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部科技園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部科技園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部科技園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部科技園區產品中有1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賴瑞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要求國發會應戰略思考 推動產業南北均衡發展、加強少子女化對策】 瑞隆今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國發會主委,國內景氣燈號連七個月出現代表熱絡的紅燈,是否這樣的經濟成長可望持續到明年?龔明鑫主委說只要國際局勢沒有大的變化應該很有機會持續,至於明年經濟成長,龔主委表示3%應沒有問題,會往4%以上努力。...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Zoebitalk肉比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空中滑索、刺激闖關設施、可愛的小動物們、網美梯田! 原來市區隱藏了那麼多景點!!! https://youtu.be/pB7nOGYi1Bs ↑趕緊分享給想一起去的朋友↑ ❗️景點重要資訊❗️ 桃園疫情期間許多景點無開放,建議出發前先確認 自7月27日起對外開放場所有虎頭山風景特定區 (虎頭山環保...

北部科技園區 在 森酪梨 avocadomor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07:16:34

𓆱 春日花園的花鳥們和灰熊的小合作 在樹枝上長出了小花真是太可愛了 我因為活動排程的關係 這次春天的展集請假一回 但還是會挑一天去玩喔! 這次雖然請假但插畫在主視覺上 也算是半出席啦! 北部的朋友想去玩的把握機會購票喔 今年難得在市區不然以往都是在山裡 / 松菸X灰熊綠展集/第六集 森地.野...

北部科技園區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0-08 01:32:56

【@businessfocus.io】高雄創業work唔work?70後港人:享受當地慢活 . 台灣是不少香港人投資或者移民的「心水之選」。台灣民風淳樸、風光綺麗,「慢生活」亦常常令習慣「快節奏」的香港人所憧憬。除了生活幸福指數高外,台灣人工成本低、物價指數是香港的四分之一,亦令台灣成為香港人近年移...

  • 北部科技園區 在 賴瑞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5:07:19
    有 159 人按讚

    【要求國發會應戰略思考 推動產業南北均衡發展、加強少子女化對策】

    瑞隆今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國發會主委,國內景氣燈號連七個月出現代表熱絡的紅燈,是否這樣的經濟成長可望持續到明年?龔明鑫主委說只要國際局勢沒有大的變化應該很有機會持續,至於明年經濟成長,龔主委表示3%應沒有問題,會往4%以上努力。

    經濟成長表現亮眼,瑞隆也希望效益能讓全民分享,在目前進行中基本工資審議上,去年調整幅度低於經濟成長率,今年應該可以比往年調高更多,龔主委也表示是如此期望,但內需產業受到疫情衝擊,配套措施正由勞動部研擬中。瑞隆也期望這些配套措施要有一個明確的依據,國發會作為經建單位也應該提供具體建議。

    瑞隆再次向龔主委要求留意國發基金投資應注重平衡產業區域發展,但截至8月底基金投資的件數明顯還是北部遠大於南部的情況,871家中有728家是在北部,瑞隆提醒龔主委應該更重視區域均衡發展,要明確地引導與協助產業,要求國發會持續努力,希望在一年或半年後能有所改進。

    亞灣5G AIoT園區在瑞隆的多次要求與召開會議後,現已是國家級的計畫,國發會也每三個月管考進度並向立法院報告,除了體感科技外,本區其他的產業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是有些現在推動中的計畫到110年結束就結束了,瑞隆要求國發會要與各部會持續溝通,希望盡快有新的進度,龔主委回應會持續努力打造亞灣區為數位產業聚落。

    最後,瑞隆請教國發會有關少子化的嚴峻挑戰,這涉及到國家整體方向,行政院的「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推動至今也已好幾年,但生育率持續低迷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危機,瑞隆期盼國發會應持續加強力道,把推動生育當成是國家的重要責任,讓年輕的家庭更敢於生育,也要更顧及減輕養育照顧的負擔。

  • 北部科技園區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12:55:50
    有 1,011 人按讚

    半導體大廠加碼投資高雄,可望能吸引大規模的人才回流!
    #半導體 #高雄 #科技聚落

  • 北部科技園區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12:00:57
    有 1,264 人按讚

    新竹市長林智堅突然丟出震撼彈,要推動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 成為第7都。更震撼的是,不僅新竹縣長楊文科立刻跟進,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更加碼演出,表示相關修法不難,將直轄市人口門檻配合下修為100萬人即可,趕得上2022年大選,任期屆滿的林智堅也可再選大新竹。

    柯總召在立法院如何呼風喚雨及宰制法案,我們非常理解,但縣市合併升格是何等大事,真的適合為了明年選舉佈局而如此倉促修法嗎?

