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上市📖|#你怎麼看待老年_它就怎麼回應你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劉秀枝醫師 ★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從現在起,我決定要「#快樂老」。 ◎研究顯示,對老年的負面看法是一種慢性壓力,可能會間接引發心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
-
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02 12:22:23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但是,你知道嗎?「腎臟病」年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可說是台灣人的「新國病」!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已經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同時也是《吃對保健食品!》、《食在安心》的暢銷書作者,他開宗明義指出,腎臟病之所以成為台灣人的「新國病」,全是因為錯誤觀念根深柢固。為此,他特別在書中破解國人對腎臟的8大錯誤觀念,像是男性常把泡泡尿、混濁尿,跟腎虧混為一談,寧願選擇來路不明的偏方而不願就醫,結果反而造成腎臟嚴重損壞、必須洗腎;有些人怕吃太鹹腎臟會受損,特別買標榜健康的低鈉鹽,卻不知低鈉鹽的鉀含量非常高,腎功能不佳者吃了反而更要命……等等。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都是腎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事實上,腎臟病是有跡可循的,想要及早發現並非不可能,只要掌握腎病上身的5大徵兆,像是尿液顏色異常或尿量異常(每天高於3000 cc或低於400cc)、水腫、腰痠背痛,以及30歲以前或60歲以後突然有高血壓……等等,都可能是腎功能出了問題。但是,高達九成的人在遇到真正的腎病徵兆時,往往缺乏正確常識與判斷力,以致罹患腎病卻不自知。
預防腎病!江守山醫師的獨門護腎祕訣大公開!
視病如親的江醫師,有感於台灣腎病罹患率年年攀升,特別將腎臟專科醫師的專業與多年來身體力行的護腎祕訣提供給大家:(1)聰明喝水,掌握起床就喝水、運動前中後要喝水、便祕或尿液呈深黃褐色時要喝水的喝水時機;(2)小心防毒,少外食、少吃加工食品、少喝飲料、少用塑膠餐具;(3)控制三高,三餐定時定量、體重符合標準、運動要足夠……等等,相信只要跟著江醫師一起身體力行吃、喝、住的避毒要點,就可預防腎病上身,腎臟用到120歲也沒問題!
解析腎病檢查&治療,讓你知己知彼保健康!
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經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萬一不幸被醫師告知必須洗腎,本書也提供了尿毒症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有效控制病情,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本書不僅是一本腎臟健康照護的最佳指南,也是解答你心中對腎臟保健所有疑惑的寶典,擁有本書,就好像家裡住了一位腎臟科醫生!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上市📖|#你怎麼看待老年_它就怎麼回應你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劉秀枝醫師
★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從現在起,我決定要「#快樂老」。
◎研究顯示,對老年的負面看法是一種慢性壓力,可能會間接引發心血管疾病。
變老,並不一定是負面詞彙,
重要的是你用什麼心態面對「老後」,
消極或樂觀,年老卻不衰老,
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
父母和二姊皆失智,她是失智症的高風險群。
作為醫師,她也得過乳癌,動了白內障手術,頸椎、腰椎開刀,
銀髮獨居的七十三歲,面對「老」的狀況一樣也沒少。
不一樣的是,她從不哀嘆,她選擇樂觀。
她要活出一個閃亮的鎏金歲月!
▘怕「#失智」?多閱讀、多動腦、多遊山玩水、歡聚共餐,就能防失智。
▘怕「#生病」?老年人的健康不是沒病痛,而是跟疾病「們」和平相處。
▘怕「#癌症」?如果生病,別問「為什麼是我」,好好治療就是了。
▘怕「#獨居」?有老本和老友,能自立又自主,是很快樂、很自豪的事。
愈怕變成怎樣,反而愈容易變成那樣。
面對年老,你愈是從容看待,愈能活出精采。
怎麼想,就會怎麼做,最後達到你所想像的結果。
──#你想要什麼樣的老後?
