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鋼筆美學大師-韓玉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代新聞 ◤藝饗年代專訪 鋼筆美學家 韓玉青◢ 這次介紹了鋼筆字藝、鋼筆繪畫,還有大家最有興趣的古董鋼筆文具收藏。 ►台灣首創在設計課中教寫字?結果大受歡迎! 最早回國後是任教於實踐大學(台北設計學院校區),由於我的設計課與眾不同,除了教電腦設計,我要求學生從手繪創意與基本功開始,也有教手寫硬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金工創作展 #呂浴珊專訪 ShanShan Lu 身邊的小東西都擁有記憶,隨著歲月它們慢慢變成小妖怪。 堅持開啟藝術世界的大門 呂浴珊走上藝術這條路不像其他的藝術工作者般,從小就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在升大學的那一年,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進入藝術這個多采的世界。但是,當她把...
-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4-15 14:31:39本集主題: #金工創作展 #呂浴珊專訪 ShanShan Lu
身邊的小東西都擁有記憶,隨著歲月它們慢慢變成小妖怪。
堅持開啟藝術世界的大門
呂浴珊走上藝術這條路不像其他的藝術工作者般,從小就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在升大學的那一年,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進入藝術這個多采的世界。但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時,得到的是反對的聲音──希望她打消念頭,選擇比較有前途的科系就讀。內心卻一直有個聲音跑出來告訴她,堅持畫畫初衷。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拜託高中美術老師讓她在午休時間練習畫畫,到了報考期間,她也是偷偷的跑去報名術科考試,雖然父母不願意,還是陪著她去應試,而她也得到了進入藝術大學的這張入場券。到了選填寫志願表時,又是另一個拉鋸戰,父母仍然希望她放棄藝術相關科系,直到繳交的最後三天,終於答應讓她填美術系。當年通訊沒現今發達,她身邊也沒有相關的人可以詢問,就直覺地填了離家最近的學校 ──新竹教育大學。父母看到榜單之後也只能接受,至少未來還能當個老師,不至於找不到工作。若不是當初的堅持,呂浴珊又何嘗能徜徉藝術國度呢?
找到一生創作的熱情
大學期間,呂浴珊對於平面繪畫很不熟悉,應該說完全不會,成績不好是必然之事。直到二年級有了分組課程,有木工、玻璃……等不同創作媒材,她好開心自己可以學習到這些課程,但相較於平面繪畫,立體類媒材的使用卻多了一份危險。學習的過程中也受了很多傷,曾把指甲磨到不見,還割斷手指神經導致一年無法動彈。就算如此,受傷也無法讓阻止她對藝術的熱愛,大家的起跑點也變得更近,讓她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更一頭栽入金工的世界。參加新一代這個藝術設計的盛會裡,她看見其他學校不同驚艷的作品,讓她發現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準備考取研究所的一年期間,她在新竹教育大學當了一年的研究助理,在這年當中,她必須幫忙準備材料,重新學習老師教過的課程,因此讓她補足了原本不熟悉的部分,基礎工也更扎實。
互相交流激盪創作的火花
研究所時期學風自由,老師不再著眼於技巧,相對的,學校給予相當多的資源,舉辦國外藝術家工作營,在短短的5至7天的時間,呂浴珊跟著藝術家一起創作,她提到當下壓力很大,但結束後回頭看,發現自己竟能如期完成,也從中得到更多的新知識與成就感。校園裡同儕們都來自不同學校,在同好的團體中,大家擁有自己的小撇步,都會互相分享,誰說一定要照本宣科呢。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她發現一件事,就是與一畢業即開始上班,或去當老師的同學最大的差異是,她一直持續走在創作這條路上。儘管當學生無法有足夠的金錢,但是她珍惜人生當中還能有這一段不需為生活煩惱的日子,可以埋頭不斷創作的機會。呂浴珊到日本交換的那段期間,總共有5位交換生,除了她是亞洲學生外,其他都是歐美的學生,在那裡她也看了許多不同的展覽,各國的創作方式都很不一樣,對歐美的學生來說,認為任何東西都能被當成飾品,他們認為日本飲料罐很美,切下來掛在身上也能成為身體配件的一部分,跳脫了大家對飾品本身的刻板印象。
時代在進步,創作的方法走向更多元,不再侷限於書本上以及以前老師所教授的方式,與同學的互相交流下,常是能以便宜又快速的方式得到等量的結果。畢業後,沒有學校的高級設備,她開始蒐集不同製作方式,光華商場則是她近來最喜歡去挖寶的地方。
創作與生活相輔相成
「創作即生活,生活即創作」是呂浴珊最好的寫照。對於立體作品的製作,她很少事先畫好一個完整的草圖,頂多只畫一些基本型體,在多年的創作過程中,她喜歡享受創作的過程,雖然有草圖,但是她不想受草圖侷限住,因為在創作時,往往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這反而讓她的作品增添了不一樣的趣味與形體。時間因創作而有價值,當呂浴珊創作時間減少,她就會渾身不對勁。
這次的展覽,她把作品聯結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個作品代表著她所遇到的角色,她把看見的現實形體轉換成她創作的素材,以擬人的方式來呈現每件不同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她,呂浴珊。在冒險的過程中,她遇見這些角色,第一個作品則是以自己家中狗狗的雛形來製作,體現「創作即生活,生活即創作」的理念;另一作品是由大小不同的機器人所組成的,機器人的形體類似,差別在於高、矮、胖、瘦與零件的不同,機器人有著不同的顏色,不同顏色意涵不同膚色的人種。作品述說著她的經歷與想法,呈現出有趣的思考方式,讓觀者也能栽入她一手創造出來的世界,共同踏上冒險的旅程。
呂浴珊-透過雙手將冰冷的金屬,塑造出人物造型的生命力。
呂浴珊簡歷:
2014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碩士畢
2009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學士畢
經歷:
2016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兼任講師
2015-16 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專任講師
