導演、製片等核心創作者在未來的串流世界中獲得更多談判籌碼。會有更多個 Rian Johnson 或是 Jason Blum 在天價合約中向串流平台賣出自己的點子。除非串流大戰因為有最終勝利者出現而開始降溫,否則編劇、導演、製片和他們的經紀人將繼續在談判桌上扮演強勢主導者。

    但對於 Scarlett Johansson 和 Gerard Butler 這樣的明星來說,未來的職場可能會長得不太一樣:

    明星替他們的電影大大地增加商業上的成功機會但也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多年來好萊塢一直有人想打破明星機制來消滅這種不必要的財務風險。 Jeffery Katzenberg 在擔任Walt Disey Studios 主席期間害他丟掉工作的那封著名的群組信裡頭,就直接點名 Disney 為了複製《Batman蝙蝠俠》的成功而花大錢僱用 Warren Beatty 和 Madonna 拍攝《Dick Tracy 狄克崔西》是完全搞錯方向的投資。詭譎的是 Katzenberg 在過去一年的華麗失敗創業 Quibi 其實也為了確保成功,比競爭對手 Netflix 僱用了更高比例的明星,並最終落入自己的預言:不好好說故事的人注定要失敗。

    分紅合約的設計原本就是好萊塢律師用來替片廠降低風險的設計。未來如果人人都學 Netflix 採用一口價簽約而導致明星的一次性費用被提高,好萊塢勢必會被逼得想辦法尋求其他策略來降低風險。

    Marvel Studios 就有一個現成的完美策略:Kevin Feige 編織出來的 Marvel 宇宙第幾期故事線,其實就是一個降低單一電影失敗、單一超級英雄失敗或是單一演員失敗的風險控制策略。他們已經在 Terrence Howard 事件中驗證過只要是人就可以取代,也正在小心翼翼地取代 Chadwick Boseman。

    而 Scarlett Johansson 所飾演的黑寡婦甚至還是已經結束的故事線。這很可能是他們選擇用強硬態度應對分紅訴訟的其中一個理由。

    或者更簡單的方式就是減少雇用明星的比例。

    Netflix 主導的串流產業不是明星演員樂見的未來職場。由於觀眾行為不一樣,串流世界不像院線電影那樣仰賴宣傳素材中明星名字來刺激粉絲在很短的時間內湧入電影院。我們自己的串流使用經驗早就驗證了 Netflix 其實是一個「明星戒斷療程」,因為最後我們收看叫不出名字的演員主演的節目時數早就遠遠超過那些明星主演的內容。

    對 Netflix 來說成本很低的網路迷因效應甚至比明星效應有更高的投資效益。花2000萬美元製作一季所有人都打扮成怪物的約會節目,可能會比花2000萬請一個明星然後再花2億製作一部2小時的電影,更有機會讓潛在訂戶按下訂購按鈕。

    分紅條款還在不在,好萊塢明星正在面臨衰退的威脅。這會是 Scarlett Johansson 的經紀人兼地球上影響力最大的經紀公司 CAA 的合夥人、董事總經理以及副主席 Bryan Lourd 下一道待解的功課。

  • 千元律師disney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9 19:38:02
    有 218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
    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
    ——法國電影院老闆
    ───────────────────

    電影院產業又經歷了像雲霄飛車一樣不平靜的一週。

    不同於寧願分區上映也要死守電影院通路的《Tenet 天能》,《Mulan 花木蘭》女士果斷地拋棄了電影院,宣佈將在Disney+有提供服務的歐美市場以PVOD的方式提供訂戶線上購買觀看。在片廠和電影院的關係陷入冰點的同一週,美國法院也碰巧正式解除了箝制好萊塢71年的片廠兼營電影院禁令。

    所以同樣焦頭爛額的電影院和片廠之間還有空間發生什麼愛的火花(或是憤怒的火花)嗎?


