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94的網紅法學博士石人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

  • 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2 09:10:03
    有 1 人按讚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的見解與分析。

    開場與會者就以自身使用長照服務的經驗,指出目前長照申請流程相當複雜,不易於民眾申請使用;根據被照顧者不同的情況,可服務的機構分為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單位(複合型服務中心)、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除了三級單位之外,在長照系統中還有個管師、照服員、復健師等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的長照服務。這樣的分級結構,對一般家庭來說相當複雜;因此,當有長照需求時,每一個家庭都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去洽詢長照資源,並等候評估入戶,大多數的家庭都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

    談及整體長照執行情況,中央補助長照經費雖逐年增加,然而實際執行情況不甚理想。舉例來說,106年與107年執行率僅達五成左右,其中智慧健康發展計畫只有不到三成,108年為了拉高執行率,放寬補助條件致使執行率提高達92%,但缺乏稽核管控的政策補助,造成不少專家學者對於品質的疑慮。另一方面,中央為了補足長照經費缺口,設立長照服務發展基金,並訂立額度目標,預計逐年成長至115年可編達736.48億。許多專家學者批評,今年僅預算400億的計畫,目標五年後要成長將近一倍的預算,迄今卻沒有穩定的財源,很難想像未來的長照計畫要如何實現。

    根據研究統計,實際上在台灣照顧服務提供者,多數優先考量為家屬(61.2%)42萬人,再來是外籍移工(28.5%)20萬人、機構照顧(4.9%)3.4萬人、居家照顧服務(5.4%)。回到照顧現場,當家庭有照顧需求時,大多數人第一首選是從移工找起。此外,家庭照護類移工一方面不受勞基法管轄,同時也被長照政策體系排除在外,延伸出不少照護問題。
    整體而言,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4.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每年家庭看護需求量都處於直線上升的狀態。若目前長照政策思維,都維持在將「長照服務視為商品」的話,恐怕只會創造出更廉價的服務品質,造成更惡劣的勞動條件。

    長照2.0為實現在地老化,發展了龐大的照顧體系,但執行情形卻遭一線工作者批評不符實際需求,為了解長照政策執行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八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婦女新知秘書長周于萱、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謝雅涵、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各自針對長照政策不同執行面做分析。

    開場與會者先剖析目前照顧服務的家庭困境,根據研究統計,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中,粗估有231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因「照顧」離職約有13.3萬人。這些人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家庭的照顧需求,還有離開職場所需承擔的後果;因此長照計畫的核心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的,減緩這些人的照顧負擔。但事實上,目前政策限制僅能提供22小時居家服務,這對有需求的家庭來說遠遠不足。
    另有與會者指出,目前所謂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發展未能符合初期的社區整合服務理念。有民眾不斷反映A級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A級單位的個案管理人員,連目前長照計畫能為個案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都不甚清楚。此外,目前支付制度為單項服務支付,當家庭需要洗澡服務,就申請洗澡服務;需要交通接送服務,就申請交通接送服務;服務提供相當片段且缺乏完整性,不力於支持照顧者長期照顧需求與生活安排喘息,建議考量開發包裹式照顧服務,以因應照顧者需求與區域資源不足的問題。


    最後提及長照服務員的問題,為了快速擴張人員帳面數字,目前在長照2.0的政策規劃底下,訓練時數僅需90小時,進入門檻相對低。即使如此,大多數人接受完訓練後,也未必都會投入長照產業服務,原因在於相同的工作內容,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或是自行出來接案當居家服務員,其薪資水準都優於待在政府的長照體系裏面。因此與會者建議政府考量政策時,不應僅考慮如何解決家庭長照服務的需求,也應更全面的思考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培訓問題,以及後續就業支持問題。


    台灣長照目前的問題,並不僅止於供給面不足而已,而是有更多的問題在於長照供給者缺乏支持體系。以目前台灣家庭照顧者的樣貌統計,平均照顧時間高達9.9年,每天照顧時間更是高達13.6小時。這些人不僅面臨家庭照顧壓力,同時還要面臨受到照顧責任影響,因而減少工時的壓力,此情況在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當中,粗估就佔231萬人。若政府沒有提供健全的政策環境,並給予民眾有充分的選擇權,減少被迫成為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照顧者的失能與崩壞,將會是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少子化社會來臨伴隨著高教冰河期,甚至連國立大學碩博士都出現招生掛零的情況,為了解高教產業實際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十五日分別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就不同高教產業面向提供現況與見解。


