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勞動人口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勞動人口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勞動人口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勞動人口英文產品中有2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蔡依橙的閱讀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陪你看國際教育新聞】講教育,不要扯政治?不,教育跟政治根本分不開。 這個影片探討得很好,尤其最後的跨國比較討論部分。我很同意范琪斐的討論方向。 - 3歲沒補習小一跟不上!中國補習風氣太旺 政府出手整頓 整的是補教業還是學生?【TODAY 看世界】 https://today.line.m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蔡阿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年選舉年,幹話何其多!趕快來看看今年幹話冠軍得主是誰?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蔡阿嘎主頻道:...

勞動人口英文 在 小世界新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32:42

#20200402📰 經濟蓬勃發展、醫療持續進步,再加上結婚年齡向後推延,亞洲各國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時代,少子化在近幾年成為各國政府改善的重點,總統蔡英文更是以「國安問題」來形容少子化浪潮的嚴重與影響性,亞洲各國也逐漸重視到少子化這個問題。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提供資料指出,平均每婦女一生中生育...

勞動人口英文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48:11

【#換日線國家檔案:丹麥】 - 2016 年的劍橋字典年度字彙 "Hygge" (/ˈhʊɡ.ə/),可以是形容詞、動詞、名詞,甚至沒有直接的英文翻譯。提到 "Hygge" 可能想到的是蠟燭、木地板、毛茸茸的睡衣、爐火,總歸來說 "Hygge" 意旨── - 點起蠟燭、烘焙、在家與家人相處等簡單事物...

勞動人口英文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1:48:44

《#真愛裁會贏》樂觀正向的逐夢者精神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 ⠀ 《真愛裁會贏》是一部印度勵志愛情電影,劇情講述在縫紉機店工作的大毛樂觀開朗,一次婚禮上嘩眾取寵的搞笑,讓妻子小孟希望大毛不要再依賴別人。在兩人激烈爭吵後,大毛決定離職經營一間...

  • 勞動人口英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21:13:25
    有 1,864 人按讚

    【陪你看國際教育新聞】講教育,不要扯政治?不,教育跟政治根本分不開。
     
    這個影片探討得很好,尤其最後的跨國比較討論部分。我很同意范琪斐的討論方向。
     
    - 3歲沒補習小一跟不上!中國補習風氣太旺 政府出手整頓 整的是補教業還是學生?【TODAY 看世界】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9QZP1x
     
    臺灣的確壓力也不小,但說真的,中國現在的問題更是讓人暈倒,在中國當個家長,真的是非常茫然。
     
    而這個問題,自然跟中國社會,甚至政治本身有關,尤其影片最後提到,戶籍,以及職業分配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對勞動仍有歧視,而且國家管控各種資源,國家決定你是怎樣的人,值得怎樣的機會,這跟台灣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的人口是可以自由流動的,不管你是台北戶籍還是花蓮戶籍,都有健保卡,都可以接受國民教育,而且聯考與其延續的指考也結束了,單一分數排行體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目標」為適才適用的升學體系。
     
    當然,目標很好,社會調整跟適應需要時間,但至少臺灣已經走好一陣子了。
     
    影片一開始提到,很焦慮的家長,他們自己因為高考(中國聯考)沒考好,一直到出國念了研究所,才開始有點社會地位,於是很希望孩子不要在考試上輸人。
     
    問題是現在的中國,發放的護照極少,一般家庭孩子要出國留學的機會幾乎沒有,準備開始鎖國,文革 2.0 也開始。
     
    如果你是家長,會怎麼做呢?
     
    努力拚,跟著國家腳步走,加入共產黨,成為既得利益階層?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些頂尖的,個性獨立有主見,不受長官青睞,存錢也出不去,能怎麼辦?
     
    教育的問題不能只怪家長只怪社會,其實國民教育,一直是政治問題。
     
    例如我們在國小學的早操,其實就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因為日本為了動員全體人民打仗,很重視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一個能動的人,就是一份戰鬥力。
     
    不過現代已經是科技戰,優秀的科技,遠勝過千百個活人肉體,於是美國的國民教育,就沒有統一做早操這種需求。
     
    又例如,我們的國語,其實是中文,這個就是一個政治決定,從日本時代國語是日語,變成中華民國時代國語是中文。
      
    國民教育,是為了打造政府需要的國民而存在的。
     
    差別在於,這個政府,是誰的政府?
     