    派拉蒙禁令的前世今生
     ̄ ̄ ̄ ̄ ̄ ̄ ̄ ̄ ̄ ̄
    電影院和片廠之間的愛恨情仇起自102年前另外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造成了超過5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Paramount老闆Adolph Zukor是當時從西班牙流感中獲益最多的好萊塢電影人。

    在愛迪生信託還在製作並放映5到10分鐘的短片的同時,Zukor是第一個主張觀眾想看更長、更完整的故事並大膽投資超過40分鐘故事長片的製片。長片市場證實大獲成功之後,他跟好幾個製片參與了另外一個實驗性的投資案,投了好萊塢最早專做「發行」的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Zukor很快就發現這種「在開拍前提供資金給製片、在完成之後把片子帶去全國各城市放映、然後拆分65%票房給製片」的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將會改變整個產業,於是立刻買下該公司所有股份,跟自己的製片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合併,成為今天我們認識的Paramount。

    Paramount事業拼圖中的最後一塊,是Adolph Zukor在瘟疫降臨前一年才剛剛想到的邪惡點子:他想要併購電影院,將電影的三個部門製片、發行、放映通通合併成一家公司,藉以把電影院票口收到的每一分錢通通留在自己的口袋。

    1918年底西班牙流感迎面撞來,成了Adolph Zukor的「天賜良機」。Papamount的律師提出了一個兇殘至極的作戰計畫:

    Paramount會派人到全美各大城市假裝考察市場,然後故意放出消息說他們馬上要來這裡蓋一座裝潢更豪華、設備更新穎的電影院。正因流感疫情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當地獨立電影院經營者立刻被這個謠言整得人仰馬翻,因為Paramount要來跟你正面競爭的話隨即傳到你的貸款銀行耳中,下場就是在最你需要周轉的困難時節,你的往來銀行反而決定對你落井下石、抽走銀根。

    整個計畫最高明之處是Paramount甚至不用真的花錢去蓋新電影院,就逼得無數獨立電影院舉雙白旗投降。

    兩年多後,包含併購以及新蓋的電影院在內Paramount已經坐擁全美303家首輪電影院,成為整個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電影托拉斯怪獸。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在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劃時代判決中,認定幾家好萊塢片廠同時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涉嫌濫用市場力量進行不公平競爭,因而違反反托拉斯法。

    稍後的和解協議中,主要當事人Paramount和 Warner Bros向司法部承諾拆分電影院經營權,永遠不再跨足放映業。其他家片廠並非本案當事人,也未在和解協議範圍中,但因相同法理可能也會用來對付他們,所以即使擁有零星幾家電影院產權,也從未敢像1930年代那樣大幅擴張。

    這個拘束好萊塢長達71年的和解協議就被稱作派拉蒙禁令(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司法部就一改過去立場,積極推動廢止派拉蒙禁令。直到昨天法院終於認可司法部的見解,認為現今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想像片廠可以透過限定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來造成不公平競爭,因為電影院的真正競爭者早已不是其他電影院,而是71年前根本不存在的電視、DVD、VOD、Netflix等等新玩意兒。因此法院基於公益同意廢止禁令。禁令失效後,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

    1)片廠終於可以買電影院。只要你有錢。而且電影院行情正因為疫情而不斷走低,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像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那樣有錢,也很可能買得起。先前AMC面臨破產危機時各種收購談判的傳聞就已經滿天飛。

    2)惡名昭彰的「Block Booking搭售」有可能死灰復燃。也就是說發行商將可以明目張膽地以A級片+B級片強迫一起放、不然都別放的方式和電影院談判。對於談判權力相對較小的獨立電影院來說,日子肯定會艱困許多。

    3)電影院也可能主動找片廠結盟。此時此刻電影院業的體質都非常羸弱,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坐等片廠來收購,可能也會主動上門求售。甚至直接被業主放棄的廢棄電影院,也可能被房東打包賣給片廠。

    4)以和解協議為形式的禁令雖然被廢了,反托拉斯法並沒有被廢止。所以電影院如果被片廠欺負了,也不是完全求救無門,只是得用曠日廢時的官司想辦法得到一個新的勝訴判決。

    問題在於幾家片廠在過去一年內紛紛把業務重心轉向你家客廳的新戰場,到底這時候併購電影院對誰還有好處?

