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北京故宮文物數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北京故宮文物數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北京故宮文物數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私讀推薦】~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看得到的中國史》 朝代交替,權力更迭,縱使王權再誘人,最悲苦者莫過於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 曾經廣納異族繁榮昌盛的大唐榮光,因藩鎮、宦官之亂,在唐哀宗天祐四年(907)走到最後一步。諡號為哀,可見哀宗李柷(892- 908,柷音住)這位皇帝當得有多悲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

  •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6 07:30:10
    有 483 人按讚

    【私讀推薦】~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看得到的中國史》

    朝代交替,權力更迭,縱使王權再誘人,最悲苦者莫過於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

    曾經廣納異族繁榮昌盛的大唐榮光,因藩鎮、宦官之亂,在唐哀宗天祐四年(907)走到最後一步。諡號為哀,可見哀宗李柷(892- 908,柷音住)這位皇帝當得有多悲哀,他短暫淒涼的一生,所有的人生歷程也都如曇花開謝般乍現即逝。

    -------------

    李柷12歲即位,身若權臣朱溫(852-912)魁儡,驚懼終日,難以安生,果真15歲就被逼著禪位,廢為濟陰王,算一算即位還不滿3年。只是廢帝再安分守己依舊會引來舊臣追隨,於是狡詐狠戾如朱溫又派人鴆殺李柷。當這位李唐王朝最後皇帝毒發身死含淚離世時,年僅16歲。

    滅絕唐嗣之後,朱溫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907-923)。朱溫原是游手好閒地痞一流,拜亂世所賜,如今倒成了梁太祖。自此爾後,正式開啟唐宋之間,戰亂紛擾政權短促的五代十國時期。

    各自割據於中原地區五代政權之外的十國裡,又以南唐(937- 975)曾經擁有最大版圖。南唐國都江寧(今南京),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富庶區域,因開國君主興修水利,農商皆盛,看起來若是繼續實在經營,似乎可以偏安江水之南,長居久安了?

    但現實偏偏不會如此。南唐僅傳三世,經歷一帝二主,也就是說,一代不如一代。

    -------------

    南唐除了開國君主李昪(889- 943,昪音便)得以稱帝,接續繼位的李璟(916- 961)因受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為〝南唐中主〞。而李璟之子則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後主李煜(937- 978)。

    既是亡國之君,李煜的窩囊事更多,他甚至去了國號,不再冠〝唐〞,改稱〝江南國主〞,卻無法挽救他空有文藝修養和悲憫情懷,卻缺乏經世治國之才,導致金陵城破家毀國亡的悲劇。

    《韓熙載夜宴圖》雖是五代十國工筆人物畫的輝煌成就,亦可視為李煜無能政權下的產物。

    -------------

    韓熙載(902-970)來自山東,為五代後唐子民,為避戰禍,轉而投效南唐。善史博學的韓熙載曾受到李昪和李璟重用,身居高位,卻在後主即位後因北方背景飽受猜忌。於是只好縱樂笙歌放蕩享樂,讓後主派來臥底的畫師-顧閎中如實描繪其中場景,表現他不戀棧權力以明志保身。

    若非韓熙載百般無奈中得求生存,安排這一場豪華宴會強顏歡笑,顧閎中哪有發揮的空間?

    顧閎中不僅畫技高超,記憶力也著實驚人,堪稱〝人肉照相機〞,僅憑印象便可將韓府夜宴過程悉數流瀉筆下。他精心描繪人物型態特色,宴席上的器物更是一一陳列,例如酒壺、溫碗柱子和杯盞,極有可能就是產自景德鎮的青白瓷,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得以一窺當時南唐權貴的奢靡生活和講究情調。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3-12(p.140)與《看得到的中國史》第72章(p.447)剛好可以兩相對照,透過畫本和器物,作為了解《韓熙載夜宴圖》的起點。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是大英博物館繼叫好叫座《看得到的世界史》後,另一力作,姊妹品尚有《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所著,《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以歷史時序為經,加上豐富館藏包含繪畫、書法、器物、家具等各式文物為緯,交織出華美燦爛的中國文化史。

