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匠心獨具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匠心獨具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匠心獨具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匠心獨具意思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Mr. 布雷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根據WWD報導,因為疫情影響,今年七月要舉行的秋冬高級訂製服將轉變為線上模式。 目前可能的模式會是每一個高定品牌都要製作一個匠心獨具的影片,把本季的高級訂製服做獨樹一格的呈現。 這樣的模式我覺得挺好的,原本的大秀形式,是以秀場的佈置、燈光以及音樂融合服裝做一個完整的設計靈感與概念的呈現;現在如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一人入山個展 #藝術家劉文德專訪 這集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畫展,一起到M畫廊去參觀「一人入山」水墨個展,並專訪藝術家劉文德。 文:柯佩儀 自然瞬息萬變,四時各異其趣,景色樣貌變幻莫測,運行規律卻又恆久如昔:當行者置身其中,無不為其無常且調和的神祕特質所吸引,流連忘返;而...

匠心獨具意思 在 BASE 1??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1:19:42

※蝦皮免運費 毎日持續上架商品喔 ⭐先在這邊提醒各位入公寓前請戴口罩! 出去的時候請按左邊紅色按扣開門! 還請各位顧客見諒!⭐ NEW ARRIVAL 今日最新上架 DEKA PAN! 今天上架41腰超級大尺寸牛仔褲 品牌是來自日本大阪的EVIS 中文名是福神 以高質量的手工牛仔褲 及幽默大...

匠心獨具意思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25:30

《#驅魔禁區》時代在演變,神父同樣也要進化 (7.8/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驅魔禁區》是一部科幻恐怖電影,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演員卡莉波普、克里斯威廉馬丁主演,劇情講述年輕女子卡莉突然收到獄中母親陷入昏迷的通知,面對兩人過往的矛盾,卡莉依然決定前往...

匠心獨具意思 在 陳菁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4:12:14

恭喜患者凱莉接受人工生殖療程後 升級為👨‍👩‍👦‍👦二寶媽 害羞不好意思入鏡的她 親手做了乾燥花💐 附上匠心獨具的卡片 ➰『祝福陳醫師為女性們繼續帶來福音與希望 宜切順利~蘊育美好♥️』 / 凱莉分享她之前在等待開獎前 總是陷入嚴重失眠 開獎落空後更是睡不好😥 / 現代人雙薪家庭居多 一方面備孕還...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Mr. 布雷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30 09:36:45
    有 423 人按讚

    根據WWD報導,因為疫情影響,今年七月要舉行的秋冬高級訂製服將轉變為線上模式。

    目前可能的模式會是每一個高定品牌都要製作一個匠心獨具的影片,把本季的高級訂製服做獨樹一格的呈現。

    這樣的模式我覺得挺好的,原本的大秀形式,是以秀場的佈置、燈光以及音樂融合服裝做一個完整的設計靈感與概念的呈現;現在如果改成影片模式,就必須在視覺效果、運鏡與剪接上投下更多工夫,讓本季的想法更直接傳遞到觀眾的眼中,再到心裡。(意思是工匠們能做出衣服的時間又更被壓縮了...

    希望在影片中能夠帶到更多服裝上的細節,因為這是高級訂製服之所以是時裝最終夢幻殿堂的原因啊!

    今年有幾個亮點,希望在這樣空前的呈現方式之下,仍能完整地呈現他們的靈感:

    1. 宣佈退而不休的Jean Paul Gaultier,首季與Sacai設計師Chitose Abe合作的系列即將推出。

    2. Balenciaga在睽違了52年以後,再度回到高級訂製服。
    3. Valentino 宣佈會有不一樣的計畫在高訂上執行。

    這些照片都是在今年2020春夏 Valentino上拍的(感謝river),特別選取比較近、能夠看到衣服上細節與巧奪天工之處的照片,讓大家再次感受高級訂製服的夢幻與美好。

