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化學錨栓施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化學錨栓施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化學錨栓施工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核能不是解方 台灣不應錯失非核家園契機 (11/21/2018 蘋果日報) 公投第16案包裝在「以核養綠」的口號下,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1條,老舊核電廠延役、未完工的核四重啟續建,甚至要全台蓋滿20座核電機組。這項公投若過關,將重挫台灣真正需要的 「非核減煤」能源轉型計畫。 基於憂心,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日期:2018 影片資訊:使用鋼斜撐BRB進行建築物耐震補強 工法步驟: 1.防護措施 2.鬆動混凝土敲除 3.鋼筋除鏽 4.塗抹除鏽轉換劑 5.新舊界面接著劑施作 6.修補表面 7.鋼筋探測 8.施工面鑽孔 9.現場丈量和訂料 10.鋼板裁切、鑽孔與安裝 11.電銲鋼板 12.植化學錨栓固定 ...
化學錨栓施工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核能不是解方 台灣不應錯失非核家園契機 (11/21/2018 蘋果日報)
公投第16案包裝在「以核養綠」的口號下,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1條,老舊核電廠延役、未完工的核四重啟續建,甚至要全台蓋滿20座核電機組。這項公投若過關,將重挫台灣真正需要的 「非核減煤」能源轉型計畫。
基於憂心,橫跨理工醫與人社法領域共559學者,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國人對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連署人包括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林明璋院士、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林長壽院士;國內肝臟權威、長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廖運範院士,台灣植物生態學知名學者、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周昌弘院士,及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院士。43位名譽、榮譽、講座、特聘等重量級教授,包括台灣病理學泰斗、現任長庚醫院郭承統名譽副院長,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王榮德講座教授、臨床醫學研究所謝奇璋特聘教授等人。
2017年核電僅佔8% 台灣在絕佳的非核時刻
2017年核能僅佔台灣電力8 %,核一二三廠六個機組老舊,理當在2018年至2025年間,依法屆齡完成除役。但「以核養綠」卻不切實際地主張在2025年讓核電佔20%。事實上,就算舊核廠均延役,核四再追加500億並在2025年完工,總電量也達不到20%。核一二三廠工安紀錄不佳,核三廠甚至在2001年發生過「3A級原子事故」的全黑事件;蓋了20年的核四則因施工過程自行變更設計、問題叢生、不斷追加預算卻無法完工,而在馬政府時代宣布停工封存。
核電不同於再生能源可以逐步發展到位,一旦選擇投資核電,新廠動輒耗費數千億,工期10-19年;加以全球人民對核電的風險意識普遍提升,任何核電廠新建或延役、核廢處置場的評估與規劃,除需經過漫長與謹慎的環境社會影響與財務評估,更不可能如威權時代,由政府片面決策、鴨霸地長驅直入原住民或邊緣社區。若果16號公投過關,政府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規劃新廠、核四續建、老舊核電廠的維護(光是2012年核二廠一號機7根錨定螺栓損毀,原廠即要價一億!),這不僅將徒增社會衝突、財政負擔攀升,新建工程漫長加上核電老舊停機,更可能造成未來供電缺口的不確定性(如2016年核二廠即因避雷器爆開變形停機超過600天,併聯發電重又跳機)。
核災若發生 台灣11%土地淪為徹離區 北台800萬人成難民
公投16號提案方,預設核電安全無虞,核安管理完滿,對核災後的環境社會與健康衝擊刻意輕描淡寫,一味強調核廢料必然有解,無視核工業發展至今的技術與社會困局。由於台灣核電廠緊鄰活動斷層與首都圈,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模擬發現: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若發生在核四廠,全台將有11% 土地淪為永久撤離區,包括基隆51%、新北48%、台北38%、桃園30%、新竹18%、宜蘭18%的土地都遭殃,高達800萬人至少20年無法返鄉。直至今日,沒有任何一種能源技術,有核能這種足以取人土地毀滅一個族群的殺傷力。
此外,台灣三座核電廠產出超過1萬8000束高階核廢料,至今缺乏中繼的乾式儲存場,永久儲存場更不知能落腳何處;而21萬桶低階核廢料中,10萬桶仍滯留蘭嶼。既有的核廢料尚無法解決,難道還要製造出更多無處可去的萬年核廢?核電廠除役與核廢處置涉及的技術、社會與倫理困局,選址面對的社會衝突與潛在的長期生命威脅,除役過程恐將犧牲更多底層勞工與邊緣社區,以及預期將不斷墊高的財務負擔,恐怕才是接下來台灣社會在核能使用過後得面對的巨大挑戰。
以核養綠16案燒煤多 無法解決空污
2017年燃煤佔台灣電力47%,「以核養綠」主張再生能源、核電、天然氣、燃煤各佔10%、20%、30%、40%,標榜使用核能以解決空污,卻只讓燃煤從47%減低到40%,根本無視中南部民眾日夜承受的空污之痛。相形之下,台灣真正需要的「非核減煤」的政策目標,是2025年再生能源、燃煤與天然氣發電各佔20%、30% 及50%。根據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莊秉潔教授及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趙家緯博士估算,「非核減煤」將比「以核養綠」更能有效減少25%空污及15%碳排。
「以核養綠」刻意將空污排放量大不同的天然氣、燃煤混為一談,標榜使用核能可以減少空污,卻又提出高度賴燃煤發電的方案,實在非常矛盾。若果16號公投案通過,「以核養綠」較之於「非核減煤」方案多出的10% 燃煤發電量的機組,究竟應該設到那個縣市去呢?公投提案方的主張明顯無法保護人民健康。將台灣社會拉回上個世界極度依賴核電與煤電的發展舊思維,並無助於提升當前與未來世代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及空污治理的能力。
台灣不應錯失能源轉型契機
台灣正走上脫核及減煤的關鍵時刻。一方面,核災風險、核安與核廢處置技術困局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另外一方面,全球核電佔比下滑、成本上揚,再生能源則是技術躍進、成本降低,並帶來各種創新與就業機會。國際再生能源發展署IREN的統計即顯示,再生能源工作從2013年650萬躍升成長至2016年的980萬。
國際間,也有愈來愈多國家、城市與社區,明確建立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非核無煤家園目標,以整合有效能的智慧電力調度、節能措施,讓整體電力系統具備分散化、彈性化與恢復力。由於再生能源投資規模可大可小,不僅可依在地條件混搭不同再生能源技術發電,更讓全球各地社區鄉鎮居民,有機會從電力消費者轉為能源生產者,共組公民電廠、再生能源合作社或社會企業,在提高在地能源自給率的同時,也分享再生能源產業創造出的經濟利益。
台灣值得更好的選項,既有更好的選項,我們又何必走危險又不通的老路?
「非核減煤」路線不僅務實地回應了台灣社會對免於核災威脅、要求乾淨空氣的深切期待;也讓台灣有機會在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體系正激烈重組的時刻,與國際同步掌握經濟、技術與社會創新的種種契機。愈來愈多統計與分析指出,長期而言,再生能源比傳統燃煤及核電永續、前瞻及便宜。儘管轉型過程面臨種種衝突與挑戰,但發展更合於永續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也是未來世代的希望。我們需要的是「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之路,盼望11月24日,國人能在公投第16號投下「不同意」。
本文作者:邱花妹/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21/147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