    尤其圖片品質精美數量繁多,文字介紹簡潔易讀,讓我們見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沛多元,也為老百姓親近浩瀚歷史往前大大推了一把。

    -------------

    《看得到的中國史》雖則書名與排版方式皆類似《看得到的世界史》,卻跟大英博物館沒啥關係,或許更像是試圖沾親帶故魚目混珠蹭熱度的行銷手法?

    再者《看得到的中國史》跟《看得到的世界史》相同,都是以100件文物講述歷史,《看得到的世界史》文物來自大英博物館,而《看得到的中國史》書中100位主角則選自台灣與大陸各地博物館。你看看,是否仿效得很徹底?

    若是以文章詞藻論,或許得利於母語之故,《看得到的中國史》確實比《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來得華麗動人,也更加富有故事性。

    但要說缺憾的話,依個人不負責任意見,大概就是《看得到的中國史》那過於澎湃又一廂情願的愛國情操讓人難以消化,尤其作者自序內容對照今時景況更是荒謬又諷刺,嘖嘖…

    還有,《看得到的中國史》說故事的方式也不及《看得到的世界史》那般逸趣橫生,有那能耐讓人打開書頁就欲罷不能,等不及一口氣看完。

    -------------

    例如,說到《韓熙載夜宴圖》,依據北京故宮官網說明:

    「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此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繪畫珍品。」

    #北京故宮《韓熙載夜宴圖》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00.html1001%E6%97%A0%E6%A0%87%E9%A2%98

    然而《看得到的中國史》中,卻對北京故宮珍藏《韓熙載夜宴圖》為宋人摹本之事隻字不提,只一再稱為〝國寶〞,嗯,似乎有誤導讀者此為正本之企圖?

    -------------

    話雖如此,《看得到的中國史》還是有可看之處。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大量閱讀原本就是為了開拓心智,增長知識,培養觀察力和判斷力,擷取所需資訊便足矣。

    說到這裡,真的要再度佩服《看得到的世界史》作者,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博學恢弘的視野,以及幽默詼諧,信手拈來滿滿趣味的文采。

    如果你還沒見識過人家大英博物館裡的館藏多厲害,也非常推薦入手《看得到的世界史》上下兩冊,作為了解世界史的基礎,更可成為將來拜訪大英博物館的預備功課。真的,太好玩、太好看、太精彩了~(吶喊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圖美很悅目,正宗大英博物館
    #看得到的中國史,取名很有心機
    #看得到的世界史,必收強推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blog/89bd019c419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4 19:00:01
    有 1,36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94年來首次開放夜間參觀 故宮上元夜令人驚艷】

    農曆正月十五,一輪明月爬上了紫禁城上方的夜空,這座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600多歲了,依舊光芒四射。

    (徐先生/遊客)
    之前有來過故宮,但都是白天,晚上從來沒有來過,晚上這次來既能感受到這個(元宵)氣氛,又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咱們故宮的一些文化,可能我們大家一起來氛圍會更好。

    燈光亮起,午門城樓及東西雁翅樓,在燈光映照下顯露出壯麗雄姿。

    (單霽翔/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午門雁翅樓這是紫禁城最大的古建築,那麼2800平米的巨大建築群,通過多種燈光的形式來把它照亮,營造一個喜慶的氛圍

    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邀請民眾免費感受紫禁城裡的"上元之夜"。

    (任萬平/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我們現在說的元宵節呢,古代就叫上元節,它是在漢代形成的,它有很多的說法,當然不管哪種說法,它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元素,就是在這一天要張燈,要有喜慶熱烈的氣氛,從漢代一直到後來各個時代不斷的發展演變,從原來的一天發展到三天以及七天 十天等等