2015 行政院勞委會金銀珠寶飾品加工乙級證照
得獎:
2015 新北市金屬工藝大賽 器物組 佳作
2013 臺灣工藝競賽 創新設計組 入選
2013 新北市金屬工藝大賽 首飾組 入選
2013 台東美展 工藝類 第二名
2013 Korea Jewelry Design Association 入選
2012 客藝精神創意神龍大賽 第二名
2009 新竹美展 工藝類 優選 -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12-27 22:34:41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陳昱凱幼時因家庭影響,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習,從國小美術班一路的念上來,多年來的術科練習也讓他學會了一技之長,進而擔任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讓陳昱凱體認到台灣術科環境的侷限,使得美術學習相當的定型。由於從小就在術科體制下成長,陳昱凱也培養出紮實的繪畫基礎,「這時,就會容易沉醉在這種“畫的很不錯”的狀態裡。」他很快地發現到,自己的創作無法到達一個極限。「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會想知道跟這麼多人競爭,自己追求的是甚麼?」如此的疑惑一直到升上研究所時,終於出現一絲曙光。
▲經歷過車禍的繪畫作品 意外造成不可思議的美感
陳昱凱的創作動機來自生活中的發現,在他就讀國北教研究所時,曾於某一次的創作評鑑前出了車禍,他的畫作被數輛汽車輾壓過,因造成畫面中多處的破損,原本以絕對輪廓線展現的木支架,變成一種破裂而不完整的狀態。當時,評鑑的徐文瑞教授曾對他說:這組畫作遭遇到一些破壞,我們因此可以得知;「作品是可以像人一樣去經驗事情的!」,意外造成另一種美感的展現,那樣不明確的邊界,也在視覺上提供了一種曖昧、模糊不清的語法。
「我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熱愛台灣土地的陳昱凱,時常經由旅行激發創作靈感,從陳昱凱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相當奇幻色彩的構圖搭上鮮豔的色調,最獨特的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大膽又奇妙的拼接造型;彷彿讓他的創作賦予了鮮明的生命力!就如同藝術家本人一樣;十分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陳昱凱,不僅熱愛大自然、經常與朋友上山下海,更對神秘的古老文明有著濃厚的興趣。
▲熱愛神秘古老文明 創作出奇幻冒險色彩的獨特畫風
從《成為形式的形狀》系列作中,你會發現;放射性光線構圖頻繁出現,源自於陳昱凱就讀文化大學時期,曾探訪過鮮為人知的凱達格蘭遺跡,該遺跡呈現人為堆疊的金字塔造型,不禁讓他想起;古早原住民的壁畫中出現的光環,這讓他的更加地心神嚮往!但並不是每個歷史悠久的神秘古蹟都令他感興趣,陳昱凱也表示:過去曾遊歷擁有豐富故事性的吳哥窟,「只有再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瞬間,最迷人。」,因為湧入大量的觀光群,古蹟被當地觀光業包裝好,也遺失了原來純粹的面貌。
「過去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都在畫好一個畫面。」一次的意外經驗;讓陳昱凱下了一個決定:將推翻以往的模式—創作重啟!「藝術家要重頭開始創作;根源就要自己去選擇,決定要使用甚麼樣的媒材。」他認真的說道:假設今天畫一張50號的畫布,在這個50號之前,都是幕後的人幫你處理好的;購買了那畫布,只有畫面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即使訂製不同的畫布尺寸,也還是在別人限制的規格之下進行創作。
在回想創作之中,陳昱凱曾受過國北教姚瑞中教授的影響,也讓他漸漸對自己在創作上有所期許。從形式上開始嘗試不同的呈現,他使用方便取得的木材拾獲物,木材因其便於切割與造型的特性,是相當適合的媒材。他嘗試混合、再創造的手法來表現材質架構。拾獲物本身有其必然的造成因素,因此具有物品不可選擇的獨特性,經過再造之後,使其成為三度空間的實存狀態,探討材質架構、空間之間的對話。
▲以拾獲物拼組作品 渾然天成的特異造型
此次的作品架構上,陳昱凱拼裝出特異的具體造型,來表現不完整的外型,這樣的不規則型體;有別於一般平面繪畫的方框支架,能製造出空間的缺口;作為一種視覺上的填空效果。他也保留物品本身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指示著過去,同時刺激著視覺的強度。技法上他堅持以手工性的方式,表達出人的氣息以及留存個人的感情痕跡,如刮除、壓平、與重疊等手法,結合個人美感經驗與幻想空間的融合。展出時將作品本身置於展場、甚至是倚牆而置,他也試圖挑戰觀者慣性的觀看方式。
作品圖像之間不求連續性的發展,陳昱凱在創作時去創造出來,這些是特定的產物,無需去回溯自身或任何規則之上,當下反應就已經確立,在創作過程中「只要求自己」的實踐當下。他也希望:能讓大眾觀看的當下,感受到視網膜震撼,任憑身體體驗、經驗;「從這麼多精緻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十分熱愛探索的陳昱凱,與其創作般;有著奇幻冒險的色彩。
陳昱凱簡歷:
學歷-
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
201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研究所
經歷:
2016年 桃源創作獎 首獎 桃園展演中心
2016年《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 大舟造船廠
2016年 台灣當代一年展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國展油畫比賽得獎作品展 台灣藝術研究院
2014年 第七屆金車青年油畫獎暨歷屆首獎者創作聯展 金車文藝中心
2014年 【Archetype開箱進廠】聯展 Archetype Factory 原行廠域
2013年 POLYPHONIC五人創作展 優米胡椒 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 在 鋼筆美學大師-韓玉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代新聞
◤藝饗年代專訪 鋼筆美學家 韓玉青◢
這次介紹了鋼筆字藝、鋼筆繪畫,還有大家最有興趣的古董鋼筆文具收藏。
►台灣首創在設計課中教寫字?結果大受歡迎!
