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京電影學院課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京電影學院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京電影學院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表演系兩年的臺詞課想一個月補上?不可能!】 2018-02-09 08:35:43 來源: 新京報 「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成了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基礎要素,而表演的另外一面「臺詞」,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臺詞正在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以至於最近趙立新、韓雪等演員在綜藝節目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 #曾志偉 #矮仔 #何麗全 #星夢CEO #ViuTV #TVB #Viutv樂壇新勢力 #姜濤 #林家謙 #SERRINI #許廷鏗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00:47:50

【 資深藝人張錚加拿大離世 】 _ 溫哥華影視人協會前會長兼資深藝人張錚(原名張喬夫),加拿大時間周一(25/1)於烈治文醫院(Richmond Hospital)逝世,終年90歲。加拿大中文電台主持何活權,於其facebook專頁上載張錚舊照並公布其逝世消息,「張錚叔為人正直,熱心公益,積極參與影...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21:30:52

【@girlstyle.mag 】馬浚偉因母離世罹患憂鬱症! . 綽號「馬仔」的藝人馬浚偉一向形象親民、正面樂觀,但是原來在他燦爛的笑容背後,曾經因為母親離世而罹患長達8年之久的憂鬱症和驚恐症,直至找到信仰的依靠才漸漸走出陰霾。今年,更無懼年齡障礙,以48歲之齡挑戰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兩年課程。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練’R的思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7 00:51:26

看到易智言老師說不教書了,連北藝大碩班的編劇課也不教了,感到無比可惜。在去年王童老師因一些因素退休後,我就在想,是不是自己比較幸運,剛進來的時候,那些創系的元老們都還在。後來一個個都「退休」了,但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校園。有的變成了兼任老師,有的兼任了一兩個學期,也受不了離開了。 剛考上北藝大碩...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0 17:42:32
    有 56 人按讚

    【表演系兩年的臺詞課想一個月補上?不可能!】

    2018-02-09 08:35:43 來源: 新京報

    「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成了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基礎要素,而表演的另外一面「臺詞」,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臺詞正在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以至於最近趙立新、韓雪等演員在綜藝節目中秀了一把臺詞功底後,就讓觀眾有了發現新大陸的感覺。但在臺詞老師們的眼中,臺詞和表演素來不可分割。

    新京報記者專訪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的幾位臺詞老師,解析目前表演和後期配音割裂、科班學生臺詞水準堪憂等現象的原因。

    1 配音濫用 - 演員軋戲頻繁哪有時間背臺詞

    最近幾年大熱的劇集不僅捧紅了許多演員,還帶火了一批幕後配音演員,他們的聲音幾乎全年無休地出現在各種劇集中。觀眾一方面被配音演員的聲音圈粉,另一方面也開始對「不同的劇集,熟悉的聲音」感到疲倦。

    很多劇,尤其是古裝劇,現場收音可能會導致聲音上的穿幫,但無法同期收音跟必須起用配音演員之間卻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就算是後期配音,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和塑造出的人物有要求,哪個演員願意讓別人來給自己配音?」中央戲劇學院臺詞老師吉璟津說。

    接受採訪的幾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口音問題,上海戲劇學院的臺詞老師孫魚洋表示,臺詞教學第一階段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就是矯正學生的地方口音,不然之後的戲路會受到限制。
      

    一些古裝劇因為棚外拍的戲份多,同時段有若干劇齊拍,而不得不用配音,但在現代劇中,配音現象仍然屢見不鮮。除了口音出戲和臺詞功底不過關,軋戲也會導致演員沒有時間背臺詞。「他橫店有戲,車墩有戲,懷柔還有戲,哪有時間去琢磨人物、背臺詞呢?有些人就只能靠導演現場講戲,直接告訴他這場幹什麼,再不行就念數字臺詞。」吉璟津無奈地說。

    知名配音演員姜廣濤(曾為《琅琊榜》藺晨配音)曾表示,「配音演員最為本職的工作其實是譯製片和動畫片,現在我們配這麼多國產電視劇完全是個美麗的誤會。」

    「表演和臺詞一個是手心一個是手背。用配音演員,其實是把這件事割裂了,變成了兩個巴掌。」這種割裂讓北京電影學院的臺詞老師劉中哲很擔心,他害怕配音過分使用會給觀眾帶來錯誤的引導。