◑◑◑
【六個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主張】
❶ 獨居而不孤獨: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做好自我心理建設。
❷ 求助,也能自助:老而能自立、自主,是很快樂、很自豪的事。
❸ 年老卻不衰老:旅行能增加認知存款,運動能帶來健康長壽。
❹ 一起預防失智:多動腦、多活動、多做家事、多與人互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
❺ 積極照顧健康: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健康的生活型態。
❻ 持續學習新知:銀髮族也要有目標,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感。
【劉秀枝醫師的「每日必做清單】
退休十四年,從來沒間斷。她寫道:如此,身心、人際都顧到,大腦、腸胃都滿足,相信失智會遠離我(詳見內文第72頁)。
●運動(如至少走路四十分鐘)和心智(如看書):可強身、健腦。
●愛己(如吃美食)和利他(如讚美人):是人際潤滑劑。
●應做(如參加醫學討論會):貢獻所長,且覺得自己有用。
●感恩(如被讓座):提醒自己有多幸福。
▘有讀者問劉醫師,「為何你得了癌症,還能如此樂觀?」也有病人問她:「為什麼是我?」她回答:就想著是剛好抽籤抽到了。
▘許多人自認:「老了還打扮什麼?」「這年紀沒辦法了。」「體力不行了。」她卻說:別被自己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拖累了。
▘獨居老人,失智症遺傳高風險群,得過癌症,動了白內障、頸椎和腰椎手術……年老可能有的狀況,她已遇上不少。但她總想:既然這些是人生的過程之一,與其哀嘆,她選擇樂觀以對!
[專文推薦✍️]
王署君(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汪詠黛(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創會理事長)
[聯合推薦❣️]
王培寧(臺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
夏韻芬(知名作家、主持人)
蔡佳芬(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臺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
☀️☀️☀️
📣 #新書分享會預告📣
📍3/13劉秀枝《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新書分享會
時間:3/13(六)下午3點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5樓龍顏講堂(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196號,近捷運東門站,鼎泰豐隔壁)
#你怎麼看待老年_它就怎麼回應你3月8日上市
#快樂的老後實踐從今天開始💪
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但是,你知道嗎?「腎臟病」年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可說是台灣人的「新國病」!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已經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同時也是《吃對保健食品!》、《食在安心》的暢銷書作者,他開宗明義指出,腎臟病之所以成為台灣人的「新國病」,全是因為錯誤觀念根深柢固。為此,他特別在書中破解國人對腎臟的8大錯誤觀念,像是男性常把泡泡尿、混濁尿,跟腎虧混為一談,寧願選擇來路不明的偏方而不願就醫,結果反而造成腎臟嚴重損壞、必須洗腎;有些人怕吃太鹹腎臟會受損,特別買標榜健康的低鈉鹽,卻不知低鈉鹽的鉀含量非常高,腎功能不佳者吃了反而更要命……等等。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都是腎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事實上,腎臟病是有跡可循的,想要及早發現並非不可能,只要掌握腎病上身的5大徵兆,像是尿液顏色異常或尿量異常(每天高於3000 cc或低於400cc)、水腫、腰痠背痛,以及30歲以前或60歲以後突然有高血壓……等等,都可能是腎功能出了問題。但是,高達九成的人在遇到真正的腎病徵兆時,往往缺乏正確常識與判斷力,以致罹患腎病卻不自知。
預防腎病!江守山醫師的獨門護腎祕訣大公開!
視病如親的江醫師,有感於台灣腎病罹患率年年攀升,特別將腎臟專科醫師的專業與多年來身體力行的護腎祕訣提供給大家:(1)聰明喝水,掌握起床就喝水、運動前中後要喝水、便祕或尿液呈深黃褐色時要喝水的喝水時機;(2)小心防毒,少外食、少吃加工食品、少喝飲料、少用塑膠餐具;(3)控制三高,三餐定時定量、體重符合標準、運動要足夠……等等,相信只要跟著江醫師一起身體力行吃、喝、住的避毒要點,就可預防腎病上身,腎臟用到120歲也沒問題!
解析腎病檢查&治療,讓你知己知彼保健康!