最早回國後是任教於實踐大學(台北設計學院校區),由於我的設計課與眾不同,除了教電腦設計,我要求學生從手繪創意與基本功開始,也有教手寫硬筆字,大受歡迎,連主任都特別請我去為學校教職員專門開課。
►「創意先行,技術跟上」是我的教學方針。
在國外,設計課不等於電腦課,創意設計課,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課,是設計專門老師在教,而電腦課則是交給電腦老師專業分工(不像台灣的設計課比較偏向電腦軟體學習)。所以我對學生大部分都要求手工,字體要手寫,圖要手繪,所有想法要有原創草稿,必須無中生有。
►設計,絕不是東拼西湊,創意想法要有依據,才能解決問題。
從心智圖開始發想,靈感來源都要有所交代,一組企業識別系統(CIS)設計,從一開始的手繪稿到過程中的修改紀錄,以及每次設計提案的更新,都要有詳盡過程草稿,這是國外對學生作品集的要求。
►課堂中分享手寫字,數千年歷史智慧與美感。
從中我發現「字體的美感」,是很多臺灣學生,甚至是術科考進來的設計系學生所陌生的。很多學生設計字體時只知道用電腦直接套用或略加修改,文字造型生硬且沒有內涵,很多人甚至以為「字體」都是直接透過電腦才發展出來的!
►與歷史文化結合,是一門鋼筆綜合藝術。
所以我把「寫字」這件事,納入課程中,教學生認識中文書法字、英文鋼筆字體、甚至古拉丁羽毛筆字體、日文字...等,分享不同字體的歷史故事與應用,學生才驚覺原來古老的文字是這樣寫出來的,文字的造型與變化其實與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書寫工具的工藝水平有直接關係。我教學生們重視字體設計的背景知識,遠比寫出來的技巧還重要,最後才結合電腦成為一套商標logo設計的完整作品。
►天天開課,十餘年來培養大量人才。
我的設計課中,寫鋼筆字的單元最受歡迎。教學生寫羽毛筆認識西洋書法字體,也教大家用鋼筆、鋼珠筆寫出中文篆、隸、草、行、楷各種字體,甚至示範以前的人是怎麼用毛筆寫出來的,要學,就要學最正統的。
►研發鋼筆、培養師資,被媒體譽為「鋼筆美學大師」。
那時因為課程有很多元的內容,加上追求教學品質,甚至筆、紙、墨的講究與研發,在其他硬筆字師資還在買市面現成的鋼筆或於原子筆時,我很早就開始研發設計教學用的專利鋼筆與鋼珠筆,教材與紙張也都是自己獨家開發。所以我的課程非常熱門,週一到週日天天開課,學校甚至獨立招生鋼筆字的課,十多年來也培養出很多繪畫、鋼筆字的種子師資,這些傑出學生,搭上近來舒壓著色畫與這波寫字熱潮紛紛出書,也有成為老師開班授課。
►著作等身,專業評審,成為老師們的老師。
教學過程中我也陸續出了一些書,當然基於對品質把關,也拒絕了超過30家出版社的邀約,因為身為繪畫、書法比賽權威評審,我想的不是去配合市場機制推出削價競爭的字帖書,而是思考書的內涵要有收藏價值,所以我選擇出版的是美學書。因為買字帖書自己練,看似省錢,卻要花更多時間摸索,買得到技巧卻買不到氣質,捨本逐末,小學而大遺,所以我十多年來堅持藝術教育課程的人與人接觸,專業指導與文化傳承,我的書籍與專業課程結合,成為很有價值的輔助教具。
►大環境不好,競爭激烈,追求質感才能脫穎而出。
從2008年創業到現在,也不是一直很順利的,從一開始選擇教室地點就是個大難題,因為大部分人的觀念是覺得寫字,自己買書買筆練就好了,何必拜師學藝,還要花錢上課?加上景氣低迷,低價課程競爭激烈,什麼都要比便宜,比CP值。讓大部分兼差的老師都是在各單位兼課領鐘點,或是借咖啡廳、臨時場地...等,將本求利,這樣成本最低,削價競爭必定導致學習品質下降,因為便宜還有更便宜,大環境讓真正要有志成為偉大教育家的人顯得孤立無援,箇中滋味實在不足向外人道。我認為,要培養寫字美感的條件很多,練鋼筆字,是追求質感與格調的路,有錢買得到氣派鋼筆,卻買不到內涵氣質 ; 買書可以學到技巧,卻無法提升美感品味。
►吸引力法則,優美學習環境,學生自然遠道而來。
我思考的是,如果要招生,就要對學生負責,專業教學環境就是要有品味的堅持,一定要有專屬固定地點。我對挑選教學地點與環境設備都很要求,都要與國際同步。由於有固定教室,經營方式就跟一般兼差是完全不同的,場地環境與衛生,保險,人事行政...等等。這些幕後的經營時間、心力,都是無形成本,細膩的學生們其實都感覺得到,所以慕名而來的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地標,每週都有遠從外國來求教的學生。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專業,不是會寫字就會教。
大家都會比較,也會研究師資背景,我本身就是藝術教育專業,專長就是研發教材與培養師資。很多從外縣市,甚至香港、中國、日本來的學生,特地搭飛機來上課都覺得物超所值,為的就是「質感」。因為「低價不等於便宜,高價不等於昂貴」。我從一開始就選擇在台北市中心創立教室,考量當然很細,所以也只能專注追求高質感的路線經營,不能走降低水準的回頭路,定價策略的篩選機制讓每個班上都是很認真的學生。
►鋼筆,易學難精,反映一個人的內涵氣質。
我發現坊間的課慢慢也跟上我的腳步,質感是可以比較出來的。因為大家會發現便宜的課之所以便宜一定是有原因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便宜的課工具還要另外買。現代人要的是質感,學鋼筆,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一個人的品味。藝術教育追求的境界,培養學生的是深刻思考與體會,是一種內涵與心境,尤其是寫字這門深奧的手藝,需要啟發,也需要一些精神上的素養與天份,無法量化用「CP值」來計算。
►回歸書寫的本質,是追求質感的過程。
