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匿名者面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匿名者面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匿名者面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匿名者面具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3萬的網紅喜愛日本 Like Jap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LikeJapan娛樂】官方確認香港上映 日本解謎電影《假面之夜》 :最強拍檔再合體 木村拓哉 x 長澤雅美 來了來了! 來自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電影系列,第一集《假面酒店》在香港也有很不錯的票房。而它的第2集《假面之夜》也確認會在10月21日在香港上映!今次殺人犯預告在化裝舞會中現身殺人,在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尋人啟事The Wan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一串字母和數字當作面孔 敲打著鍵盤拼裝出嘴巴 不需要其他五官了 因為我們只聽想聽的 只看想看的 任由科技的血管輸送著最原始的野性  在網路上戴著匿名的面具, 我們究竟是受害者還是加害人? 你要好好的 小心因果也會輪到你身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匿名者面具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8:11:31

22 個月後的採訪後記》少女的遺書,少年的 #蘋果日報 . 香港《蘋果日報》因高層被依 #國安法 拘捕、資金遭凍結,宣布明(25)起停刊,網站則在午夜後即停止更新。今天將是香港人讀到的最後一份蘋果日報。 . 在兩年前的 #反送中 運動期間,有話好說赴港製作專題報導,我們也得到一份蘋果日報。 . 十一...

匿名者面具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14:42:02

【@marketfocus.hk】【馬斯克惹禍】大閙加密幣被黑客盯上 馬斯克Twitter接恐嚇 . 馬斯克經常在Twitter發帖,導致加密貨幣的價格時常大上大落,因此也可能觸動以收取加密幣作為勒索贖金的黑客不滿。國際黑客組織賬號「匿名者」(Anonymous)於美國時間周日(6月6日),在Twi...

匿名者面具 在 校園 生活 朋友 趣事??‍?‍??Life Trivi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0-07 17:53:18

係咪每個人身邊都有雙面人? ——————————⁠ 「唔知係咪每個人身邊總有一兩個雙面人,想知大家係點樣分佢係玩緊你,定係當你係最信任嘅朋友。 之前同一個朋友討論過,佢就話雙面人最恐怖之處,係你分唔清佢幾時真幾時假,當佢係玩緊你嘅時候你信咗,你就如同傻仔一樣畀佢玩弄於手掌之中;但如果當刻佢係同你講...

  • 匿名者面具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20:00:03
    有 597 人按讚

    【#LikeJapan娛樂】官方確認香港上映 日本解謎電影《假面之夜》 :最強拍檔再合體 木村拓哉 x 長澤雅美

    來了來了!
    來自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電影系列,第一集《假面酒店》在香港也有很不錯的票房。而它的第2集《假面之夜》也確認會在10月21日在香港上映!今次殺人犯預告在化裝舞會中現身殺人,在500名嫌疑犯中,到底二人可以找出兇手嗎?

    故事簡介:首周票房超越上集,《假面酒店》導演 x 木村拓哉 x 長澤雅美再破燒腦奇案!東野圭吾狂銷470萬小說《假面》系列第二彈強勢回歸!警視廳收到匿名來信,預告殺人犯將於除夕「假面之夜」化裝舞會中現身,而派對的地點正是刑警新田浩介 (木村拓哉 飾)曾當臥底的五星級酒店!為了能在500個蒙面嫌疑犯中找出真兇,新田再次披上酒店制服,夥拍舊拍檔酒店服務員山岸尚美 (長澤雅美 飾),誓要在24小時內鎖定兇徒!面對各色各樣的面具,二人找不到絲毫線索,但身份不明的可疑人士卻愈來愈多……到底殺人動機是什麼,告密者又是誰?時間一分一秒地倒數著,新田和尚美兩人又能否找到戴著「假面」的殺人犯,並揭開假面下隱藏的真相?
    by #LikeJapan_Owen
    ==========
    新影片 / 10月新番動畫推薦 藍色時期 *影片後半微劇透注意
    https://youtu.be/2Q-_HUqAXMg

    新影片 / 超大超好逛!東京站一番街導覽
    https://youtu.be/9_fDDQKFx9E

  • 匿名者面具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 23:22:56
    有 7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小結放留言!)

  • 匿名者面具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23:19:59
    有 6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 小結

    獨編第一次看到這兩個研究時,只覺得當下毛骨悚然,但並沒有留下太多後續的感觸。

    直到這幾天追完《魷魚遊戲》,看見人性在瀕臨絕望時刻的細膩刻劃,再回頭看米爾格倫實驗,才意識到,原來普通人也「很可能」在整個社會體制的作用下,成為他人眼中的惡人。

  • 匿名者面具 在 尋人啟事The Wan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05 21:00:20

    用一串字母和數字當作面孔
    敲打著鍵盤拼裝出嘴巴
    不需要其他五官了
    因為我們只聽想聽的 只看想看的
    任由科技的血管輸送著最原始的野性
    
    在網路上戴著匿名的面具,
    我們究竟是受害者還是加害人?

