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李永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讓「樹梅坪古道」成為「瑞芳詩學步道」】 永萍在「古清明」到訪的「樹梅坪」古道,是觀賞瑞芳山海美景的好所在。這條古道,十幾年前之所以能夠恢復,是地方文史工作者、愛鄉土人士等,出錢出力不懈努力的成果。 自樹梅坪往下連結至福德祠&大眾廟的「樹梅坪古道」,原本並非正式的官方步道,而是古時的採金小道。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北投文物館」介紹 專訪:李莎莉 館長 北投文物館的前身為「佳山旅館」,始建於1921年,當時是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日治時期為「日本軍官俱樂部」,據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為神風特攻隊的度假所。國民政府到台後由外交部接管,先後為安置軍民的「佳山宿舍」和供政府官員度假之...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在 近藤弥生子 Yaeko Kond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7:58:49

台湾に行きたいなぁ…と思ってくださる皆さまへ、 台湾直送📦のアツいイベントが、 なんとあの小杉湯さんで開催されるそうです〜👏👏👏 なんと、小杉湯さんと北投温泉のコラボ! 台湾の友人らが、ここのところみんな頑張って準備しておりました。 カルチャー色が強く、濃度の濃いイベントになると思います。 ...

  •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在 李永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6 08:46:00
    有 5,434 人按讚

    【讓「樹梅坪古道」成為「瑞芳詩學步道」】

    永萍在「古清明」到訪的「樹梅坪」古道,是觀賞瑞芳山海美景的好所在。這條古道,十幾年前之所以能夠恢復,是地方文史工作者、愛鄉土人士等,出錢出力不懈努力的成果。

    自樹梅坪往下連結至福德祠&大眾廟的「樹梅坪古道」,原本並非正式的官方步道,而是古時的採金小道。在往昔「一夕致富」的採金年代,樹梅坪一帶有著露天的金礦源頭,不少人在月黑風高時從這條山徑上山採金,走著走著就走出小徑古道來。採礦停止之後,小徑蔓草叢生,年久失修,一度古道就此消失了。
    「九份鄉土館」阿賢(賴志賢)館長及瑞芳詩學會等地方人士印象中一直有著這條路存在。
    阿賢館長說,十幾年前,福德祠的廟公阿明受神明指示,希望把步道恢復起來。因此,關心地方文史傳承的阿賢館長,和十來位朋友共同發願,自費自力將颱風吹毀損壞的老房屋及道路石塊撿拾收集,搬運、雕鑿、修築,憑著印象中的路徑,花了數年期間,一階一階地將步道修復起來。然而因為古意樸實的個性,眾人並未立碑落款紀念復舊工程。如今,新北市觀旅局認可地方的努力,已將「樹梅坪古道」正式納入瑞芳文史景點。

    古道最近還被觀旅局「升級」為「淡蘭山徑系統」,其中木質與石刻指示牌,已雙雙掛上知名設計師蕭青陽設計的「雙扇蕨」淡蘭古道LOGO,相當吸睛。阿賢館長與瑞芳詩學研究社在興奮之餘,還有一個夢想。他們希望更進一步,結合詩詞、俚語、書法等文化元素,豐富古道景點的文化內涵;在「樹梅坪古道」沿途定點設置刻有瑞芳詩詞的碑石,讓踏賞古道的朋友,同時也能欣賞過去瑞芳詩學前輩為瑞芳賦作的詩詞,穿越古今,連結對瑞芳這片土地的情懷。

    永萍十分讚賞這個構想。過去在台北市文化局長任內,我也曾與在地人士一起努力,將「北投溫泉博物館」古蹟活化成功的經驗。永萍希望能和阿賢館長、礦研協會陳嘉林博士、瑞芳詩學社楊慶昌顧問等人共同推動,讓「樹梅坪古道」更進一步成為「瑞芳詩學步道」,增添九份金瓜石「人文走讀」新亮點。

