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勤天碳纖板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勤天碳纖板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勤天碳纖板輪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TCar 試車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試車報告】 BMW i3s 電動小猛獸試駕、續航實測大考驗 【4K UHD | https://youtu.be/SVcux6hpY8E】 隨著電動車快速崛起,在這個世代,車迷也漸漸分為燃油和電動兩派… 可就我認為,與其選邊站來批判任一種產品的劣勢、缺陷,倒不如細心挖掘各項產品美好,才更容易找...
勤天碳纖板輪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BMW i3s 電動小猛獸試駕、續航實測大考驗
【4K UHD | https://youtu.be/SVcux6hpY8E】
隨著電動車快速崛起,在這個世代,車迷也漸漸分為燃油和電動兩派…
可就我認為,與其選邊站來批判任一種產品的劣勢、缺陷,倒不如細心挖掘各項產品美好,才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車款! 至於掛上了s字號的BMW i3,它無疑能夠勾起我的想像與好奇,但這之外,究竟能夠給我什麼驚豔呢?
【學壞了】
放眼市場,主打小巧、可愛的車款並不算少,但可愛到真有本事能勾起人們童心的、讓人在上車前都能開心起來的,我想並不算太多!
經過了改款,BMW i3的前保桿去除了舊款似圓非圓,卻也不算乾脆的線條設計,採用類凹字的造型,讓視覺顯得更為簡潔了,同時又將信號燈換為長條狀的LED後,車頭可說是自信了許多,再搭上原已相當有神,卻又帶點凶悍感的頭燈,i3就像一個鼓著嘴、生著氣的小孩一般,讓人覺得可愛又逗趣!
不僅如此,我們試駕的還是i3s呢!
它不只保桿更大面積的採用黑色塗裝,就連輪圈也換上了更具跑格的20吋大腳,甚至,這輛車就連胎寬和輪距也分別增加20mm與40mm,因此還有著黑色的增寬輪拱! 駕著豔紅的這輛i3s,街上的女孩,是叫著這樣車的可愛,而男孩,則是瞧著它不斷轉著、閃爍著的輪圈光澤,這電動小車引來的目光和人氣,肯定是破了表!
【舒適感】
在上車之前,你得先知道的是,BMW i3它車門和同集團的勞斯萊斯同樣都是採用對開式的,但還得先打開前門,才能將手探內側開啟後門。
而待坐上車後,一種有別於其他BMW車款的感覺便會襲來,這不是因為它旋轉式的排檔設計在方向盤後的關係,也不是為了輕量與節能,故座椅採手動調整的原因,更不是車體露出的碳纖維門檻想讓人一看再看這個緣故,而是這輛車強調人、車、自然三者合諧的設計感,和強調永續環保的製造理念,i3不僅製造時採用風力發電生產的能源,車體的碳纖維也100%由水力能源製造,且全車有95%採用了永續材質打造,這包含了採用天然材料、皮革織成的座椅、再生原料、塑料製成的門板、內裝,搭配上令人舒適的視覺配色、開闊的視野感,讓人光是坐在車內都能享受像在家的溫馨、放鬆感。
此外,在實際體驗i3s之前,若單看近可說是4米整的車長,和長度約僅前門一半的後車門,或許有很多人都不免懷疑這輛車的後座實用性,但在薄形的座椅和對開車門的設計下,i3的後座空間可不會遜於中型房車,無疑是個讓人試過才會發現的大驚喜! 至於置物空間? 尾廂下雖是電力系統,但佔去的空間並沒有預期的多,約與普遍小型掀背車款相去不遠,且後座椅也可以5/5分離傾倒,但還得提醒大家的,這輛車不僅沒有縱貫車室的傳動軸會搶走乘客腿部空間,也沒有傳統排檔、變速箱會佔去的體積,讓前座中央還可再多放個手提包。 此外! 車頭也沒有引擎,乘客帶的後背包,也可以輕鬆放進,光是這些,我想就已超越了我們對i3實用性的想像,不是嗎?