    九陌連燈影 千門度月華,這也是紫禁城古建築群,第一次在晚間被大規模點亮。

    (單霽翔/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我們是第一次所以格外的慎重,對於究竟有多少觀眾,他們能夠保證,我們的文物安全,我們的古建築安全的前提下,輕鬆的愉快的來進行參觀

    觀眾自午門入場後,可觀賞點亮後的太和門廣場,當走過近千米長,布滿紅燈籠的故宮東城牆時,可以看到臨近城牆西側的部分古建築也被點亮,耳邊則能聽到暢音閣戲樓傳來的戲曲妙音,繼續步行至神武門,觀眾將有"人在畫中遊"的直觀感受,透過藝術燈光,千里江山圖 清明上河圖等繪畫作品,投影在建築屋頂上,古畫重獲新生,觀眾獲取新意。

    時光荏苒 流年暗中偷換,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從皇帝上朝 後宮權鬥的深宮禁區,成為面向大眾開放的博物院,百年來多少歷史人物在此來去。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李自成 李自成在北京待了有一個多月吧,他臨走的前一個晚上,他在這兒登基 當了皇帝,他是在這兒當了皇帝,那他第二天就走了 (他只當一天就跑了),多爾袞是攝政王,多爾袞嘛 多爾袞就在這兒辦公的

    2005年 <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有幸見證了它的"復興之路",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2002年上任就主導了故宮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希望用18年的時間,把紫禁城1200棟古建築全部修繕好,武英殿是當年開工的第一座古建築,它興建於明初永樂年間,有600多年歷史,原本是故宮群宮中最破敗的危樓,歷經三年修繕
    如今成為故宮書畫館。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vs. 鄭欣淼/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屋頂看來有新新舊舊,它有些部分保存得還不錯,(是 是) 就是它重修不是整個翻新,(這個宮殿啊,它真正它是同治年間,其實失過一場大火),同治年間喔,(同治年間大火以後重新修建的,新修的),是慈禧時代修的 (對的)

    經過這些年的修繕,故宮向公眾開放的區域,由2012年的30%持續擴大到2015年的65%,再到2018年的80%,許多沉睡中的文物得以展出,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貼近歷史,欣賞淵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更不能忘記這批文物顛沛流離的過往。

    民國20年,日軍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迅速占領東北後,國民政府就有了故宮文物南運計畫。

    (僑委會電子報紀錄片段)
    故宮博物院為了保護珍貴文物,從民國21年 西元1932年秋季,開始揀擇重要文物裝箱,雇工綑紮緊實,等到南京的國民政府傳來故宮文物南遷令,故宮博物院已將能南運的文物儘量裝運,民國22年西元1933年2月6日,故宮文物13491箱,連同古物陳列所 頤和園 國子監等機構6066箱文物,總計19557箱中華古代文物
    ,正當日本軍隊逼近北平時,故宮文物已大致運離北平,展開往後10餘年的遷運路。民國22年 西元1933年2月至5月,總計19621箱又72包中華古代文物,由北平西站乘文物列車,途經平漢鐵路 隴海鐵路 津浦鐵路到南京市浦口,接著船運沿長江至上海租界地,民國25年 西元1936年12月,再度啟運至南京朝天宮的庫房,隨著日本從北平一路向南擴大戰線,故宮文物從此三路西進,南路以汽車載運,循長沙 桂林至貴州省安順,同時北路讓文物搭火車到陝西省寶雞,再改以汽車 循川陝公路,走漢中 成都 到峨嵋,中路自漢口採船運溯長江而上,途經宜昌 重慶 宜賓到巴縣 樂山

