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簡報工具,而是同理心。蘋果發表會之所以場場轟動,真正的關鍵和他們的產品一樣,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 是成功演講者的關鍵能力 👉🏽點擊首頁連結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是成功簡報的基本要素;從學生的角度教...
【準備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簡報工具,而是同理心。蘋果發表會之所以場場轟動,真正的關鍵和他們的產品一樣,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 是成功演講者的關鍵能力 👉🏽點擊首頁連結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是成功簡報的基本要素;從學生的角度教學,是老師的必備能力。
我遇過很多學生因為過去曾被老師否認,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懷疑,會和我分享自己當初抱著「再試試看最後一個老師」的心情來上我的課,後來才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匹黑馬,考到自己不曾想像的分數,甚至愛上一個自己不曾有信心的科目。
我當過經濟弱勢的小學暑期輔導班的志工老師,也當過外商銀行即將接管一間分行的分行經理的長期家教,但對我來說,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並沒有誰比較難教,誰比較值得教,因為只要學生願意學習,老師就有義務把他教到會。
在教育非營利組織 @teachfortaiwan 負責行銷企劃的我,為了產製更貼心現場的行銷內容,曾經因組織提供給後勤團隊到教學現場見習的機會,而到我們在雲林縣元長鄉服務的學校當了三天的老師。
教小學生和教大學生很不一樣,但一樣是教小學生,教台北市的孩子,和教從未搭過高鐵、村落裡沒有便利商店的孩子,其實兩者並非「一樣都是教小學生」。
出差前,我和負責那個班級的TFT老師廷軒要了學生的簡介,也列下我想了解孩子們的問題,包括他們的休閒娛樂、喜歡的電影、會較都市孩子較無感的東西⋯⋯幫助我設計課程,也深入了解這個村落的種種,希望能用孩子們的語言帶給他們有收穫的三天的課程。
更巧的是,因為這個班級贏得了 @dfc.taiwan 的決賽,在我出差前的週末到台北科教館發表提案簡報,為了提早認識孩子們,我一早就到科教館等他們抵達,並參與了他們重要且值得驕傲的一場簡報。那天除了初步認識了孩子們,我也幫他們拍了很多照片,並把一些照片與對他們的認識編進我為他們設計的課程中。
那三天,我彷彿回到了在師大附中實習的日子,上課孩子們比我還嗨、下課被孩子們揪打球,更讓我驚奇的是,小朋友還來加我臉書好友,也不知道他們回家怎麼跟爸爸媽媽說的,我竟然也收到孩子爸媽的交友邀請 😂 即使到現在,班上的孩子還會用臉書密我,儘管是再簡單不過的句子和豐富的貼圖,我仍無比感謝他們把一個只陪伴他們三天的老師記在心上。
一年後,這個班級的導師廷軒從兩年的TFT計畫結業了,在年度特展上,她也帶了這群孩子再次來台北,在TFT特展上上百人的觀眾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孩子們久別重逢,從他們和我介紹他們的村落,變成我帶他們認識我的城市。我也無比期待能再次和他們見面的時候。
我和廷軒老師稱和孩子們是「忘年之交」,我們的年齡、距離、生活都這麼遙遠,但當老師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和他們相處,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教學,孩子會敞開心胸接受你的課程,歡迎你進入他們下課後的生活。
就像厲害的醫生不會嫌病人病得太重,優質的健身教練不會嫌客戶身材太差沒救了一樣。只要病人想活下去、只要客戶有想改變的決心,就像只要學生有強大的動機學習,醫生、教練、老師就應該有能力去幫助他們達到目標,甚至若學生還找不到動機,老師也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動機。
#台大簡報課 有一個作業是要到小學和老人安養院教小學生和長者一個「和自己科系相關的專業知識」,會選擇小學生和長者,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面對「與自己理解能力與溝通語言差異很大」時,能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用他們的語言讓原本複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而且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
學生教不會,不一定是學生程度太差,往往是老師程度也不好,不知道怎麼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給他。
對我而言,每一位學生都是黑馬,老師應該成為他們的伯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怎麼幫助他們成為一隻千里馬。準備一場簡報,每一位觀眾都是可能被你的演講啟發,從此人生改變的那支潛力股,其中的關鍵是你夠了解他們嗎?
準備簡報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認識你的觀眾」。他們在乎什麼?他們喜歡什麼?他們用什麼語言溝通?你希望透過這場演講帶給他們什麼改變?深入瞭解觀眾是簡報成功的關鍵。
我將在 #外商求職與留學英文簡報課 分享如何分析你的簡報對象,並設計出人人有感的精彩演講,歡迎和我一起修煉換回思考的簡報力!
