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醫人事系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醫人事系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醫人事系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醫人事系統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31的網紅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北醫學大學 康峻宏 #inside未來日 #5G #AI #人工智慧 #遠距醫療 #康峻宏 如果秦帝國有高速公路?從咸陽到大元有開一條路,寬六十公尺,交通當然就是馬跑,但是馬的時速會隨著跑的時間下降。意思是說即使那個時代有高速公路,因為交通工具是馬,所以還是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不同技術無法做很好...

  • 北醫人事系統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23 15:40:25
    有 10 人按讚

    臺北醫學大學 康峻宏

    #inside未來日 #5G #AI #人工智慧 #遠距醫療 #康峻宏

    如果秦帝國有高速公路?從咸陽到大元有開一條路,寬六十公尺,交通當然就是馬跑,但是馬的時速會隨著跑的時間下降。意思是說即使那個時代有高速公路,因為交通工具是馬,所以還是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不同技術無法做很好的整合,效益是不明確且難以實踐的。換句話說,進入5G時代後,唯有在許多技術的支撐下,可行性的應用才會出來。

    人類科技的進步,是按照儲存、計算、連結的演進。以前儲存成本很高,但目前已經逐漸下降。目前的演算法,雖仍有許多缺點,但仍算堪用。而有關連結,我認為5G帶來的並不是速度,而是人、網、物的連結,而重要的並不是單純的連結而已,而是互動。過去的連結主要是以人為主的,但未來應該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5G的三大特性(快、低延遲與多連結)會對醫學有什麼影響?要先從現在醫學的困境開始,以前醫學只對於單一病症專注處理,但目前會有多種問題合併,診斷上比以前更加複雜。而且人口老化的另外一個面向是勞動力的下滑,醫療照護缺乏的問題,各國都已經有醫護罷工,勞動力不足的狀況下維持高品質的照護十分困難。還有是醫療設備的更新,以前中風就看電腦斷層,現在還有核磁共振,功能性核磁共振等等可以參考,不再只是標準醫療,這種快速的演進造成分科更容易破碎,因為你很難Master所有領域。另外是以前的慢性病比例比較小,現在越來越高,這就不是像感冒或者腫瘤切除就好,急性並與慢性病的治療時期有很大的差異。另外以前對病患資訊較單一化,例如你一到醫院就量血壓量體溫,這些對病人活動狀況的了解十分不足,這都是不同新創公司跨入醫療產業的時候遇到的困境。

    我認為最重要的醫療變革是在去場域化、去中心化。不需要去某個醫院看病,可以在家就看病。有些東西的集體決策也會變成可行,未必是某個醫師某個名醫決定。包含在家、行動以及遠距醫療都有可能。

    日本的在宅醫療,希望可以把醫生送到病人家裡,這樣滿意度會提高,也會更知道病人在家裡會是怎樣的情境。就像高鐵的廣告詞一樣,此時此刻醫師在你家裡面。不過在宅醫療並不等於遠距看診,遠距看診用f
    cetime也是可以的,智慧在宅醫療要能真的觀察到家中發生的事情,需要很多的醫療設備,或Smart home的裝載。要記住對付一個複雜的慢性病場景,只用facetime等級是不夠的,那個可能只能拿來治療感冒。要觀察到病人家中的事物。

    接下來是遠距緊急照護,這是相對成熟的。在重症醫師人力相對不足的狀況下,可以把加護病房所有資訊集中到某個中心,這樣減少一些人力的調配以及人事成本。美國有些地方在做遠距的加護中心。另外是緊急醫療的決策提前,這樣可以讓病人到醫院前決策就已經完成。

    在遠距手術部分,速度跟穩定性是很大的考慮,另外是開刀時候像在做手工藝,要有良好的回饋,這樣的設計是有重要性的。遠距手術的那一頭會涉及很好的機器人設備,能夠忠實呈現你的動作,目前的機器人廠商例如達文西,成長十分快,也許未來三五年內會更百家爭鳴。