    #valentino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4 21:00:36
    有 265 人按讚

    涉及愛情的十個單行 ◎木心

    說純潔不是說素未曾愛而是說已懂了愛
    無限是還勿知其限的意思沒有別的意思
    誓言是那種懶洋洋側身接過來的小禮物
    現代人是䀹䀹眼瞼就算一首十四行詩了
    何必豔羨硬邊之吻幾縷不肯繞樑的餘韻
    情場上到處可見僥倖者鞋子穿在襪子裡
    別人的滂沱快樂滴在我肩上是不快樂的
    到頭來彼此負心又瀕死難忘的襤褸神話
    沒有你時感到寂寞有了你代你感到寂寞
    清曉瘋人院裡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冬青樹

    --

    ◎作者簡介


    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1927年2月14日生於浙江烏鎮,自幼迷戀繪畫與寫作。十五歲離開烏鎮,赴杭州求學,1946年進入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五○至七○年代,任職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畫餘寫作詩、小說、劇作、散文、隨筆、雜記、文論,自訂二十二冊,中國「文革」初期全部抄沒。

    在「文革」中期被監禁期間,木心祕密寫作,成獄中手稿六十六頁。1982年遠赴紐約,重續文學生涯。1986至1999年,台灣陸續出版木心文集共12種。2006年,木心文學系列首度在中國出版,同年木心應故鄉烏鎮邀請回中國定居,時年79歲,年底紐約獨立電影製片導演赴烏鎮為其錄製紀錄片。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時,在故鄉烏鎮逝世,享年84歲

    (改自印刻舒讀網路書店,關於木心)

    --

    ◎小編柄富賞析

    讀到這首詩時,小編在形式和手法上想起商禽的〈逃亡的天空〉(「死者的臉是無人一見的沼澤/荒原中的沼澤是部分天空的逃亡......」)同樣是一首不分段不回行,以意思各自獨立的一連串單句所組合而成的詩,同樣,〈涉及愛情的十個單行〉每一句都獨具深意,將「是否愛過」與「純潔」、「誓言」與「小禮物」等看似不相干的概念或詞放置在一起,並精緻又匠心獨具地讓讀者看見他們之間的連結,看見這些比喻和象徵帶出的,詩人木心對於「愛情」的觀察。

    如第一句前半段的「說純潔不是說素未曾愛」便令人重新去想像「純潔」與「愛」的關係,他的意思是,純潔經常被認為是還未曾愛的狀態,即「愛是不純潔的」;但「純潔」不應該這樣說,「而是說已懂了愛」。懂了愛以後的那種透徹明白,才是真正的純潔。像這樣的辯證在這首十行詩裡每一行都是。且每一行在各自獨立的狀態下也有隱約的連結,第二行對「無限」意義的諷刺,與第三行譬喻誓言如接過小禮物般的隨性,到後面談論現代人的價值觀與情場怪現象,又環環相扣、相輔相證而描邊出當代愛情的樣貌。

    最後一行「清曉瘋人院裡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冬青樹」可以說更加直接地指涉了詩人所見的愛情,通篇可以讀到詩人的語氣是(企圖)放鬆而隨性的,但你也肯定注意到在這首十行詩裡,詩人刻意裁剪出的,每行17字的整齊。這種壓抑的形式與內在的瘋狂更加強烈的結合,小編認為它或許也想表現出某種當代人看似解放、自由自在的愛情觀,實際上是戰戰兢兢且刻意理想化的成果,我們想像的愛情越是整齊體面,它就越是暗藏著瘋狂的暴力。

    --

    圖片來源:林宇軒
    美術設計:林宇軒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木心 #涉及愛情的十個單字 #暗藏的暴力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_4.html?m=1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2-04 22:00:12
    有 15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
    2019-01-27、02-03
        
    策展單位粉絲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展出時間:2017/11/21 ~ 2026/11/30
    展出地點(本館):臺北市襄陽路2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19 18:16:37