    你要好好的 小心因果也會輪到你身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尋人啟事The Wanted〈你要好好的〉
    詞/曲:掐玉 編曲: 黃宣 YELLOW

    禿鷹繞著草原的暗紅色
    等待品嚐腐敗的快樂
    灰狼潛伏在岩石後盯著
    想像撕咬無知的狂熱

    而你是獵物還是獵人
    誰送命都不動聲色
    享受著置身事外的規則
    滿足血腥的飢渴

    你說
    沒有什麼好失去的
    因為我一無所有
    還說
    沒有什麼好珍惜的
    因為我別無所求
    如果什麼都不願擁有 那又何嘗談論選擇
    生的 死的 都只是一副血色的空殼

    woo wo oh oh oh oh 跳一曲破敗的戰歌
    woo wo oh oh oh oh 看大地凋零出新風格
    外頭血流成河 家門前的小河依然清澈
    就這樣當個旁觀者 但小心小心你要好好的

    演唱 Vocal/尋人啟事The Wanted-DoDo(女高音)、Rere(女高音)、掐玉(女中音)
    家誠(男高音)、信迪(男低音)、東東(人聲打擊)
    製作人 Producer/余佳倫 Chia-Lun Yue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錄音助理/于世政 Shih Cheng Yu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製作助理/單為明 Link Shan 于世政 Yu Shih Cheng 張育維 Chang Yu Wei
    Sound Design/單為明 Link Shan 余佳倫 Chia-Lun Yu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享亮音樂國際有限公司 Lights Up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母帶後期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Mastered by Jeff Lipton and Maria Rice at Peerless Mastering, Boston, MA

    舞蹈編排/陳學愉Fish
    影像製作/Studio24 貳肆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看〈刀與槍〉MV
    https://youtu.be/RAdl2qctTNI
    觀看〈我巨大的悲傷〉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cKh7kK9dI


    首張全創作專輯《Dear Adult》各大串流平台收聽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14cDyQ...
    KKBOX - https://kkbox.fm/va4MyY
    Apple Music -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dear...
    iTunes -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dear...
    Amazon Music - https://reurl.cc/Mvz3pn
    TIDAL - https://tidal.com/browse/album/138631984

    博客來訂購專輯概念包與相關周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

  • 匿名者面具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29 14:06:07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 匿名者面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07 19:00:07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位文化人類學家,叫R. J. Watson他的研究報告。他的研究呢,是採取資料的分析。

    他資料的來源,是耶魯大學的人類學資料庫。這個資料庫裡面,收集了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文化底下,關於人類學、社會學,或心理學的研究報告。

    他按照兩個條件,去做資料的分析。一個條件就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底下,當他們要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們讓這些戰士,在戰前怎麼樣做準備?

    這些社會文化當中,有一些社會文化,是讓這些戰士在開戰前,去改變他們的外貌。

    比如說在臉上塗上迷彩,或者是戴上面具;而另外一些社會文化,就沒有做這件事情。所以呢,一個是有改變外貌,一個是沒有改變外貌。

    而依著這樣的變相的不同,去衍生出來他們在戰爭當中,那些關於殘殺、虐待,這些可能是有一點不符合道德,或者是不符合戰爭原則的這些殘殺行為,去作為對照。

    你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研究,真的有一點恐怖喔。但是呢,這個研究其實是要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去掉「個人化」的脈絡,在心理學裡面,叫做「去個人化」或者是「匿名效果」。

    有一點像是我們透過網路,在發表很多社會事件、政治觀點的時候,當別人無法辨認出我是誰。我可能用匿名、我可能用暱稱,而且我的照片也沒有採取我個人的臉部特徵的形象,去呈現的時候。

    可能那些原本態度很溫和、個性很好的人,就會搖身一變,變成是一個很激進、甚至於充滿憤怒跟攻擊性的人。這就是在心理學裡面,關於「匿名效果」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

    所以呢,回到Watson他的一個研究。在這些不同的社會文化底下,針對戰士在開戰之前,有沒有去抹殺掉他們個人特徵,去衍生出來的戰爭行為。我們看看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喔。

    他們找到了23個社會文化的資料,其中有15個社會文化,會在作戰前,去改變這些戰士的外表;而他們的這些戰爭行為、戰爭結果,是最具有破壞力、也是最殘忍的。

    這些社會文化當中,有80%會用殘暴的方式,來對待敵人。而相對的在另外八個,不去改變戰士外表的社會當中,有七個不會去做出這些毀滅性的行為,只有一個有這樣的傾向。

    而且從另外一個更深入的資料,你可以發現哦,在戰爭當中出現這些殘殺、虐待的行為。有90%都是第一次去改變自己的外貌,並且把自己的「個人化」去掉的這些戰士所為的。

    所以,當我讀完這個研究之後,有深深的感受就是,你可能已經知道,網絡的匿名性會讓很多人,去做出一些可能跟他平常個性落差很大的事。

    可是呢,在真實世界裡面,如果你參與了某些團體。不管它是宗教性的、還是非宗教的,當他有意無意的,要去掉你「個人性」的時候,你可以說是一種投入參與、虔誠的象徵,但是你可能同時之間也要很小心。

    就是在這之前,你的道德底線是什麼?你是非對錯的判定,認定標準又是什麼?
    因為「去個人化」尤其是你人生當中,第一次接觸跟加入這樣的團體。其實你很容易在剛開始,只是稍微放棄掉自己的個人特性,去配合這個信仰,或者去配合這個團體的價值。

    然後開始慢慢的穿上他們的制服,到最後你可能會做出一些,連自己都意料不到的不當行為。

    就像是歷史裡面的血跡斑斑,那些殘殺他人的軍人,可能當他褪下軍裝、洗掉臉上的迷彩,或拿下面具的時候;他可能會是你所有認識的人裡面,那最溫柔、最善良的那一位。可是為什麼他會做出這麼離譜的行為呢?

    所以,我想對人性的理解跟尊重,就是我們必須接受,也必須常常提醒自己,這些狀態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你我身上。而你、我更有可能成為,那些傷害別人的人。

    所以,永遠要小心任何團體、任何機構,對我們進行的「去個人化」。尤其是當他要你穿上制服、別上代號,讓你漸漸的忘記自己的臉、自己的衣著,甚至於是自己的名字。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在真實生命當中,一個重要的提醒,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