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北醫語言教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醫語言教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醫語言教室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名人堂-洪蘭 時常正面提醒 養成良好品格 (圖為示意) 朋友參加小學畢業六十年的同學會,回來後,跟我們說學校改變太大,完全喚不起兒時回憶。他說以前教室牆上都有「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標語,現在都不見了,取代的是外國的卡通人物;校門口的「禮義廉恥」四個字,也不見了。他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奧美蒂的日文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課單字 におい 平常可不寫漢字 寫漢字的話可區別不同的味道 匂い→香味 臭い→臭味 感謝 @YAMA老師的日語教室 鬼 おに 兄 あに 妹 いもうと 猫 ねこ 耳飾り みみかざり 髪飾り かみかざり スカーフ 着物 きもの 人間 にんげん #日文檢定 #日文教學 #日文自學 🤔你是哪一...
北醫語言教室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15:15:35
圖文不符發一下自己的照片🔪 要跟大家預告刀房帽coming soon! / 今天的麻醉小教室沒要正經8百的教學 要學知識的同學可以去精選動態哪裡點「麻醉小教室💉」 這邊就分享一個以前在醫院碰到的無聊小故事🥱 請不要睡著 謝謝😂 / 某次在醫院的圖書館不小心偷聽到醫生們的聊天內容 對話大概是這樣 菜醫...
-
北醫語言教室 在 奧美蒂的日文筆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22 23:30:00👩🏻💻本課單字
におい
平常可不寫漢字
寫漢字的話可區別不同的味道
匂い→香味
臭い→臭味
感謝 @YAMA老師的日語教室
鬼 おに
兄 あに
妹 いもうと
猫 ねこ
耳飾り みみかざり
髪飾り かみかざり
スカーフ
着物 きもの
人間 にんげん
#日文檢定 #日文教學 #日文自學
🤔你是哪一種日文學習者?
平常都用IG背單字⬇️
📷Instagram https://bit.ly/3mH1HR9
喜歡自己研究日文⬇️
👩🏻💻PressPlay線上課程 http://bit.ly/2QKsi25
想要找老師問問題⬇️
👩🏻🏫Amazingtalker線上家教 http://bit.ly/ATJPArmitage
免費教學影片⬇️
💃🏻YouTube頻道 https://goo.gl/q6iUfT
想隨時收到新通知⬇️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37VdUfA
想練習日文打字⬇️
✍🏻FaceBook群組 https://goo.gl/3U3FeG
想在Youtube以外的地方看影片⬇️
📲PCHome旅行團 https://bit.ly/2YRuEQO
對語言學習沒方向⬇️
🧐Gogovizer線上講座「如何快速學會新語言」 https://pse.is/CY5M6
👩🏻🎓💬我想跟大家說
大家好,我是奧美蒂(オーメィディー),我的興趣是語言、音樂和貓咪🐈大學就讀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畢業後自學通過日檢N1,但在這之前去日本的次數用一隻手都數的出來,這個經驗告訴我人人都能學會日文!歡迎大家跟我一起學日文喔(ง •̀_•́)ง -
北醫語言教室 在 奧美蒂的日文筆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6-29 15:23:08📝學習方式
曾碰過聽得懂日文卻寫不出來的問題嗎?
放著聽就好的「聽聽就好」系列
透過錄音說出單字與句子的寫法
幫助大家提升日文的聽寫能力
📚課程介紹📚
👩🏻💻Amazingtalker線上家教
http://user13719.psee.io/EM4J7
👩🏻🏫Gogovisor線上特別講座
https://pse.is/CY5M6
▶️訂閱頻道
https://goo.gl/q6iUfT
📝日文筆記部落格
https://armitagejp.blogspot.com/
👥日文筆記臉書社團
https://goo.gl/3U3FeG
👩🏻🎓關於奧美蒂...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畢業
透過自學考取日本語能力試驗N1證書
經營Youtube頻道「奧美蒂的日文筆記」
分享經驗並提供自學管道與素材
#日文 #日語 #教學 #聽解 #聽力 #練習 #單字 #外來語
北醫語言教室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人堂-洪蘭
時常正面提醒 養成良好品格
(圖為示意)
朋友參加小學畢業六十年的同學會,回來後,跟我們說學校改變太大,完全喚不起兒時回憶。他說以前教室牆上都有「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標語,現在都不見了,取代的是外國的卡通人物;校門口的「禮義廉恥」四個字,也不見了。他有點傷感的問:那些教我們勵志的話為什麼全拿掉了?品格不是需要常常被提醒的嗎?