【小可惜】
若有人對於這輛車的安全感到好奇,那麼千萬別忘了,BMW i3不僅是目前國內消費者就能買到較便宜的電動車,它更是售價最親民,但使用全碳纖維車體的車款! 在高強度的車體,和六氣囊的保護下,安全自然也不在話下!
然而,讓我們略覺得可惜的,則是i3車系在台灣的選配項目中,僅能將原6.5吋的中控螢幕升級至10.25吋,並附有即時路況導航,與旅途諮詢秘書的連網功能,但並不能提供夠更高主動安全性的ACC等科技配備進行選配。
【真考驗】
在我們這次的試駕行程中,除了要分享、探討BMW i3s的各項表現之外,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還特別規劃了這輛車的電力續航里程考驗,原因在於,本次i3改款後不僅總續航里程達到了200km,也因這輛試駕的i3s還是未配備增程發電機的純電版本,續航里程是否誠如原廠所公佈,更是車款一大哉問!
從車輛100%電量開始,我們便將車輛設定在Eco Pro模式,而非會介入空調的Eco Pro+模式,模擬一般消費者的使用,在開啟收音機與冷氣22度狀態,也不刻意低速行駛,一路歷經了高速公路、鄉間與海濱,最後再回到擁塞的北市。最終,行駛了150公里路程後,這輛i3s的電量還剩下30%,雖然車輛儀錶顯示它還能再跑77km,但就算依我們行駛經驗保守估計,這輛i3s約莫還能提供約60km續航里程,換言之,原廠公佈之200km續航里程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這樣已足敷每日台北、桃園通勤的續航里程,我想大家便不難評估自身是否適合購買這樣的車款!
而當辛苦一天下班後,除了選擇回家充一晚的電,住在台北市的朋友還不妨前往101吃個晚餐,透過全台唯一的汎德DC直流快充站,只需約一頓晚餐的40分鐘時間,就可充入80%的電量,換言之,若未將電量耗盡情況下,也只需不到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即可把車輛充飽,讓i3s準備好陪伴你隔天的奮鬥!
【悍性能】
正因為近年電動車再也不像是科展實驗一般科幻,除了早已下放至市場,且性能強悍的角色一點也不少,因此網路上電動車和燃油車款的並肩較勁的畫面可是屢見不鮮,然而,可愛的i3s表現又是如何呢?
與i3相較,i3s的最大馬力由170hp提升至了184hp,而最大扭力部分,也由25.5kgm小漲至27.5kgm,雖然這樣的帳面數據看似不算威猛,但可別忘了,電動車的優勢在於踩下踏板的那一瞬間,自0rpm開始,扭力便全數湧現,且呈現平原式的輸出表現,再搭配輕量、小巧的車體,也讓i3s擁有了準鋼砲級車款的加速實力,0~100km/h原廠公佈僅需6.9秒,且我們甚至曾實測出6.6秒的成績,不只已足讓性能迷感到帶勁,在馬路燈口由紅轉綠之時,快速甩開繁忙車陣,那種感覺更是令人直呼暢快!
【嗆表現】
且別認為i3s只在加速上厲害,BMW可一點也沒忘了把性能迷熱愛的基因傳承至電動車上,憑著增寬且前後配的20吋車胎,還有降低10mm的專屬懸吊,BMW用行動明白地告訴了大家,電動車也能在彎中表現嗆辣的!
在市區道路上,除了可愛車體配上窄車胎得以帶來小巧的迴轉半徑,配上運動型懸吊的i3s,還可以讓人明確地感受到它動感潛藏的設定,阻尼設定上確實偏向硬朗一些,卻不至於讓乘坐舒適完全被彈跳感摧毀,可說在扎實的Q韌中帶著硬朗;而當場景轉換至山道間,在放膽開始疾馳之前,可得先熟悉電動車的油門與煞車,原因在於,不若燃油車款一般,電動車在鬆開油門後,便會立即進入電力回充狀態,在部份路段,過往所熟悉的收油點、煞車點、煞車深度皆會有些許改變,而在較長的彎,或是雙APEX彎內,更可能需藉由細膩的油門控制,才得以營造更順暢的駕駛!