    時代力量認為,面對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應該具備 #全國地制、#區域發展 及 #新竹本身 三個層次的審慎思考:

    📍第一,全國地方制度

    大家目前熟悉的六都,其實只有11年的歷史。2009年以前,我國直轄市僅有北高2都,人口佔全國28.0%,如今卻迅速增加為6都,人口比例也大幅膨脹成69.4%。短時間內有如此巨大改變,對台灣地方制度和財政劃分的影響是什麼呢?以下這段註解非常到位:

    「近年來地方制度法因應縣市升格的相關修法,除了讓地方制度更加雜亂無章,更造成直轄市與一般縣市間,在規模、資源與自有財源上的巨幅落差,惡化了城鄉差距。」
    -摘自民主進步黨 【十年政綱】十、區域發展與治理,2011

    請教如今完全執政邁入第6年的民進黨,當初所指出的地方制度雜亂無章,修正了多少?當初宣示要「以行政區劃導引區域平衡發展」,請問進度到哪裡?如今要趕在選舉前1年,說要將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7都,符合當初規劃的願景嗎?

    補充一下,如果一切如柯建銘的規劃完成修法,7都將擁有全國73.7%的人口,雜亂無章和頭重腳輕的程度不增反減,這就是我們要的地方制度嗎?

    📍第二,區域發展

    7都的台灣會出現兩個奇怪的現象。第一個是政府喊了好幾年的南北平衡,結果有5都在台中以北。第二個是從台北一路到台中5都相連的中間,會出現一個被遺落的角落,叫做苗栗。

    無論從歷史上的「新竹州」,到目前桃竹苗的「浪漫台三線」及「北台灣科技廊道」,都在在顯示苗栗是同屬一區的共同生活圈,如今卻要在「五都林立」的區塊中間,成為唯一被遺落的一塊,絕對是毫無道理的。

    要不要有第7都,需要回歸全國地方制度和區域發展來思考,如果確定要升格,就不該獨漏苗栗,而是合併納入進行更完整的治理規劃。

    📍第三,新竹本身

    林智堅說,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是因為稅收高於直轄市,分到的補助卻相對低,所以必須升格,加速大新竹建設。這樣的說法存在兩個盲點:

    第一個盲點,全國財政劃分的問題原本就有待檢討,後來更因迅速膨脹為6都而更形惡化,執政黨應該思考的解方應該是通盤檢討修法,而不是增加成7都讓問題雪上加霜。

    第二個盲點,縣市合併升格並非無前例可循,應先參考台中、台南、高雄的發展經驗,再來談升格對建設是否有幫助。台南的案例清楚指出,升格後的舊縣區被加速磁吸,原先的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逐步消減,反之舊市區和鄰近區域則是人口暴增。

    然而,十年政綱當初指出的願景是這樣的:
    「區域地理轄區擴大後,應致力將區域內原有的都市升級,提升為更強的行政、商業機能中心;並積極發展區域內其他二線、三線城鎮,均衡區域內部發展。」

    請問,台南經驗是跟上述願景相似,還是相反?新竹如果要合併升格,有先想好如何避免重演人口磁吸和集中化效應,進一步打擊原本就嚴重塞車的科學園區通勤交通呢?

    總結來說,我們樂見執政黨能想起當初擘劃的美好願景,重新啟動地方制度和區域規劃的討論,但是必須從全國、區域、縣市等層次審慎思考,才能避免重蹈覆徹,更別出現「北部五都,獨漏苗栗」的荒謬劇情。

    這個應該從長計議的重大工程確實應該儘速啟動,但千萬別再為了選舉考量,壓縮應有的理性思考和客觀分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