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北藝大宿舍地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藝大宿舍地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藝大宿舍地址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07的網紅李基銘的影音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7-08-16影音檔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本集主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
-
北藝大宿舍地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8-21 15:26:13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勳,說到自己走入藝術創作,沒有戲劇性的故事或轉捩點,源自國中時期對於學科課業不上手,因此進入復興商工美術科就讀,在接受基本繪畫訓練的過程漸漸產生興趣。2011年進入台藝大雕塑系。
▶經驗的傳承◀
林辰勳的作品以「土」為主要創作媒材,他認為土能展現作品特有的生命力,展場作品則使用土翻為FRP或銅的材質作表現。在他作品中常見人體和動物特徵,這些部位有時相互結合、或是個體帶有多種性徵,作品色澤晦暗而風格寫實。林辰勳談到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以多媒材創作藝術家。他自幼看到父親創作,這樣的過程與時間累積了自身的審美經驗,創作多少有些受到父親的感染,融合生活感知,體現對於藝術與自身探討的追求表現。
▶空間解構與置換◀
首次面對創作時,林辰勳感到毫無頭緒,身為一位立體媒材的創作者,他決定嘗試以空間為探討方向、以及人類對於窺視的慾望本能為出發點,闡述手法以理性的科學論點去闡述維度空間,將人體拆解、重新建構,觀者透過新組合的樣貌,窺探作品內部,成為一種新的視角《型釋系列》作品。而這樣使成品「內部外顯」的手法,也是貫穿這幾年作品脈絡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切入社會&性別議題◀
在《型釋系列》作品發表後,林辰勳發現以建解構空間為理念,使觀者與作品難以產生共鳴。於是他將空間的探討,轉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以人體與動物為要素、展現赤裸軀體或動物樣貌,以及主流審美所謂的「不完美狀態」他表示這些特點的存在,彰顯出其它完美的部分。這個階段,作品帶點諷刺調性的視覺刺激,林辰勳試圖反問觀者,如何反思人與動物的主客體關係?這些在作品中無聲的提問,推翻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例如:男女性別二分法的存在為何是主流?此系列當中具有意題性的作品《騸》與《犬孺》,由澳洲的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所典藏。
▶自我探索的回歸◀
以社會與性別議題為主軸的創作,衍生出後來林辰勳對於人與本我之間的探討、存在主義的理論應用。在後來他認為這樣浩瀚的學術範疇、理論無止盡的辯證沒有對錯,也沒有結果,如同藝術一般重要的是釐清過程,作用為刺激觀者與雙方跳脫思維、催化議題發生。沒有終點的學術理論,使林辰勳再次思考創作心路歷程,如同自我探索的進行式,他反思自己對於負面、悲沉議題的興趣與常態表現,以及自己在與人對話時不自覺地觀察、產生的異想小劇場,將這些覺察回歸到的自我狀態,將對外的問號引導回本身,他認為唯有充分探討自我,紛雜的思緒終能歸為平靜,進而展現真實的自我。
▶回歸故居◀
在台藝大就讀研究所階段,林辰勳搬離宿舍、離開學校共同使用的工作室,回到瑞芳故居,諾大的空間獨身一人創作與居住。脫離群體、環境的變動,讓他隔離外在,更能沉澱自我。兒時全家常前往瑞芳山區,在周末走入自然當中,對居於城市的人們而言,嚮往自然成為一種本能的驅使。然而身處自然環境的人類還是穿著衣物,在平日返還城市,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都是林辰勳藉在觀察自我與他人之後,將自己對於自然界的依戀結合這樣的狀態,轉換為創作,新系列作品以解構後的軀體片段結合自然風景,貫穿創作脈絡、回歸自身的探索。
▶創作意義與目標◀
對他來說現階段的創作為自我探索的脈絡,旅程走到此站停留於自身的回歸與思考。談到藝術呈現的方式,他認為無論是自然環境、宇宙空間、宗教與各行各業當中,人們生活的不斷進行就是一種創作,在他的認知當中藝術其實沒有距離。將生命中片刻的時光,透過藝術創作來探討追尋、細思品嘗,將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體悟化為作品,進而與觀者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與對話。
林辰勳-回歸自身為探討主題,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研究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獲獎 :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金牌獎
2016 第28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6 105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 銀牌獎