我很喜歡收藏與投資藝術品,而鋼筆...等文具也是收藏的一部份,這些早期書寫黃金年代的工藝品,值得跟學生們推廣。數百年前,社會上識字的人極少,所以能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才華,文具的格調當然追求精美,因為當時為貴族們訂製文具的巧匠們,思維並不是普及性的大宗批發cost down。這些美學文化體會,還是需要經過時間的啟發,人們才會勇於追求更高質感的生活品味,藝術課程就是一種途徑,跟買書自己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好筆、好字、日日好心情。
有別於一般坊間課程,削價競爭激烈,因為高品質的工具成本很高,還要另外花錢買,而一般便宜的文具質感粗糙,且不適合藝術表現。所以日日好文創的課程都會送精美鋼筆,有些是我的珍藏,有些是自己開發設計的,針對不同藝術用途的各種款式,這不但是我對學生們的獨特心意,也大幅提升教學品質。在藝術領域沒有所謂CP值。
►後記,感恩分享。
其實平常備課很忙,也有家人要陪伴,所以FB沒有天天發文,今天藉此專訪,2分多鐘的節目,濃縮將近10年的心路歷程,歡迎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初學者選課指南
►🙋 https://goo.gl/hjaFbK
#最新月課表
►🙋 https://goo.gl/2EJhu5
#網路商店24小時搶購
►🙋 https://goo.gl/6XHoCh
#國際品牌合作
►🙋 https://goo.gl/853YUq
#鋼筆美學大師
#御用字藝家
#日日好文創
#肢體記憶法
#字到用時方恨醜
#練字千日用在一時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O6年3月13日星期ㄧ21點4O分點巡視
106年3月9日星期四上午11點9分巡視巳開始動工拆除至13日全拆滅屏東重要文化資產中華與勝利路口崇仁新村通海區日宿𠪴史建築南側區域。縣府没傾聽民意漠視地域生態。
通海區南側 剩徐漢靈官舍未拆(106.3.13 21點4O分點巡視已拆除)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85502
〈南部〉拆定了! 屏東日治飛官聚落少一塊
|
2017-03-13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屏東擁有國內少見面積完整的日治時代飛官宿舍群,近年縣府積極整修活化利用,但隸屬於國防部的通海區南側官舍,經文資委員會勘後未被列冊,縣府已著手拆除。
•
現在唯一還沒被拆眷舍,是飛行員徐漢靈的官舍,其合掌式屋頂從早年空拍圖中十分特殊顯眼。 (屏東愛鄉協會提供)
•
飛行員徐漢靈的官舍,其合掌式屋頂、屋內的欄間、田字氣窗等,都是少見的獨特工法。 (記者邱芷柔攝)
•
日治時代建造的飛官宿舍,其工法精巧,配合屏東溫熱潮濕環境,還能看見墊高地基、散熱氣窗等設計。 (屏東愛鄉協會提供)
•
屏東擁有國內少見面積完整的日治時代飛官宿舍群,但通海區南側的八棟官舍群走上被拆除命運。 (記者邱芷柔攝)
通海區南側 剩徐漢靈官舍未拆
通海區南側官舍位於屏東市勝利路南側、孔廟對面,日治時期是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職工官舍、下士官舍,並設有倒U形的防空壕,由陸軍高級技師淺井新一設計,在一九二九年完工,國民政府來台後,曾參與二戰的飛行員徐漢靈就住其中。
特殊建築工法 愛鄉協會盼保留
屏東愛鄉協會副總幹事葉慶元說,目前南側僅拆到僅剩下青島街二十八號徐漢靈的官舍,其合掌式屋頂、打毛仿石造的山牆面、洗石子八角柱、飛鳥花瓣欄間、田字氣窗等都是少見的工法,徐家後代在去年一月才搬離,文資委員去年兩次會勘,都沒進入徐漢靈官舍,協會希望先將徐漢靈官舍列為暫定古蹟,邀文資委員再度會勘,同時向工務處申請緩拆三天,讓協會為官舍做相關測量與紀錄。
葉慶元認為,日治時代建築師到海外學習西洋建築工法,再與傳統日式建築結合,並依屏東濕熱氣候環境加以改良,建築不僅有歷史價值,更具觀光潛力,屏東市也能有媲美法國里昂、泰國清邁等國際知名的歷史城區,但南側官舍全數拆除後,完整的飛行官舍拼圖就會少了一塊。
縣府:屬國防部管轄 按計劃拆除
屏東縣文化處文資所主任王文章說,通海區北側十二棟眷舍經審議後全數保存,而南區眷舍因改建程度、歷史脈絡與未來活化等考量,會勘結果經國防部評估後拆除,文資法中未規定文資委員必須進到屋內才能評估其價值,且目前已完成行政程序,將按計劃拆除,土地的後續運用則待國防部與縣府討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338208
屏東拆眷舍 愛鄉協會喊卡碰釘子
2017-03-13 03:49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屏東縣報導
位於屏東市中正路及勝利路交叉口的眷舍保有田字氣窗。 記者林良齊/攝影
• facebook屏東市崇仁眷村通海區原本有20棟眷舍,勝利路以北的12棟已在今年1月被列為歷史建築保護,但勝利路以南的8棟眷舍,縣府工務處從9日開始拆除,目前已拆7棟,僅存的1棟為保存最完整的眷舍,屏東愛鄉協會發函給文資所,要求縣府依暫定古蹟來保存,「刀下留屋」。
屏東愛鄉協會副總幹事葉慶元表示,該眷舍約1929年落成,有許多獨特工法,包括欄間、田字氣窗等,在日據時期做為下士官舍,國民政府來台後,也給參與過戰爭的空軍徐漢靈住過,十分有歷史價值,屋況保存完整。
愛鄉協會向工務處申請緩拆3天,同時向文資所申請列為暫定古蹟,希望文資委員再來評估,昨天愛鄉協會到該棟眷舍記錄、測量相關文物。
屏東文資所主任王文章說,崇仁眷村勝利路以北的12棟眷舍全數保存,當時也有到以南的8棟眷舍會勘兩次,經評估南區眷村的改建程度太嚴重,未來活化利用程度不如北區來得高,眷村保存仍以全區規劃為主,前天已邀文資委員查看,行政程序完備,將按照原定計畫拆除。
工務處表示,該區眷舍老舊,為避免危險才拆除,日後規劃仍待縣府與國防部討論。屏東愛鄉協會則不放棄希望,將向縣府文化處爭取再正式會勘。
處長您好!!! 以下事件需要您的協助
縣議員蔣月惠感恩您!!!