    「國外配音演員大多受過表演訓練,但國內不少配音演員學的是播音主持,配音時容易過於『拿捏』,劉中哲認為,缺乏表演訓練會讓配音演員難以應對不同的角色,他提到了這幾年的熱劇,「適合清宮戲小清新范兒的配音演員,不一定能駕馭戰國時期的野性之美,所以《羋月傳》的配音就感覺很空。」

    吉璟津提到《雞毛飛上天》中張譯的表演,東北籍的張譯用自己的聲音詮釋了一個地道的浙江商人,「語言成立,這個人物形象就完成了一半,慢慢地觀眾會相信你就是那個人物。」

    2 悖論 - 學生無心上課忙拍戲,出校門卻急著補課
      

    劉中哲經常會給學生們推薦一些經典的國外電視劇,讓他們去觀摩學習。之前,他推薦了英國的莎士比亞作品改編劇《空王冠》,但過了一段時間再問起時,全班僅有兩個人看了。

    和其他院校的大學生相比,影視院校的學生要面臨另外的誘惑,通告、綜藝、拍戲等工作在讀書階段就紛至遝來,尤其某些讀大學之前就已成名的學生,更是需要持續的曝光保證人氣。

    吉璟津表示,多數表演學院都明令禁止在校生外出接戲。但即便是不外出拍戲、錄綜藝,一些學生也難以保證每天出早功,認真練習課堂學到的方法。「生活中不鞏固,說話含糊不清,或者跟家人和老家的朋友打一個電話就又說回了方言,想要基本功扎實就一定得讓專業融入生活。」

    校園裡有些學生無心上課,急著進圈子拍戲,進了圈子的不少人卻開始急著找老師補課。劉中哲常常接到一些臺詞和表演指導的工作,但授課方式讓他越來越難以忍受,有演員一到了試鏡的時候就拿著劇本來找他,最急的時候晚上給劇本,第二天就要試鏡,「這已經不是表演課了,這是創作課。」

    有些演員甚至會把老師提供的粗略的表演框架,直接定型套用在戲中,劉中哲再也不願意給這樣的演員上課。在他看來,臺詞表演是門慢功夫,需要花時間來打磨和思考,「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一小段臺詞,要想講清楚,就得用上十節課。」

    3 高校臺詞教學 - 學生思維僵化,無法理解感於心、發於聲

    高校的臺詞課堂並不神秘,乍看之下,有些基本課程甚至和諸多藝考培訓班的培訓頗為相似。在上述幾大高校的表演系,臺詞必修課通常持續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氣息、聲音、咬字是第一階段的入門訓練,儘管基礎,但也需要在課堂外下足工夫練習。吉璟津介紹,『出早功』是中戲的傳統,要求學生每天早上花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練習課程內容。

    高校也會引進一些國外的教學方法,上海戲劇學院這幾年引入了林克萊特聲音訓練法,這套理論強調“放飛自然之聲」,有論文表述過林克萊特認為現代人在來自社會的壓力和束縛下,出於禮儀、紀律和偽裝等目的,已經丟失了發出最自然聲音的能力。「演員這個職業就是社會心靈疏導師,用人類的情緒和那些原始的生命訴求去引領別人」,孫魚洋如此說。

    「第二個階段是『人情意』,你要去理解劇本和臺詞。」

    吉璟津指出,一些演員並不理解臺詞,只是一味死記硬背。隨著各種影視劇數量突飛猛漲,對演員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演員培養的規模卻沒有跟上劇集的生產步伐,「表演指導」、 「臺詞指導」應運而生。

    但有時找上門的培訓卻讓吉璟津感到頭疼,「經紀公司簽了藝人,但戲不行被導演和製片人退回來,就找老師補課問『能不能在1個月之內解決掉?』,怎麼可能?」

    「先塑造人物,再談臺詞。臺詞是人物感於心,發於聲的結果。沒有感於心,哪來發於聲?」,塑造人物是劉中哲反復強調的一點。但在實際教學中,他卻經常感到無力,學生的僵化理解讓他頭疼。

    「學生一演杜十娘,基本就是我崩潰的時候。她們永遠把杜十娘弄得風塵味十足,然後就是哭,把她變成哭哭啼啼的怨婦。在某種流行審美的驅動下,覺得‘能讓觀眾哭,我的創作就成功了。 」
      