    遠距治療的幾個重點包含傳輸、資料、演算法與安全性的問題。我認為問題最後的瓶頸會出現在醫師怎麼看待這個系統, 如果這些技術不能協助醫師的行為,就會造成實現上的困難。目前看來很多解決方案很好,但跟傳統醫療行為是有差距的,所以變革是有困難的。因為醫師單獨執業的時候已經經過訓練十多年,要他改變十分困難。

    目前5G醫療的應用障礙是什麼呢?包含費用、終端設備的普及,但以上都解決後還有更深層的,包含醫療場域的法律、醫事人員的相關法律...也許有很成功的商業模式但是若法律不允許還是不能執行。醫療是非常傳統的領域,新的做法有相當的困難。最後是要有相當的實證,證明比目前的做法好。

    例如我們目前有巨量資料庫,把醫學影像完整串連,也許就可以預測病人是哪種癌症對哪種藥的反應如何,對醫療體系會更有用。還有個是急診是的檢傷分類,告訴我們什麼病人是急症,過去是用血壓來判斷,但引進智慧系統可以有更多的預測判斷方式。智慧加護病房系統,引進儀表板,把重要資訊放在一起讓醫師可以快速判斷。還有可以用虛擬實境方式讓醫師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有更接近實際的體驗,避免直接用人體測試開刀。還有人工智慧主動提醒的藥物安全,因為全球的狀況目前都有5%左右的用藥錯誤,過去依靠醫護人員檢查,但可以用人工智慧檢測。

    5G的發展不純然是建立在網路的流量變大或者穩定性變高,醫療人工智慧或者AIOT的發展,可能會比5G帶來的意義更大。高速公路上面跑的是馬,可能快不了多少,但跑的是法拉利,則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 北醫人事系統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1-18 18:30:00
    有 3,337 人按讚


    在幽暗的房屋一角,傳來像是動物的悲鳴聲。木籠裡關的不是牲畜,而是一個披頭散髮,活生生的人類。這樣可怕的場景,其實就出現在不到 30 年前的台灣。
     
    在 1990 年台灣通過「精神衛生法」之前,有無數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醫療資源的匱乏、家人以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就這樣被遺棄或勉強「安置」在家中的鐵籠、倉庫,或者是以現代醫療標準來看,根本稱不上醫療機構的「收容所」。
     
    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基本的人權,這在現在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日治時期一直到 1990 年的台灣,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就是過著這樣不見天日、被當作像是牲畜一樣對待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好奇,在 1990 年精神衛生法通過之前,台灣難道都沒有精神疾病相關的法令嗎?其實也是有的,例如「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都是,但這些法令不是為了精神患者的人權而設立的,而是為了「社會安全」的角度,希望「隔離」這些患者,有利於統治者的管理。
     
    但為何現在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權,能得到這麼多改善呢?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前人的犧牲奉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葉英堃醫師。
     
    19 日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人權先行者葉英堃醫師的告別式了。葉醫師是台灣最早推動精神疾病患者人權的先行者之一,可惜我年紀太小,沒有機會接受過葉醫師指導,但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就是葉醫師帶出來的學生,最近拜訪陳醫師的時候,親耳聽到葉醫師的總總生平,覺得應該趁自己還記得,趕緊記錄下這段台灣精神醫療珍貴的口述歷史。
     
     
    #台灣精神疾病人權的先行者
     
    葉英堃醫師於 1924 年生於日治時期的台南望族,曾就讀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在日本戰敗後考入台大醫學院,後來成為精神科醫師,並且擔任台北市立療養院(今天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創院院長。
     
    當年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在 1980 年於市立療養院工作時,受到葉醫師的支持,踏遍了全台灣調查了所有的精神醫療照護機構。在當年 80 個處所,共 6200 多個病床中,醫師只有 160 幾個,無論是硬體設備,軟體的資源,以及專業的醫療人力,都非常不足。因此陳醫師在 1981 年出版了「飛入杜鵑窩」這本書,揭露了台灣精神病患者的處境。
     
    在那個言論被管制的年代,像葉英堃醫師,或者陳永興醫師這樣願意為精神病人爭取人權的人們,其實要背負沈重的壓力,也要有巨大的勇氣。
     
    陳永興醫師回憶,當年他們向媒體發表這些患者的處境時,許多媒體記者看到這些慘絕人寰的資料都流下眼淚,但也只能跟他說這些資料採訪後都「報不出來」。但在這樣的壓力下,葉英堃醫師始終堅定、持續地做好精神醫療的服務以及研究,並且用盡了所有心力,讓台灣的精神醫療制度得以逐漸健全,並用專業來推動法令,確保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環境與人權。
     
