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醫骨科門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醫骨科門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醫骨科門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醫骨科門診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物】骨科仁醫 義大醫院院長 杜元坤 (1960〜 ) 文/陳永興 杜元坤,1960年生於台南市,父親是律師,他自小成績優異又學小提琴,台南一中畢業時家人以為他會考上台大醫學院,沒想到放榜時是進入台北醫學院,進了北醫如魚得水,加入橄欖球隊又創立管弦樂團,升大三時暑假真的重考,竟然是考取師大音樂系,...

  • 北醫骨科門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9:45:44
    有 53 人按讚

    【人物】骨科仁醫 義大醫院院長 杜元坤 (1960〜 )
    文/陳永興
    杜元坤,1960年生於台南市,父親是律師,他自小成績優異又學小提琴,台南一中畢業時家人以為他會考上台大醫學院,沒想到放榜時是進入台北醫學院,進了北醫如魚得水,加入橄欖球隊又創立管弦樂團,升大三時暑假真的重考,竟然是考取師大音樂系,他非常得意告訴家裡「醫生考上師大音樂系大概只有我一個」,父親說:「好呀,你去讀,學費自己出!」他只好繼續學醫。醫學院畢業後,他進了長庚醫院當住院醫師,後來考了外科和骨科雙料專科醫師,因為自小勤練小提琴手指靈活所以開刀技術一流!在長庚做到骨外傷科主任,每天門診量超過300位病人,他像拼命三郎似的常以院為家,長年的過勞,竟讓他健康亮起紅燈,爆瘦22公斤大病一場,他才領悟到人生不是只有工作!
    杜元坤是台灣顯微及 #臂神經叢手術 的先驅,他自創的「#杜氏刀法」享譽國際,曾應邀到世界27個國家做示範手術,近年來他更挑戰治療癱瘓的病人,手術成功破天荒讓癱瘓病人重新站立起來。
    #義大醫院院長

  • 北醫骨科門診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2-12 10:33:00
    有 3 人按讚


    醫院AI、VR科技! 開刀復發率電腦「算出來」

    TVBS新聞網 ·
    林旼叡 徐國衡,許猛捷

    民眾過去看醫生,頂多硬體設備檢查很先進,今年開始很多醫院推出,讓病患直接體驗科技,像三總有機器人帶路、北醫萬芳玩AR門診讓看醫生像打電動一樣,北榮還推AI輔助科技,以往民眾做健康檢查斷層掃描,只能大概知道問題點在哪,現在能算出病發率,哪裡發炎都能推估,開刀後也能知道復發率。

    北榮副院長陳適安:「你做這一次手術,他的這些心防顫動的起源點。」

    手術室醫護忙碌,手術室外家屬焦慮,只知道親友身體出狀況,有迫切要開刀,但開刀後的結果,復原率、復發率,沒人知道 ,冒風險動刀的焦慮在2019這年,醫院靠AI輔助系統降低,讓病人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

    北榮副院長陳適安:「我們把你影像經過我們這些AI解析之後,發現你這些心房顫動的熱點,可能就在這紅色區塊。」

    北榮、北醫、三總各在醫療展上秀自家新科技,其中北榮AI輔助,能把腦斷層片資料輸入,3分鐘秀出器官異常區域,手術後會復發嗎?平均患者的復發率百分比清楚顯示,這還只是第一版,未來會直接紀錄每位病人身體,算出屬於自己的生病百分比。

    記者林旼叡:「這樣的AI輔助技術,除了心臟,還分別用在骨科、眼科、腦科,可以套用算出開刀穩定度。」

    讓病患更確切知道為了什麼開刀,醫師也更確切規劃手術。

    北榮副院長陳適安:「在還沒有AI技術之前,病人他對於他的心房顫動起源點,還有他手術之後的復發率,事實上他要手術之後才能夠明瞭。」

    以前醫院高科技是醫師操作很有感,現在萬芳醫院也推看診科技。

    萬芳醫院醫師林哲瑋:「我可以用就這樣藍色告訴他,這就是你的心房。」

    用科技降低開刀風險,脊椎也有導航帶位,就算小感冒掛號...。

    萬芳醫院醫師林哲瑋:「確實治療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復發。」

    三總有機器人幫忙,各大醫院新科技農曆年後陸續上路,民眾哪裡生病能清楚知道。

    資料來源:https://tw.mobi.yahoo.com/…/%E9%86%AB%E9%99%A2ai-vr%E7%A7%9…

  • 北醫骨科門診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6-25 18:28:16
    有 238 人按讚


