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奧:智慧型手機上的「藍牙」之名從何而來?原來是千年前丹麥國王的綽號】
藍牙(Bluetooth)是當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通訊技術, 讓裝置在短距離內交換數據,透過訊息傳遞的功能,強化使用者間的溝通。
有趣的是,為什麼這種技術名為「藍牙」?
「藍牙」一詞,源自古斯堪地那維亞語 blátǫnn...
【#陸奧:智慧型手機上的「藍牙」之名從何而來?原來是千年前丹麥國王的綽號】
藍牙(Bluetooth)是當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通訊技術, 讓裝置在短距離內交換數據,透過訊息傳遞的功能,強化使用者間的溝通。
有趣的是,為什麼這種技術名為「藍牙」?
「藍牙」一詞,源自古斯堪地那維亞語 blátǫnn,blá 是指藍色,tǫnn 是指牙齒,整個詞語是源自十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一世(Harald Bluetooth)的綽號「藍牙」,也稱「藍牙哈拉爾」。
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圈泛指今丹麥、挪威、瑞典、冰島、格陵蘭境內,因此藍牙哈拉爾不僅是丹麥史,更是整個文化圈內的重要人物。
瑞典公司愛立信作為一間文化圈內的公司,便採用了這位重要的歷史人物為新技術命名。
那麼這位「藍牙」是誰呢?
哈拉爾出生於丹麥維京時代,是丹麥耶靈統治者老人高姆的幼子,外號來自他的一口「藍色爛牙」……
老人高姆以耶靈為據點,固定在夏天出海劫掠物資,以維持領地的資源和管治。當時丹麥地區的維京人分成許多部落,老人高姆利用戰爭和權謀,逐漸統一日德蘭半島地區。
隨後,老人高姆經常攜長子卡努特一同出海掠劫,至於幼子哈拉爾則待在母親蒂拉身邊,一起留守後方,抵禦南部東法蘭克王國的入侵。
新即位的哈拉爾與其他維京領袖一樣,必須處理維京部落的團結問題。由於維京人信仰不同的神明,如奧丁、索爾、洛奇等,彼此之間因信仰不同而分化。
哈拉爾為了團結丹麥王國的維京部落,嘗試引入南部東法蘭克王國所信仰的基督教,請來了一位日耳曼傳教士波波,與維京貴族爭辯維京神明與耶穌基督的存在。
在雙方爭辯激烈之際,哈拉爾命人拿來一枝燒紅的鐵條,命波波赤手舉起鐵條,再把鐵條放下,展示那雙絲毫無損的手,於是哈拉爾就在維京貴族面前皈依基督教了。
哈拉爾皈依基督教除了內部政治原因外,也是基於外交上的考量。
早在老人高姆時代,南部的東法蘭王國經常以「異教徒」為藉口入侵丹麥,而哈拉爾皈依基督教後,變相讓這個理由無效了。
除此之外,哈拉爾也致力於建設公共工程,例如:開設一條能讓軍隊通行至南部漢堡的道路,及修築貫穿日德蘭半島上沼澤地的大橋,並促進丹麥國內的經濟活動。
哈拉爾奠定國內經濟基礎後,將目光投向北方的挪威和瑞典一帶。當時的挪威和瑞典也是由維京人統治,哈拉爾為了要能掌控北歐所有的維京勢力,他曾把妹妹嫁給挪威國王血斧頭埃里克,打好挪威和丹麥的關係。
然而,埃里克在一次政變中,被弟弟好人哈康廢黜趕走,其子灰袍哈拉爾則逃往丹麥向藍牙哈拉爾求助。
藍牙哈拉爾利用這次挪威內亂的機會,給予侄兒軍隊,協助其復位,但條件是挪威事後需承認丹麥是封建主。雖然灰袍哈拉爾不情願地臣服於藍牙哈拉爾,但他也憑著一己之力,將挪威的勢力擴展至今芬蘭和俄羅斯境內。
藍牙哈拉爾見狀,拉攏了一名挪威伯爵哈康.西居爾松,把灰袍哈拉爾誘騙至丹麥附近的海峽後,將其殺害。後來,藍牙哈拉爾重新執掌了挪威,並把丹麥勢力發展至巔峰。
正當丹麥勢力如日中天時,哈拉爾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甚至改變了晚年的命運。
自從哈拉爾皈依基督教後,一直有向南部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鄂圖一世進貢。
但是,當鄂圖一世駕崩後,哈拉爾因看輕年少的後繼者鄂圖二世,拒絕再向東法蘭克王國進貢,結果惹來鄂圖二世的進攻。哈拉爾在戰爭中戰敗,丹麥勢力退回日德蘭半島內。這場戰敗的影響不但是軍事上的失敗,更讓沉潛已久的宗教矛盾爆發開來。
儘管早年哈拉爾為了外交和政治需求而皈依基督教,也強迫丹麥維京人成為基督徒,但基督教始終沒有真正走進當時維京人的心中,維京人仍信奉奧丁、索爾等神明,對基督教更是嗤之以鼻。當哈拉爾戰敗的消息傳開後,挪威一帶的維京人首先造反,趁機擺脫哈拉爾的掌控。
此外,哈拉爾的長子八字鬍斯文更趁其父戰敗時造反,最後哈拉爾逃亡至約姆斯堡,在該城的一場小衝突中逝世。
聽起來很像八點檔吧!
