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十分國際 老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十分國際 老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十分國際 老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十分國際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香港探古 Hong Kong Heritage Explor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50 -1955 港大建築系第一屆畢業生 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及過高級職員宿舍是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創系教授Raymond Gordon Brown及Chau & Lee所設計。布朗教授於1950年獲委任為建築系院長,將現代建築風格引入香港大學之餘,也訓練出第一批本港出產建築師。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潮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20的網紅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沖繩日常小吃】松原屋製菓,沙翁香甜柔軟,沖繩必吃甜點!香Q白年糕好好吃。國際通巷弄美食 #松原屋製菓 #沖繩必吃甜點 #沖繩特產沙翁 屬於庶民派點心店!松原屋是家族經營的點心店。從傳統日式點心到西洋風味的點心,點心款式繁多。特別推薦沖繩特產沙翁。一個60日圓,物美價廉,純樸的店面堅守傳統美味,...

十分國際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6 23:24:47

Went to MUME last week for their early summer menu. Before dinner, I had a long chat with Richie @richie_lin , and he shared a lot of his observations...

十分國際 在 HK Foodie. l Foodexplori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2:43:41

【Bat Boys】 韓國Oppa主理既韓式熱狗店😍有種癮係每次K去到韓國都會買熱狗棒食🤗而係尖東街頭既呢間熱狗店由三位韓國oppa主理,除左一般傳統口味外,仲有泰式/印度辣味、經典美式、法式洋蔥、紐西蘭美乃滋、英式車打芝士同玩拉絲既意式馬蘇里拉芝士共八種口味,醬汁口味十分國際🤣🤣🤣 - K今次就...

  • 十分國際 在 香港探古 Hong Kong Heritage Explo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5 09:30:33
    有 200 人按讚

    1950 -1955 港大建築系第一屆畢業生

    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及過高級職員宿舍是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創系教授Raymond Gordon Brown及Chau & Lee所設計。布朗教授於1950年獲委任為建築系院長,將現代建築風格引入香港大學之餘,也訓練出第一批本港出產建築師。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潮席捲全球,而戰後香港人口急速上升,面對二戰後的頹垣敗瓦,急需大量新建設,現代主義建築正好提供了解決方案,而社會亦急需一批人才投入建設。

    布朗教授可說是桃李滿門,1955年首屆建築系畢業生包括王澤生及伍振民(創立王伍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後來歐陽昭加入組成王伍歐陽建築工程師事務所,其後伍振民退出,改為現今的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廖本懷(香港首個華人政務司,房屋司)、其後亦有李景勳(創立同名建築師樓)及吳煜民等。為戰後香港城市發展貢獻良多。班上超過半數是中國及香港華人,其餘學生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印尼、台灣、葡國,十分國際化。

    布朗教授和這批港產初代建築師的早年作品均已有六七十年歴史,不少面臨拆卸重建,包括布朗教授的高級職員宿舍,快將被重建的觀塘賽馬會診所便是王伍的作品。而廖本懷設計的老牌屋邨有和樂邨、福來邨、華富邨等等,當中華富邨亦被規劃於2027年重建。

    創系理念

    根據布朗教授創系時的筆記,他不認為香港建築系只是歐美學校的影子,亦需要吸收當地的知識去為當地人建設。他甚至聘請了一名風水師教學。學生最重要的質素是sensitivity and imagination,logical thinking,technical sense,administrative ability and power of self-expression。而Far East Builder亦收錄了一些一年班學生的畫作。

    在香港的時光,布朗教授及瑞典藉教師不時帶領學生往田野考察(field trip),包括大嶼山寶蓮寺,澳門教堂等等。凌晨時份探望在設計室(studio)埋頭苦幹的學生並提供設計意見,更招待學生們一起享用早餐。據說對學費不足的學生亦樂意慷慨解囊。期間設計了香港大學多幢建築物及在學生廖本懷、Gus da Roza、王澤生的協助下設計了香港大會堂。