  •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在 DJ小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2 13:58:21
    有 21 人按讚

    北投溫泉博物館要過生日了,館長 #鍾兆佳 空中說明本週六開始的21歲生日活動唷

  •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在 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10 08:00:00
    有 206 人按讚


    [新勇哥物語]-485
    《阿扁踹共》不接受採訪,在家也能講
    —阿扁對藝術文化、古蹟的保存活化的重視緣自林曼麗教授擔任北美館長,規劃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阿扁才知道台灣館所在建築物原來是監獄,啟發阿扁對古蹟或歷史建築物都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記憶,ㄧ定要設法保留整修、進而活化。

    看到膠彩畫家、雕塑藝術家陳嬋娟老師在高雄梓官蚵仔寮的工作室,是非常熾熱的鐵皮屋,就在那樣的工作環境從事雕塑,阿扁內心頗為感動!阿扁對藝術文化、古蹟的保存活化的重視緣自林曼麗教授擔任北美館長,規劃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阿扁才知道台灣館所在建築物原來是監獄,啟發阿扁對古蹟或歷史建築物都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記憶,ㄧ定要設法保留整修、進而活化。短短4年,阿扁市長的台北大美術館計畫,座落在北美雕塑公園靠北區海霸王餐廳的西洋美術館,因連任失利而胎死腹中,市政府舊大樓面對長安西路的立面則在古蹟與教育(建成國中)並存的裁量下,成功的被保留下來,成為現代美術館。阿扁還把日據時代的北投公共澡堂變成溫泉博物館;西門紅樓與市長官邸都成為藝文廣場;汀州路自來水園區成為水博物館;寧夏路舊大同分局與牯嶺街古亭舊分局分別成為保留水牢的古蹟或小型藝文場所;士林官邸則先開放中西式花園與教堂凱歌堂,阿扁總統任內再開放正館;清代僅次於巡撫的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原在中山堂舊址,有24年曾為總督府,為了紀念裕仁天皇登基,拆除改建為台北公會堂,也就是後來的中山堂,阿扁整修成市民劇場;僅及原來規模1/32,部分遷建植物園的布政使司衙門也在阿扁整修後再行開放;比較遺憾的是中山橋,阿扁堅持保留不拆,另在基隆河上游闢建圓山子分洪道,就可有效杜絕水患,卻被馬英九市長給拆了!

    (完整版)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710W0013

    (精華版)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710P12M1

  •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27 18:58:46

    本集主題:「北投文物館」介紹
          
    專訪:李莎莉 館長
      
      北投文物館的前身為「佳山旅館」,始建於1921年,當時是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日治時期為「日本軍官俱樂部」,據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為神風特攻隊的度假所。國民政府到台後由外交部接管,先後為安置軍民的「佳山宿舍」和供政府官員度假之用的「佳山招待所」。

      後拍賣民間,成為私人度假別墅,也成為拍攝古裝片的場所,因拍「古月莊」而被稱謂的別號不逕而走。爾後張純明先生在此歷經風華歲月的日式建築園區,創辦「台灣民藝文物之家」,致力保存台灣早期民俗文物與原住民藝術,近年正式更名為「北投文物館」。

      1998年9月,台北市政府將此園區列入市定古蹟,自2002年起,建築體因面臨整修,故「北投文物館」全面修館,陸續進行古蹟修復的工作,費時5年多才完成。


      1984年在偶然機緣下與台灣民俗文物收藏家張木養先生合作創辦北投文物館。張木養先生為第一任館長,後又聘請民俗織品專家高本莉女士、研究台灣原住民衣飾學者李莎莉女士、博物館規劃及策展工作者吳靜宜女士接任館長、江韶瑩先生、張瓊文女士與張玟珍女士接任基金會執行長,同心推廣在地文化教育不遺餘力,本館屢獲政府單位肯定,並獲中外無數貴賓、學子的愛護支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