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方維修中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方維修中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方維修中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方維修中心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Mr. Rabbit 歐洲行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能旅行的日子 那一年的今天,歐洲搭機驚魂回憶錄 #文長慎入 . 為了一張台幣300元的機票而奔波驚險歷程 大家都常聽聞在歐洲各種交通無預警事故,每次遇到的時候,都會心力交瘁各種讓人傻眼又生氣的狀況 . 一張從倫敦到盧森堡的機票,只需要7.49英鎊(大約台幣300元左右) 當時會搶這張機票,是...

  • 北方維修中心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4 19:04:58
    有 154 人按讚

    #不能旅行的日子
    那一年的今天,歐洲搭機驚魂回憶錄 #文長慎入
    .
    為了一張台幣300元的機票而奔波驚險歷程
    大家都常聽聞在歐洲各種交通無預警事故,每次遇到的時候,都會心力交瘁各種讓人傻眼又生氣的狀況
    .
    一張從倫敦到盧森堡的機票,只需要7.49英鎊(大約台幣300元左右)
    當時會搶這張機票,是剛好有朋友從比利時要去盧森堡旅行,我從倫敦飛去盧森堡集合一起玩。
    歐洲各國來往非常方便,常常大家都是從不同國家出發,一起在另一個國家集合
    .
    👇
    #下班直達機場出國玩
    .
    19:00點出發的班機,表定18:30關機門,(也就是不管你怎樣慢,一定在18:30之前通過機場安檢與超遠機場通道抵達登機門)
    .
    起飛機場是 London Stanstead Airport,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希斯洛機場,是位於倫敦東北方,專門給廉價航空的機場
    .
    必須從倫敦市中心的利物浦街車站Liverpool Street Station,搭乘直達火車還要47分鐘才能到達
    .
    因為很常到這個廉價航空機場搭飛機,各種流程也算熟悉,也沒有要逛商店,我通常是抓60分鐘抵達機場
    當天我還接了打工賺外快,預計搭16:40或是16:55出發的火車到機場,經過50分鐘的火車,大概可以趕在17:45之前到達機場。
    這樣,我就可以有45分鐘的時間去做航空公司的Visa Check、排隊長長人龍安檢,以及走過那每次都要走個十幾分鐘才能到登機門的機場,心裡盤算順利的話,還可以買個點心吃。
    如果一切順利時間就會非常剛好
    .
    .
    👇
    #人算不如天算
    .
    - 16:50 -
    .
    就在我下班趕去火車已經16:50,看著空蕩蕩的月台頓時愣了,想說我應該沒看錯我的火車時間。
    .
    問了旁邊服務人員我要去機場的火車幾點會開,他只說了一句今天火車維修停駛。
    .
    當場傻眼加上晴天霹靂,當下快要17:00,我的飛機在90分鐘之後就要關機門,你跟我說今天火車停駛!!!!!!!!!!!!!!
    結果我人還在倫敦市區
    .
    車站大廳火車公司的服務台滿滿人潮在詢問各種替代方式,每個人得到官方答案是 "自己去搭客運到機場"
    .
    重點是!
    要自己另外去買客運票,我已經買的火車票要自己上網填單退費,現場沒有辦法幫忙退票。
    .
    .
    👇
    #轉搭客運大排長龍
    .
    - 17:00 -
    .
    從倫敦市中心 利物浦街火車站搭客運到機場,客運時間是60~85分鐘,當下已經超過17:00
    客運站長長的排隊人潮,加上當下是下班時間,要從市區開到高速公路保證塞到爆。
    .
    當下,我超崩潰的打給正在盧森堡等我的朋友,跟他解釋這一連串的事件,並且跟她說,我可能無法去盧森堡了。
    .
    .
    👇
    看到這邊的你,如果遇到同樣情形,看著時間逼近,搭客運要多花錢又不保證,你是否會賭一把,去機場看看是否能趕上??
    .
    "人生,如果你沒有做任何努力就放棄,那比起你真的努力去做了但失敗還可惜。"