有關
106年3月9日星期四上午11點9分巡視巳開始動工拆除
本日發現縣府工務處景觀科開始進行崇仁新村通海區勝利路南測的拆除工程,符合文資法【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第十七條第二項「一、可能而立即明顯之重大危險。二、依法取得拆除執照,即將進行拆除時。三、工程施工進行時。」,故屏東愛鄉協會今天下午已經依法向文化資產保護所申請【青島街28號(日本時代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下士官舍)】立即進入暫定古蹟程序停止拆除並提報歷史建築。
請縣府工務處景觀科立即停止青島街28號的拆除工程
謝謝
中華勝利路口崇仁新村通海區共21棟日治老宿僅留12棟餘9棟過完舊歷年要拆滅
105.7.27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3 條
本法所稱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
錄之下列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
一、有形文化資產:
(一)古蹟: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
造物及附屬設施。
(二)歷史建築:指歷史事件所定著或具有歷史性、地方性、特殊性之文
化、藝術價值,應予保存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四)聚落建築群:指建築式樣、風格特殊或與景觀協調,而具有歷史、
藝術或科學價值之建造物群或街區。
(五)考古遺址: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遺物、遺跡,而具有歷史、美學、
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之場域。
(八)古物: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
活及儀禮器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等。
第 57 條
發見疑似考古遺址,應即通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採取必要
維護措施。
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進行中,發見疑似考古遺址時,應即停止工程或
開發行為之進行,並通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前項措施
外,主管機關應即進行調查,並送審議會審議,以採取相關措施,完成審
議程序前,開發單位不得復工。
第 77 條
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進行中,發見具古物價值者,應即停止工程或開
發行為之進行,並報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第六十七條審查
程序辦理。
第 十 章 罰則
第 103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
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違反第三十六條規定遷移或拆除古蹟。
二、毀損古蹟、暫定古蹟之全部、一部或其附屬設施。
三、毀損考古遺址之全部、一部或其遺物、遺跡。
四、毀損或竊取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
五、違反第七十三條規定,將國寶、重要古物運出國外,或經核准出國之
國寶、重要古物,未依限運回。
六、違反第八十五條規定,採摘、砍伐、挖掘或以其他方式破壞自然紀念
物或其生態環境。
七、違反第八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改變或破壞自然保留區之自然狀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 109 條
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第一百零三條之罪者,加重其
刑至二分之一。
106年1月17日開始巡視
http://news.pts.org.tw/article/347085
屏東市崇仁新村有日本時代飛行第八聯隊的職工和下士官舍,屏東縣文化處正進行文資審查,確認要保留的所在,不過當昨天被突然間被通知清晨五點要拆除,文史工作者趕去抗議阻止,不過也是有幾棟房舍屋頂已經被拆掉。
天還沒亮,文史工作者和民意代表拉起布條,要阻擋屏東市崇仁新村南區的老房子被拆除,附近攤販也在關心,就怕拆了以後,這個過年無法做生意。
==屏東縣議員 蔣月惠==
文資審議的程序在這個動作完
我們再來決定怎麼拆
第二個就是說
看能不能過完年後再來拆
崇仁新村裡還保有日本時代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宿舍群,攤販說,16日下午接到警方通知,要在清晨開始拆除工程,但屏東縣政府工務處上午強調是誤傳,文化處則表示,文資審議後已經確定不保留南區,拆除日期將由國防部決定。
== 屏東縣文化處副處長 曾龍陽==
有正式審議過的
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的
今天有一個現勘
是通海區勝利路以北
那現在要拆的是勝利路以南
所以不同標的
雖然房子不保留,但南區有幾棟房舍還保有珍貴的黑瓦,文化處派人將黑瓦拆除保存,但拆法也被質疑太粗暴。
==屏東眷村文史工作者 曾鵬璇==
很多部分都已經被
破壞性地給移除了
屏東基本上日式建築
已經很少很少有
還能保有黑瓦屋頂
屋頂上殘留很多被弄破的黑瓦,文史工作者覺得痛心,但文化處強調,完好的已經保存到倉庫,將做為日後修繕其它宿舍的材料。
記者 王介村 許政俊 屏東報導
崇仁新村拆除 攤商:拜託縣府讓大家好過年吧!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即將被拆除的崇仁新村通海區日式建築群(圖:蔣月惠提供)
2017-01-16 16:30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屏東市孔廟對面的崇仁新村通海區近日即將拆除,縣議員蔣月惠及文史專家呼籲暫緩拆除,附近攤商希望春節前不要拆除,讓大家好過年吧!