    4 改進 - 學校授課從舞臺劇為主到兼顧電視劇

    如今臺詞表演存在的種種問題,其實已經埋藏在藝考體系中。一方面,對於藝考生的文化課分數要求過低,被錄取的許多學生在文本的理解能力上並非佼佼者。

    另一方面,為了成功通過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在藝考前參加各種培訓班,而培訓班的課程往往更偏重朗誦,獲得了些皮毛的學生到了大學課堂上反而喪失了學習動力。劉中哲就曾在課堂上遇到過習慣了把朗誦當臺詞的學生質疑「怎麼跟培訓班教的不一樣」的情況,「孫道臨不用朗誦腔,依然可以把《琵琶行》演繹得讓人潸然淚下。」

    雖然學生存在不少問題,但高校老師們仍然在努力革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孫魚洋表示,全國幾大影視院校的教學都以舞臺劇為主,但演員接觸更多的還是影視劇。為了跟市場接軌,學校的教學也在做調整,讓學生能儘早適應電視劇的拍攝方式。在他看來,職業教育有三個層面:心態、技能、知識,目前的教學體系在職業心態層面的培養還不夠多。

    而影視劇中臺詞表演太差,過度使用配音的問題,演員固然有責任,但劇集生產鏈條上的其他方面也並非全是受害者。劉中哲指出,一些戲的劇本也有問題,「太爛的劇本沒法演,有些時候其實是演員在替編劇寫劇本。」

    孫魚洋認為,有些時候使用配音,演員本身也很無奈,片方有預算考慮,經紀公司也有其他的工作安排。「現在越來越工業化、標準化,每個人付出的時間都有限,但這其實也是行業進步的表現。」

    劉中哲推薦了一部電影,李麗華主演的《武則天》。對於看著近些年影視劇長大的人來說,這部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的臺詞表演風格顯得過於平實。劉中哲解釋到,現在流行的朗誦腔是形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殊語言表達方式,「回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電影,他們也有『腔調』,但都是『人物』在說話。」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臺灣漫畫基地 Taiwan Comic Bas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3 16:26:07
    有 11 人按讚

    #講師介紹 #進修課程

    鄧靜儀 Arden

    製片人 / 鏡象電影 co founder

    經過多年國際廣告公司品牌策略與廣告製作工作後,進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製片組就讀,從學生時期開始累積劇情短片與紀錄片製作經驗。

    2017年與國際銷售、發行行銷夥伴共同創立鏡象電影並負責製作與開發,擔任兩次金馬學院製片人與亞洲多國年輕導演共同合作拍攝、而後擔任電影長片製片、項目開發製片、Netflix影集製作統籌,並隨同導演參與國際影展及創投大會。



    【工作經歷與製作作品實績】

    2020
    電影項目《青山 》製片:入圍2020釜山影展APM創投會
    2018~2019
    Netflix影集驚悚劇場:《打掃》《虎》《完美Lily》《肇事者逃逸》《住戶公約》 《隧道》《樂園》 製片統籌 |監製:葉如芬 | 導演:陳宏一、卓立、王威翔、劉邦耀、沈騏、李育丞 :入圍台北電影節、韓國富川電影節短片單元。
    2017
    金馬學院《暗湧 》《我有一支槍 》製片|監製:侯孝賢|導師:黃進、傅天余
    《角頭2 》行政製片 |導演:顏正國
    《刺蝟擁抱》企劃與編劇 |導演:羅頌其
    2016
    金馬學院《魚缸 》《洗衣店 》製片|監製:侯孝賢|導師:趙德胤、李中
    高雄拍短片 《甜蜜蜜》製片人|導演曾文俊
    2015
    紀錄片《夢想海洋》企劃製片| 監製:葉如芬 |導演:王威翔
    2014
    公視短片《孝悌兒童》 企劃: 文化部短片輔導金、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
    公視短片《自由人》前期製片:金穗獎/金鐘獎最佳短片、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
    2011
    長片《烏龜慢走》製片:獲得2011年文化局長片劇本開發輔導金

    2011年以前曾任橘子磨坊數位創意公司:品牌/策略總監、北京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策略總監、上海達比斯廣告公司:資深策略經理、台灣智威湯遜廣告公司:策略經理、台灣奧美廣告公司:業務專案經理


    #非常難得的講師
    #還不快手刀報名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6 07:51:23
    有 1,037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716)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談他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這是我追悔莫及的遺憾。現只能從他的零星留言、有關書籍記載,和我的片斷記憶,去寫他生平。這既對我有意義,也反映了父親那一代人的掙扎。