    中國政府,主權在中共手上,所以中共要你學什麼,你就學什麼,像是現在的習思想。
     
    中共不准你花時間補英文,被美帝國主義的毒草同化,就打壓英文補習班。
     
    台灣的政府,主權在人民手上,所以人民的整體意志認為,國際交流用的英文很重要,所以英文重要性逐漸上升,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所以我們的孩子在讀。
     
    臺灣的課程比重調整,都是適應社會需求、人民需求在走的。
     
    這就是教育一直受政治影響的實際對比案例。

  • 勞動人口英文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21:12:47
    有 617 人按讚

    【陪你看國際教育新聞】講教育,不要扯政治?不,教育跟政治根本分不開。
     
    這個影片探討得很好,尤其最後的跨國比較討論部分。我很同意范琪斐的討論方向。
     
    - 3歲沒補習小一跟不上!中國補習風氣太旺 政府出手整頓 整的是補教業還是學生?【TODAY 看世界】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9QZP1x
     
    臺灣的確壓力也不小,但說真的,中國現在的問題更是讓人暈倒,在中國當個家長,真的是非常茫然。
     
    而這個問題,自然跟中國社會,甚至政治本身有關,尤其影片最後提到,戶籍,以及職業分配的問題,事實上中國對勞動仍有歧視,而且國家管控各種資源,國家決定你是怎樣的人,值得怎樣的機會,這跟台灣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的人口是可以自由流動的,不管你是台北戶籍還是花蓮戶籍,都有健保卡,都可以接受國民教育,而且聯考與其延續的指考也結束了,單一分數排行體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目標」為適才適用的升學體系。
     
    當然,目標很好,社會調整跟適應需要時間,但至少臺灣已經走好一陣子了。
     
    影片一開始提到,很焦慮的家長,他們自己因為高考(中國聯考)沒考好,一直到出國念了研究所,才開始有點社會地位,於是很希望孩子不要在考試上輸人。
     
    問題是現在的中國,發放的護照極少,一般家庭孩子要出國留學的機會幾乎沒有,準備開始鎖國,文革 2.0 也開始。
     
    如果你是家長,會怎麼做呢?
     
    努力拚,跟著國家腳步走,加入共產黨,成為既得利益階層?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些頂尖的,個性獨立有主見,不受長官青睞,存錢也出不去,能怎麼辦?
     
    教育的問題不能只怪家長只怪社會,其實國民教育,一直是政治問題。
     
    例如我們在國小學的早操,其實就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因為日本為了動員全體人民打仗,很重視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一個能動的人,就是一份戰鬥力。
     
    不過現代已經是科技戰,優秀的科技,遠勝過千百個活人肉體,於是美國的國民教育,就沒有統一做早操這種需求。
     
    又例如,我們的國語,其實是中文,這個就是一個政治決定,從日本時代國語是日語,變成中華民國時代國語是中文。
      
    國民教育,是為了打造政府需要的國民而存在的。
     
    差別在於,這個政府,是誰的政府?
     
    中國政府,主權在中共手上,所以中共要你學什麼,你就學什麼,像是現在的習思想。
     
    中共不准你花時間補英文,被美帝國主義的毒草同化,就打壓英文補習班。
     
    台灣的政府,主權在人民手上,所以人民的整體意志認為,國際交流用的英文很重要,所以英文重要性逐漸上升,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所以我們的孩子在讀。
     
    臺灣的課程比重調整,都是適應社會需求、人民需求在走的。
     
    這就是教育一直受政治影響的實際對比案例。

  • 勞動人口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4 00:14:21
    有 2,726 人按讚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 勞動人口英文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2-25 17:58:44

    2018年選舉年,幹話何其多!趕快來看看今年幹話冠軍得主是誰?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2018年台灣幹話王!精選本年度10大幹話!】

    10.陳師孟(監察委員):若依正常程序來看,陳水扁沒有貪污

    09.蔡英文:很多年輕人都願意當軍人

    08.賴清德:台灣平均月薪49K創18年新高

    07.賴清德:薪水不到48K去跟老闆要

    06.賴清德:深澳燃煤是乾淨的媒

    05.吳蕚洋:蜂蜜檸檬水治百病

    04.許銘春(勞動部長):領不到5萬的喔,目前的比例,我想大概就全部勞動人口5成不到

    03.張景森(政務委員):不節電就罰錢

    02.蔡英文: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台灣正在變好

    01.蔡英文:我在接近你,只是你不知道



    #蔡阿嘎 #幹話王 #今年很精采明年請加油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