日治時期的鬼瓦相當的特殊(圖:蔣月惠提供)
日治時期的鬼瓦相當的特殊(圖:蔣月惠提供)
崇仁新村通海區的市集仍然很熱鬧,攤商希望過年後再拆吧!(記者葉永騫攝)
崇仁新村通海區的市集仍然很熱鬧,攤商希望過年後再拆吧!(記者葉永騫攝)
位於屏東市勝利路南側、孔廟對面的崇仁新村通海區,日治時期是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職工官舍、下士官舍並且設有倒U形的防空壕,縣議員蔣月惠、文史研究者曾鵬璇認為具有文化保存的價值,指出日治時期的飛行第八聯隊是霧社事件中轟炸賽德克族的飛機聯隊,當時由屏東機場出發,希望縣府等相關單位能夠給予保留這些宿舍和建築,由於傳出縣府有意在明天拆除這些宿舍,蔣月惠決定明天帶隊前往現場拉白布條抗議,反對進行拆除。
附近的攤商說,春節快到了,原本是生意最好的時候,現在要拆除,不是讓大家無法好好過年嗎?希望縣府幫幫忙慢點拆吧!
縣府文化處副處長曾龍陽表示,崇仁新村以勝利路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分,北側的建築較重要,明天文資會將開會審查,南側的通海區由於建築較為普通,因此管理的國防部並沒有提出文資審查的申請,只有進行文資評估,文化處近日則是拆掉一些舊屋舍的鬼瓦準備作為以後修建相關屋舍的建材,強調眷舍要不要保留,都由文資委員會決定。
黑瓦為日式建築中,極具代表性的建築構件。現今許多傳統日式建築仍能保有完整的原樣黑瓦屋頂實為罕見。但今日位於屏東勝利路與中華路交叉一帶的舊日治時期日本陸軍第八飛行聯隊宿舍與其北區的宿舍群具有相同與相關的建築特徵,且其以距今超過70年,符合文化資產中歷史建築的相關條款與規定,但其屋頂黑瓦竟不翼而飛,蓄意破壞文化資產。而不僅是建築構件,是否有相關文物為人所竊取,流散。主管單位應進行說明,並將其相關構件、文物追回。
抗議屏東重要文化資產再度被破壞
採訪通知於時間:106年1月17日(二)上午5:00地點:屏東市中華勝利路口
約數十人拉長抗議白布條與頭挷抗議布條與高舉抗議標語和呼喊抗議口號
本稿由屏東縣議員蔣月惠服務處、文史工作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生曾鵬璇,聯合發起。
※ 中華勝利路口現有90年歷史之餘房舍為何被破壞
建議:1.現階段暫緩拆除房舍.請依文資法程序再議
※崇仁新村通海區在勝利路南側的區塊,有8棟日本時代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職工官舍群、下士官舍、台灣軍經理部倉庫、疑似食堂的公共建築˙以及倒U形的防空壕,都是全世界僅有台灣屏東才擁有的到的重要歷史文化財,去年(2016.10.31)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因應新修文資法第15條公有建物超過50年,處分前要作文資評估之規定
《崇仁新村通海區南側8棟日本時代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宿舍群地址與宿舍種類》
崇仁新村通海區南側的宿舍群在勝利路以南、青島街以北、中華路以西、中正路以東圍起來的區塊
首先是「職工官舍群」,共計5棟,地址如下:、【中華路207巷1號2號3號】、【中華路207巷4-1號5號6號】、【中華路201巷1號2號3號4號】、【中華路201巷6號7號8號9號】
本區唯一的「下士官舍」位於【青島街28號】。
「台灣軍經理部倉庫」1棟:【勝利路27號31號33號35號37號39號41號43號】
2棟單棟式用途未知的日式建築:
【中華路207巷4號】與【中華路201巷5號】
(201巷5號據說為日式澡堂)
軍事防禦設施方面,有「倒U形拱圈防空壕」1座,位在【中華路207巷4號】的庭院內
日本時代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第二期官舍群
歷史價值與整體特色
《歷史沿革》
1919年初,台灣總督府為了理蕃及未來國防事務考量,成立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航空班(簡稱警察航空班,為台灣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航空機構),同年5月開始於阿緱廳六塊厝下淡水溪沿岸興建屏東飛行場(現屏東空軍基地南機場,是台灣史上第一座機場)。
1920年8月屏東飛行場竣工,並於同年11月21日正式啟用。
1927年5月9日開始,因國防因素的考量,原駐紮於日本九州福岡大刀洗的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簡稱飛八)開始轉營移防至屏東的計畫。
1927年9月警察航空班廢班閉鎖,其相關設備及部份業務,則在廢止後交由陸軍原地接管。
1928年2月19日,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完成所有轉營相關事務,並正式於屏東飛行場開隊運作,開隊當天不但有聯隊的空中分列式飛行演習及各種戰鬥演習,屏東民間則有藝妓舞蹈表演、台人的藝閣遊行、小學校公學校學生遊行等,堪稱盛況空前!