    直到1957年,由於香港大學開始禁止教師同時私人執業,布朗教授不滿而辭職,並離開了香港大學和香港。建築系上下於沙田大酒店設宴送別布朗教授。隨後他亦去過其他學校任教,很可惜布朗教授最後於英國1962年逝世。

    參考書籍:
    <熱戀建築>
    <筆生建築>

  • 十分國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 17:53:49
    有 90 人按讚

    【一百種蘋果 | 盧斯達 on Patreon】

    《蘋果日報》死於非命,會對城市氣氛有多大影響?香港人有一個耳濡目染、習於日用的想法:作為壞孩子的《蘋果》,一天能篤眼篤鼻,普通人一天也相對安全。蘋果存在與否,成為廣義政治自由的風向。

    這兩三年集體意識經歷了多次崩潰。19年之後,人們發現日常生活有應該找警察的問題,也不敢/想找警察。某程度上,是人身安全和私人產權的概念蒸發。我們以前一向相信很多事情有險可守。身處階級越高,就越被照顧得舒服。層層疊疊的法條和機制似乎能給人安全感。就算是警隊,也有監警會,善男信女跟官府沒有真正衝突,也會覺得總算萬事都有相制度制衡,「唔會咁得人驚掛」。

    法律和法庭也一向是人們心之所依,但安全感也很快被摔破。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會為法庭的本質給出最現成的真實例子。就算內心多想世上是有險可守的,最終也會在新聞消息日日轟炸過後,接受政治先於法律的事實。目睹法庭救不了人,而是治人,公意必然又再走向崩潰和重整。人們會擔心自己離港後不能再使用本地銀行服務,甚至擔心自己的「戶口安全」。當然《蘋果》亦是一條巨大的心理防線,在這條防線之後會是甚麼,相信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資訊安全、戶口安全、人身安全、言論安全,這些都是以前香港人不用擔心的。香港在兩三年間,火速由多年來極度安穩而盛產「港豬」的「福地」,變成不能再肯定任何事。香港人雖然自覺見過世面,賺很多錢,十分國際化,但繁華原來是水月鏡花。《蘋果》創刊社論曾經說到,舉世觀望,誰人敢單方面改變 97 後的香港?是的,我們曾經也注視著注視香港的國際社會。我們知道黎有國際友人,《蘋果》同樣是在「舉世注視」之下被腰斬。這條防線過了之後,香港人會怎麼改變,相信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一百個人有一百份《蘋果》。每個人基於政治信仰、經歷、閱讀方法不同,而得出各自不同的蘋果印象。我對它最深的印象,是在 2010 年代之初水貨、自由行問題的取態。當時我讀大學,香港各地受港貨走私中國活動和遊客人數困擾,有些社區終於不堪其煩發動示威,但《蘋果》社論當時大力反對遊行,並以香港有商業自由、人口流動自由、搶奶粉客都是中國毒奶粉受害者等等。生氣啦,怎麼不生氣。也有投稿去鬧。在論壇版鬧社論主筆 (當時執筆的不是李平),也就試過這一次。黎在那個季節,也自爆在公司發出通告,指令編採人員不要讓人講咁多本土化的東西,就沒再跟「執返正」的《蘋果》有聯絡。

    那些年還有選舉,由 14 年的素人到之後的泛本土,外面的人不知道新版塊,《蘋果》一方面代表了很多人對政治的全部認識,亦會投其所好,做出黨同伐異的攻擊報道。又有一次,我發現六四前夕他們找了一個學聯老鬼大談盧斯達思想之害,逐句解讀玩藍色窗簾。我當時讀了還是一言不發,因為我知道他們要找一個對立面,他們要維護自己那個世代或者支聯會的權威。自然《蘋果》也是單方面的刊登,裡面沒有我或第三者的回應。雖然,我在這裡欣賞《蘋果》對付對手的冷酷無情。