不過,時至今日,老人高姆和藍牙哈拉爾的事蹟在丹麥維京人心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老人高姆創立了維京人的丹麥王國,那麼藍牙哈拉爾就是把丹麥維京人的影響力擴大至頂峰。
因此將這麼重要的人物名稱用在重要的科技上,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事實上,藍牙在電話上的標誌其實是由盧恩字母的 ᚼ(Hagall)和 ᛒ(Bjarkan)組合而成,也即是 Harald Bluetooth 在盧恩字母上 HB 的合寫。
想必哈拉爾也沒想過自己的一嘴藍色爛牙,會變得這麼有名吧……
#藍牙 #丹麥 #哈拉爾 #藍牙哈拉爾 #維京 #基督教 #高姆 #斯堪地那維亞 #瑞典 #愛立信 #Ericsson #Bluetooth
圖片來源:thoughtco.com
努特公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誰該優先施打疫苗順序:民主人權國家——加拿大篇》
#我們都在等疫苗
#請第二類中央機關總統府等非高風險人士退出優先順序
#請回到生命權的起點,讓台灣不要成為高官剝奪人民生命權的國家
#團結抗疫不是高官先打人民OK
*加拿大總共購買及批准的疫苗,共四種疫苗。訂購超過二億劑疫苗:(加拿大人口三千七百四十二萬),等於一人快六劑,原因是什麼?
先介紹四種疫苗:
輝瑞(Pfizer vaccine)疫苗
莫德納(Moderna vaccine)疫苗
阿斯利康(AstraZeneca/SII COVISHIELD (AZ/SII)) 疫苗
嬌生(Johnson & Johnson) 疫苗
*在每一個疫苗接種通知網站上,都有針對以上不同疫苗的的介紹,包括各自優點,那些是不重要但可能會有的副作用,那些是值得重視的副作用,需要就醫。
說明中還包括那些疾病,不適合施打的疫苗。例如懷孕不適合打AZ:正在做賀爾蒙治療的癌症患者,不適合打AZ及Johnson Johnson ,以及疫苗的年齡限制等。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covid-19/translation/tc/immunization
*除了一劑式的Johnson Johnson 之外,加拿大共訂Pfizer 、Moderna 、AZ1.8億劑。
表面上看好似一人可以打五到六針,甚至去年十一月還引起爭議及國會質疑:但加拿大並非疫苗生產國,其疫苗訂購策略就是:多訂早訂。
他們相信疫苗一定會短缺,美英疫苗生產國會扣在手中,直到疫苗足量他們自己使用。
果然今年一月,全球疫苗短缺,加拿大得到的疫苗,非常少,當時的總理親自天天打電話催促Pfizer輝瑞公司董事長要求 交貨。(但願我們的總統對人民生命也如此掛心)
*疫苗直到今年三月左右,才比較具有足夠數量供民眾施打。
以下為加拿大的施打優先順序:
第1及第2階段:為高危險人士接種
第1和第2階段,集中保護最容易患上危疾的脆弱人士。
執行時間: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
包括:
1)養老院
長期護理養老院的住客和職員
經評估等候入住長期護理養老院的人士
輔助養老院的住客和職員
長期護理院和輔助式院舍的必要探訪者
2)醫護人員
醫院開刀治療部﹑重大急症部﹑急診室醫療和手術病房等
照顧新冠病毒患者的醫護人員
3)偏遠的原住民社區
執行時間: 2021年2月至4月
第二階段:
*於1941年或更早出生但未於第1階段接種的長者
*於1956年或更早出生的原住民(第一民族﹑梅蒂人及伊努特人)﹑長老,以及未於第1階段接種的其他原住民社區
*醫院職員﹑在社區工作的醫生以及沒有在第1階段接種疫苗的專科醫護人員
