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化合物中文命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化合物中文命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化合物中文命名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話說前幾天我提到自己去超市,結果傻眼的發現罐頭食物被掃的清空(除了豆腐乳)。 其實本人在平時狀態下對罐頭食物非常不以為然,因為真的不怎麼好吃呀(不過我很喜歡吃土豆麵筋),加上咱們國家購買食物簡直不要太方便,非到緊急狀況,我實在覺得沒有必要常吃罐頭食物。 但話又說回來,罐頭誕生的目的,就是對應緊急狀態...
化合物中文命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前幾天我提到自己去超市,結果傻眼的發現罐頭食物被掃的清空(除了豆腐乳)。
其實本人在平時狀態下對罐頭食物非常不以為然,因為真的不怎麼好吃呀(不過我很喜歡吃土豆麵筋),加上咱們國家購買食物簡直不要太方便,非到緊急狀況,我實在覺得沒有必要常吃罐頭食物。
但話又說回來,罐頭誕生的目的,就是對應緊急狀態,所以如果真的發生危局,罐頭也實在是保命食物的優質選擇,今天就要跟大家介紹一款,曾經供應大軍渡過世界大戰,更在戰後成為多款平民料理食材的經典罐頭食品:SPAM(中文譯作:斯帕姆午餐肉)。
1930年代對美國(甚至是全世界)來說,無疑是慘澹的時刻。因為在1929年爆發了「經濟大蕭條」,眾多公司行號倒閉,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正因為家家戶戶都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荷美爾食品公司(Hormel Fc)趁勢推出一款「便宜的肉品」。這些肉罐頭價格只要40美分,是普通等量肉製品價格的1/3,這對收入拮据的民眾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恩物。荷美爾公司後來將這款號稱是「豬肩肉加火腿」(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罐頭肉命名為SPAM,這就是午餐肉罐頭的由來。
為何午餐肉的價格會如此便宜?因為……它其實不是完整的肉。
午餐肉的主要材料是豬肉(還是那種便宜的邊角料所做出的絞肉),然後加入馬鈴薯澱粉、麵粉增加重量。如果直接吃這種混合物,可想而知,肉味絕對不足;所以製造商就加入份量頗多的鹽,還有糖,以及眾多調味料(像是大蒜、黑胡椒)加重口味,之後加入亞硝酸鈉調色(不然最初的午餐肉因為加入大量澱粉,其實看起來偏白,在賣相上非常不討喜),這才大功告成。
從以上配方不難看出……這貨超級不健康呀!
但在飽足感以及熱量上,午餐肉卻真不是蓋的。澱粉類本就是容易讓人飽足的食材,其飽含的碳水化合物又能迅速轉換成勞動所需能量,眾多調味料更是讓熱量飆升一個檔次,這讓午餐肉每56公克就能提供170卡熱量及每日所需l/3攝入量的鹽(順帶一提,我上網搜尋午餐肉罐頭,一罐重量是340公克,就算扣除鐵罐的重量,大家不妨推估一罐午餐肉到底有多麼重鹹吧)。
雖然我一再吐槽午餐肉非常不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10月已將午餐肉列為1級致癌物),但貧困時期的人卻也沒有太多選擇空間。更何況,到了1940年代,美國隨即又參加了二次世界大戰。
曾經有人說:「二戰幫所有人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這話對參加歐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尤其適合,因為他們面對的前線複雜多變,舉凡:酷熱乾燥的北非沙漠、潮濕酷熱的東南亞叢林、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太平洋孤島、納粹德國佔據的歐洲大陸……日漸拉長的補給線,加上前線惡劣的戰況,這讓烹煮新鮮食物成為可遇不可求的享受。所以軍方需要便於運輸、保值期高、熱量充足、足夠便宜的食物,供應上百萬的美國大兵。
「這不正是在說咱們公司的產品嗎?」
荷美爾公司敏銳的嗅到賺錢機會,趕緊向軍方大力推銷午餐肉,而午餐肉也的確符合戰時需求,於是午餐肉罐頭成為美軍士兵餐餐必備的伙食。
事實上,除了軍方,午餐肉還趁著戰爭銷售到美國以外的地區,甚至成為平民們的戰時料理。
例如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就曾說過在大戰期間的1943年,那時有朋友在交換禮物日(也就是聖誕節後一天的12/26)拜訪。為了招待客人,柴契爾家打開一午餐肉罐頭,配上萵苣以及馬鈴薯招待。朋友見到,一整個嗨翻:「哇!肉罐頭還有沙拉!多麼豐盛啊!」
(順帶一提,雖然朋友吃得非常開心,柴契爾夫人卻非常心疼,因為她酸溜溜地記錄了以下文字內容:「那個午餐肉罐頭,可是姐一周的肉類配給呀!」)
又例如後來成為蘇聯領導人的赫魯雪夫,曾說過:「當德國人占領了烏克蘭農業區後,如果沒有午餐肉的話,我們當時真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養活蘇聯紅軍了。」
就連中國抗戰都與午餐肉有緣,話說在抗戰初期被佔領海岸線後,國民政府只能透過雲南至緬甸的交通線獲得國際物資。後來日本出兵攻打東南亞地區,並制定攻陷緬甸,切斷中國補給線的戰略。當時蔣介石立刻組織中國遠征軍前往緬甸進行作戰,不過第一次遠征軍因為諸多原因被打得七零八落,部分軍隊就轉往印度進行重建,這就是遠征軍中的駐印部隊(其領軍將領,就包含日後赫赫有名的孫立人將軍)。
駐印軍後來接受美軍的裝備以及補給,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午餐肉。事實上,當美軍向駐印軍宣布:「中國朋友們不用擔心,我們保證每天向你們提供150公克的肉類。」國軍一聽這話就驚呆了……一天150克的肉?咱在國內一個月都未必能吃上150公克呀!