    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這些非傳統片廠之外,Disney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買主。雖然Disney是傳統片廠中串流生意最成功的一家,但擁有漫威電影、星戰電影等等科幻動作宇宙的Disney也是電影體驗如果能活下來的最大獲益者。已經連年從電影院領走一卡車又一卡車現鈔的Disney最有動機讓電影院活著(而且必須用最好的聲光設備活著)


    磨刀霍霍向木蘭
     ̄ ̄ ̄ ̄ ̄ ̄ ̄
    但在此同時,Disney也是過去一週電影院老闆們的共同敵人。

    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在發佈上一季財報的線上會議中,正式宣佈9月4日上映的《Mulan 花木蘭》將跳過美國和多個歐洲市場的電影院,直接上架已經有超過一億用戶的串流平台Disney+,但訂戶須額外支付29.99美元的費用才能觀看。Chapek說他們會密切觀察消費者對於這種高單價的方案會如何反應,但他同時非常謹慎地強調這將只是個案,絕不代表迪士尼正在考慮任何縮短空窗期的激進方案(說的正是Universal你呢)。

    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說以29.99美元零售的《花木蘭》可能需要3000萬筆交易才有可能跟去年的《Aladdin 阿拉丁》一樣賺錢。所以Disney很可能是把很高比例的希望放在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的海外市場,比如中國。Deadline則訪問到好萊塢電影的投資人,他說Disney現在分文都賺不到,所以《花木蘭》上Disney+的意義就是能賺多少算多少。但他不認為這會是電影院體驗的末日,他認為還是會有很多人寧願在電影院觀看,票房仍然會是好萊塢電影重大收入來源。

    投資銀行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 說Disney是過去幾年電影發行空窗期的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所以Disney出此下策絕對意義重大。而且他們甚至不想等《Tenet天能》的市場反應再做決定。雖然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堅稱《花木蘭》將只是個案,但如果成果很好,他認為Disney絕對會打造自己的PVOD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場外觀察是,彭博新聞聽到Bob Chapek取代Bob Iger成為Disney執行長後,一直傳出權力不穩,而已經專任董事長的Iger實際上仍在第一線做決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但這次發佈重大訊息(上季財報)的線上會議場合,Iger意外地缺席,顯見Chapek真的已經是Disney貨真價實的執行長。

    最後,則是此重大消息的最大受害者——電影院的反應:

    1)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意外地保持低調,並未對Disney的動作做出正式回應。但Deadline提供了某家電影院老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這些傢伙再也用不著放映業的任何合作夥伴了!幹嘛這麼笨還把利潤分給我們這些外人呢?只要1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就能坐收1.81億美元。如果5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能收到整整9.06億。重點是這些錢每一分都直接進了他們家口袋。」他接著預測這一步等於宣判電影院死刑,電影院最終淪為吃飯用餐的場所,而且那些少於20家的業者最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

    2)英國電影院老闆用嘲諷的口氣向Disney喊話:「想回到電影院的時候隨時通知我們一聲喔。到時候我應該會睡在銀行門口泡自己的尿漬裡頭(等你們回來)」。

    3)德國最大的電影院業者HDF Kino發表聲明表示Disney拿VOD來實驗的做法形同玩火。他說電影院的上游供應商使用這種炒短線的戰術,不僅是在拿電影院的未來當賭注,也等於拿整個電影產業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當成賭注。

    4)一家位於巴黎近郊的電影院,則因為老闆的激烈抗議動作一夜爆紅。該電影院老闆除了用球棒砸爛《花木蘭》的宣傳看板之外,也交代了他這麼做的動機:「我們非常感謝Warner決定在八月底發行《天能》。但這還不夠。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我把一生奉獻在放映電影之上,而且我還不想死。」

    2020年最終變成了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各自的生死存亡之戰。而這種自求多福的關頭,「夥伴關係」這個詞彙顯然已值不了幾個錢......


    亂世之中的優先待辦事項
     ̄ ̄ ̄ ̄ ̄ ̄ ̄ ̄ ̄ ̄ ̄
    和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的沉默也許有類似的「體諒」情感,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對Disney+的動作給了異常溫和的評論:

    AMC執行長Adam Aron說「就像AMC處在巨大壓力下,Disney也處在同樣的壓力下。壓力聚集到某個程度,Disney終究得將他們的電影產品拿出來變現」。對AMC和Disney這兩個好萊塢最大的疫情受災戶來說,活下去才是優先待辦事項。

    會採取這種溫和立場而沒有跟著全世界其他電影院一起叫罵,是因為AMC自己為了求生存才在一週前做了電影業認為大逆不道的事:他們和Universal簽署協議主動放棄空窗期的慣例,讓Universal可以在上映17天後就把自己家的電影送上VOD平台租售。

