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勝華科技股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勝華科技股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勝華科技股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勝華科技股票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股盤後〉美上季GDP優預期 臉書飆漲 標普寫歷史新高 蘋果、臉書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後,週四 (29 日) 美國首季 GDP 季增年率達 6.4%,創 2003 年第三季以來次高,美債殖利率回吐當日漲幅,推助科技股收斂早盤部分跌幅,標普指數收紅 0.68%,締歷史新高紀錄,結束連續 2 個交易日...

  • 勝華科技股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30 10:54:03
    有 180 人按讚

    〈美股盤後〉美上季GDP優預期 臉書飆漲 標普寫歷史新高

    蘋果、臉書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後,週四 (29 日) 美國首季 GDP 季增年率達 6.4%,創 2003 年第三季以來次高,美債殖利率回吐當日漲幅,推助科技股收斂早盤部分跌幅,標普指數收紅 0.68%,締歷史新高紀錄,結束連續 2 個交易日下滑的局面。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升溫,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49 億例,死亡數突破 315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227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57.4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1837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452 萬例。

    週四 (29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39.98 點,或 0.71%,收 34,060.36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8.29 點,或 0.68%,收 4,211.47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31.52 點,或 0.22%,收 14,082.55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24.01 點,或 0.76%,收 3,202.50 點。
    標普 11 大板僅 2 大板塊收跌,通訊服務、金融和能源領漲,醫療保健和資訊科技領跌。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以臉書領漲。臉書 (FB-US) 暴漲 7.30%;蘋果 (AAPL-US) 下跌 0.075%;Alphabet (GOOGL-US) 上漲 1.43%;亞馬遜 (AMZN-US) 上漲 0.37%;微軟 (MSFT-US) 下跌 0.81%。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默克 (MRK-US) 下跌 4.42%;開拓重工 (CAT-US) 下跌 2.08%;salesforce (CRM-US) 下跌 1.06%;Nike (NKE-US) 上漲 1.95%;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1.94%。

    費半成分股多收高。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0.22%;美光 (MU-US) 上漲 2.36%;AMD (AMD-US) 下跌 0.13%;英特爾 (INTC-US) 上漲 1.15%;NVIDIA (NVDA-US) 上漲 0.31%;高通 (QCOM-US) 上漲 4.47%。

    台股 ADR 以中華電信表現最佳。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0.47%;日月光 ADR (ASX-US) 上漲 0.23%;聯電 ADR (UMC-US) 下跌 3.66%;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1.08%。

    個股消息

    有「景氣金絲雀」之稱的美國重機具商開拓重工 (Caterpillar) 週四公布最新財報獲利優於預期,但該公司警告供應鏈瓶頸,尤其是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接單能力。開拓重工下滑 2.08% 至每股 227.47 美元。

    蘋果 (AAPL-US) 下跌 0.075% 至每股 133.48 美元。蘋果週三 (28 日) 盤後發布 2021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遠勝華爾街預期,各項產品業績連兩季交出兩位數成長,該公司還宣布將加發 7% 股利和執行 900 億美元庫藏股,華爾街投行全面上調蘋果目標價,高盛更為先前看空蘋果而認錯。

    臉書 (FB-US) 暴漲 7.30% 至每股 329.51 美元。該公司營收和獲利皆優於市場預期,廣告業務貢獻多數營收,但分析師認為,蘋果推出隱私新規可能會衝擊其今年稍晚獲利。

    經濟數據

    美國上周 (4/24) 初領失業金報 55.3 萬人,預期 54 萬人,前值自 54.7 萬人上調至 56.6 萬人
    美國上周 (4/17) 續領失業金報 366 萬人,預期 359 萬人,前值自 367.4 萬人下調至 365.1 萬人
    美國 Q1 實質 GDP 季增年率報 6.4%,預期 6.5%,前值 4.3%
    美國 Q1 核心 PCE 季增年率報 2.3%,預期 1.6%,前值 1.3%
    華爾街分析

    Truist 首席市場策略師 Keith Lerner 稱:「主要市場趨勢仍然樂觀,但是,我們預計情況會更加混亂,因為經濟成長和財報間的緊張關係將持續,而隨著經濟正常化,稅收和美債殖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將繼續存在。」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投資長 Mark Haefele 表示,通膨率上升可能是暫時的,應被視為潛在的波動性來源,而不是對整體股市上漲的長期威脅。

    巴克萊歐洲股票策略主管 Emmannuel Cau 認為,鑑於目前強勁的財報、充裕的流動性,及高水平債券和現金持有量,投資者將持續逢低買入。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36059?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4-29(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聚餐報名
    https://reurl.cc/qm6RX0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 勝華科技股票 在 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3-09 19:39:24
    有 76 人按讚


    看到這張圖,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A:哇,營收創新高
    B:毛利率也太低了吧
    -
    -
    -
    -
    -
    -
    -
    -
    -
    -
    -
    -
    -
    -
    -
    ♨️ 這檔股票在 2012 年的營收創歷史新高,全年營收937 億元,金額非常多,當時新聞報導發布許多利多消息,讓投資人迫不及待下單買股票,但是,過 1~2 個月後,財報公布,全年收入 937 億元沒錯,但 EPS 卻是虧損 -1.2 元
       