*為長者提供家護助理及醫療護理服務的職員
* *74 – 16 歲,臨床診斷認為重大傷病的人士 (D1三/四月 )
第3及第4階段 – 全民依年齡普及疫苗注射:
第3及第4階段疫苗的分配方法主要是每年紀五年,為下一個接種群體。
執行時間: 2021年4月至5 月
79 至60歲,每年輕五年為下一個接種群體:
79 – 75歲(D1四月)
74 – 70歲(D1四月)
69 – 65歲(D1四月)
64 – 60歲(D1四/五月)
64 – 18歲的原住民(第一民族、梅蒂人及因努特人)(D1 四月)
第 4階段 - 現階段
執行時間:2021年5月至6月
59 至18歲,每年輕五年為下一個接種群體:
59 -55歲(D1五月)
54 - 50歲(D1五月)
49 - 45歲(D1五月)
44 - 40歲(D1五/六月)
39 - 35歲(D1五/六月)
34 - 30歲(D1六月)
29 - 25歲(D1六月)
24 - 18歲(D1六月)
*加拿大除了地點:養老院、沒有醫療設施的偏遠地區民眾外,惟一優先順序的是
*醫護及醫療機構人員
*重大傷病患者
**他們沒有將總理府、中央機關、特定產業等,列入優先。
除了醫療人員之外,反而是養老機構,偏遠無醫療之住民,臨床重大傷病之患者,也就是「弱勢及弱者」為主要核心接種疫苗概念。
*介紹加拿大的疫苗接種證明:
當接種疫苗時,可以選擇領取實體的疫苗記錄卡或電子副本 。會在 Health Gateway 作登記 ,並獲得電子記錄卡。
努特公司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土耳其最大的中國投資項目中,海外勞工的生活卻沒有任何保障,每週7天工作,每天工作12小時。中共的「一帶一路」項目被指壓榨工人勞動力,輸送中國過剩的產能。
| #香港大紀元新唐人聯合新聞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7SQgS3u4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努特公司 在 Kolas Yotak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出版包裝革命的種子」~賴阿勝
「以出版包裝革命的種子」是賴老闆跟我說過的話。這是我幫桂冠出版社翻譯的第二本書,書名叫做「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也是我與賴老闆合作的最後一本書。原訂2019年12月21日要在賴老闆的家苗栗三灣(也是現桂冠出版社所在地)舉辦新書發表會,但沒機會了。感謝桂冠,紀念賴老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
#譯序:未竟的旅程
Kolas Yotaka
作為一個從小就隨著父執輩從東部的「部落」移民到西部「都市」謀生的女性;一個熱愛「人類學」和「心理學」卻投入「社會學」領域的學生;一個理應熟練的操控阿美語,卻必須大量使用「漢語」和「英語」的公共事務工作者;一個經常受邀前往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看展覽」,卻總會看見自己人「被展覽」的台灣原住民族後代;一個主觀選擇「批判」殖民與資本主義政權,卻必須向現代性「妥協」的當代媒體工作者….我深深地愛上這本書。在本書許多思辨的過程中,我彷彿看見自己尷尬卻又真實的身影,也或許本書正是克利佛(James Clifford)作為白人、中產階級、文化歷史研究者在面對被研究客體時最真誠的告白。在現代性中,我們因為資本主義與傳播科技的革新,不斷跨越邊界(border)如鄉村、城市、國界、學科、種族、性別等;因此克利佛批判自己與現實的距離,邀請讀者(研究者)誠實地面對自己與田野的差距,重新定義「田野」的範圍,也要讀者重新挑戰對自我的定義。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正站在哪裡? 這是本書作者提出的疑問,作者要讀者也誠實地回答這個問題。