    .
    .
    👇
    #替代方案也受阻
    .
    要到倫敦東北邊這個 Stanstead Airport 除了當下 倫敦市區利物浦街站的客運站,其實,還有其他方案,可以從敦東邊3區的 Stratford Station ,雖然遠,但是靠近高速公路,通常是50分鐘內就可以到機場。
    .
    悲慘的是,當天倫敦地鐵紅線 Central Line 從我所在的 利物浦街站到東邊的史特拉福站是停駛!
    也就是我的替代方案,想要去東倫敦搭另一個客運的地鐵路線也受阻!
    .
    .
    歐洲的交通常常就是如此,各種 火車、地鐵、或是客運常常停駛或是延遲,而且,一個停駛,就會牽連其他交通工具延遲,大家必須更改方案
    現在連我要去另一站的地鐵還停駛,根本就是要斷絕我的各種方案
    .
    .
    還好,當天有一個我很少搭的TFL Rail沒有停駛,這也是一般觀光客很少知道的線路,通常是當地住在東倫敦以外的居民才會搭乘
    當我抵達東三區的史特拉佛站開往機場的客運,已經是17:30
    .
    .
    👇
    #腎上腺素飆升的路途
    .
    - 17:30 -
    .
    一路上,我坐在通往機場的客運路上,不斷在心裡祈禱不要塞車
    從17:30上車之後,高速公路上面真的不能有任何塞車的時間
    因為我這最後60分鐘,除了一定要抵達機場航廈,還包括登機手續、機場安檢、找登機門......等等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
    .
    .
    👇
    - 18:20 -
    .
    客運才剛抵達機場我馬上第一個衝下車往航空公司櫃檯跑
    找到航空公司的登機櫃台做簽證確認VISA CHECK
    .
    航空公司地勤人員看完我的機票以及我的護照,做完簽證確認我可以飛往目的地之後跟我說 "飛機已經要關門了喔"
    .
    "你知道今天火車停駛嗎!!!" 我站在櫃台前面超級喘的回他,心想我當然知道快要關門,要不是今天火車突然停駛,我也不會這麼趕
    .
    "喔,我知道啊,那你快去排隊安檢吧" 地勤人員悠哉地說
    .
    .
    👇
    #旅行的挑戰不會只有一項
    .
    - 18:23 -
    .
    當我看到排隊要過安檢的隊伍,頓時心涼了!!!!
    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隊伍,我根本無法預估排到我要多久,問了旁邊工作人員我的飛機不到10分鐘就要關門,可不可以幫我。
    那個人雖然一臉輕鬆地說當然可以,然後就叫我去旁邊 "先付錢買快速通關" 再幫我!
    .
    我心想,都已經來不及,居然還這樣多花錢!
    當下,超想一個一個問我前面的人,跟他們說我的飛機即將起飛,可不可以讓我往前排一點。
    但我真的臉皮薄,這種話真的說不出口啊!!!
    .
    眼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經過,排隊的隊伍依舊緩慢前進,都已經來到最後一關排安檢,會不會就此趕不上飛機,跑到登機門的時候飛機已經關門
    .
    在機場,即使有拿到登機證,如果太慢到登機門,航空公司也是可以拒絕登機
    .
    .
    .
    突然,一個工作人員看到我這區實在太多人排隊,突然在我旁邊的圍欄另外開一個通道到旁邊排安檢,紓解排隊人潮。
    當下,我整個就是驚訝到超開心,馬上衝到另一個安檢櫃排第一個過X光機
    .
    .
    👇
    #把機場當作跑百米賽道
    .
    過了安檢之後,我看到我的登機門已經在最後登機 FINAL CALL,後面還寫 "預估走到時間是10min"

    想都沒有想的瘋狂在機場狂奔,一直往左往右的穿過人群,當下真的跑到快要喘不過氣,沒有任何一秒鐘敢停下腳步。
    完全就是像在跑百米衝刺外加障礙跑步比賽
    .
    👇
    - 18:33 -
    .
    我站在飛往盧森堡飛機的登機門,眼前是最後兩個乘客正在刷登機證要走進去
    .
    .
    好的
    先拍下登機前的一張照片,盧森堡,我來了!!!!!!!!!!!
    差一點我就要跟7.5英鎊的機票說掰掰了~
    .
    我成為最後一個登上飛機的乘客
    .
    還好今天這班飛機很滿
    可能排隊登機的時間有比較久
    我才可以在最後登機門關閉之前趕上飛機
    如果我沒有在最後這兩位還在登機的時候出現
    飛機門就會在我面前關閉