於Sport模式下,i3s的方向盤輔助力道將會調至性能迷喜愛的那般,帶著扎實的轉向感,而在激烈駕駛情況中,雖然i3s的車胎仍讓人看來感覺偏窄,但配合了運動化的懸吊,和擺放於車底的電池所營造的低重心,這輛車在彎道中的極限可是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且每當出彎後開始含下油門,踏下前甚至還得好好審視車輛姿態與路徑,只因為電動馬達輸出的強大扭力會立即湧現,不宜粗暴地一踏而下! 而漸深踩下後,下個彎便又來至眼前,再加上又沒有陣陣排氣與換檔聲浪,這輛車動力輸出的自在,卻又暴力飛逝於多彎山道的體驗,甚至堪比一線戰將級性能車款或超跑級的感受… 真的遠比我腦海的預想過癮很多…
【TCar短評】
199萬買輛車長4米的電動車,這聽起來是瘋狂了!
但i3s的造型既搶眼又可愛,車內也能提供充足的實用性,雖然安全上未能搭載市售最頂規的科技,但碳纖維車體所帶來的高剛性,不只在操控上帶來助益,無疑也是極為強悍的安全守護。 而論車輛的根本-行駛,除了能帶來暢快、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對於通勤距離不算長,又希望能夠透過電力驅動,替環保盡份心力的朋友,或許這輛車會是個較能快速一圓的美夢!
當然,不免再說的是,除了電動車專用車位,以及補助的刺激外,若政府得以再更積極地建設直流充電站,那肯定得以讓電動車款更為普及!
【2018 BMW i3s】
動力來源: 鋰電池、BMW eDrive技術
最大馬力: 184hp/7000rpm
最大扭力: 27.5kgm/0~4500rpm
變速系統: 單速
驅動模式: 後輪驅動
長x寬x高: 4006x1791x1590mm
軸距: 2570mm
車重: 1265kg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五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175/55 R20 後195/50 R20
台灣售價: 199萬
【主要配備】
LED頭燈
無窗框對開式車門設計
20吋雙色輪圈、窄胎寬輪胎
碳纖維材質車身
Servotronic速度感應式動力方向盤
直覺式操控排檔桿
Electornic Sensatec皮質/高級織布椅
Andesite Dark Matt深色霧面內飾板
50/50分離可傾倒後座椅背
車頭置物箱
6.5吋中控螢幕
LED閱讀燈
BMW互連駕駛智能服務
。提示行人聲音裝置
。智能緊急求助
。遠距售後服務
。智能遠端遙控
。線上生活資訊
EPS電子動力方向盤
動態行車模式切換功能
DTC動態牽引力控制系統
DSC動態穩定系統
倒車輔助攝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簾式頭部氣囊
直流、交流電快充裝置
BMW Taiwan總代理 汎德
#bmw #i3s #electric #tcar #新車試駕 #實測
勤天碳纖板輪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 Skoda Superb Combi SportLine 品味之旅
【4K UHD | https://youtu.be/qJTdIlEr3_g】
人生本來就是一趟長遠且充滿驚奇的旅途,而在其中,又充斥了各式大小旅行,大到一段人生歷程,細至每日通勤都屬其中… 而若打從日常旅程都能以快樂和品味啟程的話,那麼人生肯定就更快樂了吧!
【動感品味】
Skoda車款近年在台灣開出的銷售紅盤,成因不外乎主打的高安全性,以及高CP值的產品戰線,但對於性能車迷來說,Skoda或許就不是購車時首先會想到的品牌,然而,大家不只不能忘記Skoda在拉力賽場上的佳績,掛上了SportLine的性能車型,更是不容錯過!
就好比我們這回試駕的Superb Combi SportLine,或許它多數時候的形象是個愛家的好爸爸,但在SportLine的加持下,導入了大量的專屬黑色部品,如水箱罩、後視鏡和窗框,整輛車的配色變得更加動感、活潑,此外,還有視覺充滿張力、尺寸達19吋的雙色輪圈,以及葉子板上的SportLine銘牌,使這輛車既兼具了優雅的品味,也不失男人喜愛的動感! 唯一讓我們覺得畫龍卻尚未點睛的,便是車尾要是能將排氣尾管大方地顯露而出,肯定更能彰顯本車性能之姿!