    關山水路阻隔,艱辛的千里轉運才暫告一段落,孰料國共內戰隨即爆發。

    (僑委會電子報紀錄片段)
    民國33年西元1944年,國民政府在西南戰線告急,故宮博物院緊急開會,典藏於貴州安順的故宮文物,也在抗戰後期進入四川,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先集中至重慶一帶,接著以船運為主 汽車路運為輔,將故宮文物運回南京朝天宮。中華古文物一共5522箱,分三批從南京運抵基隆,存放於台中糖廠倉庫,直到民國39年 西元1950年4月下旬,始存入霧峰北溝庫房,這批故宮文物在此度過十餘年的歲月。這是來台之後,整理文物箱號的標示,說明從北平 上海到台灣的編號,民國54年 西元1965年,位於今日台北市士林區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落成,故宮文物再度從台中遷運至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至此正式恢復

    城市的興衰 國家的苦難,這些寶貝都見證了。北京故宮建築絕世,台北故宮藏品一流,北京故宮存放了150萬件文物數量取勝,台北故宮收藏65萬件極品價值連城,而在文創發力的當下,兩岸故宮又各自激盪出新的創意火花,皇帝手諭"朕知道了"可以變成創意膠帶,運用現代科技也能讓帝王的一天成為有趣的遊戲。

    (聲音來源:北京故宮資料信息部組長/于壯)
    它會提示你要給皇帝穿那個類形的服裝,每個服裝它都會有相關介紹

    歷史不再是教科書裡生硬的篇章。

    (來自北方的貴族韓熙載 彷彿受到了命運的捉弄)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在APP上以真人結合古畫,重現南唐官吏韓熙載夜宴的歌舞景象。

    (聲音來源:中國北京故宮資料信息部副組長/李瓊)
    在這層呢就是對所有的內容,做了一個相當於是一個目錄,然後點擊這個呢,可以快速的到這個場景去欣賞

    彈琵琶的和跳舞的舞者都來自台灣的漢唐樂府,這是北京故宮與台灣合作的難得案例。

    古為今用 推陳出新,從"新"的角度去看傳統,讓兩岸故宮成為當今最有話題的藝術創意來源。

  •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2-20 07:00:00
    有 935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紀錄片:《故宮大內總管》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發展人工智能 但也沒放棄淵遠流長的文化寶藏 央視紀錄片介紹故宮大內總管梁金生 梁家五代皆為故宮人 隨著中國戰禍不斷 流離顛沛守護國寶南遷 一家人也因此離散 梁金生堅持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 無悔身為故宮人並引以為榮】

    數不清有幾個晨昏,69歲的梁金生總是準時出現在這座深宮大院,可以說,他是在故宮長大的孩子,梁家和故宮的淵源可上溯五代,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是清朝宮廷的畫師,到了爺爺梁廷煒擔任畫師時,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被逐出宮,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梁廷煒從畫師轉為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兒子梁匡忠也就是梁金生的父親,則在17歲時"入宮" 成了梁家第四代故宮人。

    「這個石鼓啊它原來不是故宮的東西,是國子監的東西,古物南遷的時候,就隨著故宮的東西一起南遷了,都是由故宮的工作人員來守護的,這些東西就是最後落腳在峨嵋,峨嵋正好是我爺爺和我父親在那地方守護,」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告急,故宮決定轉移文物,包括石鼓在內共數十萬件文物,裝了1萬3千491箱又64包,光是打包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此被指派押運文物的梁廷煒和家人一道,開始了國寶南遷西移的長途跋涉輾轉大半個中國 歷時16年,而在文物遷移的過程中,梁金生兄妹五人也相繼出生。