    但在大家持續的努力下,政府在 1985 年開始辦理「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評鑑」,並於 1986 年開始實施專科醫師制度,同年並開始規劃「全國精神醫療網」,1988 年開始推展「社區精神復建計畫」,1989 年開始補助公私立醫院於社區中設置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作場所及康復之家,1990 年時也才通過了精神衛生法。
     
     
    #保護學生追求人權與公理的真正人師
     
    陳醫師也提到,當年他在唸醫學院的時候,因為辦學生刊物「不聽話」,沒有乖乖給教官審查,還有邀請了當時黨外的人物到學校演講,險些被退學,一直到畢業後,相關「不乖」的資料,都一直被留在身邊。
     
    後來陳醫師在當兵、找工作時,都持續受到這些「不乖」資料的影響。甚至在陳醫師被推薦去北醫當精神科主任時,都還因此沒辦法就任。
     
    後來陳永興醫師投入了 228 事件的平反運動,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壓力,多虧了葉教授暗中對他保護。甚至當年陳醫師能順利進入市立療養院工作,也是葉教授扛住了所有來自情治、人事系統的壓力。甚至在陳醫師參選花蓮立委時,葉教授和李鎮源醫師等前輩親自帶領了上百名的醫師,穿著白袍在花蓮給他支持與鼓勵,陳醫師說,那是他一生中永難忘懷的一幕。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葉英堃教授在 2018 年 12 月 28 日仙逝,永遠離開了我們。但葉教授的一生,給了所有醫師,以及醫學生們最好的身教。
     
    葉英堃醫師出身望族,仍努力求學,後來身居高位,掌握了一些權力與資源,但他沒有辜負這些幸運和努力,而是用這些幸運和努力,為台灣留下了更好的精神醫療制度、為精神疾病患者去除污名、爭取人權,也同時為了人權與公理奮戰不懈。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醫師、最好的人師表率。
     
    作為醫師的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會永遠記得葉英堃教授的慈悲、仁愛,和勇者無懼的精神,用我們的幸運,和葉教授一樣扛起知識份子的責任,為無法替自己出聲的人們發聲。
     
    謝謝葉英堃醫師,感謝您一生的付出!我們繼續努力,請在天堂繼續庇佑台灣這塊土地,和所有善良的台灣人吧。

    (如果有對葉醫師生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吳佳璇醫師所撰寫的葉英堃傳記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015438.html )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與超過 5000 位網友共同參與產品開發:
    https://bit.ly/2MdQmtL

  • 北醫人事系統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1-18 08:00:00
    有 3,300 人按讚


    在幽暗的房屋一角,傳來像是動物的悲鳴聲。木籠裡關的不是牲畜,而是一個披頭散髮,活生生的人類。這樣可怕的場景,其實就出現在不到 30 年前的台灣。
     
    在 1990 年台灣通過「精神衛生法」之前,有無數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醫療資源的匱乏、家人以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就這樣被遺棄或勉強「安置」在家中的鐵籠、倉庫,或者是以現代醫療標準來看,根本稱不上醫療機構的「收容所」。
     
    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基本的人權,這在現在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日治時期一直到 1990 年的台灣,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就是過著這樣不見天日、被當作像是牲畜一樣對待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好奇,在 1990 年精神衛生法通過之前,台灣難道都沒有精神疾病相關的法令嗎?其實也是有的,例如「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都是,但這些法令不是為了精神患者的人權而設立的,而是為了「社會安全」的角度,希望「隔離」這些患者,有利於統治者的管理。
     
    但為何現在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權,能得到這麼多改善呢?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前人的犧牲奉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就是葉英堃醫師。
     