是的,實驗發現把正確的行為準則內化到小學生心中需要重複提醒,最好是每天耳提面命,直到它變成自動化為止。
七十年代美國反越戰鬧學潮時,許多大學生都要求學校取消舍監、門禁,把宿舍改為男女合住(coed),成績改為「pass/non pass」,甚至要求榮譽考試制度,不要監考。那時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一個實驗,想知道無人監考時,學生作弊有多嚴重?如果考試時,提醒學生他的榮譽和道德觀會不會減少作弊?
實驗者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的考卷上印著「In God We Trust」提醒學生考試不可作弊;第二組的考卷上印著MIT的校徽和校訓,提醒他們作為MIT一份子的榮譽感;第三組是控制組,考卷上什麼都沒印。結果發現被提醒自己是MIT一份子的榮譽感成功阻止作弊,其次是小時候去教堂養成的道德觀,最差的是第三組,作弊最多。
所以品格養成除了父母的教誨、宗教的信仰之外,還需要時時提醒。因為人是健忘的,也是投機的,要暗室不欺心是少數聖人才能做到,但人性本善,一旦良知被喚醒了,善良就戰勝了邪惡。有個實驗甚至發現不需用到文字,只要畫個眼睛也有同樣的提醒效果。
這個實驗是在茶水間牆上貼一張眼睛圖片,雖然一杯咖啡才二毛五,還是有人不投錢就拿走咖啡。但是貼了眼睛後,投幣罐中零錢立刻增加了許多,表示只要潛意識感到有人在看,正確行為就會出現。品德的確需要常常提醒。
一個站在旁邊的朋友聽見我們在談標語,嗤之以鼻的說,那是威權時代的洗腦,你們居然還在懷念洗腦!
其實洗腦和價值觀內化,是一體兩面,只是前者是負面的語言,後者是正面的語言。研究發現用詞遣字很重要,它會改變我們的情緒:好的詞會聯想出其他好的詞句而導致愉快的情緒;負面的詞會引出更多負面的情緒,而使臉色陰沈。印歐語系中,有些語言的名詞有「性別」(gender),例如德文的太陽是陰性,月亮是陽性,而西班牙文則正好相反。研究發現這兩個國家小學生寫作文時,對太陽和月亮所用形容詞很不同:德國學生的太陽陰柔女性化,西班牙的太陽就很陽剛。
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和掌管思想的前額葉皮質有神經通道直接連接,所以文字會影響情緒。不知道現在為什麼會流行「報復性旅遊」這個名詞?當人因為疫情被關了好久,終於可以出去玩時,應該是很快樂的出遊,為什麼要報復?報復誰呢?自己的荷包嗎?
(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北醫語言教室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化與觀光課程走出教室 半日導覽成功
結合所學並實際應用,87位「文化與觀光」課程同學17日化身在地觀光大使,實際帶領跨校國際學生參訪三峽老街。走出課堂實際上街導覽,同學們難掩緊張,但也享受異文化交流之樂,肯定學習收穫滿滿。許多第一次遊覽三峽的國際學生也很興奮,推崇三峽的美食和藍染藝術都很特別。
語言中心連續開設「文化與觀光」特色課程,除了教導文化與觀光專業英語表達,更結合在地文化籌辦半日遊導覽活動,吸引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友校踴躍參與,統計約有80位來自臺北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臺灣海洋大學的國際學生參與,平均每位修課同學都得操演一對一導覽能力,而語言表達之外,更要從中學習與不同背景、個性的國際學生建立友誼。
法律三黃郁翔肯定,如果不是因為課堂要求,自己平常不太有機會接觸外國朋友,也沒有實際開口說英文的機會。除了英文溝通練習,因為自己分配到的隊友多是印尼同學,更讓他體會到文化差異的衝擊。「我跟他們說滷肉飯很好吃,沒想到同學竟然直接反應『不喜歡』!」雖然當下覺得不好意思,卻也從中學習尊重文化差異的必要。
企管三劉洧慈也覺得,這次活動極富挑戰性,不光只要和不同國家的學生交流,還要帶他們實地參訪並介紹傳統文化,還好遇到的學生很熱情,過程沒有太大困難,非常好玩。
由課程同學們設計的三峽文化半日遊,內容涵蓋老街巡禮、祖師廟參訪和藍染實作體驗,多數國際同學們都對「藍染」念念不忘,覺得新鮮又有趣。