    ♨️ 原來是因為,毛利太低,甚至有負數,就是說做一個產生就賠一個,在扣除費用,整年度竟然是虧損,真的是跌破大家眼鏡,對了,這一檔是勝華科技,已經在103年下市了
        
    ♨️ 所以,營收高不代表真的有賺錢啊,還是看一下毛利率夠不夠高

  • 勝華科技股票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3-14 08:36:31
    有 3 人按讚


    分享自 @Michael yen 之文章

    錯認本益比,賠錢不甘心;
    買在高本益比時,賣在低本益比時。

    我文章中常常鼓吹 “基本面才是股價最忠實的朋友 “,就有網友寫文來投訴,他說他就是誤信「基本面」,才讓他賠了一屁股。
    這讓我很詫異,經過一番了解後,才知道他所認定的 "基本面" 就只有本益比,而且還是去年的本益比;於是找到病根,大惑終解,我想很多自以為用基本面為選股考量的投資人,對本益比的誤解,會讓他慘賠的莫名其妙,所以今天來跟大家談談“本益比” 這個話題。

    本益比是股價除以每股獲利得到的數字。若是一家一般股份公司本益比的倒數,就是投資這家公司的年度投資報酬率,收益率越高的公司,表示越值得投資。

    本益比是代表一支股票它長期賺錢的能力,請注意到是長期,而非指的是某一年或是某兩年;因此台股中,有資格用本益比來估量投資價值的公司,只有很少數的績優股,如台積電、
    鴻海、大立光、台塑、統一超 …,因為不論景氣好壞,甚至金融海嘯,他們每股的獲利數字有一定基底, 絕不至於豬羊變色;而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的股票,如之前所提的景氣循環股,供需失衡股,以及有大筆業外收益的股票,都不要誤用正常的 "本益比”來估算股價,否則會死得很難看。

    我們對”本益比” 要具備的正確認識是 :

    1. 本益比的計算基礎,是用今年甚至是明年的每股獲利估算,而不是去年或是前幾年已經公告的數字。

    2. 估算本益比要以本業獲利的數字為主,而業外收益的部分要分開計算。 例如 : A 股的本業獲利今年預估有 EPS 3 元,因 A 有土地交易或處置子公司股票的獲利達 EPS 5元,法人給予這
    支股票的本益比認定是 12 倍,因此這支股票的合理股價應該在
    3 X 12 + 5 X ( 1- 2 之間 ) = 41- 46,而非 ( 3+ 5 ) X 12 = 96 元, 所以當股價來到 50 多元的價位,還有人喊便宜,EPS有 8 元,股價可以上看百元時,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南亞科股價恰巧可用此法,千萬別把華亞科的釋股獲利當作本業獲利來合併計算。

    3. 有技術優勢,所作的客戶與市場也都是市場的主流,業績與獲利都能每年大幅成長的個股,可以給予較高的本益比,例如大立光。 而像營建,國內實體通路,電信服務業者,銀行業,將面臨由於台灣內銷的消費力下滑,市場規模受限,服務差異性有限,本益比也會有下修的風險。

    4. 對於新興的產品、技術、服務趨勢,不可以用正常的本益比來估算股價,否則會錯失股票大幅上漲的獲利空間。

    如 : 生技開發股,新藥股,有特殊智慧財產權的股票,以及有未來龐大應用前景的科技股,如去年的神盾股。

    5. 毛利率高的股票,代表這家公司具有強勢的訂價權或是特殊有競爭力的成本結構,所以會被評予較高的本益比。

    6. 股本較小型的股票,較有股本擴張成長空間的聯想,所以一般會被評予比同類股票較高的本益比。

    7. 具有強勢的客戶或通路,甚至有名人的加持 ( 郭董, 川普 ),會被評予較高的本益比。 如 : 蘋果概念股應該比 OPPO 概念股的本益比高; 另外,如特斯拉概念股。 華廣的血糖測試機,也因為有大陸的騰訊的微信網商通路加持,而股價有強勁支撐。

    另外,面對低本益比的股票,千萬要了解它之所以低的原因,是因為獲利提升所造成,才可以考慮投資;千萬不要因為是,大盤不好所造成的股價下跌,導致的本益比變低,而動念想去投資它。 因為 “可憐之人總會有可恨之處” 的,不要到時發現,才追悔莫及。

    我想在市場待得比較久的人,會有一個壞處是,投資人不知不覺會對自己曾經投資的或是知名度高的股票,會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價位概念。 如果哪一天大立光跌到 2000 元,或許很多人會以為很便宜了而去買進,沒想到股價卻一去不回頭; 之前的 TPK,宏達電,也是曾經的鳳凰落入平常百姓家,至於他們能否重返榮耀呢 ? 想想他們曾經的好哥們 勝華,NOKIA、MOTO,如今安在 ? “此情可待常追憶,只是現在已惘然 …” 做股票,永遠向前看才是王道 !!

    PS : 以上只提供個人的觀點,由於所知有限; 請投資人務必獨立判斷, 自負投資風險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