【全能鬥魂】
在我們試駕過的車款中,其中當然也不乏許多性能版、特仕版車型,但將Superb Combi SportLine車門開啟後,就連我們也不免驚呼了一陣!
誠意十足的Skoda不只替這輛車配上了附換檔撥片的平底方向盤、金屬踏板,並安裝了專屬的門檻與碳纖維紋路內飾板,而在中控台8吋觸控螢幕內,除了手機連結功能顯示、行車模式示意,另外還具備SportLine車型專屬的性能三環錶,讓駕車時的熱血指數再度向上竄升,不僅如此,原廠還不單佛心的將雙前座換上8向電調跑車椅,更大手筆的為座椅覆上Alcantara麂皮,並佐以白色縫線,這超越滿點的內裝戰力,不僅勝過許多主打性能的車款,若非本車原廠報價早已公開透明,我們根本無法想像這輛車的車價僅約160萬之譜。
此外,這輛軸距超越2.8米的旅行車也不只有著賞心悅目的本領,憑藉著尺碼優勢,Superb Combi就算前後座都坐上身高超過170cm的成人,車內空間仍讓人感覺寬敞依舊,且頭頂的全景天窗也能帶來更遼闊的視野感,令人極為舒適,而載物空間部分,在椅背未翻倒前為660L,全數放倒後更達1950L,近可傲視部分SUV車款,實屬驚人!
再加上其他貼心的配備,如電動起閉尾門、具保冷功能的手套箱、讓人可一手扭開瓶蓋的止滑杯架、多個12V電源孔,甚至,車內的空調也不僅只是雙區域控制並搭配後座冷氣出風口,就連粉塵過濾裝置也涵蓋於其中,且內建的Clean Air系統更能針對溼度進行調節,並減少乘員吸入過敏原,讓人極為讚賞!
【盡興防護】
而論及安全配備,這個部分可說是Skoda的強項單元,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包含Skoda向來強悍的車體基底,且在車內安全配備部分,新式Skoda車款也多配備了達9具的氣囊,也就是較普通七氣囊車款再多了後座雙側氣囊,讓人對於安全充滿信心。
其他部分,Superb還具備了像是循跡控制、加速防滑、上坡起步輔助系統,以及電子式的防滑差速器,和駕駛轉向穩定輔助系統,這些都能讓車輛處於性能邊緣時提供更高的安定與安全,但更加特別的是,SportLine車款甚至擁有獨具的二階段式ESC行車穩定系統,平時全開著得以提供更高的安全守護,但真想體驗駕馭快感的時候,又能夠讓車輛為駕駛帶來更高的操控自主性,享受瀕臨極限的暢快,收放自如的它,更激起了我們對這款車身手的好奇與想挑戰的念頭…
【強力勁道】
男人對於性能的渴求,可能永遠都無法滿足,但要兼顧家庭及內心深處的需求,說真的,按下SportLine啟動按鍵的瞬間,心裡某方面就會獲得救贖!
對於Superb這款車而言,除了擁有俊俏的造型之外,對於性能的象徵意味其實挺濃厚的,除了頂級的4X4版本擁有280hp外,我們這次試駕的SportLine,在性能展現上便已讓人驚艷!
SportLine所搭載的引擎型號依然為EA888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同樣配置於Golf GTI及Golf R上,只不過調校方式不同,因此採用較保守的220hp設定,然而扭力部分則與4x4相同,皆為35.7kgm。雖然本車採用前驅配置,但它輕催油門就能給人一種躍動感,甚至用狂暴來形容也不為過,即使在動態穩定系統未關閉的情況下,全油門加速驅動輪就會出現輕微空轉,只是隨後又被系統所抑制,但若解除循跡,排入S檔,踩住煞車及油門,起步轉速可以拉升至4000rpm,儀錶隨即進入彈射模式,在引擎的嘶吼聲展開的同時,轉速飆升至紅線區迅速換檔時,檔位嚙合瞬間,還會傳來輕微"碰"聲,隨即繼續展現強勁的爆發力,多趟實測0~100km/h最佳成績為7.0秒,且本車極速更得以上探245km/h!