    說甚麼,被《蘋果》輾到的人千千萬萬,其他受苦更多,所以這幾年也很少張聲。最大的壞孩子倒下,其他孩子也會感到寒意。這是 16 年他們不懂的,正是從他們不懂唇亡齒寒這個反面教材,因而令我更覺得不能不懂。

    97 年主權移交時,《蘋果》頭版也是表示「信有明天」;五區總辭時,民主黨也反對;那次政改,《蘋果》也是比較中間,反正民主黨就不玩;16 年魚蛋,報道和評論自然也是不解、陰謀論和劣評,還有攝記不顧上法庭人士不願露面而爭執;文化上,《蘋果》也比較喜歡「中國用語」,也關心中國。

    以前會一直以為,《蘋果》和黎會繼續走向中間和溫和。時常懷疑黎的愛國民主派政治取態是避險操作。因為有「有險可守」的前題,因而自由派再自由,都會有大局和避險意識,都有一個溫和的位。據說,現在狂屌《蘋果》的國家領導人,以前也會寫信表揚他們的戰地記者做得好。上一次政改,政府和《蘋果》(及民主黨) 也並非沒有連合位。還有吹捧曾俊華那一期,也好像很合大體。那些年,中美關係還是較好,香港就比較風平浪靜。

    《蘋果》的大廣告被截之後,嘗試轉營為大眾課金。還有很多事情陸續發生。不知不覺,它的內容和方向都好像發生巨變。看到後來,又覺得黎雖然固執,但可能真是真心相信一些理念的。

    19 年之後的《蘋果》對我來說,是另一張《蘋果》,不再只是自由派,不再能容於今天。突然發現很多地方其實無險可守,會大為刺激本來很保守的主流群眾。也許《蘋果》有一個時刻也是如此被大為刺激。過去有險可守的共識,變成今日宣諸於口的「盡做」,便揭示了一種大大改變的心態。

    這條防線過了之後,香港人會怎麼改變,相信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十分國際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4 17:47:31
    有 121 人按讚

    【一百種蘋果 | 盧斯達 on Patreon】

    《蘋果日報》死於非命,會對城市氣氛有多大影響?香港人有一個耳濡目染、習於日用的想法:作為壞孩子的《蘋果》,一天能篤眼篤鼻,普通人一天也相對安全。蘋果存在與否,成為廣義政治自由的風向。

    這兩三年集體意識經歷了多次崩潰。19年之後,人們發現日常生活有應該找警察的問題,也不敢/想找警察。某程度上,是人身安全和私人產權的概念蒸發。我們以前一向相信很多事情有險可守。身處階級越高,就越被照顧得舒服。層層疊疊的法條和機制似乎能給人安全感。就算是警隊,也有監警會,善男信女跟官府沒有真正衝突,也會覺得總算萬事都有相制度制衡,「唔會咁得人驚掛」。