    針對同業過去幾天對此協議的批評,Aron說改變確實是困難的,他可以理解同業對於改變的焦慮不安。他強調Universal方案「我們通盤研究過,沙盤推演過,仔細考慮過,激烈辯論過」,並認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首度也鬆口說Universal確實在前述協議中同意將提早上架VOD的租金拆帳給他們,彌補電影院因此蒙受的損失。

    AMC同時公佈上一季財報,總計虧損了5.6億美元,全季收入僅1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1億美元驟降98.7%。不過在救命資金的挹注下,AMC執行長Adam Aron說他們已經正式度過疫情中的財務危機。

    同一時間,AMC母公司中國萬達集團的萬達電影也公佈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合計收入僅19.7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劇烈下滑73.93%,凈虧損高達15.67億,這是萬達電影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半年度虧損。虧損的主因是旗下電影院無法開門營業,發行部門也無法發行包含《唐人街探案3》等重量級電影。

    值得注意的上月底萬達電影才申請非公開募資,預計在三年內繼續投入31.45億人民幣新建162家新電影院。此外,兩個月萬達還首度開放電影院特許加盟。萬達原本就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電影院品牌,已經有656家合計5806塊銀幕。外界猜測萬達的企圖可能是趁中小型電影院因疫情而體質變弱之際,加速提高市占率,以便取得更大的權力統一排片並降低管理成本。但也有人認為鉅額虧損的萬達之所以和市場對賭,可能是有來自政府資金進場。

    這世界上很可能沒有剩下多少人和萬達一樣,覺得在這瞬息萬變的產業動盪之中擴張電影院版圖是最優先的待辦事項

    昨天另外一個重磅新聞給出了另外一個優先的待辦事項:

    AT&T併購Warner之後的改組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從Hulu來的新任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再度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整個AT&T集團最看重的HBO Max。此外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

    所有節目優先供應HBO Max競爭需求之下,他口中的組織簡潔化、關鍵業務集中化、效率最佳化等等用語,其實都指向一個簡單明瞭的最優先待辦事項:串流萬歲萬萬歲(跪)!


    |新聞出處|

    ‘Mulan’ Madness: With A Potential Disney+ Windfall, Will Studio Still Need Movie Theaters?(https://bit.ly/2DkJgRG)

    Despite Moving ‘Mulan’ to Disney+, the Mouse Can’t Afford to Make VOD Its Future — Yet(https://bit.ly/31jbKmU)

    Disney and ‘Mulan' Are All In on Streaming(https://bloom.bg/3aamrw5)

    Disney Charts Streaming Future as Coronavirus Roils Legacy Businesses(https://bit.ly/33GHoOf)

    萬達復業票房2.78億, 短期內虧損將進一步加劇(https://bit.ly/2PDosHG)

    AMC娛樂第二財季虧損,疫情令影院關閉(https://on.wsj.com/3a74IWc)

    AMC Theatres Boss: ‘We’ve Survived the Corona Crisis’(https://bit.ly/2DmIR1r)

    German Cinema Org Weighs In On ‘Mulan’ Controversy: “[Disney Is] Playing With Fire”(https://bit.ly/2XARITK)

    Theater Owner Goes Viral for Destroying ‘Mulan’ Poster Over Disney+ Release: ‘Very Devastating’(https://bit.ly/2ERRUYj)

    Judge Agrees to End 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https://bit.ly/2EZptYt)

    Theaters Have Many Problems, but the Consent Decrees Weren’t One(https://bit.ly/31x7GiX)

    WarnerMedia undergoes major reorganization as HBO Max gets higher priority(https://bit.ly/30DNn46)

  • 千元律師disney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9 19:02:47
    有 867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
    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
    ——法國電影院老闆
    ───────────────────

    電影院產業又經歷了像雲霄飛車一樣不平靜的一週。

    不同於寧願分區上映也要死守電影院通路的《Tenet 天能》,《Mulan 花木蘭》女士果斷地拋棄了電影院,宣佈將在Disney+有提供服務的歐美市場以PVOD的方式提供訂戶線上購買觀看。在片廠和電影院的關係陷入冰點的同一週,美國法院也碰巧正式解除了箝制好萊塢71年的片廠兼營電影院禁令。

    所以同樣焦頭爛額的電影院和片廠之間還有空間發生什麼愛的火花(或是憤怒的火花)嗎?