📍瞭解課程 👉🏽 link in bio
#英文老師#同理心#換位思考#溝通#教學#英語教學#演講#簡報#英文課
北科應英分數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培養技職人才,是整個國家的事!教育部、經濟部和勞動部應共同攜手合作!💪
🔆產學攜手很重要,但跨部會合作不夠到位
技職教育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基礎,尤其技職人才培育,本來就應該對接產業需求。 #今天奕華擔任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特別排定教育部_勞動部及經濟部列席,就「 #我國技職教育推動產學訓合一現況及減少學用落差成效與檢討」進行專案報告。
教育部主管技職人才培育,但不會了解產業發展方向,更無法掌握未來五年、十年的產業人才需求。如果經濟部、勞動部不支援,未跨部會合作,如何培養技職人才?尤其形式上都有跨部會平臺或小組,但為何至今成效不彰?
⚠️教育部執行多年的「#產學攜手計畫」,但學用落差卻還是原地踏步:
近3年參加產學攜手的技高學生平均只有整體學生的1.19%,而且參加人數越來越少,不只學生數少,連產業案件數也未見起色。
推動產學攜手,結合高職、技專校院和產業界,才能解決學用落差和學生淪為廉價勞工的問題,但如果經濟部和勞動部不幫忙,只靠學校各顯神通孤軍奮鬥自己找廠商,怎麼可能會有進展?
➡️教育部長宣示將推出「產學攜手計畫2.0」
✅奕華提案:
要求教育部,每三個月應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勞動部等會商討論,提供高中職與技專校院產業缺工需求和媒合報告,以利學校修正人才培育與科系調整方向。
➡️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允諾調整👏🏻
⚠️獲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進入優質大專校院卻水土不服,無法一展長才?
許多技術專長的學生反應,透過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等升學管道,如願進入優質技專校院就讀,比如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等,但因大專校院端與技職端教學目標不同,導致以技術升學的學生,進入到偏重學術的技職校院會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學或決定休學的所在多有,造成人才損失!這表示技職人才培育,理論與實務有著嚴重的落差!
✅奕華提案:
奕華要求教育部一個月內提出針對技優甄審、技優保送或特殊選才學生如何銜接技專校院課程,發揮所長,以利技職人才培育。
➡️教育部允諾研議👏
⚠️111年四技二專統測分數佔比竟學科分數重於專業科目,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要求教育部3個月內釐清:
🔆依據108課綱「高中建教合作班課程實施規範」闡明,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共應佔校訂科目80%以上,其中60%以上應為實習課程,可以看出對於學生實作能力之著重。
另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普通型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有其核心差異。
🔎然而,依據111年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學生需報名統測,而統測考試科目為國、英、數、專業一、專業二等五科。一般科目分數占五分之三,專業科目卻僅佔五分之二,與之前的國英數300分、專業一和專業二共400分不同,恐有違108課綱精神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五條之規定‼️
➡️教育部允諾於3個月內針對上述狀況檢討釐清,提交書面報告至本委員會。
北科應英分數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台菲混血,家庭、社會對我價值觀的影響】
首先,對於韓市長的發言,看的出來他其實是想開個玩笑,但我覺得不好笑。尤其當他是一位公眾人物,還是我們的高雄市長,此番「玩笑話」實在是非常不恰當。
相信這種心態是可以透過教育來弭平的。
既然身為在菲律賓出生,在台灣長大的高雄人,此議題浮上檯面,那我就來講點故事好了,畢竟光是只有混怒是沒什麼用的。
我還有兩個妹妹,我們出生後大概不到一歲就都穿了耳洞、戴著耳環,小時候在學校老師、同學就會問說為什麼這麼小就戴耳環?我說:「我媽媽是菲律賓人,我在那邊出生,那裡的小孩出生沒多久就會穿耳洞、戴耳環了。」
當然這只是我家這邊的習慣,並不是所有菲律賓人都這樣。
久而久之,被知道有菲律賓的血統後,當然也不免引來一些「玩笑話」,就是那種國小、國中生無心的「玩笑」,是哪些字句我不願回想,畢竟那不好笑,而且是會受傷的,沒有必要追究。
所以我從小就開始思考某些問題,比如說:為什麼同學會覺得這樣很好笑?當然所有的問題我自己都有答案。
歧視的源頭就是無知。
沒有要追究什麼,只是從小就打從心底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從小就決定不要跟他們有一樣的心態,不能跟他們一樣。
當然我相信有這種心態的人並不是多數人,很幸運在這個大環境下遇到的多數人都還是非常友善的。
長大之後我還是有多穿了幾個耳洞,(高中的時候總共有七個耳洞),現在當然不是在比誰穿的多,那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只是小時候就有的東西,不過是變多罷了,我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但是在學校或是在外面,有些人會把「叛逆」這個詞冠在我身上,但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不懂為什麼這樣就叫做叛逆?
況且學校沒有規定不能穿耳洞。
只是因為不一樣,所以叛逆?
我發現某些人心中有一道圍牆,好像跟你不在同一個框架裡面的,他們會先嘲笑或否定,但不是應該要先瞭解嗎?