    .
    .
    至於,在盧森堡等我的那位朋友
    看到我最後居然可以出現在盧森堡飯店
    也是非常驚訝
    可以闖過這麼多關卡安然抵達
    .
    這一切
    還好是住在倫敦
    對一些交通替代應變還有點概念
    如果是到其他城市
    大概就真的無法趕上飛機
    光是要去問其他方式就會花很多時間

  • 北方維修中心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03 21:27:18
    有 356 人按讚

    年過四十,夫妻同心合力地調整生活方式,當我們齊心致意於同件事時,讓一切更容易。

    其中一件,便是盡可能以「單車」及「步行」取代開車。

    一直不太會騎單車的我,最後一次勉強騎上,是12年前。因著夫妻倆共同的理念,於12年後,再度鼓起勇氣,以極不純熟的技術,騎上大路與小徑,與車輛共行。(這當中的小小恐懼掙扎與進步歷程,容我之後分享)

    天氣晴朗時,自是較無問題。微微細雨時,則穿戴雨衣。有時來不及穿雨衣,索性任小雨輕灑,到家後趕緊沖熱水澡再喝杯薑茶。傾盆雷雨之時,能延後出門就延後,不然就搭公共交通工具,再不濟或有時間限制時,才開車。

    也因此像老農般,養成一日初始時,一定關心當天及之後二天之天候的習慣。

    單車,變成我家主要交通工具。為了八月底的一個特別出行計畫,我已開始幾乎每日練車,超過一個月。

    皮膚還算白皙的我,卻很容易曬黑,可以說是「見光則黑」的細皮嫩肉敏感肌。於偏北半球一整個冬季近乎不見天日而養出的牛奶白肌,一日之內,就黑了超過一個色號,至今更是黑了三個色號都不止。好在今年無公開活動,完全不把外表放心上,就當個皮黑肉粗的糙漢子吧。(攤手)

    之前某日,一家人騎單車,輕裝出發,跨越一整個城市,自我們居住的最北方,騎至城南,

    去程與回程一共花了二個小時。孩子們都有一騎數十分鐘無需休息的體力,最有進步空間的是本來就體力偏差的我。

    大寶寶睿安的身手矯捷異常,七歲大的孩子,一騎就是將近一小時,在小手握不到手把外側變速器的狀態下,得快速踩踏,很多時候,看起來就像踩著滾輪的小倉鼠一樣逗趣。騎至下坡處與較需使勁兒的路段,還會抬起小屁股,好降低震盪或是方便踩踏。自背後看著,真是無敵可愛。

    我家養育孩子的要點之一,是千萬別養出溫室之花。寧可讓孩子有機會於烈日風雨中,適當地鍛鍊出耐冷熱/耐饑渴/耐疲勞等適應環境的能力,並培養孩子自身因應環境、知冷知熱的基本敏感度。而不是過於照顧,一出門就立刻為孩子遮陽,一流汗就伺候著擦汗降溫,些許不適就如塌了天。

    逸安迪安已有豐富的騎車上路經驗,知道該如何留意。安雅考過了單車駕照的筆試,加上有六年騎齡,也很了解情況。睿安的行車技術,比我和安雅還好,膽子還極大,遇到下坡路常毫不畏懼地加速,而遇到彎道,則是咻地一聲快速精準繞彎,常讓我看得嘆為觀止。

    疼愛小弟如命的逸安,只要同行,必是緊緊護衛在旁,以自己的車隔絕睿安與其他車輛。

    我的他帶著我們騎車,不斷耳提面命地傳授該知道的行車細節,孩子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學會,縱使年紀幼小,也懂得許多該知曉的規則,並次次小心演練。