    李化,1909年9月23日(農曆8月初10)出生,原名李存棠,廣東新會人。1927年18歲時離鄉往廣州進入韋碧雲創辦的廣東電影學院就讀。那是中國電影業的萌芽期,選擇學電影的人極少。父親是電影學院第一期學員,三個月完成課程,隨即留校協助主持校務。學院第二期,我堂兄李晨風和後來的電影人盧敦就入學了。其後父親與妹妹李麗蓮(我姑姐)、李晨風、盧敦組織一個業餘劇團。1929年南國劇社到廣州演出,父親與姑姐隨南國劇社到上海,1930年與作曲家張曙合作,在上海演出李麗蓮主演的新派歌劇《王昭君》。同年與李麗蓮加入天一公司,父親由場記升至副導演。時年21歲。在上海三年,據知這段時間,他也到濟南、青島、天津、北京等地流轉。有聲電影開始出現,1932年,影人鄺山笑在廣州成立的紫薇公司到上海租用天一公司的錄音設備拍攝《無敵情魔》的聲片部分,完成後與父親離開天一回廣州。父親在廣州助鄺山笑完成了《無》片,並留在廣州拍了幾部影片。其中較珍貴的是1933年的《炮轟五指山》,赴海南島取外景,拍攝了大量尚處原始社會的黎族片段。在廣州,他與當時紫薇的演員、我母親李幽慈相識,並於1934年結婚。母親原名李薇卿,生於1914年,2013年在香港逝世。

    1936年,父親來香港加入大觀聲片公司任導演,並成為華南影業協會總幹事。

    2014年香港出版的《粵語的政治》一書中記載1935年南京中央政府開始推廣國語運動,想要禁制粵語片,香港影界就發起「粵語片救亡運動」:「1936年11月,在粵片界名人李化……等號召下,三百餘位粵片影人聚集於香港一酒家……發表聲明」。又記載1937年7月,香港華南影業協會派我父親在內的代表五人到南京請願緩禁粵語片。但隨即中日戰爭爆發,南京遭日軍進襲,禁粵片之事不了了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空襲廣州,當時父親率領一個攝影隊,冒空襲危險到廣州拍攝空襲中人民的輾轉,以喚起觀眾的愛國救亡意識。

    這段期間他導演的,還有《精忠報國》《民族之光》,是宣揚民族主義的影片。父親生平極少當演員,但在1939年的抗日經典電影《孤島天堂》中卻擔任演員,而且不顧毀譽地飾演漢奸的反派角色。《孤島天堂》是眾多影人不計報酬在香港共同參與的義舉。這部影片現時在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

    1937年,在上海當演員的姑姐李麗蓮,與後來當了毛澤東妻子的江青(藝名藍蘋)投奔中共根據地延安。父親1938 年隨歐陽予倩赴桂林的廣西藝術館工作。在桂林時,父親大約是在延安的姑姐勸說下,安排居住香港我們家中的五弟李剛(原名李存溢)和三妹李慧蓮送桂林聯絡中共組織,輾轉前赴延安。

    1940年我們全家遷上海,1941年父親又去桂林參與抗戰文化工作,1942年再返上海。1944年去南京一年又返上海。這段期間他改名李炎林營商和從事話劇活動的情況,在前文「父親與淪陷區話劇」已談及。1945年從淪陷區逃難到屯溪,在前文「逃難」也談過。抗戰勝利後他在東北及天津經營電影院,很可能是那時候他仗著同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在「接收敵產」中得到接管東北、天津一些電影院的機會,以此謀生。內戰烽火蔓延,1948年2月回香港。回港後再入影圈,首部執導影片為粵語片《有冤無路訴》(1949)。同年領導組織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華南影聯)。

    父親回港後,一開始就以親共的左派影人的面目出現。籌組華南影聯他是主要角色,會務聯絡也在我家,1949年7月開幕他致開幕詞。但隨後的領導權都在中共工委的操控中。接著父親擔任大觀片廠廠長,1953年創辦藝文公司拍國語片。金庸和梁羽生的新派武俠小說這時興起,1959年父親創辦峨嵋公司拍粵語武俠片,大多由他或李晨風執導,並以「林炎」之名任製片。他以大陸的少林寺、武當山、峨嵋山等地取景的幾部武俠片都賣座不差。1966年文革爆發,香港左派影業凋零,他的影片也無以為繼。1968年他為撙節開支,搬去澳門居住。1975年8月22日在澳門病逝。