(當然不是指所有人)
韓市長不是也跟我們說不要有圍牆?
高中畢業後我並沒有明確的升學目標,不是不想唸書,而是我到底為了什麼而唸?
我們唸書的焦點是不是放錯了?
看著大家追逐高分名校,談著有大學學歷就有如手握免死金牌般的握有高薪,我開始問自己如果一個社會的運作方式是這樣子,如果一個社會上多數人的認知是擁有學歷就有鍍金般的人生,我排斥這種想法究竟是我有問題?
還是這個大環境的風氣有偏差?
沒有人跟我講答案,只能自己試。
他們追求的不是我要的,我為什麼要做一樣的選擇?選擇明明還有那麼多不是嗎?
由於小時候就看盡了這些不平等的待遇,以及已被貼了某些標籤,再怎麼跟人家做不一樣的選擇都不會感到不安,我知道不一樣不是錯。
高中畢業後選擇進入職場,很幸運到學長開的店去上班,本身是學金工,高中母校和店裡培訓我去參加全國技能競賽,那次獲得珠寶金銀細工台灣冠軍,保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但我沒去唸。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的那是好學校為什麼不唸?
第一點是因為我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學歷,是技術和某些特質。
業界有業界的專業,學術上的知識我相信有想要精進的話不一定要進學校我才能獲得。
對於某些人來講好的學歷會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許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得套上這理論才能存活。
第二點是我人在高雄,要上去臺北唸應用英語,種種考量下覺得實在是太不符合經濟效益了,而且其實學英文我也是可以考慮回菲律賓就好(我絕對不是在說北科不好,你們懂吧?)。
我不認為沒有唸大學就輸了或是少了什麼,畢竟它是一個學習的場所,但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況且學習不是離開了校園就停止,它是一輩子的事。
其他人的選擇,是其他人的,只能當參考,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你最好的、才是你最想要的。如果我們一生下來的條件就不一樣,那為什麼還需要用一樣的標準來衡量、評價自己或別人的價值?
偶爾也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但到現在同年紀的朋友大概都大三了,他們有他們的收穫,我有我的收穫,至於後悔這個念頭,是從來都沒有浮現的。
在拋棄了社會、眾人的眼光之後,我才更深刻的感受到照著自己想法走的感覺。
再來談談我媽,她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隻身來台灣工作,我外婆生了十三個小孩(很多吧,我也嚇到),我媽是第五個,她來台灣賺的錢很多都寄回菲律賓讓她的兄弟姐妹可以有錢「唸書」,之前回去過外婆家,在甲米地,生活環境不是非常好,但我感受到他們與生俱來的歡樂氣息,也感受到他們非常注重教育,尤其是談吐與儀態上,在家講到髒話、粗話或者跟父母頂嘴就完了,站的時候腰要挺直,坐著寫字要坐好,講話要有禮貌⋯⋯之類的太多了。
我媽在台灣也是照這個方式教我們幾個小孩,小時候不懂覺得很煩,長大之後才懂有很多習慣真的是要感謝爸媽有好好教育。
教育不該只是分數、排名,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也都包含在內。
更感謝的是他們從來不干涉我們幾個孩子對於未來的選擇,比如說我們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要唸什麼,她們從來沒有給「過多的建議」,再來就是她和我爸的薪水其實沒有非常多(小時候是要靠領獎學金才有零用錢的那種),但我們以前想學吉他、鋼琴、跆拳道等等之類的,她們是願意把錢掏出來栽培而且不會講什麼「學這個沒有用」的那種話。
以前常常換算,那幾千塊的學費是他們工作多久換來的。
也曾經在心裡模擬,如果我有一個龐大又歡樂的家族,但他們和我不在同一片土地上,我會有多想家。
所以我不懂,為什麼要嘲笑離開家鄉到另一個國家工作的人?
不管是各個國家來到台灣工作的人,或是去各個國家工作的台灣人,我們不是都那麼用力、努力的在這個社會上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嗎?
每個人有他辛苦的地方,但我們未必看得見,既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該做的不是彼此照料、相互扶持嗎?
不需要用血統、種族去做人與人之間的區分,以及價值上的衡量。
打了這麼長一篇,我想說的第一點是,每個族群有他們的文化,或許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你發現有點顛覆既定印象的事物,先瞭解它,或許會帶來新的思維、火花。
第二點,我們一生下來的條件就不一樣,思考自己要的價值是什麼,勇於選擇、追求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物,不需要活在社會眼光、別人的眼光之下。
沒有必要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人跟人之間的價值,你的標準跟他的標準不一樣,就跟92共識一樣不會有共識。
最後第三點,是希望同在台灣這一片土地上的我們,互助互愛,不需要用血統和種族做人和人之間的區分,畢竟2020我們是有最重大的事情要一起面對的呢。
以上純屬個人經歷、觀點,歡迎分享,
不用再問我了,回答一次十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