來自印尼的北醫同學Sri Susanty比較,「藍染」和自己家鄉的傳統工藝「Batik」很像,認為這些傳統與生活結合的技藝應該好好保存,並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同樣來自印尼的Ninik Yunitri也讚賞,藍染活動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只是製作過程可能會弄髒衣服,提醒將來製作前要穿深色衣服才好。
藍染之外,國際學生對老街文化和祖師廟建築同樣印象深刻。出身加勒比海、目前在海大求學的白新嵐(Solange Blanco)就說,祖師廟的石柱上隱藏很多動物,讓他覺得很新奇;而正在海大水產養殖系攻讀博士班的阮福榮則對祖師廟中的擲筊驚訝不已,讓他大開眼界。
從斐濟來臺,目前就讀海大的Leone ligalevu喜歡老街的「炸花枝」,而走訪老街更讓他想起許多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和服飾,開心透過半日遊活動認識臺北大學同學,並能在輕鬆遊覽過程中相互交流,還有機會與臺灣同學們分享斐濟點滴。
來自印度的海大同學Vikram Paul肯定透過活動,讓他在認識三峽之外,還能認識臺灣新朋友。可惜剛好碰上大雨,大家只能在迴廊中行走,希望下次選個天氣好的日子再訪三峽,再來品嘗美味的金牛角特產。
經過半學期課堂和現場探勘演練,再到親自上陣導覽,修課同學們都同意「從做中學」更扎實。通訊二李宗翰表示,雖然自己行前已經做了一些功課,但面對穆斯林同學想要找地方祈禱,還是讓他愣了一下,導覽過程中遇到國際生想增加喝茶行程,都考驗自己的臨場反應。
企管二趙子絜與張祐睿則提到,因為等待藍染上色的過程漫長,自己只得盡力與國際學生聊天,雖然一開始覺得困難,但想到能和新朋友一起期待創作出爐又很興奮,很開心能有機會和國際學生一起認識三峽。
語言中心表示,「文化與觀光」課程開設多年,經過教室內到教室外分階段演練,確實協助學生增強語文技能,更從實務中強化未來持續精進的動力,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創新教學方式,鼓勵更多同學都能學有所用。
圖二為台灣新生報的報導
北醫語言教室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一本正經贈書場 相信我,這本書真的沒有很變態】
大概在六、七年前,全院各科的臨床心理師,在身心科主任的號召下,共同承接了一門北醫醫學系的必修課,課名叫做「普通心理學」。你沒看錯,這堂課不僅是心理學系,也是醫學系的菜鳥必修課。當時全心理師的陣容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畢竟普心向來以醫師或講師為主授者,臨床心理師之所以能站上講台,憑藉的就是配合課程穿插臨床治療經驗,而這一教就是四個年頭。
那是一段蠻值得回憶的時光。
台下一百多個學生全是學霸,這群人一輩子沒看過第二名的獎狀,求知慾如狼似虎,再晦澀艱僻的難題,課堂角落總是有個傢伙能找到開鎖的方法,面對這群怪獸,一心只想著覆誦投影片內容的傢伙,下場就是在課後記者會被噓爆。如何把心理學講得有哏,讓這些知識滲透到現實人生中,是留住客人的唯一解法。
每本普心教科書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十二個章節:
精神與心理學史、學習、記憶、發展、智力、知覺、意識、情緒、人格、社會心理、神經、精神障礙等。
以上這十二組名詞,看完也差不多醉了,因為對一般民眾來說,他們長得就跟法文的動詞時態一樣,畢竟專業術語的作用,就是為了跟人保持距離。但若把一個人的精神系統切割成十二面體,這些讓人昏昏欲睡的專有名詞,便是組成一個人的精神活動的重要立面,只要我們醒著,就無法脫離這些面向。因此,普心成了心理學的絕對基礎,只有讀完普通心理學,才有資格往下談「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在一群學霸面前,賣弄心理學知識的那四年裡,我負責教授精神與心理學史、學習、記憶以及社會心理學四個章節,一次兩個鐘頭。然而對於只想了解基礎心理學的大眾而言,花上三十個鐘頭坐在教室接受老師的口沫洗禮,或是狂嗑799頁的教科書,應該都不是他們想要的選項,那該怎麼辦?
