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十信風暴股市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十信風暴股市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yucha (完全是個夜貓子)看板TW-history標題Re: [問題] 臺灣的銀行的由來時...
十信風暴股市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20:06:55
【@marketfocus.hk 】【監管風暴】投資失利及央媒篡改歷史論害科網股遭洗倉 百度嗶哩嗶哩瀉6-9% 專家憂再挫2成 . 中央連番出手打壓令股市人心虛怯,中概股輪流慘遭洗倉。百度(9888)因持有大量快手股票致投資虧蝕31億,今日港股開市跌逾6%,嗶哩嗶哩(9626)更在沒明顯不利消息之下...
※ 引述《biner (bing)》之銘言:
: 我想請問一下台灣的銀行歷史有沒有人有涉獵阿?!
: 就譬如台灣的銀行是從
: 日據時代
: 大陸銀行遷台復業
: 光復設立
: 新設的商業銀行
: 還有改制銀行
: 就是現在台灣的銀行的一些由來
: 可是有沒有人可以提供比較詳細的台灣銀行的歷史或由來嗎?!
: 感激不盡>"<
台灣現有的銀行大概可以分為4種
簡單用時間區分的話
金融體系大概能分4期
第一階段(台灣銀行為主的體系):戰後(1945)~1959年
分兩類:
設立方式 名稱 開業時間 主要業務
改組 信用合作社 1944 合作金融
台灣銀行 1946.5.20 發行、公庫
土地銀行 1946.1.1 土地金融、住宅金融
合作金庫 1946.10.5 合作金融、農業金融
彰化銀行 1947.3.1 商業銀行
第一銀行 1947.3.1 商業銀行
華南銀行 1947.3.1 商業銀行
合會儲蓄公司 1948.1 寄託金業務
農會信用部 1949 基層農業金融
新設 中央信託局 1947.10 指定出口物資&兵工購料
中華開發 1959.5.14 美援結束後之中長期資金
日治時代已有台灣銀行、彰化銀行、台灣商工銀行(現第一銀行)、華南銀行、
勸業銀行台灣分行(現土地銀行)、台灣產業金庫(現合作金庫)、農業信用組合等
戰後,財政部於1945.10.31公布「台灣省當地銀行鈔票及金融機構處理辦法」與
「台灣省商營金融機構清理辦法」兩項行政命令,1946、1947開始清理整併
台灣的金融機構。
這些戰後改組的銀行就是後來的省屬六行庫(台銀土銀合庫+三商銀)
第二階段(中央銀行為主的體系):1960~1974
分兩類
設立方式 名稱 開業時間 主要業務
復業 交通銀行 1960.2.2 工業專業銀行
中國國際商銀 1960.10.24 商業銀行、國際匯兌
華僑銀行 1961.3.1 引進僑資
中央銀行 1961.7.1 重整金融體系
郵儲匯局 1962.6.1 鼓勵民間儲蓄
上海商業銀行 1965.6.16 商業銀行
農民銀行 1965.12.18 農業專業銀行
新設 台北市銀行 1969.4.21 支援市政
信託投資公司 1971~1972 投資中長期資金到生產事業
此時期復業的國營四行局(中央、中國、交通、農民)繼承戰前中國大陸的四行聯合總處
遺制,政府在台灣原有的金融體系上又覆蓋建構一層「國營」體制。
此時期復業的銀行多有功能性。工業、農業或為吸引僑資等,
郵儲匯局則吸收民間存款由政府統籌運用,現在的台北銀行本是為支援市政所設。
此時銀行體系更有為國家服務的特性。
1971開放的信託投資公司則是四不像的怪物,金融體系的權力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上,
民營只能爭取到假銀行--信託投資公司的開放,並限制業務在中長期資金,
為把民間資金引流到生產事業上。
到了1980年代,台灣錢淹到腳目,金融市場仍然不見開放,民間游資亂竄,
信託投資公司和信用合作社這些有實無名的「跛腳銀行」,明著暗著跨足
各種非法業務,造成了十信案、鴻源投資公司等等金融危機。
(仁愛路圓環那棟荒廢超久的大樓就是鴻源的,最近幾年才被台新金買走)
上海商銀是唯一一家復業的民營銀行,很特別的一家銀行
八卦說上海商銀榮家甚至在那個時代有辦法匯款到大陸
或者在國際間有點搞頭,才有那能力復業
這部分僅止於八卦,我沒有太多資料
第三階段(為健全金融市場的體系)1975~1989
設立方式 名稱 開業時間 主要業務
新設 世華銀行 1975.5.50 商業銀行
中小企業銀行 1976~1979 中小企業信用
輸出入銀行 1979.1.11 輸出入信用
1975年銀行法修正是台灣健全金融體系的第一步,經濟起飛之後的新金融需求
迫使政府重整金融部門。建立了短期的票券市場、合會儲蓄公司也改制成中小企銀
交銀、農銀、土地都改制成專業銀行,加上輸出入銀行。
交銀對電子資訊業的投資說不定也是竹科起來的原因之一喔
第四階段:1990金融自由化後的民營商業銀行
這邊就不多講了
當初開放的12家商業銀行,算是台灣金融自由化的一大步
前面說到,1980年代台灣地下經濟的情況非常嚴重
年紀跟我差不多的人
大概小時候都經歷過股市上萬點、十信案、鴻源案這些印象深刻的金融風暴
還有房地產狂漲、無殼蝸牛露宿忠孝東路的故事
(金融風暴不是97年才有的產物,哈哈)
我個人解讀是政府牢牢掌握金融體系
而經濟發展太快,政府法令應變速度不可能跟上
人民有錢了、銀行卻甚至怕虧本而拒絕存款
那我們錢拿哪裡去?
就拿去投資尚未成熟的股市(多少人爸媽的心血在那時賠光光了?)
或是炒房地產
更有甚者,就是拿到像老鼠會的投資公司(這集資更誇張)去非法投資
(記得大宇出的大富翁一代(PC-AT時期的game...XD)還有投資公司的選項
投資獲利超高20~30%但不時會有投資公司破產、投資客血本無歸的新聞)
直到情況不可遏止了
政府終於放手開放民營銀行設立
本來設立標準十分嚴格
但因為種種因素(八卦說是李番顛為了收編勢力)
一次開放太多家(12家)
近而造成台灣現在金控整併的問題
至於後來信託投資公司、信合社改制銀行的規定(前者如國泰銀行,後如板信商銀)
以及99年開放金控設立
都是後話了
--
論文寫完這麼久
好像總算派上一點用場XD
希望有解答到你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