    「到了峨嵋以後就生下了我哥哥,當時我爺爺覺得起名呢,乾脆就以文物南遷的地點來起吧,所以他就叫梁峨生,我們家又到了樂山,生了我姐姐,樂山古代叫嘉州,所以她叫梁嘉生,然後到抗戰勝利以後 ,這批文物又陸陸續續運回了南京,這就有了我,過兩年又有我妹妹叫寧生,寧是在,江寧啊,對對,江寧,江寧知府說的就是南京的,對對對,南京的事兒,然後我父親他們呢又把這些古物,又運回北京以後 有了我弟弟,北京呢燕呢,對,燕,叫梁燕生,所以我們五個人的名字正好,所以就路線圖,」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對日抗戰勝利後,隨即又爆發了國共內戰,國民黨節節敗退,此時梁廷煒接獲密令,挑選精品文物分三批運往台灣,1949年1月6日,招商局的海滬輪,載著梁廷煒和第二批1680箱文物離開了大陸。

    「(全家福)欸怎麼少一個呢,不是五個的嗎,我哥哥沒在這裡頭,1949年這些故宮的古物呢,要運到台灣 ,我爺爺呢就是守護這些文物呢,去了台灣了,臨走的時候,就把我奶奶我叔叔,還有我哥哥一起帶走了 ,故宮的文物呢從南遷開始,它都是在移動的,所以到了1949年去台灣呢,就認為和以前的那種轉移是一樣的,也沒什麼特別特殊的,也沒想到後來說,這一家人就再也見不到面了,」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梁家三代與故宮的國寶,就此隔著一條淺淺的海峽,咫尺天涯。

    「故宮博物院職工,這是我哥哥,您呢,我還沒出生呢,就是你們全家都在,小的時候,再往前點就沒有了,對,這是我姐姐,我姐姐那會兒還那麼小,就再見是哪年了,就是80年代了,1987年,1988年,快40年了,對,這是我們兄弟5個,兩岸都可以通航了就那個時候回來的,這個時候你們兄弟姐妹5個這回全了,這時候全了,但是老父親老母親呢,老母親已經不在了,就是你們家反正怎麼都沒全家人湊齊,照一張照片,是,」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1972年,爺爺梁廷煒在台北過世,但直到15年後,梁金生一家人才得知這個消息,而即使後來聯絡上彼此,面對素未謀面的大哥,兄弟間更多的是陌生與疏離。

    「他(哥哥)跟你們覺得親嗎,沒覺得,分開太久了 ,對,他也沒覺得我們親,但是他回到北京,好像老想以老大自居,老大,對呀,這北京人又不買他帳,但是一家畢竟,雖然父母沒團聚,但是手足總算能在一起了,當時心裡面也挺複雜的,你要說生人吧,他是親人,對,但是你又說親人吧,還很生疏,就這段說起來,也真是的,就是因為弄這個文物把這一家子分開了,沒弄文物這麼分開的也多了,」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那個年代,爺爺梁廷煒去台灣的經歷,被認定為"盜竊國家文物罪",梁家人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梁金生因此被下放到內蒙古通遼的一個牧場,一待就是11年。

    「所以那時候招工不要我,入黨不要我,考學不要我,基幹民兵都不要我,就是因為祖上因為護送文物去台灣了,對,這是歷史和時代這是沒有人能夠改變的,沒法變,您看您的家傳承下來是因為這個文物,因為你們幾代人都幹的是這件事,但是這個興衰分聚 也都是因為它,會不會怨,我還真沒怨過,11年我就踏踏實實在農村幹活,說要入黨,入黨怎麼也得外調吧,怎麼外調你啊,你們家你爺爺他們在台灣,都沒有,沒辦法外調,那麼我覺得故宮是對這件事情最清楚的,因為我們家5代都在故宮,要從檔案上要查的話,清清楚楚在故宮,」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直到1979年,大批知青大返城,31歲的他才有機會重返故宮,自1984年進入故宮以來,梁金生待過工程隊,保管部,文物管理等不同單位,他的工作範圍已經超越了梁家的上兩代人,特別是從2004年開始,故宮展開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文物清理,2010年12月,梁金生完成了最後一項驗收報告的審核,故宮有了建院以來藏品數量上,第一個全面而準確的數字,180萬7558件套,歷時7年的文物清理,大功告成。