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經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萬一不幸被醫師告知必須洗腎,本書也提供了尿毒症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有效控制病情,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本書不僅是一本腎臟健康照護的最佳指南,也是解答你心中對腎臟保健所有疑惑的寶典,擁有本書,就好像家裡住了一位腎臟科醫生!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北榮神經醫學會理事長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新增19例確診;現已有5名航空業確診者,指揮中心將加強督導;放寬醫護人員篩檢條件: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即可採檢】
台灣今(25)日新增19名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診案例,沒有本土案例,年齡介於10多歲到60多歲。目前確診人數235人,包含2名死亡、29名解除隔離。
■19名確診者多為學生;臨床症狀納入味覺、嗅覺喪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個案中,7名在機場攔截、10名居家檢疫者、1名居家隔離者、1名自行就醫者。多屬求學、工作返台者,其中包含幾起群聚案件:
🔵20多歲3女1男(案222至225),在英國同一所學校就讀,4人在入境前皆已分別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等症狀,入境時在機場攔截採檢確診。他們與先前已確診的留學生(案152)同校,屬於5人確診的校園群聚案。
🔵一名60多歲男子,是先前埃及旅遊團的團員,居家隔離期間出現喉嚨乾症狀採檢確診,該團目前已達10人確診,包含9名團員、一名團員小孩。
🔵一名在英國就學返台的20多歲女性,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發燒、咳嗽、鼻塞、四肢無力等症狀,通報後確診,該女性與昨(24日)確診的20多歲女子(案210)一起回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補充,針對其中已有10人確診的埃及旅遊團,全團32人皆已採檢,加上其他相關接觸者,現共採檢51人,其他接觸者持續追蹤中。
此外,NBA爵士隊中峰魯比戈貝爾(Rudy Gobert)23日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已經4天聞不到味道,台灣也有確診個案出現味覺變差、嗅覺喪失的症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臨床醫師確實有觀察到確診個案嗅覺、味覺改變的症狀,但目前有此症狀者屬於少數,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研究。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出現味覺、嗅覺喪失,代表病毒會攻擊人體神經系統和受體,過去幾乎沒有病毒感染會出現此症狀。從國外臨床看來,有些病人失去嗅覺、味覺後仍會康復,但有多少人就此失去味、嗅覺還無法得知。
■機師、空服員陸續確診,機組員隔離期明訂為5天以上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邱顯智於今天上午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提及目前長榮航空已有一名空服員確診。陳時中對此僅表示,若是與確診案例有接觸者,絕對會被通知到,若沒有就不需擔心。
針對今日確診的空服員(案232),莊人祥表示,因屬於自主健康管理,15日返台後有外出,也有去公司,但無飛行執勤。現已匡列8名家人接觸者,列為居家隔離,公司部分還在匡列中。目前航空業確診者共5人,一名荷蘭籍副機師(案51)、兩名貨機機師、一名國航空服員、一名非國航空服員。
對於先前因人力調度關係,讓機組員在執勤完畢後,不需居家檢疫14天,是否成為防疫破口?莊人祥表示,確診者是在實施不需居家檢疫14天前發病的,因此還會再觀察一陣子,有問題再隨時檢討。陳時中則表示,空服員執勤回台後,雖然不需14天居家檢疫,但至少需要5天居家檢疫,才能執行下一趟飛行任務。
此外,目前華航、長榮對於機組員的防疫措施標準不一,兩家公司都開放空服員佩戴護目鏡、手套,長榮更配發類N95口罩並提供機上組員專用廁所。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表示,機組員防疫措施屬於國家重大政策,已非工會和公司層級能處理的,希望指揮中心能儘速訂定「航空機組員防疫指引」,讓航空公司有遵循依據。
另針對空服員確診一事,周聖凱表示,若確定該空服員為執行公務而遭傳染,除了希望公司負起後續補償、撫卹責任外,也希望國家能負起更多責任,畢竟空服員是在這波全面居家檢疫規定中極少數的例外情況,「萬一痊癒後出現後遺症,再也無法繼續再當空服員,希望能有相關保障。」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針對機組員的保障,勞動部對於員工權利都有相關規範;而機組員執行勤務的防護指引,指揮中心與民航局、航空公司研商防疫措施、空中執行勤務內容中都已有納入;由於已有兩貨機機師確診,陳宗彥說,貨機的機組員人數較少,指揮中心已請航空公司要確實加強督導。