    19 日就是台灣精神醫學人權先行者葉英堃醫師的告別式了。葉醫師是台灣最早推動精神疾病患者人權的先行者之一,可惜我年紀太小,沒有機會接受過葉醫師指導,但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就是葉醫師帶出來的學生,最近拜訪陳醫師的時候,親耳聽到葉醫師的總總生平,覺得應該趁自己還記得,趕緊記錄下這段台灣精神醫療珍貴的口述歷史。
     
     
    #台灣精神疾病人權的先行者
     
    葉英堃醫師於 1924 年生於日治時期的台南望族,曾就讀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在日本戰敗後考入台大醫學院,後來成為精神科醫師,並且擔任台北市立療養院(今天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創院院長。
     
    當年我的老師陳永興醫師,在 1980 年於市立療養院工作時,受到葉醫師的支持,踏遍了全台灣調查了所有的精神醫療照護機構。在當年 80 個處所,共 6200 多個病床中,醫師只有 160 幾個,無論是硬體設備,軟體的資源,以及專業的醫療人力,都非常不足。因此陳醫師在 1981 年出版了「飛入杜鵑窩」這本書,揭露了台灣精神病患者的處境。
     
    在那個言論被管制的年代,像葉英堃醫師,或者陳永興醫師這樣願意為精神病人爭取人權的人們,其實要背負沈重的壓力,也要有巨大的勇氣。
     
    陳永興醫師回憶,當年他們向媒體發表這些患者的處境時,許多媒體記者看到這些慘絕人寰的資料都流下眼淚,但也只能跟他說這些資料採訪後都「報不出來」。但在這樣的壓力下,葉英堃醫師始終堅定、持續地做好精神醫療的服務以及研究,並且用盡了所有心力,讓台灣的精神醫療制度得以逐漸健全,並用專業來推動法令,確保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環境與人權。
     
    但在大家持續的努力下,政府在 1985 年開始辦理「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評鑑」,並於 1986 年開始實施專科醫師制度,同年並開始規劃「全國精神醫療網」,1988 年開始推展「社區精神復建計畫」,1989 年開始補助公私立醫院於社區中設置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作場所及康復之家,1990 年時也才通過了精神衛生法。
     
     
    #保護學生追求人權與公理的真正人師
     
    陳醫師也提到,當年他在唸醫學院的時候,因為辦學生刊物「不聽話」,沒有乖乖給教官審查,還有邀請了當時黨外的人物到學校演講,險些被退學,一直到畢業後,相關「不乖」的資料,都一直被留在身邊。
     
    後來陳醫師在當兵、找工作時,都持續受到這些「不乖」資料的影響。甚至在陳醫師被推薦去北醫當精神科主任時,都還因此沒辦法就任。
     
    後來陳永興醫師投入了 228 事件的平反運動,持續受到情治單位的壓力,多虧了葉教授暗中對他保護。甚至當年陳醫師能順利進入市立療養院工作,也是葉教授扛住了所有來自情治、人事系統的壓力。甚至在陳醫師參選花蓮立委時,葉教授和李鎮源醫師等前輩親自帶領了上百名的醫師,穿著白袍在花蓮給他支持與鼓勵,陳醫師說,那是他一生中永難忘懷的一幕。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葉英堃教授在 2018 年 12 月 28 日仙逝,永遠離開了我們。但葉教授的一生,給了所有醫師,以及醫學生們最好的身教。
     
    葉英堃醫師出身望族,仍努力求學,後來身居高位,掌握了一些權力與資源,但他沒有辜負這些幸運和努力,而是用這些幸運和努力,為台灣留下了更好的精神醫療制度、為精神疾病患者去除污名、爭取人權,也同時為了人權與公理奮戰不懈。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醫師、最好的人師表率。
     
    作為醫師的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會永遠記得葉英堃教授的慈悲、仁愛,和勇者無懼的精神,用我們的幸運,和葉教授一樣扛起知識份子的責任,為無法替自己出聲的人們發聲。
     
    謝謝葉英堃醫師,感謝您一生的付出!我們繼續努力,請在天堂繼續庇佑台灣這塊土地,和所有善良的台灣人吧。

    (如果有對葉醫師生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吳佳璇醫師所撰寫的葉英堃傳記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015438.html )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與超過 5000 位網友共同參與產品開發:
    https://bit.ly/2MdQ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