    派拉蒙禁令的前世今生
     ̄ ̄ ̄ ̄ ̄ ̄ ̄ ̄ ̄ ̄
    電影院和片廠之間的愛恨情仇起自102年前另外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造成了超過5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Paramount老闆Adolph Zukor是當時從西班牙流感中獲益最多的好萊塢電影人。

    在愛迪生信託還在製作並放映5到10分鐘的短片的同時,Zukor是第一個主張觀眾想看更長、更完整的故事並大膽投資超過40分鐘故事長片的製片。長片市場證實大獲成功之後,他跟好幾個製片參與了另外一個實驗性的投資案,投了好萊塢最早專做「發行」的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Zukor很快就發現這種「在開拍前提供資金給製片、在完成之後把片子帶去全國各城市放映、然後拆分65%票房給製片」的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將會改變整個產業,於是立刻買下該公司所有股份,跟自己的製片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合併,成為今天我們認識的Paramount。

    Paramount事業拼圖中的最後一塊,是Adolph Zukor在瘟疫降臨前一年才剛剛想到的邪惡點子:他想要併購電影院,將電影的三個部門製片、發行、放映通通合併成一家公司,藉以把電影院票口收到的每一分錢通通留在自己的口袋。

    1918年底西班牙流感迎面撞來,成了Adolph Zukor的「天賜良機」。Papamount的律師提出了一個兇殘至極的作戰計畫:

    Paramount會派人到全美各大城市假裝考察市場,然後故意放出消息說他們馬上要來這裡蓋一座裝潢更豪華、設備更新穎的電影院。正因流感疫情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當地獨立電影院經營者立刻被這個謠言整得人仰馬翻,因為Paramount要來跟你正面競爭的話隨即傳到你的貸款銀行耳中,下場就是在最你需要周轉的困難時節,你的往來銀行反而決定對你落井下石、抽走銀根。

    整個計畫最高明之處是Paramount甚至不用真的花錢去蓋新電影院,就逼得無數獨立電影院舉雙白旗投降。

    兩年多後,包含併購以及新蓋的電影院在內Paramount已經坐擁全美303家首輪電影院,成為整個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電影托拉斯怪獸。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在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劃時代判決中,認定幾家好萊塢片廠同時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涉嫌濫用市場力量進行不公平競爭,因而違反反托拉斯法。

    稍後的和解協議中,主要當事人Paramount和 Warner Bros向司法部承諾拆分電影院經營權,永遠不再跨足放映業。其他家片廠並非本案當事人,也未在和解協議範圍中,但因相同法理可能也會用來對付他們,所以即使擁有零星幾家電影院產權,也從未敢像1930年代那樣大幅擴張。

    這個拘束好萊塢長達71年的和解協議就被稱作派拉蒙禁令(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司法部就一改過去立場,積極推動廢止派拉蒙禁令。直到昨天法院終於認可司法部的見解,認為現今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想像片廠可以透過限定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來造成不公平競爭,因為電影院的真正競爭者早已不是其他電影院,而是71年前根本不存在的電視、DVD、VOD、Netflix等等新玩意兒。因此法院基於公益同意廢止禁令。禁令失效後,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

    1)片廠終於可以買電影院。只要你有錢。而且電影院行情正因為疫情而不斷走低,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像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那樣有錢,也很可能買得起。先前AMC面臨破產危機時各種收購談判的傳聞就已經滿天飛。

    2)惡名昭彰的「Block Booking搭售」有可能死灰復燃。也就是說發行商將可以明目張膽地以A級片+B級片強迫一起放、不然都別放的方式和電影院談判。對於談判權力相對較小的獨立電影院來說,日子肯定會艱困許多。

    3)電影院也可能主動找片廠結盟。此時此刻電影院業的體質都非常羸弱,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坐等片廠來收購,可能也會主動上門求售。甚至直接被業主放棄的廢棄電影院,也可能被房東打包賣給片廠。

    4)以和解協議為形式的禁令雖然被廢了,反托拉斯法並沒有被廢止。所以電影院如果被片廠欺負了,也不是完全求救無門,只是得用曠日廢時的官司想辦法得到一個新的勝訴判決。

    問題在於幾家片廠在過去一年內紛紛把業務重心轉向你家客廳的新戰場,到底這時候併購電影院對誰還有好處?