後來駐印軍就常拿午餐肉切碎後去炒飯,如此「美食」讓其他國軍部隊聽到後都是羨慕忌妒恨。
但對於美軍大兵而言,午餐肉簡直讓他們深惡痛絕,以至於他們宣稱:「前線有三大敵人─敵人的子彈、招惹上的淋病,以及斯帕姆午餐肉!」
為何美軍說出如此發言呢?主要原因,就是美軍後勤單位的偷懶。
這裡簡介一下,美軍在二戰的伙食有分:新鮮食物烹煮的A式軍糧、已經煮好的熟食B式軍糧、屬於罐頭類即開即吃的C式軍糧、板狀巧克力的D式口糧。光看內容物,A和B自然最可口,但補給難度最高;C跟D的口味最令人不敢恭維(甚至D式口糧還被指定要做成不好吃的口味,因為後勤單位怕美國大兵在平時就把巧克力當點心吞下肚),但對後勤補給最為方便。所以有段時間,後勤單位都只配給前線軍對各類罐頭,這自然讓美軍士兵厭煩至極,所以他們還創作出一個段子:「我們早餐吃午餐肉,午餐吃午餐肉,至於晚餐……我們看到廚師正在料理午餐肉以及擠出它的油。」
另一個原因,就是荷美爾公司偷雞。
雖然午餐肉的肉含量已經被稀釋,但是真要供應百萬以上的美軍,肉需求還是非常驚人。為了降低肉的需求量,同時也可以再進一步降低價格(這也是美國軍方默許的原因),荷美爾就把午餐肉的肉含量給降低。據說,軍方版本的午餐肉的肉含降已經不到10%,前線大兵再打開罐頭時,更式崩潰的發現:「Fxxk!它怎麼攤成一坨?根本沒有結塊!」(所以後來前線士兵變成一定要把午餐肉先煎過,這樣才能做起碼的定型。)
也因為午餐肉的品質已經到令美軍髮指的地步,大兵們給予它許多別稱,如;「疑似為肉的形體」(Something Posmg As Meat)、「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以及最有名的「靈肉」(Mystery Meat,順帶一提,我覺得翻譯成「充滿謎樣的肉團」更貼近本意)。
事實上,就連前面提過的中國遠征軍後來都受不了午餐肉的威力,到不是說他們嫌棄味道,而是美軍對中國遠征軍也是只有提供罐頭食物,長期吃下來,本來大快朵頤的國軍也是看到罐頭就倒胃口,導致國軍只能偷跑到營地附近採野菜。
不過對於經濟落後的亞洲國家,即便是在戰後,午餐肉依舊是令人嘴饞的珍饈。像是韓國人在韓戰後,由於實在太少攝取到肉類,所以政府就把美軍撤退時不願帶走的午餐肉以及醃漬肉類發給民眾或是本國軍隊,民眾就把午餐肉切碎後,和一堆重口味食材以及泡麵加入鍋中滾煮,這就是韓式罪惡食物─「部隊鍋」的由來。
香港茶餐廳也很喜歡使用午餐肉,像是加入泡麵變成「餐蛋麵」,或是我個人有吃過一次的午餐肉雙蛋飯。說真的,雖然那時我吃的午餐肉味道不壞,而且非常對我這個重口味之人的胃,但午餐肉的口感軟趴趴的,沒有肉的彈性或咬勁,讓我總感到不滿足。何況台灣的香港茶餐廳料理價格實在是……呵呵。
話說到此處,這幾天又去一趟超市,發現已經沒有搶購罐頭的風潮。而新聞也依再強調糧食供應完全不成問題。某方面來說,不用吃罐頭食物,或許就是一種平常部會注意到的幸福也說不定呀。
最後,面對目前仍未減緩的疫情,自然我們還是需要警惕防範。但有時我們也需要一點逆境中的自娛娛人,因為我覺得就是所要面對的不容易,才需要一些開心的活力及幹勁相伴呀。
又話說大家有喜愛或覺得好吃的罐頭食物嗎?歡迎留言分享,讓我這個下里巴人長長見識呀。
圖片為:
午餐肉料理,以及SPAM罐頭
化合物中文命名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屠呦呦在諾獎報告會演講: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已經抵達瑞典並將於10日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屠呦呦在卡洛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用中文做題為《青蒿素的發現 中國傳統醫學對世界的禮物》的演講,由翻譯進行同聲傳譯。
屠呦呦在演講中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獲獎者,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極為榮幸能在卡羅林斯卡學院講演,我報告的題目是: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在報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謝諾貝爾獎評委會,諾貝爾獎基金會授予我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在短短的幾天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熱情,在此我一併表示感謝。
謝謝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貝爾)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剛剛所做的精彩報告。我現在要說的是四十年前,在艱苦的環境下,中國科學家努力奮鬥從中醫藥中尋找抗瘧新藥的故事。
關於青蒿素的發現過程,大家可能已經在很多報導中看到過。在此,我只做一個概要的介紹。這是中醫研究院抗瘧藥研究團隊當年的簡要工作總結,其中藍底標示的是本院團隊完成的工作,白底標示的是全國其他協作團隊完成的工作。 藍底向白底過渡標示既有本院也有協作單位參加的工作。