    香港急診醫師來看台灣的急診

    《港台急症異同》

    在參觀過台北的三間大醫院後,我的感想是——(1)天下烏鴉一樣黑;和(2)香港的急症服務實在自愧不如。

    這三天,我們參觀了台大醫院、榮民總醫院和林口長庚醫院的急診室,人家和我們面對的問題一模一樣:等入院。(病房沒床供需要留醫的病人,要擠在急症室等候數天)

    1.
    每日求診人次約為350(榮總)至600(長庚),六成是緊急(第3類別)或以上;
    香港的女王醫院每日求診人數為500人左右,同樣是六成為緊急或以上病人。

    2.
    由於是大醫院,掛號分流時,病人已經仔細分好內科、外科和兒科急診,由專門的急診醫師去看,兒科更是會派醫師來駐診。
    香港沒有這個分類,所有問題都是由急症室醫生一手包辦。
    如果一個被分到外科的肚痛病人,後來診斷是糖尿酮酸中毒(DKA)的話,就會推回去內科急診處理,就在隔壁三十秒路程左右的距離。

    3.
    在台大醫院,診症間就如一般辦公室般,只有1.5米高的間隔分開,沒有布簾,開放式問診,完全沒有私隱可言,我敢肯定病人百分百會聽到隔壁的所有對話。
    台大的醫生說,台灣病人對此不太介意,最重要是快點有醫生看。
    如果要檢查的話,就請移玉躺到另一邊共用的輪床上。
    這有如八十年代香港的門診,一房兩個醫生用。

    4.
    說到最敏感的候診時間,三間台北醫院的第三類別全部都可以在半小時內看到醫生。
    所以,第四、五類別的病人若果在一個多小時內還沒看到醫生的話,就會衝出來護士站罵娘。
    我覺得台灣的醫師好像特別在意媽媽被問候,在香港,病人動輒等四五六七甚至十幾小時,問候家人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已經對這些罵娘聲麻木了,家母身體健康,多謝關心。
    台:「你們第三類都等兩小時,那第四怎麼辦?」
    港:「放棄了。」
    台:「放棄了!這樣也可以?」
    港:「我們也不想,只是無可奈何。」

    5.
    至於等床情況,都是等大概100至150人左右,因為台灣的急症室佔地普遍比我們大,所以即使四處都是病人,我們都能夠輕鬆通過。
    台灣一般會把觀察房分做幾區,直接派年輕急診醫師駐守,而不是臨時拉夫;日間的護士病人比大約1:10-15左右,派藥是電子化的。
    台灣沒有急症科病房(Emergency Medicine Ward)的分工,地下觀察房就已經是了,就像香港十年前一樣。
    不過,三間醫院的急診都有深切治療區(E-ICU)的設置,因為他們可以同時有一打半打已插管的病人在等 ICU 床,會由急診醫師先治理。

    6.
    CT 和 MRI 都是屬於急診部的,有餘暇時可以和其他部門分享,但急診有優先權。
    香港急症室沒有 MRI,我們急症的CT Scan 常常要和病房爭,所以CT 都可以等個兩三小時。
    我同意即使沒有 MRI ,也不會影響到急症醫生的判症能力,現在由病歷、體檢和 CT 都已經在大部分時間得到診斷。
    但是,這對早期缺血性中風和脊髓受壓的病人來說是好事,因為我們可以在找腦科或骨科會診後,直接去照 MRI ,減少把病人推來推去浪費掉的時間。

    7.
    最落後的,我認為是電子病歷系統。
    長庚醫院示範了她們的系統,板面實而不華,快速,而且有常用範本(Template)可以參考,淘汰手寫病歷。
    另外,還有有急症就診看板,每個病人正在等候甚麼,都能夠清清楚楚公布出來,(如:陳O文⋯等抽血;李O美⋯等上房)減少家屬發問,讓護士能專注護理。

    8.
    台灣急診醫師一班8至12小時,台大和榮總沒有固定吃飯時間,只有空閒時偷10至15分鐘把飯倒入口。
    長庚的情況較人性化,各有30分鐘的法定吃飯時間,輪流替補。
    至於香港的急症醫生,有最少60分鐘的法定吃飯時間,這小小的福利就是比台灣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