    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這些非傳統片廠之外,Disney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買主。雖然Disney是傳統片廠中串流生意最成功的一家,但擁有漫威電影、星戰電影等等科幻動作宇宙的Disney也是電影體驗如果能活下來的最大獲益者。已經連年從電影院領走一卡車又一卡車現鈔的Disney最有動機讓電影院活著(而且必須用最好的聲光設備活著)


    磨刀霍霍向木蘭
     ̄ ̄ ̄ ̄ ̄ ̄ ̄
    但在此同時,Disney也是過去一週電影院老闆們的共同敵人。

    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在發佈上一季財報的線上會議中,正式宣佈9月4日上映的《Mulan 花木蘭》將跳過美國和多個歐洲市場的電影院,直接上架已經有超過一億用戶的串流平台Disney+,但訂戶須額外支付29.99美元的費用才能觀看。Chapek說他們會密切觀察消費者對於這種高單價的方案會如何反應,但他同時非常謹慎地強調這將只是個案,絕不代表迪士尼正在考慮任何縮短空窗期的激進方案(說的正是Universal你呢)。

    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說以29.99美元零售的《花木蘭》可能需要3000萬筆交易才有可能跟去年的《Aladdin 阿拉丁》一樣賺錢。所以Disney很可能是把很高比例的希望放在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的海外市場,比如中國。Deadline則訪問到好萊塢電影的投資人,他說Disney現在分文都賺不到,所以《花木蘭》上Disney+的意義就是能賺多少算多少。但他不認為這會是電影院體驗的末日,他認為還是會有很多人寧願在電影院觀看,票房仍然會是好萊塢電影重大收入來源。

    投資銀行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 說Disney是過去幾年電影發行空窗期的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所以Disney出此下策絕對意義重大。而且他們甚至不想等《Tenet天能》的市場反應再做決定。雖然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堅稱《花木蘭》將只是個案,但如果成果很好,他認為Disney絕對會打造自己的PVOD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場外觀察是,彭博新聞聽到Bob Chapek取代Bob Iger成為Disney執行長後,一直傳出權力不穩,而已經專任董事長的Iger實際上仍在第一線做決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但這次發佈重大訊息(上季財報)的線上會議場合,Iger意外地缺席,顯見Chapek真的已經是Disney貨真價實的執行長。

    最後,則是此重大消息的最大受害者——電影院的反應:

    1)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意外地保持低調,並未對Disney的動作做出正式回應。但Deadline提供了某家電影院老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這些傢伙再也用不著放映業的任何合作夥伴了!幹嘛這麼笨還把利潤分給我們這些外人呢?只要1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就能坐收1.81億美元。如果5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能收到整整9.06億。重點是這些錢每一分都直接進了他們家口袋。」他接著預測這一步等於宣判電影院死刑,電影院最終淪為吃飯用餐的場所,而且那些少於20家的業者最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

    2)英國電影院老闆用嘲諷的口氣向Disney喊話:「想回到電影院的時候隨時通知我們一聲喔。到時候我應該會睡在銀行門口泡自己的尿漬裡頭(等你們回來)」。

    3)德國最大的電影院業者HDF Kino發表聲明表示Disney拿VOD來實驗的做法形同玩火。他說電影院的上游供應商使用這種炒短線的戰術,不僅是在拿電影院的未來當賭注,也等於拿整個電影產業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當成賭注。

    4)一家位於巴黎近郊的電影院,則因為老闆的激烈抗議動作一夜爆紅。該電影院老闆除了用球棒砸爛《花木蘭》的宣傳看板之外,也交代了他這麼做的動機:「我們非常感謝Warner決定在八月底發行《天能》。但這還不夠。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我把一生奉獻在放映電影之上,而且我還不想死。」

    2020年最終變成了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各自的生死存亡之戰。而這種自求多福的關頭,「夥伴關係」這個詞彙顯然已值不了幾個錢......