    在社會動盪中輾轉,在各種政治的干預和影響下掙扎求存,這就是父親的一生。(37)

    圖·1,父親在1970年的一張日曆寫下他早年的漂泊生涯。

    圖2,父親在香港片場。

    圖3,1938年在廣州,左一是父親,左三是母親,左四及五是戲劇家歐陽予倩和夫人劉問秋;母親前面是姐姐和兩歲的我。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02 22:30:17

    #娛樂八卦 #SmartTrave #曾志偉 #矮仔 #何麗全 #星夢CEO #ViuTV #TVB #Viutv樂壇新勢力 #姜濤 #林家謙 #SERRINI #許廷鏗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淨係擺姜濤同埋、林家謙都贏你tvb幾條街啦,
    姜濤同林家謙已經先後上咗志雲大師嗰個youtube頻道㗎啦 ,唔使同你哋講有幾紅啦
    有請林家謙 Terence Lam
    ,香港唱作男歌手,2014年起成為作曲人,2019年出道成為唱作歌手,被喻為治療系歌手, 投入於音樂幕前和幕後的創作及製作,歌曲得到樂迷的關注外,亦於《2019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頒「叱咤樂壇生力軍金獎」,翌年同時獲得「叱咤樂壇作曲人大獎」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銅獎」,成為首位獨立音樂人、出道時間最短的男歌手得主[2]。超級巨聲好似容祖兒張敬軒 陳奕迅都係唱過佢創作嘅作品 。連張敬軒都請佢去自己開嘅餐廳嗰度獻唱 ,成就得到好多大哥手嘅肯定

    Viutv一手捧出嚟嘅 Error,

    其中一個值得留意嘅獨立唱作人SERRINI(原名梁嘉茵)在剛過去的樂壇頒獎禮有不俗成績,除首度殺入叱咤我最喜愛的女歌手最後五強外,她亦在港台十大中文金曲奪得CASH創作歌手獎銅獎,人氣飆升。SERRINI今日在IG宣佈將會在下月10日至11日於旺角麥花臣場館開騷,雖然場館因應限聚令只開得一半,但SERRINI的post一出,已有不少網民表示要搶飛。而SERRINI就留言:「到時候我哋一齊呀,一直一直。」又hashtag「願我們的青春都配有浪漫和音樂。」對於今次開騷,SERRINI助手向傳媒表示音樂會原定在去年中舉行,但因疫情關係無奈要延期,現時會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並會做足措施。她說:「嚟緊會公佈點樣買飛,暫時會開兩場,如果反應好當然想加場,我哋而家約緊嘉賓,希望到時度到期啦!」

    2011年出道的SERRINI,是一位獨立創作人。雖然沒有大公司大水喉射住,但憑着獨特的個人音樂風格,以清新曲風,配合抵死貼地、針對時弊的歌詞,贏盡一眾網民心。而她亦是少有的圈中高學歷歌手,初出道時她是香港大學文學院研究生,並修讀博士課程。前年台灣舉行第10屆金音獎頒獎典禮,大會以「自由Freedom」為主題。SERRINI憑專輯《邪童謠》獲得「海外創作音樂獎」,她得獎時在台上激動地表示,香港目前正在水深火熱的狀態中,又憶述警察闖校園的經歷,引起網民共鳴。

    陳柏宇(Jason)與Serrini兩位歌路截然不同的歌手,於早前首度合作,拍攝Serrini作品〈網絡安全隱患〉合唱版。二人興之所致,打算日後若有機會再度合作,就想一同灌錄兒歌。

    岑寧兒岑建勳同埋劉天蘭生嘅女, 17歲到多倫多求學,畢業後去北京,隨恩師李宗盛工作及學習四年,再搬到台灣。雖說在台灣生活十年,仍然持續在旅途。到世界各地參加音樂節,為歌手的巡演當和音伴唱,籌辦個人音樂會等。佢喺中港台都好紅呀 ,而家都出席撐viutv嘅音樂記者招待會 。
    ..........................................

