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everbody 我是Robyn!
最近可能是疫情,又或者是可能是我們Youtube有做起來,經常收到屋主來電要求評估屋況及重整後的預估租金。
評估就像是業務交涉,我們推銷我們的服務,期望屋主買單。在交涉的時候,發現自己常常會重複一個觀念給不同的屋主,因此想來分享一下,關於制定租...
Hello everbody 我是Robyn!
最近可能是疫情,又或者是可能是我們Youtube有做起來,經常收到屋主來電要求評估屋況及重整後的預估租金。
評估就像是業務交涉,我們推銷我們的服務,期望屋主買單。在交涉的時候,發現自己常常會重複一個觀念給不同的屋主,因此想來分享一下,關於制定租金的概念與方法。
屋主常常會對自己的租金有很高的期待。這是可以理解的,誰不想賺更多錢?
有些屋主可能以前曾經租過一個相對高價錢、或是聽說附近有誰租到那個價錢,就期待未來可以租更多,因為會花錢經過我們的裝修整理,理論上可以租更高的價格,聽起來好像非常合乎邏輯。但我自己是有不同的見解。
我個人認為,本質上影響租金的因素能歸類為3點──位置、房源型態與內部裝潢。
舉例來說,學區、生活圈、捷運、噪音等等能被歸類為位置,電梯大樓、管理員、收垃圾、車位、屋齡被歸類為房源型態,有無漏水壁癌、家具提供、美感等等被歸為內部裝潢。
品牌公寓的目標,是希望在這3點外,再創造額外的1點,也就是品牌價值。是否有房客願意因為這個品牌而多付租金?目前在台灣尚未有經營者實際做到這一點,國外也難說有,還待時間考驗,但以目前來說還跳脫不出來。
在這3點中,也有各自的權重,我認為重要性排序分別是:
一、位置
二、房源型態
三、內部裝潢
當然這是在其他條件都在正常範圍的狀況下。舉例來說即使在信義區中心、但房子是廢墟,怎麼可能住人。
房子的位置是影響租金最重要的先天條件,它決定的租金的上限。在網路平台上常常能看到偏遠地區的豪宅跟市中心普通公寓的租金相差不多就是一個好例子。因此即使花大錢去做裝潢,在北投區的房子也難租到中山區的價格。再來以客群角度分析,會需要租這個位置或者種房源的客層,它能接受的租金範圍是固定的。舉例來說,中山區2房一廳的房型,它的大眾價格區間會落在20000~30000間,再往上會很難出租,能租的掉都是緣分。
那是否就不用花錢去整理了呢?反正也租不高很難回收?
其實經過裝潢的房子或許在租金上難以調整太多,但它有關鍵的一點是「空屋率降低」。當在跟其他競爭者做比較時,一定是有裝潢過得比較吸引人。常常會有屋主忽視空屋帶來的損失,或許有些店面空著是有其他考量,但以居住型房源的角度來說,空屋一定是越少越好。變相來說,空屋率降低也是租金收入的提升,但大部分屋主缺乏這方便的認知,會覺得花錢就是要租更高、或者寧願不花錢,非常可惜。
#Zuker租客 #Zuker小教室 #台北租屋 #共生 #共生住宅 #共生公寓 #租屋 #租房 #租屋小常識 #租屋知識 #常識 #知識 #knowledge #dailyknowledge #每日一知識 #租屋大戰 #租屋人生 #租屋小助手 #租屋問我 #租屋族 #租屋糾紛 #租金 #租金好貴 #租金行情 #租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