【激情遊走】
雖然Superb Combi SportLine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不變,且沒有主動懸吊配置,但單阻尼的設計拿捏得恰道好處,能夠兼顧這款旅行車的實用性,劇烈操駕時,又能夠同時保有優異的支撐性,再加上19吋胎圈配置及縮短減震筒的設定,讓SportLine擁有相當鮮明的運動特質,而通過顛簸路面時,卻也不會出現彈跳或是讓人感到不適的碎震,在山道上奔馳,還有種俐落感。
雖然同樣採用MQB底盤配置,但Superb較長的軸距卻沒有在靈活度部分受到影響,相反地,還能保有優異的沈穩特質,尤其在EDL及XDS+電子主動限滑差速器的輔助下,轉向反應極其犀利,不管任何角度攻彎,電子系統皆能精準地箝制內側輪的轉速,減緩推頭,若循跡控制解除,提前出彎加速,還會出現輕微搶胎,帶點扭力轉向的激情,卻沒有絲毫搶胎導致的推頭,在給予駕駛者駕馭樂趣的過程,又巧妙地利用電子系統,將可能發生的危險解除,即便前驅捨定,也讓人開得很High!
【TCar短評】
Superb Combi SportLine是一輛很快、很帥的性能旅行車,能夠滿足的年齡層很廣,除了好開、好玩之外,還能兼顧安全與實用!和它相處的每個時刻,總讓我十分享受…過程中,我除了不愛它的啟動鍵位置及隱藏式尾管,其餘部分,會覺得這輛車,在煩悶的工作後,開著它旅行,人,也會變得開心!
【Skoda Superb Combi SportLine】
引擎形式: 1984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220hp/4500~6200rpm
最大扭力: 35.7kgm/1500~4400rpm
變速系統: 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驅動模式: FF
長x寬x高: 4856x1864x1477mm
軸距: 2841mm
車重: 1575kg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後235/40 R19
台灣售價: 159.9萬
【主要配備】
主動轉向氙氣頭燈、LED方向燈、日行燈、尾燈
SportLine專屬黑色水箱護罩
SportLine專屬車側銘牌
SportLine專屬黑色電折後視鏡(含加熱、防眩功能)
SportLine專屬黑色車門底飾條、黑色窗框
SportLine專屬車身同色跑車尾翼
SportLine專屬19吋雙色輪圈
雙出排氣尾管
前座、前檔淡色隔熱玻璃
後窗、後檔暗色隔熱玻璃
SportLine專屬車門檻
SportLine專屬跑車金屬油門、煞車踏板
SportLine專屬真皮白色縫線排檔桿
SportLine專屬八向電調雙前座跑車座椅
SportLine專屬白色縫線腳踏墊
三輻式跑車平底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黑色Alcantara滾白縫線座椅
跑車運動化Carbon黑色飾板
8吋彩色觸控多媒體資訊娛樂系統、Smart Link+裝置互聯系統
SportLine專屬性能顯示幕
雙區域恆溫空調系統、Clean Air抗過敏及濕度調節系統、粉塵過濾器
後座冷氣出風口
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EASY OPEN前座置杯架
附保冷功能手套箱
後座、行李箱12V電源孔
LED車室照明燈、10色LED環艙氣氛燈
定速巡航系統
Start/Stop引擎怠速熄火系統
駕駛模式與節能管理系統
前後停車警示系統
倒車後方顯影警示系統
SportLine專屬二階段ESC電子行車穩定系統
XDS+主動式電子限滑差速器
EBV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
MSR引擎循跡控制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DSR駕駛轉向穩定輔助
Hill Hold Control升坡輔助系統
MKB二次碰撞預煞系統
雙前座氣囊、四座側氣囊、車側簾式氣囊、駕駛座膝部氣囊
車側盲點警示系統(選配)
後方來車警示系統(選配)
Škoda Taiwan | departure 旅行趣 | TCar 葉明德
#skoda #superb #combi #sportline #departure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勤天碳纖板輪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