    本集主題: #一人入山個展 #藝術家劉文德專訪

      這集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畫展,一起到M畫廊去參觀「一人入山」水墨個展,並專訪藝術家劉文德。

    文:柯佩儀

      自然瞬息萬變,四時各異其趣,景色樣貌變幻莫測,運行規律卻又恆久如昔:當行者置身其中,無不為其無常且調和的神祕特質所吸引,流連忘返;而為此著迷的旅人即使獨自踏入山林,也並非形單影隻——山水樹石、花鳥蟲魚,寧靜與熱絡並存不悖,每刻每景亦因時瞬推移巧妙變化,每一剎那均是獨一無二、稍縱即逝;宛若一人入山時的興之所至,外相所見和觸動內心的同是一場飄渺偶然的因緣際會。深入山林、常伴自然的劉文德所創作的「一人入山」系列即以水墨為基礎,運用造紙術與托裱技巧,時而加入隨手拾得的任意素材,匠心獨具地描繪出一幅幅行途巧遇、別開生面的美好景緻:細察墨色暈染,紙絮浮凸,時而清晰,時而朦朧,層層疊疊的軌跡紋脈是山、是水、是霧、是物,皆源自創作者和觀者的領悟感受;透過藝術家雙手所重塑的自然風情,展現的亦是山行途中與自然交疊揉合、游移納入萬物生息循環之間,可遇不可求的人情體驗。
      
      
    作品介紹:
    一、 一人入山
    二、 山林煙雲中
    三、 結伴而停
    四、如謎的片刻
    五、雲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05 21:58:45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 匠心獨具意思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0-07 08:00:00

    黃埔軍校,是中國軍事家的搖籃,國民革命的聖地。它與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皇家軍事學院、俄國伏龍芝軍事學院被稱為世界四大著名軍校。 中國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學員走著兩條不同的道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葉劍英、聶榮臻、陳毅、徐向前和林彪。有人說,中國現代戰爭是黃埔軍校師生自己打自己。這結論是簡單了一些,但從戰爭雙方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主要將領看,也有一定的道理。這些歷史事實使軍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吸引了不少各界人士來此參觀與研究。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政府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1924 年6 月16 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在開學演講中提出“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作為辦校宗旨。軍校有三位最高的領導人:校總理孫中山、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軍校在長洲島共辦了 7 期,1930 年遷往南京,後又遷往成都和臺灣。
    紀念館是兩層洋房式中西結合的建築,原為清朝末年的海關樓,牆上嵌有“孫中山先生故居”字樣。1952 年維修時,把木樓梯從西側改到室內。樓內陳列的《小樓昨日》、《孫梅軼史》和照片以及其它陳列物,可以比較詳細地瞭解到軍校昔日的風采,還有孫中山和他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的故事。孫總理紀念碑建於1928 年,1930 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說是獨具匠心,構思非常巧妙的。它遠看猶如一個巨大的“文”字聳立天穹。孫中山名文,碑上的“文”字則暗含了孫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親愛精誠”,“親愛精誠”是軍校的校訓。 大家請看碑座:底下7 級,上層5 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這7 級代表軍校在此地辦了7 期,而5 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且全部獲勝。 請抬頭望這座銅像。 宛如他生前站在講臺上講述“三民主義”的原理。銅像是孫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他委託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最後由於經費困難,只鑄成四尊,一尊放在這裡,其餘三尊則放在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四尊銅像都是一模一樣的,均高3.9 米,重約1 噸。 請看碑身四周:正面刻有“孫總理紀念碑”六個隸體大字,是胡漢民的筆跡。東面刻著“和平、奮鬥、救中國”。碑身背面刻的總理像贊,它是孫中山革命一 生的寫照,也是師生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誓言。西面刻的是總理訓詞。1927 年國民黨定都南京後,“總理訓詞”便成為中華民國國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