    法律和法庭也一向是人們心之所依,但安全感也很快被摔破。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會為法庭的本質給出最現成的真實例子。就算內心多想世上是有險可守的,最終也會在新聞消息日日轟炸過後,接受政治先於法律的事實。目睹法庭救不了人,而是治人,公意必然又再走向崩潰和重整。人們會擔心自己離港後不能再使用本地銀行服務,甚至擔心自己的「戶口安全」。當然《蘋果》亦是一條巨大的心理防線,在這條防線之後會是甚麼,相信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資訊安全、戶口安全、人身安全、言論安全,這些都是以前香港人不用擔心的。香港在兩三年間,火速由多年來極度安穩而盛產「港豬」的「福地」,變成不能再肯定任何事。香港人雖然自覺見過世面,賺很多錢,十分國際化,但繁華原來是水月鏡花。《蘋果》創刊社論曾經說到,舉世觀望,誰人敢單方面改變 97 後的香港?是的,我們曾經也注視著注視香港的國際社會。我們知道黎有國際友人,《蘋果》同樣是在「舉世注視」之下被腰斬。這條防線過了之後,香港人會怎麼改變,相信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一百個人有一百份《蘋果》。每個人基於政治信仰、經歷、閱讀方法不同,而得出各自不同的蘋果印象。我對它最深的印象,是在 2010 年代之初水貨、自由行問題的取態。當時我讀大學,香港各地受港貨走私中國活動和遊客人數困擾,有些社區終於不堪其煩發動示威,但《蘋果》社論當時大力反對遊行,並以香港有商業自由、人口流動自由、搶奶粉客都是中國毒奶粉受害者等等。生氣啦,怎麼不生氣。也有投稿去鬧。在論壇版鬧社論主筆 (當時執筆的不是李平),也就試過這一次。黎在那個季節,也自爆在公司發出通告,指令編採人員不要讓人講咁多本土化的東西,就沒再跟「執返正」的《蘋果》有聯絡。

    那些年還有選舉,由 14 年的素人到之後的泛本土,外面的人不知道新版塊,《蘋果》一方面代表了很多人對政治的全部認識,亦會投其所好,做出黨同伐異的攻擊報道。又有一次,我發現六四前夕他們找了一個學聯老鬼大談盧斯達思想之害,逐句解讀玩藍色窗簾。我當時讀了還是一言不發,因為我知道他們要找一個對立面,他們要維護自己那個世代或者支聯會的權威。自然《蘋果》也是單方面的刊登,裡面沒有我或第三者的回應。雖然,我在這裡欣賞《蘋果》對付對手的冷酷無情。

    說甚麼,被《蘋果》輾到的人千千萬萬,其他受苦更多,所以這幾年也很少張聲。最大的壞孩子倒下,其他孩子也會感到寒意。這是 16 年他們不懂的,正是從他們不懂唇亡齒寒這個反面教材,因而令我更覺得不能不懂。

    97 年主權移交時,《蘋果》頭版也是表示「信有明天」;五區總辭時,民主黨也反對;那次政改,《蘋果》也是比較中間,反正民主黨就不玩;16 年魚蛋,報道和評論自然也是不解、陰謀論和劣評,還有攝記不顧上法庭人士不願露面而爭執;文化上,《蘋果》也比較喜歡「中國用語」,也關心中國。

    以前會一直以為,《蘋果》和黎會繼續走向中間和溫和。時常懷疑黎的愛國民主派政治取態是避險操作。因為有「有險可守」的前題,因而自由派再自由,都會有大局和避險意識,都有一個溫和的位。據說,現在狂屌《蘋果》的國家領導人,以前也會寫信表揚他們的戰地記者做得好。上一次政改,政府和《蘋果》(及民主黨) 也並非沒有連合位。還有吹捧曾俊華那一期,也好像很合大體。那些年,中美關係還是較好,香港就比較風平浪靜。

    《蘋果》的大廣告被截之後,嘗試轉營為大眾課金。還有很多事情陸續發生。不知不覺,它的內容和方向都好像發生巨變。看到後來,又覺得黎雖然固執,但可能真是真心相信一些理念的。

    19 年之後的《蘋果》對我來說,是另一張《蘋果》,不再只是自由派,不再能容於今天。突然發現很多地方其實無險可守,會大為刺激本來很保守的主流群眾。也許《蘋果》有一個時刻也是如此被大為刺激。過去有險可守的共識,變成今日宣諸於口的「盡做」,便揭示了一種大大改變的心態。

    這條防線過了之後,香港人會怎麼改變,相信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因為這是大家一齊第一次進入「沒有蘋果的香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十分國際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07 16:02:59