    一開始與會者先談及整個大學發展歷史,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早期中世界的大學主要組成,是由一群學生對學術有興趣,找學術上有成就的老師教學,抑或是學者們對於傳授知識有興趣,找來一群學生來上課。無論何種方式都以學習為主體,直到美國地方州政府捐地給大學,要求成立理工學院,以此開始定調大學要為社會服務。後來台灣政府治理開始實施新管理主義,提供許多績效獎金補助,讓各個大學在指定的績效成績上做競爭,以至於學校為維護自身補助利益,各校之間不再合作。與此同時,私校在評鑑績效的壓力之下,為了追求補助與成績,會高薪聘請教育部門神(曾任職教育部高階主管的教授)協助學校評鑑。種種為應付評鑑績效的作法,衍生出許多高教問題。


    另有與會者沉痛指出「政府喜歡把高教困境,歸類在少子化問題;這做法其實很危險,因為少子化是結果。不可能叫國民現在多生小孩來解決此事;執政當局不能把社會問題推給自然現象,然後雙手一攤表示束手無策」與會者指出高教私有化才是高教困境的背景根源,包含政府挹注教育資源不足,以及為節省成本縱容私人倚靠學費辦學,還有放任學校不計手段節省成本。各種私有化節省成本的手段,衍生出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過高生師比等問題,嚴重影響本國高教品質。

    與會者以自身私校多年經驗表示,我國私校高達三百多所,每年需照顧110萬名學生。政府干預私校相當密切,包含管制招生數量、教學品質、學雜費等等,但同時分配給予私校學生的資源卻相當稀少。整個教育資源在計劃經濟下分配相當不均。私校之所以今天會有經營上問題,在於與公校在招生市場上有著不公平的競爭,為了維持財務平衡,只能針對學生不斷減少教育支出,包含零學分服務學習、減少開課、大班教學、凍結師資等;針對老師則是不發年終獎金、扣減研究費、增加授課時數等。如此樽節支出,才能夠勉強持續辦學。

    總結台灣高教問題,在於台灣大學數量太多,整體對教育的投資相當不足;以台灣為例,七間國立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幾乎僅等於中國二線城市武漢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除此之外,政府隨著經濟成長,稅收逐漸增加,也因為少子化因素,學生數量減少,所以每一位學生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理應增加。因此政府應該要調整高教政策,從私有化思維轉向公共化的政策方針,才能夠解決現今少子化的高教困境。

  • 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5-20 19:11:44
    有 16 人按讚


    早上,在國北教育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的演講,我講兩個故事,凸顯兩個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遇到問題,要怎麼思考脈絡,找到關鍵痛點,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向,怎麼行動,解決問題,更創造價值。

    學生可能還不懂要怎麼思考與觀察,所以用故事跟問題情境,幫主他們去思考。

    最後,問答時,大四學生問我,什麼是品質?

    我簡單的回覆,在什麼脈絡情境下,該做到位的事情,就是品質。我舉了旅行的例子,例如在鄉間做農事體驗,休息奉茶時,該具備的就是碗或茶杯,而不是塑膠杯或是紙杯,這就是品質。

    我也說明,要達到品質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了解最重要的目的與價值,根據這個標準,相應產生的流程安排,就是能力(流程能力),哪些要到位,哪些先做,哪些後做,哪些得先溝通,哪些得協調,才能讓品質到位。

    很基本的態度,小英發表就職演講,我發表每個人該有的思考與工作態度,才能因應小英的內容,去解決國家與社會問題。

    每件事情都要到位,從小到大,都該如此。說到,也要做到。

  • 北教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4-12-22 11:51:05
    有 7,178 人按讚


    公布第四波市府團隊 鄭文燦:新桃園,拼幸福!