  • 北京電影學院課程 在 漂漂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0-03 01:23:25

    中視新聞原始出處 https://youtu.be/P9dy4-GH7AI
    台灣軟實力,南向或西進?其實處處有商機!帶您看看西進的個案!台灣杏壇的漂亮寶貝蔡雅琦,在台灣從事影視創意教學18年,2013起連年訓練出國代表選手,在世界盃計算機應用技能競賽中,勇奪世界冠軍,蔡雅琦打造"漂漂老師"自有品牌,近年來西進大陸騰訊課堂,錄製教學專案影片,並在北京拍片學院開設"AE影視特效欄目包裝"等學習社群,開啟跨國界的線上設計教學網絡。透過各種工具書、直播或互聯網教學,與兩岸與東南亞、澳洲等國際學生零距離,以創意成功讓產學接軌,創造商機!

    *教學直播夜 LIVE學設計
    深夜11點,"好好玩設計"直播開課囉!影音特效、影像調整、合成、CIS與插畫設計、數位排版等,她是漂漂老師,週週變化主題,吸引學生、粉絲加入直播列車,留言互動、學設計。
    *貼圖自己做 原創設計夯
    記住每位學生創作進度,已有不少同學發行通訊軟體貼圖!
    創作能送愛 設計變公益
    老師教導貼圖設計,也引導學員送愛到各地。
    *數位學習熱潮 不分老幼
    教學的時候 成就感是很大的 因為你教出去 他馬上就會有feedback(反饋)回來 現在教學的人群很廣 從小學生 一直到70歲也有 也有失業的 也有正在執業中 各種不同的人群 他想要獲得的目標 還有他學習的內容不一樣
    從無學到有,面對面教學仍是多數台灣學生習慣的模式,但數位學堂,早已暢銷大陸。
    *線上學習軌跡 銜接職場
    花了很長時間在調研 發現漂漂老師之後 我們其實覺得是個寶 整個電影產業 互聯網影視這一塊的發展 非常地迅猛 專業從事這個領域的 另外一個就是 進入視頻時代的時候 (自媒體)個體都應該有一些 視頻製作的能力 (人才)海量的需求 非常有限的供給 之間就存在巨大的差距 唯有教育可以解決這件事情
    我原本不想要開線上課程 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 我錄完視頻 學生學了 但他到底學了怎麼樣 不知道 學習的系統裡頭 它就有做到發問 可以留言 出作業 我們可以批改 (通訊軟體)也主動提醒我 我上面有作業要批改 對 (線上教學)跨過距離的問題 獲邀在大陸騰訊、影視工業網拍片學院等知名互聯網中,製作線上教學課程,台灣師資西進充滿商機,卻不輕鬆。
    需要至少9個月的時間(備課) 包括更好的成果 同學的好評 老師其實在這期間 要持續投入很多東西 老師如果不是真正熱愛教學 他其實最後是跑不到這個時間段的 線上教學留下數位學習軌跡,學生獲得學分認證後,進入職場還能再加分。
    *電腦應用冠軍 台灣之光
    這份工作跟以前我從事的 譬如說像在電視台 或者是作主管 這些工作類型都不一樣 今天我可能只是做一個啟蒙的動作 給了你一點點什麼東西 因為這樣子改變人的一生 開始發現到成就感 還有對於教學有更大的熱忱
    *輔導參賽.認證 全球通行
    幫助更多學生,在產學互動上無縫接軌,漂漂老師在大中華區,推動Adobe軟體培訓與認證教學,帶領ACA(Adobe世界盃設計創意競賽)、和MOS電腦應用技能競賽學生,站上世界冠軍舞台。
    *與世界競爭 陸推Adobe認證
    計時開始 (欸 老師)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玩AE啊) 從你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啊 (為什麼叫漂漂老師呀) 因為希望這個世界漂漂亮亮的喔 快問快答、自媒體設計,以繽紛的品牌形象,將自己行銷兩岸四地、東南亞、澳洲等地。
    *繽紛品牌 站穩世界舞台
    在北京中國設計節,站上世界舞台,蔡雅琦位列中國(大陸)設計業青年百人榜,獲得光華龍騰獎的肯定,跨越時空限制,台灣網紅成功西進,自媒體時代,設計教學玩出無限可能。
    感謝支持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華岡興業基金會 Datavideo Taiwan 中華數位設計創作協會
    光華設計基金會 Adobe中國授權培訓中心 Pearson Vue Certiport(北京) 影視工業網(北京)CineHello
    LINE 原創市集 碁峯資訊 翊利得資訊 台灣資訊整合協會
    Adobe Certified Associate World Championship
    中華美學文化基金會 月亮制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