1928年3月16日,飛行第八聯隊第一期軍官宿舍群於高雄州屏東郡屏東街(現屏東市)開工,由台灣軍經理部陸軍技師淺井新一設計監督,台北的浦田組施工,於同年12月20日竣工,包括聯隊長官舍、奏任官官舍、高等官舍、士官官舍與將校偕行社…等各種等級官舍群,現址為崇仁新村成功區
1929年,第二期飛行第八聯隊宿舍群(判任官宿舍群)竣工,位置緊鄰當時的屏東市プール(今屏東縣立游泳池)、屏東書院(孔廟)與屏東公園裡的阿緱神社,現址為崇仁新村通海區
1930年10月27日霧社事件爆發後,飛行第八聯隊前後派遣四架飛機前往事發地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偵查與轟炸。
『飛行第八聯隊除了是台灣史上第一個常駐的航空軍事單位,同時也肩負守護日本國土南方領空之重責大任!更主導了台灣島內所有主要的相關航空活動!不僅接續了警察航空班原有在台灣的空防、治安及「理蕃」等相關任務,也擔負起對台灣學生及民眾的「航空教育」。』
『該聯隊設置以來,其所在地屏東「六塊厝」儼然已經成為「飛行場」的代名詞,並成為島內民眾在「航空教育」方面的唯一固定場域,特別是對於學校的旅行來說,該地則是南部參訪的必至行程之一,「屏東陸軍飛行場」也成為當時台灣少見對外開放的軍事基地之一,成為旅客抵達屏東,除了參觀糖廠及公園以外,必至的景點之一!文字來源:【曾令毅,2008,《日治時期台灣航空發展之研究(1906-1945)》,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由此可知,飛行第八聯隊在台灣軍事航空發展史扮演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相關軍事建築以及聯隊各種官舍群,都有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的價值! 缺一不可,保存每一代整體宿舍群有其必要性,而其歷史價值在於整體的官舍群而非單棟硬體建築。
1929年屏東飛行場附近要圖,可以看到飛八第一期官舍群與第二期官舍群的相對位置,第二期官舍群就在屏東公園阿緱神社附近。
※圖片來源:《飛行隊見學》
1929年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上,在屏東神社與屏東書院(此時還沒遷建)西側的若松町,可以看到飛八第二期官舍群的分佈範圍(紅框內),有士官、准士官、
準士官與下士官的官舍群、職工官舍群、以及台灣軍經理部的倉庫。
※圖片來源:《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NO.185,屏東/旗山/鳳山/潮州/枋寮/東港,東京交通社發行,1929》
屏東飛八第二期官舍群範圍圖(紅框內),該區位於若松町,當時都是陸軍飛行場的官舍區(上面有標陸軍官舍),可以看到東側緊鄰屏東市プール(今屏東縣立游泳池)、遷建後的屏東書院(孔廟)、屏東公園與阿緱神社。
※圖片來源:《1940年屏東市街圖,日本屏東會手繪》
屏東市空拍照片,紅框範圍是飛八二期官舍群。※圖片來源:《過山雲》。
建築特色:
飛行第八聯隊第二期官舍群,不論官階高低,每一棟宿舍中間一定會用厚實的磚造防火牆區隔成左右兩戶或者更多連續戶(這種防火牆區隔左右戶的作法全台只有屏東空軍崇仁新村通海區、成功區、屏東憲光十村、台南公園路321巷宿舍群以及花蓮將軍府宿舍群…等少數地區看的到,所以極為珍貴!),屋頂全以日本黑瓦披覆,鬼瓦造型極為特殊,全台灣只有屏東飛八宿舍區與屏東憲兵隊宿舍區可以看到!乙種宿舍的大跨距山牆面設置有田字木格百葉式氣窗,屋簷下方也會設置木格通氣孔,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木造屋架通風,熱空氣會從山牆面氣窗進入屋架,再從屋簷九宮格通氣孔排出,形成一種對流循環的作用;屋身為英式雨淋板,雨淋板下方會有群擺式設計以利雨水加速往外排出;正門入口上方設有寬大的木造雨遮,正立面木造窗戶外,統一設有木格窗台;基座為紅磚造,室內地板抬高於外面基座設有通風口以利通風防潮。
飛八士官官舍群(判任官乙種)鳥瞰照片
大跨距人字形山牆搭配鬼瓦與田字木格百葉式氣窗
全台只有屏東市才有的第八飛行聯隊官舍類型鬼瓦!
木造窗戶、窗台、氣窗、基座柵欄式通風口、雨遮、大門、ㄇ形階梯是飛八士官官舍的標準建築元素。
飛鳥與花瓣圖案的手工木刻細緻的欄間是飛八士官官舍共同特色
飛八職工官舍群鳥瞰照片
飛八職工官舍雲飾風格鬼瓦
飛八下士官舍正立面的木格氣窗、旁邊的竹節裝飾物、打毛仿石造質感的設計
非常講究特殊。
飛八下士官舍背面雨遮上方的牆體表面,一樣採用講究的打毛仿石造質感設計
飛八下士官舍具西洋風格的三根洗石子八角形露台柱與露台,均保持完整。
飛八下士官官舍非常講究的英式雨淋板、鋸齒木造斜撐與九宮格通風孔,
飛八下士官官舍,手工雕刻精緻的飛鳥花瓣造型欄間與「筬欄間(おさ欄間)」
紅框區域為屏東飛八二期官舍群分佈範圍
﹡地址或位置
本區最主要的官舍群,位在勝利路以北、瀋陽街以南、中正路以東、中華路以西的「士官或準士官官舍群(判任官乙種)」,共計12棟(雙拼式),地址如下:【瀋陽街5號7號】、【瀋陽街9號11號】、【瀋陽街13號15號】、【中華路221巷2號4號】、【中華路221巷6號8號】、【中華路221巷10號12號】、【中華路221巷1號3號】、【中華路221巷5號7號】、【中華路221巷9號11號】、【勝利路48號50號】、【勝利路52號54號】、【勝利路56號58號】。
數量第二多的宿舍群大都在勝利路以南、青島街以北、中華路以西、中正路以東圍起來的區塊(另有一棟位在瀋陽街),類型為「職工官舍群」,共計5棟,地址如下:、【中華路207巷1號2號3號】、【中華路207巷4-1號5號6號】、【中華路201巷1號2號3號4號】、【中華路201巷6號7號8號9號】、【中正路189號+瀋陽街21號23號23-1號】。
本區唯一的「下士官官舍」位於【青島街28號】。
「台灣軍經理部倉庫」1棟:【勝利路27號31號33號35號37號39號41號43號】
兩棟單棟式用途未知的日式建築:
【中華路207巷4號】與【中華路201巷5號】
(201巷5號據說為日式澡堂)
軍事防禦設施方面,有發現「倒U形拱圈防空壕」1座,位在【中華路207巷4號】的庭院內。
上述日本時代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第二期官舍群共計21棟
+1座拱圈防空壕,為本次文資提報範圍。
※更完整圖文資料詳見提報表
聯絡人:
曾鵬璇0979090112