    我們夫妻常一人一車,外出買菜,或騎至市中心喝杯咖啡,再推著車隨心散步。也常在晚風中,夫妻騎車隨處遊蕩,遇雨則躲進小酒館,喝杯小酒或熱茶熱湯,再於星月夜空下,慢慢騎回家。

    感謝四個孩子們彼此扶持陪伴,無比乖巧獨立。讓我們雖身為四孩之父母,還能過上有如大學生般的日子,想去哪就去哪,何時想二人約會就輕裝出門閒晃。

    養成全家騎乘單車代步的習慣,對我們而言,就是個溫和持續地鍛鍊體力耐力,節能環保,經營日常氛圍情調,及落實簡單樸素生活理念的途徑。

    *米白色復古款是我的愛車,雖已買了十幾年,還像新的一樣。不久前送店徹底維修保養,騎乘時更是行雲流水。
    *鐵灰色簡約款是另一半的新車。舊車則讓給迪安。為了養成以單車代步的新生活習慣,一開始頗花了些資本添購必要物件,好騎的好車之外,比方還買了二個可以掛在後座的防水包,好用來買菜。

  • 北方維修中心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17 23:16:09
    有 664 人按讚

    這是1964年8月23日播出的台視新聞之新聞特寫單元「龍山寺風光」,片中的龍山寺位於台北市廣州街與西園路口,通稱艋舺龍山寺。影片原有旁白,可惜母帶音軌已毀(變成無聲),目前片中音樂是我自行加上去的。根據台視提供的資料,原本的新聞旁白內容如下:

    龍山寺是歷史寶貴古蹟,現在正在整修,寺前有龍山公園,面積四千四百平方公尺,光復時已經荒廢,經政府的就地重建,但因地勢較馬路為低,排水不良,且四周為商業繁榮地帶,市民出入頗多,每天園內經常聚集數以千計的市民,圍坐靜聽說書的講故事,長至鎮日忘返。

    此外,當時艋舺龍山寺為配合發展觀光事業,特別撥款大興土木,於保持固有風味的原則下,進行維修與更新,所以片中可以看到施工用的竹製鷹架。

    影片來源:國家圖書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

    背景音樂:Web Weaver's Dance by Asher Fulero

    《認識艋舺龍山寺與寺前公園的歷史》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艋舺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而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艋舺龍山寺奉祀的神祇達百餘尊,包括佛、道、儒三教,主祀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寺內建築主要分為前殿、大殿、後殿三個殿,並可細分為許多廳;寺中共有七個香爐,分別為觀音爐、天公爐、媽祖爐、水仙尊王爐、註生娘娘爐、文昌爐,與關聖爐。

    艋舺龍山寺的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則稱為三川門。前殿主祀三寶佛,此外有許多神像陪祀於該殿,可能是落難神像,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三川門上有護法菩薩、四大天王,兩位護法菩薩是韋馱菩薩、迦藍菩薩,繪於中門之上。兩旁的門上,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手中各自法器,象徵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前殿主祀的三寶佛為:釋迦牟尼佛(佛教教主,娑婆世界佛)、藥師佛(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消災延壽),與阿彌陀佛(佛教西方極樂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往生極樂)。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作品。

    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一說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世」字,而「佛祖」是信眾對菩薩的敬稱。

    據佛教說法,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現為阿彌陀佛脅侍菩薩,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因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也是未來佛,故信眾常尊稱為佛祖。

    除了觀音佛祖,大殿奉祀的神祇還包括:

    文殊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智」。
    普賢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行」。
    韋馱菩薩:佛教護法,四大天王卅二將軍之首,為南方增長天王統率,執金剛杵。
    伽藍菩薩:佛教護法。據佛祖統紀,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
    十八羅漢:佛教十八位護持正法的阿羅漢,亦稱尊者。

    另外,照片中位於艋舺龍山寺對面(南方)的一大片綠地即為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側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測為西園路,南側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側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

    艋舺公園的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該地的發展歷史如下:

    1740年(清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整修,並於此地興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12月24日,公園完工並對外開放,名為「艋舺龍山公園」,為台北市在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1968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台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台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台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