很簡單,你只需要一本能快速嵌入知識體系的科普書。這類書籍的特色就是不浪費口水,不長篇大論,使用帶入感強烈的語彙,將理論融入生活背景,讓你在吸收知識時不會感到費力。如果把整學期的心理學課程當作是一條綿長的甬道,這類書就是你頭上的探照燈,負責引路,決定你在這條路上的去留。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就像是這顆探照燈,一本「具有前傳性質的普通心理學」。本書不僅把知識口語化,還傳遞得精簡有哏,書名雖然引人遐思,但體質絕對一本正經,而且貼心附上QR CODE,讓你一邊閱讀,一邊欣賞經典的心理學圖片,如果想深研心理學,它會是個親切的跳板。全書以Q&A串連內容,41個提問都有其關聯性,而且與普心的章節交相呼應,舉例如下:
精神與心理學史:
【那些古希臘的瘋子,後來怎麼了?】【雪茄什麼時候不是雪茄?】以上幾題觸及了史前精神醫學史的演進,以及佛洛依德的基礎論述
學習:
【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嗎?】【語言是從哪裡來的?】人的學習歷程是個非常有趣的課程,這幾題談到了兩個經典的制約實驗,以及語言如何透過學習而來
記憶:
【人為什麼會忘記?】,本題談到了基本的記憶形成流程。
對記憶系統有興趣可參考小劇場第19場
發展:
【小孩何時才知道,矇眼不代表自己消失?】【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暴躁易怒?】這一系列的提問,主要聚焦在兒童到青少年的認知與情緒發展歷程。
相關議題可參考小劇場的「繪本推薦」系列
智力:
【IQ很重要嗎?】【IQ測驗到底在測什麼?】提供了智力與智力測驗的基本概念。延伸閱讀可參考小劇場第13場
知覺:
【這是鴨子還是兔子?】【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主要談錯覺與注意力的概念
意識:
【人為什麼會睡覺?】【人為什麼會做夢?】談及了初階的睡眠機制與概念。
若對睡眠有興趣,小劇場推薦 睡眠管理職人,相關知識爆量
情緒:
【悲傷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是什麼讓我們覺得快樂?】深入探討正負向情緒的來源。
其中關於憂鬱的部分,可以參考小劇場第22場,關於正向心理學的部分,可參考小劇場第11場
人格:
【為什麼好人難出頭?】【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害羞?】提及了五大性格維度以及內外向維度。
關於內向害羞的特質,可參考小劇場第28場
社會心理學:
【人為什麼有種族歧視?】【你會跟這個人買二手車嗎?】【普通人怎麼會犯下滔天大罪?】談到了重要的「從眾效應」與「偏見」議題,以及最經典的「史丹佛監獄實驗」。
關於上述實驗細節與「路西法效應」,可以參考小劇場第17場
神經:
【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差在哪?】【你的腦袋住著兩個不同的人嗎?】概述左右腦的分工與專司功能,與相關的裂腦實驗研究。
對於大腦功能,可參考小劇場第15場
精神障礙:
【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為什麼退伍老兵老愛話當年?】提出了反社會人格與創傷後壓力案例,其中更談及對於精神診斷對於所謂「異常」的反思。
關於創傷後壓力疾患,可參考小劇場第32場
心理學的打開方法,可以是一本700多頁的教科書,也可以是一本200多頁的科普書,而這一本相對適合入門者服用。心理學絕對不艱澀,也不高冷,踏上這塊墊腳石,你將會碰觸到心理學對你伸出的橄欖枝。
現在只要在本文下方留言,就有機會得到《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這本普通心理學入門書,感謝遠流出版 遠流粉絲團 贊助,此次贈書有三本。當然也歡迎大家對本文按個讚、順手分享,或Tag好友,將書訊傳遞給需要的人。
※ 留言格式:我想了解人類的_________(請從普心十二組名詞中任選一組,例如記憶、人格或情緒,至多選三組),因為________(請寫原因,二至三句即可)
※ 贈書方式:針對符合留言格式者,隨機抽出三人,共贈書三本
※ 活動期限:即日起至5/7(一)23:59截止
※ 獲獎名單:將於5/10(四)晚間公布於本文留言區,請獲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郵遞區號、地址、姓名、電話等資訊,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 考量郵寄成本,本活動限台澎金馬地區朋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