陳時中也表示,接下來將與交通部、航空公司討論,希望機組員能與醫護人員一樣,出勤時不要混搭輪班工作,採單一組別,希望能同一批人一起工作、縮小接觸者的範圍。
■擴大醫護人員篩檢,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即可採檢
由於上週出現一名養護機構護理師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薛瑞元表示,針對醫療機構、住宿式機構提出加強管理方案。
1⃣放寬醫護人員採檢條件。一旦醫護人員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且醫師懷疑,無法排除肺炎可能,就可以採檢。
2⃣醫護人員若出現症狀,經兩次採檢陰性(兩次須間隔24小時)、 若有發燒症狀則已退燒並沒有使用退燒藥超過24小時,經醫師評估症狀緩解,就可以上班不受14天限制。
3⃣目前醫護人員、長照機構人員、機構住民的資料檔案都已勾跡健保卡資料,就醫時醫院都會收到警示,並加強了解是否符合擴大採檢範圍。針對的對象包括,醫院的醫事人員、社工;長照機構的照服員、工作人員、住民等;兒少機構、產後護理之家的工作人員,以及康復之家、榮民之家的照服員、工作人員與住民。
4⃣加強機構管理。包含實施門禁管制、禁止訪客探視;工作人員、機構住民,每日量測體溫、留有健康狀況資料;若相關人員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請假就醫,耳溫超過38度禁止上班。
5⃣若醫療、照護機構未依以上規定執行防疫,則分別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2、67條與第33、69條,分別處新台幣6萬以上、30萬以下罰鍰及1萬以上、15萬以下罰鍰。工作人員違反,則依第37條第一項第6款,處新台幣3千到1萬5千元罰鍰。
■避免群聚感染,室內100人、室外500人聚會建議停辦
陳時中表示,為了避免增加群聚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建議各單位停止辦理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的集會活動。
陳宗彥表示,有集會需求的各單位,可依照指揮中心於3月5日公告的《「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中的6項指標評估,其中包括須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通風情況、參加者距離、參加者位子固定或不固定的界定、活動的時間長度,以及能否落實手部衛生與戴口罩。評估後若風險仍高,建議延期或停辦。
陳時中表示,目前都採軟性建議,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萬一遇到緊急狀況,需要緊縮限制,就會採取剛性措施。另外,陳宗彥補充,目前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中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大運)、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身障運)都已確定延期。
■第二批武漢包機返台民眾今晨解隔離,「包機」仍是後續主要選項
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第二批武漢包機返台的361位民眾,今天早上6點解隔離、全體做好量體溫、戴口罩後,7點全數離開3個集中檢疫所,有140人自行駕車返家、221人坐遊覽車,指揮中心共派出10輛遊覽車因應。
王必勝說,這批武漢包機返台民眾集中檢疫過程中,有兩位民眾曾經發燒就醫,採檢陰性,現也退燒康復,其餘人身體狀況良好,經醫師、專家評估後,決定不需二次採檢,但今日返家後,需要自主健康管理14天。
至於接下來武漢解禁,陳時中表示,當初因為武漢封城,指揮中心評估該地為高風險區,因此對在當地的民眾加以註記。如今湖北、武漢雖然解封,但也不是完全開放,而是經過申請,民眾可進行點對點移動。因此指揮中心認為,針對武漢風險還需多一點觀察期。
陳時中說,原則上還是會以包機接回仍在武漢的民眾,或是用定點定時的航班,例如在上海,台灣的航空公司固定幾班,專門將這些民眾載回。細節都還需要海基會、陸委會在與中國進行相關的談判。若順利接回,還是需要集中檢疫14天。
根據湖北武漢台胞返鄉救援會統計,目前主動向救援會提出返台意願的國人,以探親和短期旅遊、出差者居多,其中包括152名學生、6位孕婦,有國三生面臨國中會考,孕婦則有產檢的需求。多數滯留者認為,基於防疫考量,贊成優先以包機模式返集中台,其次為在不造成防疫缺口前提下,取消滯留者註記,讓大家自行返台後居家隔離。
(文 / 陳潔、林雨佑、曹馥年 ; 攝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余志偉、湖北武漢台胞返鄉救援會)
#延伸閱讀
懶人包2.0【科學解惑: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COVID-19防疫晚起步的德國,民間如何以公民力量相挺、共度難關?】https://bit.ly/2QysHoN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 #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