    今(22)日,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公布第四波市府團隊,包括2位局長:教育局長高安邦、地政局長陳錫禎,以及3位參議:陳宗義、朱松偉、劉子琦,包括上週公布的參議黃世杰,已公布4名參議。鄭文燦表示,延續前三波人事的特色,這次所公布的5名團隊成員,兼具理想性與專業性,同時擁有豐富的經驗及為市民服務的熱情,新市府團隊已陸續就定位,要為新桃園,拼幸福!

    教育局長由現任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出任。高安邦為美國麻薩諸塞大學資源經濟學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農經碩士,曾擔任政大社科院長、政大經濟系主任、政大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班主任、政大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鄭文燦表示,非常榮幸邀請到高安邦校長投入新市府團隊。鄭文燦說,高安邦將於明年2月1號就任,這段期間將由現任教育局副局長林威志代理。

    鄭文燦說,桃園長期缺乏充足的教育資源,更有區域之間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高安邦在公、私立大學皆服務過,對於如何平衡資源,有深刻體驗與實務經驗,擔任開南大學校長任內,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全球佈局,讓學生有機會到業界實習,讓學生有機會到國外名校,如:麻省理工學院閱歷。鄭文燦說,高安邦不只是優秀的學者,更是卓越的教育家,希望借重他的長才,升格的桃園,要妥善分配與運用教育資源,成就每個孩子,推廣均優質化的教育環境,他會整合桃園16所大專院校及社區大學的資源,並持續推動十二年國教。

    新任地政局長陳錫禎現為臺北市政府參事,是英國伯明翰大學都市及區域研究所碩士、政大地政研究所碩士,曾擔任首任臺北市政府地政局長、臺北市政府地政處副處長、處長,首任臺北市政府地政處土地開發總隊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正面臨快速變遷,目前34個都市計畫區應該因應快速發展進行調適,必須平衡城鄉發展。鄭文燦說,未來,備受矚目的航空城計畫,土地徵收業務將移交由地政局辦理,他要借用陳錫禎的「首都經驗」,讓土地合理使用,打造桃園成為一個永續的生活城市。

    鄭文燦今天也公布了三名參議,其中,陳宗義現為桃園縣議員,是臺大法學士、臺大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組碩士班,曾擔任桃園市長、立法委員、行政院顧問。鄭文燦說,桃園鄉親對陳宗義很熟悉,陳宗義對桃園也很熟悉,陳宗義正派、耿直,擁有法律專業,擔任過中央與地方民代,也有豐沛的中央及地方行政歷練,是桃園優秀幹才,他希望借重陳宗義的專業歷練,及對桃園在地的瞭解,讓新市府團隊更有效率、更貼近市民。

    另一名參議朱松偉現為健行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是臺大土木工程博士、土木工程碩士,曾擔任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主任秘書、清雲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雲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任。鄭文燦表示,桃園即將繼雙北和高雄後,步入捷運時代,鐵路地下化也勢在必行,未來四年、八年將是桃園交通建設的重大突破期,朱松偉的專業領域在智慧型大眾運輸系統,以及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是高雄智慧行控中心的重要推手,他要借重朱松偉的專業,讓在地子弟替桃園鄉親服務。

    參議劉子琦是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社會科學科技整合系碩士、政大法學士,現為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助理教授,曾任教於東海大學社會系,亦曾擔任行政院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審查委員、臺中縣文化局文化諮詢委員。鄭文燦表示,劉子琦曾榮獲 2003年傑出教學獎,是青壯世代優異的學者,過去也曾投入多次輔選列車,也是政治歷練豐富的專家,劉子琦的專業領域在商事法與產業競爭政策, 他期盼借重劉子琦的政策專業及政治歷練,為桃園打拼。

    鄭文燦表示,有關縣府和附屬機關的約聘僱及臨時人員,除非涉及計畫型,而有計劃結束或變動者,原則上新年度將繼續聘任,自1月1號起一年一聘的契約將會生效。鄭文燦說,許多約聘僱人員是該單位不可或缺的人力,但為避免浮濫及不必要支出,約聘僱人員或增或減,明年度再由各局處進行檢討。鄭文燦也呼籲,政府的服務不能中斷,文官是政府的骨幹,希望大家安心工作、為民服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