中藥研究所團隊於1969年開始抗瘧中藥研究。經過大量的反復篩選工作後,1971年起工作重點集中於中藥青蒿。又經過很多次失敗後,1971年9月,重新設計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溫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後用堿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製備樣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標號191#的樣品,以1.0克/公斤體重的劑量,連續3天,口服給藥,鼠瘧藥效評價顯示抑制率達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瘧實驗,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結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瘧藥效的突破,是發現青蒿素的關鍵。
1972年8至10月,我們開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臨床研究,30例惡性瘧和間日瘧病人全部顯效。同年11月,從該部位中成功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化合物的結晶,後命名為“青蒿素”。
1972年12月開始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探索,通過元素分析、光譜測定、質譜及旋光分析等技術手段,確定化合物分子式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確了青蒿素為不含氮的倍半萜類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分析化學室進一步覆核了分子式等有關資料。1974年起,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繼開展了青蒿素結構協作研究的工作。最終經X光衍射確定了青蒿素的結構。確認青蒿素是含有過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內酯。立體結構於1977年在中國的科學通報發表,並被化學文摘收錄。
1973年起,為研究青蒿素結構中的功能基團而製備衍生物。經硼氫化鈉還原反應,證實青蒿素結構中羰基的存在,發明瞭雙氫青蒿素。經構效關係研究:明確青蒿素結構中的過氧基團是抗瘧活性基團,部分雙氫青蒿素羥基衍生物的鼠瘧效價也有所提高。
這裡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雙氫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結構。直到現在,除此類型之外,其他結構類型的青蒿素衍生物還沒有用於臨床的報導。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藥證書。於1992年再獲得雙氫青蒿素新藥證書。該藥臨床藥效高於青蒿素10倍,進一步體現了青蒿素類藥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點。
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計畫開發署在北京聯合召開瘧疾化療科學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有關青蒿素及其臨床應用的一系列報告在會上引發熱烈反響。我的報告是“青蒿素的化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數千例中國的瘧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療。
聽完這段介紹,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段普通的藥物發現過程。但是,當年從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沿用歷史的中藥青蒿中發掘出青蒿素的歷程卻相當艱辛。
目標明確、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參加全國“523”抗擊瘧疾研究項目。經院領導研究決定,我被指令負責並組建“523”項目課題組,承擔抗瘧中藥的研發。這一專案在當時屬於保密的重點軍工專案。對於一個年輕科研人員,有機會接受如此重任,我體會到了國家對我的信任,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決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盡全力完成任務!