2016 第79屆台陽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第27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5年前因篇幅省略)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北藝大宿舍地址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7-08-16影音檔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勳,說到自己走入藝術創作,沒有戲劇性的故事或轉捩點,源自國中時期對於學科課業不上手,因此進入復興商工美術科就讀,在接受基本繪畫訓練的過程漸漸產生興趣。2011年進入台藝大雕塑系。
▶經驗的傳承◀
林辰勳的作品以「土」為主要創作媒材,他認為土能展現作品特有的生命力,展場作品則使用土翻為FRP或銅的材質作表現。在他作品中常見人體和動物特徵,這些部位有時相互結合、或是個體帶有多種性徵,作品色澤晦暗而風格寫實。林辰勳談到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以多媒材創作藝術家。他自幼看到父親創作,這樣的過程與時間累積了自身的審美經驗,創作多少有些受到父親的感染,融合生活感知,體現對於藝術與自身探討的追求表現。
▶空間解構與置換◀
首次面對創作時,林辰勳感到毫無頭緒,身為一位立體媒材的創作者,他決定嘗試以空間為探討方向、以及人類對於窺視的慾望本能為出發點,闡述手法以理性的科學論點去闡述維度空間,將人體拆解、重新建構,觀者透過新組合的樣貌,窺探作品內部,成為一種新的視角《型釋系列》作品。而這樣使成品「內部外顯」的手法,也是貫穿這幾年作品脈絡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切入社會&性別議題◀
在《型釋系列》作品發表後,林辰勳發現以建解構空間為理念,使觀者與作品難以產生共鳴。於是他將空間的探討,轉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以人體與動物為要素、展現赤裸軀體或動物樣貌,以及主流審美所謂的「不完美狀態」他表示這些特點的存在,彰顯出其它完美的部分。這個階段,作品帶點諷刺調性的視覺刺激,林辰勳試圖反問觀者,如何反思人與動物的主客體關係?這些在作品中無聲的提問,推翻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例如:男女性別二分法的存在為何是主流?此系列當中具有意題性的作品《騸》與《犬孺》,由澳洲的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所典藏。
▶自我探索的回歸◀
以社會與性別議題為主軸的創作,衍生出後來林辰勳對於人與本我之間的探討、存在主義的理論應用。在後來他認為這樣浩瀚的學術範疇、理論無止盡的辯證沒有對錯,也沒有結果,如同藝術一般重要的是釐清過程,作用為刺激觀者與雙方跳脫思維、催化議題發生。沒有終點的學術理論,使林辰勳再次思考創作心路歷程,如同自我探索的進行式,他反思自己對於負面、悲沉議題的興趣與常態表現,以及自己在與人對話時不自覺地觀察、產生的異想小劇場,將這些覺察回歸到的自我狀態,將對外的問號引導回本身,他認為唯有充分探討自我,紛雜的思緒終能歸為平靜,進而展現真實的自我。
▶回歸故居◀
在台藝大就讀研究所階段,林辰勳搬離宿舍、離開學校共同使用的工作室,回到瑞芳故居,諾大的空間獨身一人創作與居住。脫離群體、環境的變動,讓他隔離外在,更能沉澱自我。兒時全家常前往瑞芳山區,在周末走入自然當中,對居於城市的人們而言,嚮往自然成為一種本能的驅使。然而身處自然環境的人類還是穿著衣物,在平日返還城市,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都是林辰勳藉在觀察自我與他人之後,將自己對於自然界的依戀結合這樣的狀態,轉換為創作,新系列作品以解構後的軀體片段結合自然風景,貫穿創作脈絡、回歸自身的探索。
▶創作意義與目標◀
對他來說現階段的創作為自我探索的脈絡,旅程走到此站停留於自身的回歸與思考。談到藝術呈現的方式,他認為無論是自然環境、宇宙空間、宗教與各行各業當中,人們生活的不斷進行就是一種創作,在他的認知當中藝術其實沒有距離。將生命中片刻的時光,透過藝術創作來探討追尋、細思品嘗,將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體悟化為作品,進而與觀者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與對話。
林辰勳-回歸自身為探討主題,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研究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獲獎 :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金牌獎
2016 第28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6 105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 銀牌獎
2016 第79屆台陽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第27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5年前因篇幅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