北教大藝術與造型設計術科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影音檔:
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
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 Lin Erika 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陳昱凱幼時因家庭影響,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習,從國小美術班一路的念上來,多年來的術科練習也讓他學會了一技之長,進而擔任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讓陳昱凱體認到台灣術科環境的侷限,使得美術學習相當的定型。由於從小就在術科體制下成長,陳昱凱也培養出紮實的繪畫基礎,「這時,就會容易沉醉在這種“畫的很不錯”的狀態裡。」他很快地發現到,自己的創作無法到達一個極限。「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會想知道跟這麼多人競爭,自己追求的是甚麼?」如此的疑惑一直到升上研究所時,終於出現一絲曙光。
▲經歷過車禍的繪畫作品 意外造成不可思議的美感
陳昱凱的創作動機來自生活中的發現,在他就讀國北教研究所時,曾於某一次的創作評鑑前出了車禍,他的畫作被數輛汽車輾壓過,因造成畫面中多處的破損,原本以絕對輪廓線展現的木支架,變成一種破裂而不完整的狀態。當時,評鑑的徐文瑞教授曾對他說:這組畫作遭遇到一些破壞,我們因此可以得知;「作品是可以像人一樣去經驗事情的!」,意外造成另一種美感的展現,那樣不明確的邊界,也在視覺上提供了一種曖昧、模糊不清的語法。
「我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熱愛台灣土地的陳昱凱,時常經由旅行激發創作靈感,從陳昱凱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相當奇幻色彩的構圖搭上鮮豔的色調,最獨特的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大膽又奇妙的拼接造型;彷彿讓他的創作賦予了鮮明的生命力!就如同藝術家本人一樣;十分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陳昱凱,不僅熱愛大自然、經常與朋友上山下海,更對神秘的古老文明有著濃厚的興趣。
▲熱愛神秘古老文明 創作出奇幻冒險色彩的獨特畫風
從《成為形式的形狀》系列作中,你會發現;放射性光線構圖頻繁出現,源自於陳昱凱就讀文化大學時期,曾探訪過鮮為人知的凱達格蘭遺跡,該遺跡呈現人為堆疊的金字塔造型,不禁讓他想起;古早原住民的壁畫中出現的光環,這讓他的更加地心神嚮往!但並不是每個歷史悠久的神秘古蹟都令他感興趣,陳昱凱也表示:過去曾遊歷擁有豐富故事性的吳哥窟,「只有再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瞬間,最迷人。」,因為湧入大量的觀光群,古蹟被當地觀光業包裝好,也遺失了原來純粹的面貌。
「過去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都在畫好一個畫面。」一次的意外經驗;讓陳昱凱下了一個決定:將推翻以往的模式—創作重啟!「藝術家要重頭開始創作;根源就要自己去選擇,決定要使用甚麼樣的媒材。」他認真的說道:假設今天畫一張50號的畫布,在這個50號之前,都是幕後的人幫你處理好的;購買了那畫布,只有畫面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即使訂製不同的畫布尺寸,也還是在別人限制的規格之下進行創作。
在回想創作之中,陳昱凱曾受過國北教姚瑞中教授的影響,也讓他漸漸對自己在創作上有所期許。從形式上開始嘗試不同的呈現,他使用方便取得的木材拾獲物,木材因其便於切割與造型的特性,是相當適合的媒材。他嘗試混合、再創造的手法來表現材質架構。拾獲物本身有其必然的造成因素,因此具有物品不可選擇的獨特性,經過再造之後,使其成為三度空間的實存狀態,探討材質架構、空間之間的對話。
▲以拾獲物拼組作品 渾然天成的特異造型
此次的作品架構上,陳昱凱拼裝出特異的具體造型,來表現不完整的外型,這樣的不規則型體;有別於一般平面繪畫的方框支架,能製造出空間的缺口;作為一種視覺上的填空效果。他也保留物品本身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指示著過去,同時刺激著視覺的強度。技法上他堅持以手工性的方式,表達出人的氣息以及留存個人的感情痕跡,如刮除、壓平、與重疊等手法,結合個人美感經驗與幻想空間的融合。展出時將作品本身置於展場、甚至是倚牆而置,他也試圖挑戰觀者慣性的觀看方式。
作品圖像之間不求連續性的發展,陳昱凱在創作時去創造出來,這些是特定的產物,無需去回溯自身或任何規則之上,當下反應就已經確立,在創作過程中「只要求自己」的實踐當下。他也希望:能讓大眾觀看的當下,感受到視網膜震撼,任憑身體體驗、經驗;「從這麼多精緻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十分熱愛探索的陳昱凱,與其創作般;有著奇幻冒險的色彩。
陳昱凱簡歷:
學歷:
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
201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研究所
經歷:
2016年 桃源創作獎 首獎 桃園展演中心
2016年《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 大舟造船廠
2016年 台灣當代一年展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國展油畫比賽得獎作品展 台灣藝術研究院
2014年 第七屆金車青年油畫獎暨歷屆首獎者創作聯展 金車文藝中心
2014年 【Archetype開箱進廠】聯展 Archetype Factory 原行廠域
2013年 POLYPHONIC五人創作展 優米胡椒 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