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醫irb課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醫irb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醫irb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醫irb課程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蔡睿蘋醫師 [快訊] 蔡睿蘋醫師團隊,研究 metronidazole 引發的腦病變,在癌症患者的發生率,獲 Annals of Indian Academy of Neurology 刊登! 每天面對忙碌的臨床工作,當時僅申請完 IRB、回顧幾篇文獻後,就把研...

  • 北醫irb課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6 08:00:34
    有 185 人按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蔡睿蘋醫師
     
    [快訊] 蔡睿蘋醫師團隊,研究 metronidazole 引發的腦病變,在癌症患者的發生率,獲 Annals of Indian Academy of Neurology 刊登!
     
    每天面對忙碌的臨床工作,當時僅申請完 IRB、回顧幾篇文獻後,就把研究想法拋諸腦後。
     
    然而,文章能在今年重見天日被順利發表,首先要謝謝所有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與同事,再者要感謝給了我很多啟發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課程提供整篇論文起承轉合的架構,制定了深入淺出的寫作規劃,讓初學者把想要的概念逐步放入建議的框架,瞬間生成了論文的雛型。
     
    經過腦力激盪、去蕪存菁後,簡潔有力的文章就大致底定,對於研究的新手而言相當實用啊。
     
    ▎寫論文不是靠靈感
     
    寫論文不是靠靈感,是像蓋房子一樣,有它的架構,只要懂得架構,蓋起房子就會井然有序。有了大原則,一篇、兩篇、三篇,都不是那麼困難了。
     
    ▎作為研究新手......
    深陷論文各段落寫不出來
    面對統計圖表總是手足無措
    投稿期刊都有選擇困難
    被退稿後該怎麼修改
      
    眾多校友從 0 到 1 突破困境,校友們平均每月 40 篇論文發表,最高單月 55 篇!2020 許自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2020,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歷屆學員評價
    從零基礎開始教,就知道來對了!
    圖表能力大躍進,外國研究團隊都認可。
    學校裡沒教的事,講師傾囊相授。
    系統化的內容,高效學習無負擔。
    課程含金量超高,院內老師無法比。
     
    ▎堅強陣容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1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教您醫院、學校及研究所有關論文寫作沒說的事。
     
    超過 900 位伙伴推薦,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的研究入門工作坊,歡迎你來!
     
    ▎2020 / 2 / 15(六)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北醫irb課程 在 BioMed Talent Training 生醫人才培育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15 17:59:43
    有 6 人按讚


    各位朋友大家好:

    2016年「台灣生技原創力」系列的第二場演講,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體外診斷試劑開發的翹楚吳太光博士,吳博士自美國馬里蘭大學取得分析化學博士學位後,活躍於免疫試劑研發並持有多項國際專利技術,回國後創辦勤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也擅長促進產官學研跨界合作,致力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目前為軒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對於新創公司成立、資金募集、研發規劃和建廠,產品業務行銷等生技新創公司每天都會面臨的挑戰,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也是許多產學合作研發知名大學,例如台北醫學大學和中原大學的兼任副教授,在許多醫材研發課程中傳授產業界的心法。這次的講座吳博士將和我們分享他在體外試劑領域發展的寶貴經驗,以及新創公司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兼顧研發工作和業務拓展,有效跳脫台灣市場視野放眼國際。

    我們在1/21邀請分享的創業團隊是來自成功大學重量級的張憲彰老師研發團隊,張憲彰老師目前為成大生醫工程學系特聘教授,也是台灣化學感測器科技協會理事長。張老師的生醫感測實驗室擅長感測器和微流體晶片技術,著重發展快速體外試劑,目前團隊所研發的血型鑑定SBCard已經通過SPARK獎勵計畫,產品也通過IRB順利在高雄捐血中心完成580例血液樣本比對試驗,以人眼判斷下達到100%一致性。張憲彰老師將以自身多年帶領團隊研發的經驗,和我們分享快速生醫檢測在臨床的需求和目前研發的技術發展現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