早在2003年當我依然為某家平面媒體工作時,我就拿到這本書,有幸取得中文翻譯授權,不過卻因為同一時間再度「跨越邊界」,2005年進入原住民族電視台就業,每天忙碌的新聞工作,讓幾乎已經完成90%的翻譯工作就此停擺。多年來我始終無法釋懷自己竟然擱置這本好書,2012年感謝桂冠圖書公司負責人賴阿勝先生還願意讓我還清這筆稿債,我多麼振奮,就像獲得首肯的小孩,不顧一切要達成完成翻譯的目標,單純而且快樂。或許是老天的安排,在完成本書翻譯工作的隨後幾年,我剛好有機會大量旅行或出差,前往許多克利佛在書中曾前往的地點:夏威夷的中國城、加拿大的西北部博物館、美國西部、阿拉斯加的極圈依努特族地區、加勒比海沿岸的部落、大洋洲的島國、中美洲的馬雅族村落、南太平洋的紐澳、東南亞的城鎮….當然,也累積了更多從台灣的東部到西部、接觸台灣社會底層與金字塔頂端的經驗….現在經過了人生的旅行,再翻開這本書,重新校閱比對,所能擁有的心領神會恐怕是2003年時無法達到的境界。
如果讀者仔細閱讀本書,勢必會為克利佛廣博深遠的知識所震懾,他引用的文章類別從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希臘神話、藝術、甚至流行音樂….無所不包;加上他創意的書寫與編輯手法,經常以疑問句取代肯定句,他擅長以連珠砲式的提問切入,排山倒海而來,讓你來不及回應,逼得你只能不斷站在原地反覆揣想他極具威力與創意的提點。他以「旅行」(travel)作為他論述的武器,透過引述許多不同領域的人物在旅行中「翻譯」(translate)的經驗,挑戰文化人類學「定點」在某個田野進行研究的傳統。例如第三章〈空間實務:田野、旅行以及人類學訓練〉,他將人類學宗師馬凌諾斯基長期駐紮在初布蘭部落的帳篷,和1990年以後人類學者搭乘地鐵往返自家和研究社區之間的差別進行比較;克利佛也要讀者思考傳統上「到」田野做研究,與地震後坐在乘直升機往下「看」田野(災區斷層線)的差別;他也要讀者想一想,戰火頻仍的阿富汗地區的網路社群算不算一種田野….然後他會針對有關「田野」在學術與實務上的定義上進行思辯。精彩絕論的論述與文章引用,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透過實際的旅行經驗,來討論方法學層次的問題。
間或也可見克利佛展現其絕佳的文采與掌握閱讀節奏的能力,穿插簡短如散文般的創意書寫,但卻依然寓意深遠。例如在第二章〈美拉尼西亞的幽靈〉中,克利佛解讀20世紀初,一位英國青年人類學家到太平洋島國後,因為不斷想念在英國的愛人而寫的情書,克利佛在書中引用含情露骨的戀人囈語,但也同時挑戰研究者的「田野」是否離英國並不遠?並質疑傳統民族誌的研究方法有其限制。又例如第八章〈帕連克日誌〉,克利佛依時間序以類似日記的形式,紀錄他本人前往墨西哥旅行的所見所聞,他記載從他走出飯店開始,一直到前往馬雅古蹟時看見的、已經被資本主義觀光化的景觀,克利佛在自己看似輕鬆的遊記中,夾敘夾議所謂的「田野」正透過何種手段被呈現。相同的問題,他還是要問:「田野」在哪裡?
這本書看似深奧,但穿插的旅行經驗淺顯易懂,但如果以為它只是一本落於俗套的旅遊書那也大錯特錯,因為其中論及的反思與觀點,早已深入哲學的層次了。
我擔心個人有限的學識與旅行經驗,依然限制了我對本書翻譯的成效,如果再經過十年的旅行,讓我再有機會重新翻譯本書,或許屆時看到的克利佛又會是不同的景觀。但正如克利佛所說的,旅行是不會停止的;你永遠無法確切地掌握克利佛,一如你無法掌握歷史的未來。