學科交叉為研究發現成功提供了準備。這是我剛到中藥研究所的照片,左側是著名生藥學家樓之岑,他指導我鑒別藥材。從1959年到1962年,我參加西醫學習中醫班,系統學習了中醫藥知識。化學家路易˙帕斯特說過“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古語說:凡是過去,皆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種準備。當抗瘧項目給我機遇的時候,西學中的序曲為我從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準備。
資訊收集、準確解析是研究發現成功的基礎。接受任務後,我收集整理歷代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並收集他們用於防治瘧疾的方劑和中藥、同時調閱大量民間方藥。在彙集了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2000餘內服、外用方藥的基礎上,編寫了以640種中藥為主的《瘧疾單驗方集》。正是這些資訊的收集和解析鑄就了青蒿素髮現的基礎,也是中藥新藥研究有別於一般植物藥研發的地方。
關鍵的文獻啟示。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西元3-4世紀)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由此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
關於青蒿入藥,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後的《神農本草經》、《補遺雷公炮製便覽》、《本草綱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記載。然而,古籍雖多,確都沒有明確青蒿的植物分類品種。當年青蒿資源品種混亂,藥典收載了2個品種,還有4個其他的混淆品種也在使用。後續深入研究發現:僅Artemisia annua L.一種含有青蒿素,抗瘧有效。這樣客觀上就增加了發現青蒿素的難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並不高,還有藥用部位、產地、採收季節、純化工藝的影響,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中國傳統中醫藥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值得我們多加思考,發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堅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國的科研條件比較差,為供應足夠的青蒿有效部位用於臨床,我們曾用水缸作為提取容器。由於缺乏通風設備,又接觸大量有機溶劑,導致一些科研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為了儘快上臨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我和科研團隊成員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確保臨床病人的安全。當青蒿素片劑臨床試用效果不理想時,經過努力堅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終查明是崩解度的問題。改用青蒿素單體膠囊,從而及時證實了青蒿素的抗瘧療效。
團隊精神,無私合作加速科學發現轉化成有效藥物。1972年3月8日,全國523辦公室在南京召開抗瘧藥物專業會議,我代表中藥所在會上報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對鼠瘧、猴瘧的結果,受到會議極大關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會議上,我報告了30例臨床全部顯效的結果。從此,拉開了青蒿抗瘧研究全國大協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謝當年從事523抗瘧研究的中醫科學院團隊全體成員,銘記他們在青蒿素研究、發現與應用中的積極投入與突出貢獻。感謝全國523專案單位的通力協作,包括山東省中藥研究所、雲南省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廣州中醫藥大學以及軍事醫學科學院等,我衷心祝賀協作單位同行們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對瘧疾患者的熱誠服務。對於全國523辦公室在組織抗瘧專案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誠摯的敬意。沒有大家無私合作的團隊精神,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青蒿素貢獻給世界。
瘧疾對於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WHO總幹事陳馮富珍在談到控制瘧疾時有過這樣的評價,在減少瘧疾病例與死亡方面,全球範圍內正在取得的成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如此,據統計,全球97個國家與地區的33億人口仍在遭遇瘧疾的威脅,其中12億人生活在高危區域,這些區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於1/1000。統計資料表明,2013年全球瘧疾患者約為1億9千8百萬,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約為58萬,其中78%是5歲以下的兒童。90%的瘧疾死亡病例發生在重災區非洲。70% 的非洲瘧疾患者應用青蒿素複方藥物治療(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 治療的瘧疾患兒仍達5千6百萬到6千9百萬之多。
瘧原蟲對於青蒿素和其他抗瘧藥的抗藥性。在大湄公河地區,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惡性瘧原蟲已經出現對於青蒿素的抗藥性。在柬埔寨-泰國邊境的許多地區,惡性瘧原蟲已經對絕大多數抗瘧藥產生抗藥性。請看今年報告的對於青蒿素抗藥性的分佈圖,紅色與黑色提示當地的惡性瘧原蟲出現抗藥性。可見,不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藥性,在非洲少數地區也出現了抗藥性。這些情況都是嚴重的警示。
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藥性的全球計畫。這項計畫出臺的目的是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鑒於青蒿素的抗藥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證實,擴散的潛在威脅也正在考察之中。參與該計畫的100多位專家們認為,在青蒿素抗藥性傳播到高感染地區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藥性的機會其實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藥性的任務迫在眉睫。為保護ACTs對於惡性瘧疾的有效性,我誠摯希望全球抗瘧工作者認真執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藥性的全球計畫。
在結束之前,我想再談一點中醫藥。“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藥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藥。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最後,我想與各位分享一首我國唐代有名的詩篇,王之渙所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請各位有機會時更上一層樓, 去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發現蘊涵於傳統中醫藥中的寶藏!
衷心感謝在青蒿素髮現、研究、和應用中做出貢獻的所有國內外同事們、同行們和朋友們!
深深感謝家人的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謝各位前來參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