    【沖繩日常小吃】松原屋製菓,沙翁香甜柔軟,沖繩必吃甜點!香Q白年糕好好吃。國際通巷弄美食

    #松原屋製菓 #沖繩必吃甜點 #沖繩特產沙翁

    屬於庶民派點心店!松原屋是家族經營的點心店。從傳統日式點心到西洋風味的點心,點心款式繁多。特別推薦沖繩特產沙翁。一個60日圓,物美價廉,純樸的店面堅守傳統美味,吸引了眾多顧客。艾蛙最喜歡這種洋溢日本文化的老店家,穿著圍兜的日本婆婆,服務好親切。

    為什麼特別喜歡「松原屋製菓」因為我是從小看日本卡通長大的孩子!忍者亂太郎、櫻桃小丸子都會出現傳統的日本點心,年糕又似台灣的麻糬,那種QQ軟軟的微甜滋味,讓人露出幸福的微笑。

    我在沖繩旅行的時候,最喜歡逛傳統市場,能更深入的體會當地民情。而且可以品嘗沖繩人喜歡吃的點心,對了!價目牌十分國際化,有韓語、中文等註記,我看到它寫「這個年糕什麼都沒有」笑了好久!真是太可愛的翻譯。有包紅豆餡的年糕~~好好吃啊!才90日圓~~讓我此刻無限懷念。

    沙翁,是沖繩代表的炸甜甜圈,外型為圓球狀。使用了大量的砂糖,口味清爽扎實,不愛吃甜食的人也能美味地品嚐沙翁。沙翁便於攜帶,能常溫保存,因此是非常受歡迎的人氣甜點。成分為小麥粉、砂糖、牛奶、蛋黃,手作沙翁表面酥脆,內部濕潤。有點像洋溢黑糖甜味的英國司康,獨特風味讓人回味。

    松原屋製菓
    電話:+81-98-863-2744
    營業時間:1-12: Mon-Sun: - 09:00-21:00
    地址:沖縄県那覇市松尾2-9-9
    -
    -
    《日本旅遊分享》

    【沖繩自由行】我在波之上神宮,天氣美得讓人心醉。波之上神宮&波之上海灘,黑色鳥居,琉球八社之一
    https://youtu.be/_4cmgVH-qkE

    沖繩日常小吃】松原屋製菓,沙翁香甜柔軟,沖繩必吃甜點!香Q白年糕好好吃。國際通巷弄美食
    https://youtu.be/1HVWRpPLFxk

    【沖繩景點推薦】沖繩文化王國,琉球寫真館,只要500日圓!體驗貴族琉球傳統服飾,美好回憶無價!
    https://youtu.be/o_ZG26B7pKc

    【沖繩旅遊回憶錄】奧武山公園溜滑梯。奧武山公園。おうのやまこうえん。ONOYAMA PARK。單軌列車半日遊超方便!
    https://youtu.be/zRcYvPPM04c

    【旅遊回憶錄】孩子宮古島撿貝殼。輕軌電車的口白。早晨國際通的街景
    https://youtu.be/3nEEh3ldt6w

    【2019沖繩美食紀錄】國際通屋台村,吃著日式炒麵,享受異國風情
    https://youtu.be/FzaHQwSFICw

    【日本旅遊回憶錄】超美味早餐&超讚温泉《榎屋旅館》
    https://youtu.be/Ii-UxmqtJUk

    【東京遊記回憶錄】走進宮崎駿的夢想世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
    https://youtu.be/8oif3KHiNdE

    【沖繩景點推薦】沖繩美麗海水族館,超過14米長的雄偉巨型鯨鯊,美麗的鬼蝠魟舞動,讓人讚嘆的奇景!
    https://youtu.be/7qmH3BSk258

    ---------------------------------------------

    ❤ 艾蛙的社群 / 歡迎追蹤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iwa_hu/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iwa.vs.dollar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AiwaHualwa1919
    My Blog:http://alwa1919.pixnet.net/blog
    Website:https://alwa1919.wixsite.com/market

    ❤ 歡迎合作洽詢 ❤
    alwa1919@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