    「像我的爺爺他是在清室善後委員會時候來的,他清點過哪個庫房,我陸陸續續也都給他查出來了,某年某月某日,他和誰誰誰一起,點查了哪個庫房,哪個墊裡面的東西,查的文物號從幾號到幾號,慢慢都弄清楚了,那會是一種什麼感覺,總覺得好像是在還做著這件事情,應該是一個傳承,這是我家,這是我家傳下來的,就這麼一個感覺,而且這些事情現在我做的,是比他們要更細一些,」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在故宮工作40年,負責180多萬件文物的保管 徵集與核查,梁金生因此被稱為"大內總管",這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的職人精神,讓他在故宮退而不休。

    「對我來說,我覺得分不開了,要說高點,生命裡的一部分,反正我是覺得這是一個歷史的責任,怎麼就很自然落到我肩上了,我覺得就應該承擔,接著,歷史給您的是什麼責任,要把這些東西做好,要管理好,這才能對得起後人,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人,後半輩子我想完全交給故宮,只要他們用我,我就不遺餘力奉獻我自己的力量,」故宮博物院職工梁金生。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 在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21 18:00:14

    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年推出十餘個常設和臨時性展覽,既關注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發展,也嘗試成為世界文明的展示窗口。
    常設基本陳列:《古代中國》、《復興之路》、《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展》。
    常設專題陳列:《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錢幣》、《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館藏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友好往來,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設計展》、《百年國博: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簡史與成果展》。
    國博還不定期推出各種特展、臨展、海外交流展,如:《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

    00:00 開場
    00:16 漫心酒店早餐時間
    00:50 北京天安門
    01:06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 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
    06:43 証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
    08:42 復興之路展覽
    11:20 中國古代基本陳列展覽
    12:34 欣賞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之美
    13:39 正陽門 前門大街
    16:27 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彩照片集錦欣賞

    系列影片:
    台灣大叔遊北京 EP.3|故宮紫禁城 天安門廣場 國家大劇院 前門大街 大柵欄【阿平遊記】https://youtu.be/NNYf_OsxLeM

    阿平遊北京 4K China Beijing City Tour
    https://reurl.cc/jqX3Yn

    PS: 因為疫情原因一年多來都無法過去大陸,也就無法拍攝新的影片。
    所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會慢慢把過去拍的很多遊記影片素材整理剪輯上傳,算是回顧在新冠疫情發生前的這幾年時間,一種懷念的時光記憶吧。

    ===========================
    歡迎訂閱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 https://goo.gl/nVBtxR
    記得按下小鈴鐺🔔,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影片喔。
    ===========================
    阿平电影院打赏赞助💰 感谢大家的支持😊
    🧧 微信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gWkrZ4
    🧧 支付宝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4a5lQY
    Paypal 赞助 support ➤ https://paypal.me/iPKMOVIE
    ===========================
    訂閱與關注 ➤
    【B站 阿平电影院】➤ http://space.bilibili.com/97102435
    【微博 阿平电影院】➤ http://www.weibo.com/p/1005051918309433
    【西瓜視頻 阿平电影院】➤ https://www.ixigua.com/home/80120746896
    【今日头条 阿平电影院】➤ https://reurl.cc/2gYqDE
    【抖音(大陸版APP) 阿平電影院】➤ http://v.douyin.com/efrcRWL
    【FB 華語世界電影討論社】➤ http://tny.im/hWQ
    【阿平 FB】➤ http://www.facebook.com/thxac3dts
    【阿平電影院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APcinema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iPKMOVIE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官網】➤ http://i-pk.tw/
    【優酷 阿平电影院】➤ http://i.youku.com/ipkmovie
    ===========================
    #北京 #中國國家博物館 #阿平遊記 #Beijing #CHINA #Vlog #Travel #tour #Museum #Walk #history

  • 北京故宮文物數量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27 08:00:00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