    亂世之中的優先待辦事項
     ̄ ̄ ̄ ̄ ̄ ̄ ̄ ̄ ̄ ̄ ̄
    和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的沉默也許有類似的「體諒」情感,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對Disney+的動作給了異常溫和的評論:

    AMC執行長Adam Aron說「就像AMC處在巨大壓力下,Disney也處在同樣的壓力下。壓力聚集到某個程度,Disney終究得將他們的電影產品拿出來變現」。對AMC和Disney這兩個好萊塢最大的疫情受災戶來說,活下去才是優先待辦事項。

    會採取這種溫和立場而沒有跟著全世界其他電影院一起叫罵,是因為AMC自己為了求生存才在一週前做了電影業認為大逆不道的事:他們和Universal簽署協議主動放棄空窗期的慣例,讓Universal可以在上映17天後就把自己家的電影送上VOD平台租售。

    針對同業過去幾天對此協議的批評,Aron說改變確實是困難的,他可以理解同業對於改變的焦慮不安。他強調Universal方案「我們通盤研究過,沙盤推演過,仔細考慮過,激烈辯論過」,並認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首度也鬆口說Universal確實在前述協議中同意將提早上架VOD的租金拆帳給他們,彌補電影院因此蒙受的損失。

    AMC同時公佈上一季財報,總計虧損了5.6億美元,全季收入僅1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1億美元驟降98.7%。不過在救命資金的挹注下,AMC執行長Adam Aron說他們已經正式度過疫情中的財務危機。

    同一時間,AMC母公司中國萬達集團的萬達電影也公佈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合計收入僅19.7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劇烈下滑73.93%,凈虧損高達15.67億,這是萬達電影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半年度虧損。虧損的主因是旗下電影院無法開門營業,發行部門也無法發行包含《唐人街探案3》等重量級電影。

    值得注意的上月底萬達電影才申請非公開募資,預計在三年內繼續投入31.45億人民幣新建162家新電影院。此外,兩個月萬達還首度開放電影院特許加盟。萬達原本就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電影院品牌,已經有656家合計5806塊銀幕。外界猜測萬達的企圖可能是趁中小型電影院因疫情而體質變弱之際,加速提高市占率,以便取得更大的權力統一排片並降低管理成本。但也有人認為鉅額虧損的萬達之所以和市場對賭,可能是有來自政府資金進場。

    這世界上很可能沒有剩下多少人和萬達一樣,覺得在這瞬息萬變的產業動盪之中擴張電影院版圖是最優先的待辦事項

    昨天另外一個重磅新聞給出了另外一個優先的待辦事項:

    AT&T併購Warner之後的改組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從Hulu來的新任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再度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整個AT&T集團最看重的HBO Max。此外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

    所有節目優先供應HBO Max競爭需求之下,他口中的組織簡潔化、關鍵業務集中化、效率最佳化等等用語,其實都指向一個簡單明瞭的最優先待辦事項:串流萬歲萬萬歲(跪)!


    |新聞出處|

    ‘Mulan’ Madness: With A Potential Disney+ Windfall, Will Studio Still Need Movie Theaters?(https://bit.ly/2DkJgRG)

    Despite Moving ‘Mulan’ to Disney+, the Mouse Can’t Afford to Make VOD Its Future — Yet(https://bit.ly/31jbKmU)

    Disney and ‘Mulan' Are All In on Streaming(https://bloom.bg/3aamrw5)

    Disney Charts Streaming Future as Coronavirus Roils Legacy Businesses(https://bit.ly/33GHoOf)

    萬達復業票房2.78億, 短期內虧損將進一步加劇(https://bit.ly/2PDosHG)

    AMC娛樂第二財季虧損,疫情令影院關閉(https://on.wsj.com/3a74IWc)

    AMC Theatres Boss: ‘We’ve Survived the Corona Crisis’(https://bit.ly/2DmIR1r)

    German Cinema Org Weighs In On ‘Mulan’ Controversy: “[Disney Is] Playing With Fire”(https://bit.ly/2XARITK)

    Theater Owner Goes Viral for Destroying ‘Mulan’ Poster Over Disney+ Release: ‘Very Devastating’(https://bit.ly/2ERRUYj)

    Judge Agrees to End 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https://bit.ly/2EZptYt)

    Theaters Have Many Problems, but the Consent Decrees Weren’t One(https://bit.ly/31x7GiX)

    WarnerMedia undergoes major reorganization as HBO Max gets higher priority(https://bit.ly/30DNn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